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扬州特产无花果茶 5种人不能吃无花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扬州特产无花果茶 5种人不能吃无花果更新时间:2022-06-17 22:45:22

一. 江苏省 扬州 广陵区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正因如此,鹅肉也成了绿色健康食品中的冠军。

扬州盐水鹅的历史:

到扬州品尝美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扬州“三头宴”、“富春包子”之类的名菜名宴,其实要论食鹅的文化,扬州也当之无愧。扬州大量养鹅、吃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前。唐代诗人姚合在《扬州春词》中描述当时的扬州是“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早在明代,鹅肉是最为家常的一道菜,在一些笔记小说中可以察见端倪。《红楼梦》中的胭脂鹅更是一道人们喜爱的扬州菜。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鹅消费城市。全国最优良的鹅品种为“扬州鹅”。据统计,扬州人一年消费盐水鹅2000万只,扬州风鹅产业用鹅在6000万只,所以北方各地饲养的鹅都到扬州来销售。再说在扬州正式的酒席上,缺不了扬州盐水鹅。扬州盐水鹅的名气大得很,几乎与瘦西湖齐名,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没吃过扬州盐水鹅,那你不能算是到过扬州。

扬州盐水鹅,扬州人俗称其为“老鹅”,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淮扬菜里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到清代,地方官员用盐水鹅招待下江南到扬州的康熙和乾隆皇帝受到赞誉,因此而名扬天下,作为地方特色菜闻名遐迩。

在扬州,卖老鹅的摊点,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上午十点,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扬州人吃老鹅,跟家常便饭一样。只要高兴,只要想吃,家里来客,走上街头,随处可见老鹅摊,鹅前胛、鹅后腿、鹅头颈、鹅爪翅、鹅血肠、鹅肫肝等,货随主便,任意挑选,称好、剁好、装好、浇卤等,一手交钱,一手拎袋老鹅,与三五知己,推杯换盏,佐酒或是搭饭,既方便又惬意。

二.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 珠光米

珠光米产品是采用无污染、无公害的专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种植的新品种粳稻加工而成,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其加工工艺技术获国家专利。米质新鲜、颗粒整齐,晶莹似玉、免淘洗、易储藏,蒸煮后,昧道香浓诱人、口感滋润爽滑,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确认内含丰富蛋白质、脂肪、糖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具有助长发育、增强活力、补血养颜、消除疲劳之功效,实为米中之精品。该产品是中国友好观光年和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产品,年可供应量为2万吨,有2.5kg、5kg两种规格提式礼袋
( 高邮)

三.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泾河大糕

泾河大糕口味纯正,历史悠久。相传东海龙王太子小白龙曾在泾河一带遇难,有一位热心的泾河人每日将自己制作的大糕送其充饥,东海龙王得知后,龙颜大悦,下令浚理了泾河,为泾河百姓消灾送福。“白龙牌”泾河大糕便因此而得名了。其实,早在19世纪,泾河镇上的“郭记茶食店”生产的精美茶食就已名贯淮、宝两县了。当时的“郭记茶食店”的店主人叫郭恩泽,他秉承祖上传下来的衣钵,专门从事生产方酥、大糕、京果、麻饼、茶馓、桃酥等精美食品。之后,到了其曾孙郭洪元时,已是上世纪中期,这个时候的“郭记茶食店”的“郭记方酥”尤为出名。1958年,“郭氏方酥”的传人,郭洪元的长子郭燮臣、次子郭燮棠曾被当时的宝应糕点厂聘请去专门传授制作“郭氏方酥”的生产技艺。1974年,初中毕业的陈书元拜郭燮棠为师,学习制作方酥和大糕的技艺,亦成了现今“郭记茶食店”的传承人。经过陈书元在“郭氏方酥”基础上的精心研制,大胆改进,以民间传说命名的“白龙牌”泾河大糕更是名扬遐迩。

泾河大糕选料特别讲究,需选用泾河特有的香醇糯米和纯净白糖、精练油脂、上等果脯等,按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产品具有绵、软、细、白、香甜可口、能卷可燃、入口即化等特点,是旅游、喜庆节日、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

