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六安哪里有什么土特产 六安特产大全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六安哪里有什么土特产 六安特产大全图片更新时间:2022-06-17 06:59:45

一.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生姜

金寨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生姜是安徽六安金寨县的。

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在中医药学里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质1.3g、脂肪0.6g,膳食纤维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萝卜素170μg、视黄醇当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4mg;钾295mg、钠14.9mg,钙27mg,镁44mg、铁1.4mg,锰320mg、锌0.34mg、,钼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姜辣素等成分。

二.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皖西鹅

地域范围

六安市,东到舒城县杭埠镇,南至霍山县太平畈乡,西濒金寨县沙河乡,北临寿县八公山乡。

三. 安徽省 六安 舒城 桃溪瓦罐汤

桃溪瓦罐汤是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桃溪镇的特色美食。

一小瓦罐汤、一盘炒菜、一盘蔬菜、一碟小菜,20元钱,3个人吃饱吃好。

凡在舒城县桃溪大桥头小吃一条街吃过饭的人,无不为这里价廉味美、土色土香的特色小吃所吸引,尤其是瓦罐汤的特殊香味,随着国道川流不息的车辆,被带到大江南北。

小吃一条街自桃溪大桥头起,沿国道向南延伸约千米,属红光村地界,路两旁有六十多家饭店、二百多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村民。整条街每年营业额在九百多万元,上缴税金三十多万元。

二十多年来,小吃一条街经历了兴起、繁荣、规范三个阶段。1982年,红光村郑昌应、郑昌富、郑昌才三兄弟最先行动,在桃溪大桥南头开起了第一家私人饭店——桃溪饭店,用的是自家3间房、自家种的菜,自家人手,烧的家常菜,专做南来北往车辆驾驶员的生意。小饭店一开张就一炮打响,特别是小瓦罐煨肚汤,吸引了众多食客,成了小店的特色菜。

食客多了,郑氏兄弟饭店的规模也相应扩大,由一家变成了三家。随后“桥头饭店”、“胖子饭店”、“顺昌饭店”等陆续挂牌。

最早开饭店的郑氏三兄弟中的老大郑昌应道出了小吃一条街繁荣的原因:土、特、廉、实。土,就是用的全部是本地的土菜;特,就是全街一个特色——小瓦罐汤,每家都有二十多个小火炉,清早点火,一炉一罐,小火慢熬;廉,就是价格便宜;实,是不宰客、不欺客。据不完全统计,来这里吃饭的客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尤以山东、江西、江苏、浙江最多。每天中午、晚上停车都在八百多辆。尝过这里小吃的人还有日本人、德国人、韩国人、印度人。206国道改造拓宽使桃溪小吃一条街逐步走向规范,现在这里叫“桃溪美食娱乐城”,镇上组织各项投资近七百万元,新建一个集美食、娱乐、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城市化集镇,并由镇商会牵头,成立了美食城个私经济理事会,镇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投资,扩大美食城规模。

四.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皖西绿茶

皖西是安徽古老茶区之一,汉献帝建安早间(96-219)记有栽培。唐代的后形成商品,行销冀鲁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陆羽《茶经》中有寿州茶区的记载。历史名茶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兰花、舒城珍眉等。新创名茶有:白霜雾毫、皖西早花、齐山翠眉等。

其中六安瓜片: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始源元朝,贡于明朝,明代徐光启《家政全书》中记载: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

五.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天麻

金寨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自然环境适宜天麻生产,野生天麻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现年产量达5000多吨,成为安徽省天麻生产大县。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是金寨县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群众一向把天麻说成“神麻”,野生天麻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上的阔叶林地带,当地农民在春季采挖天麻,上世纪70年代以前,采挖野生天麻是山区农民一项传统的副业收入。

金寨天麻的人工栽培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八河公社(今青山镇)一位姓乐的医生在室内无性繁殖天麻试验成功。1974年,青山供销社派一姓江的辅导员到黄畈公社大石药场(海拔800米)进行人工栽培试验,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以后供销社逐步向外推广,到1984年已普及到全县,外省有些地方到本县学习和引种栽培。往年药材部门收购野生天麻每年只有一、两百公斤,1983年入库成品麻有1000公斤,再加上供销社及社会上的留用量,1983产量为5000公斤以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由于人工栽培获得成功,1980年县供销社受到六安行暑科学大会的奖励,给了奖金80元,奖状一张。上世纪90年代初,县科委引进了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该技术生产的天麻麻籽多、商品麻产量高、质量好,深受群众的喜爱。1994年,县科委、县政协研究所在梅山联合举办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培训班,邀请陕西省宁强县天麻研究所专家讲课,同时县科委与该所在白塔畈乡西冲村试验生产萌发菌。当年,青山镇姜河村有一菇农从宁强县购买萌发菌种4瓶,开展有性繁殖天麻试验取得成功。此后,全县各地群众,竞相效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日趋成熟、逐步推广,但因宁强县萌发菌质量不稳定,造成有性天麻生产难以形成规模。1999年,县科委为了打破制约天麻有性繁殖的技术“瓶颈”,特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王秋颖来金寨传授天麻有性繁殖新技术,并引进该所生产的石斛小菇萌发菌新品种,经过青山、燕子河、双河等地的栽培试验,商品麻的产量高、质量好、麻籽多、繁殖系数高。随后,该技术及萌发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0年,全军乡何家湾村有一姓柳的农户种植有性天麻2000平方米,收入30多万元。2002年,由于市场行情好,天麻产量高,全县天麻的总产值达1亿元。2002年,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编写了《天麻短料细枝栽培技术》,并在南溪、汤家汇、沙河等乡镇推广,该技术既节省了木材,又提高了效益。

