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菏泽地理标志特产 菏泽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菏泽地理标志特产 菏泽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6-22 21:21:48

一.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鄄城鲁锦

鄄城鲁锦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鲁西南民间织锦是山东西南部独有的民间手工纯棉提花织布,即用染色棉线按照设计好的经纬,手工织成带有几何图案的面料。我国以农立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相沿已久。鄄城民间织锦长盛不衰,是与当地盛行女子新婚陪嫁织锦的风俗紧密相关的。鄄城的农家女孩从十三四岁开始织布,一是满足家用服饰的需求,二是准备织锦嫁妆,其中有被面、褥面、床单、帐子、衣料、手巾、包袱带等。当地的群众则以织锦的数量和花色来衡量姑娘们的品德和手艺。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群众自编的《棉花段》歌谣把植棉、纺线、织布的全过程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从中可以概括出十几道主工序:轧花、弹花、搓布绩、纺线、打线、浆线、染线、沌线、落线、经线、刷线、做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每道主工序里还有很多子工序,且都有很多技巧。从中可以看出,一幅织锦里蕴含着多少繁杂的劳动。纯朴、勤劳、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就在一架古老的木结构织布机上,足踩手掷,在“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以22种基本色线可以织出1990多种绚丽多姿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濮洲(今菏泽市鄄城县)出产的鲁西南民间织锦,在清代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成为皇家御用之物。

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历史悠久,制造工艺复杂,图案艺术绚丽多彩。具有手工织造,纯棉质地、民族图案三大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漫长的织造岁月中,心灵手巧的鄄城农家妇女不断的创新、改进鲁西南民间织锦工艺,逐渐的形成了现代鲁西南民间织锦融提花、打花、挑花工艺于一体,与浑厚中见艳丽,粗犷中精细的独特风格。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纹样由最初的斜纹、条纹、方格纹等发展到枣花纹、水纹、合斗纹、鹅眼纹、猫蹄纹等较复杂的纹样。常用的颜色有大红、桃红、湖蓝、靛青、绿、棕、紫、白、黑、黄等。不同纹样样的搭配效果,不同色纱的的交织变化,通过复杂的手工操作使鲁西南民间织锦的艺术手段达到更丰富的艺术效果。鲁西南民间织锦的图案意境就是用各种色线交织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形来体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抽象图案的平行、重复、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它反映生活的形式是曲折的、间接的,因而更具艺术魅力。鲁西南民间织锦的各种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造,这种主观又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是一种“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

“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群众愿意用善意的形式,美好的名称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聪慧的农家妇女赋予了鲁西南民间织锦许多美妙的名字,体现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憧憬。“老朝廷”是一幅流传已久的锦纹.上古尧帝善理国政,百姓安居乐业.尧去世后,人们织出这种锦纹怀念他,表现了群众向往太平盛事的意愿.图案中黄格象征宫外,蓝格象征宫内,宫外明亮舒坦,宫内安详平静.‘八个盘子八个碗,满天的星星乱挤眼’的锦纹,它以浓重色调的合斗花纹组成‘八盘八碗’,以清淡明亮的蓝白二色交织出闪耀的星星。用浪漫的手法表现出婚嫁宴席上的丰盛场面,人们从清晨畅饮到天黑,体现出星星与人们共庆,天上与人间同欢。好象不到这般时候,不足以表达主人的盛情。这个图案还记录了民间为讨吉足以表达主人的盛情。这个图案还记录了民间为讨吉利,以‘八’为上菜单位的习俗。新嫁娘希望自己的婚礼热闹、隆重、顺利,把别人的婚礼记录在自己的织锦上,当然也寄托了对自己婚礼的期盼。“难死人、“迷魂阵”的图案非常有趣。从名称上就能知道这种图案的难度有多大。姑娘们愿意追求更复杂的工艺,从中领略那织进去织不出来的乐趣。她们还在包袱带上织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如淡雅的枣花,娇艳的五色梅和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

在众多的织锦品种里,黑镶边织锦是极有特点的一种。群众以此作为褥子的专用面料。在整幅面料中,纯黑的平纹占据三份之一左右,另外部分多织成红黄绿白色彩鲜艳的长流水图案。黑镶边长流水图案是自明清以来极为流行的传统锦纹,反映了人们期盼幸福生活细水长流的愿望。“手表、风扇、面棋块”是七十年代出现的纹样,反映了工业生产带来新生活的喜悦心情,手法朴实率直,形象生动。