泾河大糕已成为本地区的知名品牌,产品覆盖面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销售渠道越来越畅。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安丰卜页

安丰卜页相传源自汉朝,至明朝中叶,安丰庞氏建成当地最大的加工坊,卜页制作技艺作为家传秘技,只在庞氏嫡系子女间传承。到了清朝,因婚嫁等因素,庞氏之女将此技艺带到婆家,安丰卜页制作工艺才逐渐流传开来。1898年,安丰武举人梁巨魁被点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清朝唯一的武传胪,据传他将安丰卜页进献给西太后,太后尝后大喜,遂列为贡品。 安丰卜页选取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当地独特的水源。(安丰的地下水中富含锶,具有增加体质,延缓衰老的神奇效用。)经过浸泡、磨浆、晃浆、烧浆、点卤、浇卜页、榨卜页、剥卜页等诸多工序制作而成,其中点卤是整个工艺流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卜页的质量。安丰卜页用纯盐卤进行点卤,火候和手法要求十分严格,需把握精准。生产出的卜页薄如纸,柔似娟,韧性极强。 安丰卜页,拌烩炒烧煮皆可,且各具风味,用安丰卜页制成的菜肴,许多已成为地方名菜,为外人仰慕。 安丰卜页制作技艺为家族世代相传之秘技,其手法独特,加上当地特有的水源,其产品只能在本地生产,无法在别处复制、仿造,成为一绝。安丰卜页以其独有的薄度和韧性在卜页产品上独树一帜,在维扬菜系中占有重要一席。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油港龙虾

油港龙虾

油港龙虾是仪征龙虾烹饪技术最强的知名品牌之一,具有提大、色红、壳薄、肉嫩等特点。

电话:0514-83294200 83107200

六. 新疆 喀什 喀什市 喀什无花果

无花果含有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有滋补、润肠、开胃、催乳等作用。还可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无花果营养价值很高,总糖量18.5%,蛋白质0.907%,粗脂肪1.58%,粗纤维1.33%,磷0.034%,果胶0.7%。每百克鲜果内含硫胺酸(B1)0.4mg(毫克),核黄素(B2)0.04mg,胡萝卜素0.03mg,还富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无花果可以健脾胃,润肠通便,特别是对老年性便秘,产后、病后体虚而引起的便秘具有很好的药效。

面积达3788亩,产量0.1万吨。除塔县、泽普和叶城县外,均有栽培,其中喀什市和岳普湖、疏附、巴楚等县面积较大。

七. 新疆 克拉玛依 乌尔禾区 无花果

无花果属桑科,因花小,藏于花托内,又名隐花果。无花果原产于西亚,唐代前后传入我国史籍称“阿驿”维吾尔语称“安吉尔”。无花果含有较高的果糖、果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有滋补、润肠、开胃、催乳等作用。它在塔里木盆地大量栽培,以阿图什种植最多,年产果子二百多亩。其时果甘甜多汁,味芳香,堪兴岭南香蕉和奶油椰丝比美,除鲜果入市外,还可做果干和果酱。

无花果,果树雌雄异花,花隐于囊状花托内,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名。果形扁圆,果皮黄色,果肉细软,营养丰富,果味甘甜如蜜。果实除食用外,还可健胃清肠,消肿解毒。无花果的果实极为鲜嫩,不易保存和运输,当地人民多用以晒制果干,运销外地。