随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县内”天麻热”迅速兴起,2002年后,山区农村几乎家家种植天麻,城乡工商户,乡村干部,承包山场,成片种植,有的天麻种植大户产量达百余吨, 2003—2005年,全县天麻产量保持在3000吨以上,产值过亿元。2010年全县天麻产量达5000多吨,产值2亿多元。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医把天麻的作用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天麻产品的开发也在不断扩大。

金寨县天麻种植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依托基地建工厂,发展潜力巨大,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金寨县发展天麻加工企业。

金寨天麻

金寨县中药材协会

12973040

天麻(中药材)

六. 安徽省 六安 霍邱县 霍邱芡实

霍邱芡实是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的。霍邱县的芡实全部为天然野生,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健脾、涩精功能,主治脾虚泄泻、遗精及带下等症,深受人们欢迎。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肇实等,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芡实以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破碎、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可入药,有收敛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另外,芡实为观叶植物。在中国式园林中,与荷花、睡莲、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永放芡实种植合作社,拥有12000亩野生芡实鸡头米,在江南水乡享有盛誉!生产的芡实有其独特的食疗和药用价值,并且鸡头大米的附加值也非常高,其经济价值非同一般的。霍邱的祖传种植技术为基础,以芡实种子机器剥壳技术为突破口,永放汇集有志于发展芡实产业的有识之士,组成产、供、销、研联合体,共同致力于打破当前鸡头大米市场的小农经济局面,逐步实现徽芡的产业化和集团化。大量鸡头销往北京、广州、上海云南等各大城市。

七.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石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因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又称金钗花,盛产于该县漫水河、大化坪、平田等地的深沟谷中和石穴岩洞里。《百草镜》称:“霍山石斛最佳”。

地域范围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

特定品质

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人体内SOD(延缓衰老的主要物质)水平,对经常熬夜、用脑、烟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经常饮用非常适宜。霍山石斛有明目作用,也能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

文化典故

道家经典《道藏》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茯苁、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且霍山石斛名列之首。霍山石斛又名龙头凤尾草、皇帝草。主产于大别山安徽霍山,生长于崇山峻岭之峭壁上,秉山川之天然灵气,滋生出名贵之瑞草。常代茶茗冲饮服用。

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安徽省霍山县 《关于界定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霍政秘[2006]4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安徽省霍山县太平畈乡、太阳乡、上士市镇、漫水河镇、大化坪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佛子岭镇、黑石渡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安徽省 六安 金安区 六安锅贴

锅贴是一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多以饺子形状。六安的锅贴做法源自于苏家埠,故而经常能在街上看到XX苏家埠锅贴的招牌。五牌里的锅贴名气甚大,但不知是不是由于店大欺客,如今的锅贴是一锅不如一锅-----一锅饺子三遍水他只煎一遍,其味道不免就落了下乘。倒是齐云东路的吃喝馆保持了锅贴饺子正宗做法,而且在这个物价疯涨的时节,他家的锅贴依然是五毛一个,理由居然是算账比较方便。清晨时分,清粥小菜,老醋锅贴,不亦乐乎!

九.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胡店鸭蛋干

主产地为金寨县桃岭乡、槐树湾乡的库区一线(梅山水库淹没的胡家店集镇移民聚居区)。制作工艺为:用棉纱方巾包豆腐,压榨成方块白豆干,阔约5公分,厚约1公分,经日晒或炭火烘烤后,投入缸中卤制。卤料以鲜鸭蛋、蓼叶灰、腊鹅汤、腊肉汤等配制。浸泡一夜后,取出晾晒,直至表皮渗油。成品呈淡绿或淡黄色,乍闻有点臭,吃起来醇香细嫩,表皮柔韧。可凉拌、油炸、炒菜。

十.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小吊酒

又称小窑酒,秋收后大别山区居民习惯用大米或稻谷土法酿酒,自饮和待客。此酒口感不甚浓烈,但有后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