鲁西南民间织锦图案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不断丰富、升华,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西南民间织锦不仅是实用的工艺品,而且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存在和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历史文化的人文底蕴。

二. 山东省 菏泽 定陶区 南王店西瓜

南王店西瓜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南王店镇的。南王店西瓜凭借良好信誉和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远销天津、上海、江苏等地。

王楼行政村是南王店镇最早种植西瓜的地方,也是现在全镇最大的西瓜种植村,不少瓜农都是当地西瓜产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该乡在西瓜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在病虫害防治上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明确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同时推行大量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辅施三元复合肥和磷酸二氨钾等无机肥,有效控制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残留量,确保产品的无公害性和纯天然品质。2006年8月,南王店西瓜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月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西瓜”产品验证。正所谓“高标准造就高品质,高品质带来高收入”,南王店西瓜凭借着时间上的独特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不仅使大批瓜农发了家,也让南王店乡这个人口仅三万余人的小乡镇从此有了“西瓜之乡”的美誉。

南王店镇西瓜种植面积已超过1.5万亩,年产值更是达到1.3亿元,作为菏泽水果市场的新锐力量,凭借着 “上市早、味道好”的特点主攻反季,迅速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远销上海、兰州等地,与东明西瓜共同在瓜果市场上奏响了属于菏泽的“二重奏”。

三.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罗汉参

单县罗汉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单县罗汉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单县罗汉参是山东菏泽单县的。

罗汉参是我国稀有作物,至今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早在1628年《农政全书》中就有记载,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散积补脾、养人肠胃、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痈肿、疝气、瘰疬、痛经等功能。单县罗汉参产品品质独特,果实直径2cm~5cm,外表土黄色,有环状轮纹,肉质洁白细腻,熟食清香甘美。罗汉参含16种矿物质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等40种营养物质;其中含抗性淀粉77.3%,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防止骨质疏松抗衰老,增加脂质排泄自然减肥,促进有益菌生长润肠通便,排毒抗癌等六大保健功能。

罗汉参是国家稀有名贵作物,单县独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显著的药物保健功能。早在1628年明代的《农政全书》就有记载,为皇宫贡品;《红楼梦》第十九回证明当时是神桌上的供果;《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华医药大辞典》都作为重要药材。 罗汉参形似大肚罗汉,不施农药,喜有机肥,是天然、无公害有机营养保健抗癌滋补美食,熟食之清香甘甜,爽口悦心。余味绵绵,久而不绝,风味独特。 罗汉参是国家稀有名贵作物。营养全面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山东农业大学化验分析富含钾、锌、铁、钙、镁、硒、铜、锰等16种矿物质、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并含有丰富的淀粉还原糖、粗纤维、粗蛋白、VC、VB1、VB2等多种营养物质,食后有利防止高血压及骨质蔬松,有利于提高人的造血功能,有利于促进大脑发育,能防癌抗癌。药典记载罗汉参可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疝气、痛肿、瘰疬、补脾、强胃,现代医学表明罗汉参能保护心脏、保护视网膜、软化血管、治疗糖尿病,增强人体免疫机制,增加对疾病抵抗力,并可延年益寿,润皮毛功能。 罗汉参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广泛应用,可做为药品、口服液、保健品、冲剂、饮料、方便食品,高档宾馆饭店菜肴,食品添加剂,高档糕点、面食等。

生长及收获 罗汉参的种子就是根,也叫香芋根,价格也和香芋本身差不多,每年5月种到地里,11月左右可以收获,但罗汉参本身抗氧性比较好,所以在土里保险是最好的,一直可以保存到次年5月左右(因山东气候较适中,地不冻),在土里都不会有一点损失。种过一年的土地,要连续十年内不能再次种它,这也是它宝贵的原因之一。

药用干片 由于罗汉参是药用价值较高的作物,所以本地农民也常用它制作干片,用来入药,一般干片会自然风干,如颜色超白,并伴有酸味,就极有可能用硫磺制作。

成色识别 罗汉参比较好的,是表面光滑,无裂痕,无斑点,呈淡褐色,有条纹。如果表面不光滑,有可能被水冲过,或者虫子咬过

食用方法 大小和价格有直接关系,香芋属药食同源作物,和山药一样,香芋营养成分较丰富,高档酒店一般会用来做高档菜肴,切片冲水就是入药了, 数量比较少,低产,所以价格挺贵的,保存它就像土豆一样的方法。