八.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酱菜

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酱坊,历史早逾百年。扬州酱菜相传源于汉代,唐代时即遐迩闻名。鉴真曾将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人依法制作,果觉齿颊生香,至今能循旧法制作,并奉鉴真为始祖,诗曰:“豆腐酱菜数奈良,来自贵国盲人乡。民俗风习千年久,此地无人不称唐。”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有酱坊70余家,多为前店后作,每家都有高招,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腾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酱菜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是其鲜明特点。主要品种有:乳黄瓜,以每斤30条以上的鲜黄瓜为材,皮薄,肉嫩,青脆无仔,无渣如乳;酱牙姜,选取浙江或安徽嫩姜为材,最肥、最嫩、纤维少、入口脆;螺丝菜,取甘露子为材,形如螺丝又像宝塔,脆而清,细而嫩;萝卜头,挑选每年26个以上的萝卜,小、圆、白,腌好后,必须脆、嫩、甜;什景菜,选用红、黄、翠、绿、黛等多种色彩的酱菜,切成丁、条、块、丝、片等形状,组配成什景菜,外形既美,色彩又多,谁人不爱?难怪诗人要赞美:“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疑是仙品下寰。”

九.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扬州绒花

扬州绒花:绒花亦称宫花,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已有四代产品:第一代绒花作为一种装饰,只用于妇女儿童在节日头戴和胸佩;第二代绒花成为案头小品,增添了观赏价值;第三代产品是绒制挂屏。20世纪80年代,扬州著名绒花艺人王继康首创绒制仙人盆景,使扬州绒花诞生了第四代产品。这种工艺盆景,是借鉴扬州盆景艺术,以仙人球、仙人掌等为题材,用绒花材料结合其他材料做成球体,球体上鲜花硕果做得惟妙惟肖,四周棱角上的毛刺锋芒逼真,造型生动自然,色彩浓淡相宜。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宝应荷藕

宝应荷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宝应荷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宝应荷藕,又名宝应莲藕,江苏省宝应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体白个大,产量高,品质优秀。用它加工的多种藕菜也非常著名,明代为朝廷贡品,入选《中华名菜谱》,并被列入国宴“国菜”之列。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扬州北端,属里下河腹地,千年古运河穿境而过 图2 宝应荷藕生产环境

.,气候土壤皆处于南北交替之间,物产十分富饶,人称“鱼米之乡”。.境内河湖密布,水资源总量共约为1.6亿立方米,水质达到和超过国家Ⅲ类标准。面积较大的湖荡有宝应湖、白马湖、范光湖、射阳湖等,俗称“五湖四荡”,约257.69平方公里。水面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宝应荷园,一片荷藕,一片芦苇或一片蒲柴,荷荡与芦荡相伴。沼泽土、芦苇、蒲柴,它们一齐造出了一种土壤——蕻质土壤。蕻,千年草根和多年的泥沙交织在一起的土壤。“大水跟水漂,晒干当柴烧,走路像弹簧,跌跟头不伤腰。”这首民歌,就是蕻质土壤的真实写照。蕻质土壤肥沃,草根年复一年生长,泥土松软,荷藕与芦苇蒲柴间植,荷藕生长的空间大,又因为是沼泽土,荷藕长得又白、又大、又脆、又嫩、又甜。..20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在这里拍摄了电影《柳堡的故事》,风靡数十年,一曲“九九艳阳天”传唱了中国几代人。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在獐狮荡拍摄了神话故事片《八仙的传说》,从此,这里便被人们称为何仙姑的家乡。1998年,宝应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独特的荷藕文化被命名为首批“中国荷藕之乡”。2004年7月,“宝应荷藕”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宝应荷藕以红莲为主,据历史记载,唐代鉴真大师东渡时,将扬州红莲携带到日本,亲手栽植在奈良唐招提寺,播下了中日友谊的种子。悠久的种植历史使宝应形成了以顶尖“红芽”为特征的三大独特品种,号称宝应“美人红”、“大紫红”、“小暗红”(小雁红)三大红莲为当家品种。“美人红”藕香色白,“大紫红”个大孔宽,“小暗红”粉足生淀。荷藕生长一般于每年4月下旬下藕秧,6月-7月为花莲期,始采莲,7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采藕期。不同季节采收的藕品质风味不一,花香藕清甜爽脆,嫩如鸭梨;中秋藕上市藕始有粉,宜制作各类藕菜。.

宝应荷藕(宝应莲藕)原产地域范围以《宝应县人民0关于请求将“宝应荷藕”列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请示》(宝政发[2003] 34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江苏省宝应县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