购买方法 一般在淘宝网就能买到。

所在地域: 山东

申请人: 单县天祥罗汉参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单县属于黄河冲击平原,单县罗汉参产区位于南至黄河故道,北临东鱼河,东边朱集镇,西到黄白河,地理座标为东经115°48′-116°24′,北纬34°34′-34°56′,区域面积1860平方公里,地域保护面积154公顷,年总产量693吨。罗汉参现保护地是莱河镇的房六、张海、崔口等村;李田楼镇杨庄、刘庄、石庄、修庄、杨集、刘店寺、贺庄、孙庄等村;朱集镇的寇庄、南赵庄、郑楼等村;时楼镇的枣园、枣庄集、朱-等村;谢集镇的张油坊、张草庙、三里黄庄、何庄、王板桥、谢庄等村;终兴镇的马楼、盖六、孟庄等村;东城办事处的高庄户、黄庄、苏楼等村;南城办事处的黄小楼、郭黄庄、单楼等村。

四.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东明胡辣汤

胡辣汤是东明的地方名吃,城乡集镇到处可见。有200余年的历史,最早是县城内赵街一家姓胡的首创。制作方法是:把自面洗成面筋块,待水烧到8Oo C时,将面筋块下到锅里转着搅成穗状,然后下粉条、海带丝、撒胡椒面,烧开即成,盛到碗里,放上香油、醋,具有香、酸、辣之特点。

胡辣汤在东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说,最早是县城内赵街一家姓胡的首创。其制作方法是:把小麦面和成面块后加温水洗成面筋,放在清水里。将海带丝、粉条下锅加水,上火,烧至80度时,把洗好的面筋拉成薄片下锅,旋转搅动,拉成穗状。开锅后撒上胡椒面、葱花、姜丝、菜叶等,盛上碗加香油、陈醋。入口具有香、酸、辣特点,此汤不但清香爽口,而且开胃生津,增加食欲,深受大众欢迎。现已遍布城乡,成为东明县地方名吃。

美食类型:特色小吃

美食推荐:东明县三八路、五四路、向阳路、南华路等路段

五. 山东省 菏泽 巨野县 盟台宴酒

盟台宴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春秋》记载,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年),在大野泽(现菏泽巨野县)西济水之南筑台(现齐鲁会盟台),齐鲁两国国君在台上饮酒结盟。后人为表纪念,以盟台宴命名为酒的名字。经过数千年酿酒工艺传承,现今的盟台宴酒在生产工艺方面,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优质粮食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高新科技相结合,经传统固态发酵、蒸馏、量质摘酒、分级长期贮存、勾兑调味而成。其产品以“以复合香突出、陈香幽雅、绵甜净爽、醇厚细腻、诸味协调”的独特个性和生态、健康的内涵倍受青睐。

为进一步提升盟台宴酒等品牌知名度,确保产品质量,有效带动全市白酒产业发展,市质监局大力推进名牌战略,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联合工商、农业部门,选择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重点扶持。积极协助盟台宴酒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工作,协调巨野县0制定了包括财政税收、项目用地、融资担保、人才引进、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着力解决生产要素制约的问题。质监部门对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中需要服务的计量、质量、标准、认证等各项质监业务拉出“单子”,优先办理,限时解决。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协助指导企业建立起技术研发中心,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4月15日,盟台宴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评审会在京召开,评审专家组对盟台宴酒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并一致认可。7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1年第98号《公告》,正式批准对盟台宴酒实施地理产品标志保护。盟台宴酒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和酒类产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六. 山东省 菏泽 鄄城县 陈王酒

陈王酒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的。陈王酒具有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爽口的特点。

陈王酒业有限公司座落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舜帝之乡、孙膑故里、陈王封地、黄河之畔的古邑——鄄城。

陈王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陈王”、“亘古泉”两大系列白酒,秉承传统酿造工艺,采用现代酿酒技术,精选优质高粱、大米、豌豆、小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泥池多轮发酵、分级摘酒、长期储存、精心勾兑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爽口的特点。

陈王酒业有限公司先后被省市县授予“诚信企业”、“纳税先进单位”、“消费者喜爱的白酒品牌”、“地方知名品牌”、“中华老字号”、“中国著名品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市政和谐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七.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杞条及其制品

曹县杞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杆茎均匀、无叉细长、韧性好、易加工。栽培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优质杞条生产加工基地。1949年前,境内杞条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北古营集马庄一带。1949年后,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由古营集扩大到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地。1986年,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995年,面积已达2000公顷。1996年始,县委、县政府将普连集、古营集、倪集、王集规划为杞条发展重点乡镇,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促进了杞条生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至2009年,全县杞条种植面积达到6500公顷,年产杞条15628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杞条主要用来编织簸箕、簸箩、斗子、活筐等农家生活用具。70年代,条编工艺品开始出口国外。80年代起,加工企业逐渐增多。2000年后,普连集、古营集、倪集、曹城镇等乡镇条柳编加工业初具规模。至2009年,以山东省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曹县正达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杞条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年加工条编制品620万件,产品远销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曹县生产的条编制品占天津进出口公司同类出口产品的五分之四,占广交会条编销售产品的五分之三。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八.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曹县芦笋

曹县芦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曹县是我国优质芦笋主产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目前,曹县芦笋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8万吨,占全国芦笋种植面积的六分之一。芦笋主要品种有Uc800、Uc157、芦笋王子、冠军、硕丰等。其优质芦笋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已获得国家绿色认证,2003年12月8日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据统计,曹县现有芦笋加工企业24家,年加工能力19万吨,芦笋罐头、芦笋饮料、芦笋调料、芦笋保健品等系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作为芦笋加工产业龙头的巨鑫源公司,与2009年10月成功在澳大利亚上市。

山东曹县地处鲁西南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透气性好,光照、雨水充足,非常适宜种植芦笋。曹县生产的芦笋以个大均匀、色泽白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排毒利尿、健肾、增强免疫力之功效,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其他蔬菜和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世界十大蔬菜之首”。

2003年,曹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曹县还积极引导笋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芦笋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打破了国际绿色壁垒,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曹县县委、县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九. 山东省 菏泽 成武县 成武刻瓷

刻瓷是清代康熙年间源于宫廷的一种清雅别致的工艺美术品。清时宫廷达官贵族,酒余饭后鉴赏品评瓷器成为“雅趣”,不免挥毫在瓷器上题词。为长期保留题跋,他们便找来艺人将其刻于瓷器之上,由此便产生了刻瓷艺术。

刻瓷即以刀代笔,将书画刻制于陶瓷器物之上,具有笔墨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山东刻瓷产品首先由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生产。1976年成武县美术厂派人去青岛学习刻瓷技艺,至1978年,已培养出刻瓷专业技术人员近60名,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刻瓷为主要产品的企业,生产的数千件产品畅销欧美及东南亚。1979年应日本恩巴株式会社邀请以“山东刻瓷展览”名义,在日本大阪展出刻瓷作品200余件,其中最大的花瓶高达1.5米以上,瓷盘直径最大1米多,最小5厘米,博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赏。

刻瓷制作,以素色瓷盘、瓷板、茶具、酒具、印色盒、台灯、瓷瓶等为胎,利用各种特制刀具,经琢磨、凿、钻等工序制作而成。成武县美术厂技艺人员在生产实践中为增强刻瓷的表现力,研究、创出了不少刀法,如平、垂、叠、纵、斜、交叉、复刀刻等,还有铁线刻、阴阳刻,既可雕刻绵密细腻的工笔,也可制作恣肆粗犷的写意,甚至笔墨的浓淡干湿,皴擦点染、顿挫转折,纸上的水渍、笔触等都可表现得酷似真迹,并具有金石古朴典雅之效果,逐步形成了山东刻瓷的独特风格。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十.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菏泽面塑

菏泽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料,加入适量的颜料用水调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的防腐、防蛀、防干剂后,利用刀、剪簪等简易工具和独特的工艺,塑造成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山川、楼阁等富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曹州面人 菏泽面塑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细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应的颜料用水调分别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防蛀、防干剂,然后借助于批刀、塑刀、小剪刀、梳子、骨簪、花纹印章等工具,塑造成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山川、楼阁等富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塑像。由于它制做精巧,形象逼真,逐渐形成一种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菏泽面塑历史悠久,名扬四海,颇受中外人士赞赏。

菏泽面塑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从此,“曹州面人”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它生动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的艺术风格外,“曹州面人”的持久保持期,也是其另一魅力。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

菏泽市面塑协会副主席穆绪建告诉笔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俗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面塑作为一种艺术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穆绪建徒弟穆明芳凭借扎实的功底,受聘于广州一大型饮食公司。“现在穆李村有面塑艺人不下400余人,2008年6月3日,曹州面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单打独斗”的面塑艺人向产业化发展。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