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沙县特产夏茂冬酒 沙县夏茂冬酒的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沙县特产夏茂冬酒 沙县夏茂冬酒的做法更新时间:2022-06-17 17:55:09

一. 新疆 喀什 英吉沙县 英吉沙小刀

因产地在英吉沙县而得名,是喀什地区的传统名牌手工艺品之一,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它选料精良、做工考究,造型美观,纹视秀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英吉沙小刀目前已发展到16个品种30多具花色。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凤尾式、百灵鸟式、黄鹂式、哈萨克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剑式、蒙古族喜爱的兽角式等。英吉沙小刀即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又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英吉沙小刀是以原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的。英吉沙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传统手工业相当发达,向以生产铁器、土陶、制靴、织花、织布而著称。生产这种工艺佩刀的历史约有300年左右。相传,在英吉沙城南小镇卡尔窝西,有一个毕生锻制小刀名叫买买提的艺匠,他制作的一种雕刻有直、方、圆、齿、三角形的图案、并涂有红、绿等颜色的木柄小刀,特别的锋利、美观。农家遂纷纷盘炉仿制,从而世代相传。随后艺匠们各出心裁,制作各种造型的小刀,并在刀柄上用黄铜、白银、玉料、骨石等镶嵌,并刻上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他们相互竞争,促进了小刀质量的提高。于是英吉沙小刀的名声越来越大,制刀技艺迅速传人和田、莎车、喀什和庠车等地。你若走到这些地方,可以看到各种专营刀具的商店和民族用品商店都出售英吉沙小刀,琳琅满柜,使你为之眼花缭乱。

新疆怎样识别名牌英吉沙小刀呢?一是要看小刀的做工是否精细。凡名牌小刀,一般选用优质弹簧钢板锻打成型,制成粗坯和细坯之后,用各种粗、细、扁、圆的锉刀锉平磨光,然后再行淬火。淬火是艺匠们世袭相传的诀窍技术,一般都互相保密,绝少外传。经老师傅淬火处理过的英吉沙小刀,钢口锋利非凡,用它来削刮铁条,只见铁屑迎刃而起,而刀锋却未见崩口和卷刃。如果你用手指 弹动刀体,马上贴耳,可以听到它那清脆悦耳的音响,延续达半分钟之久。其二,要看小刀的造型。英吉沙小刀的传统造型,为人们所公认者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12个品种,30多个花色。其中又以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分制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藏等不同形式。每个花色大约都有大、中、小三个不同规格。维吾尔族人所喜爱的是一种刀体上尖后倾、刀柄下端前倾而呈S形的弯刀,它通常被认为是英吉沙小刀的典型。其三,要看小刀的装饰型刀柄。所有不同造型的小刀的刀柄,均使用各种铜、银、玉、骨、宝石等拼花铆钉,组合成各种晶莹俏丽、两侧对称的图案。最珍贵的当然要算用纯银和宝石镶嵌装饰的刀柄了。现今,刀匠们还普遍使用艳丽的彩色有机玻璃和塑料薄板来装饰刀柄,这又给英吉沙小刀增添了一种低廉而又时髦的衣冠。其四,要看牌子的模戳标记,如月形、葫芦形、巴旦木花形、太阳形以及艺匠的名号等。当今真正的英吉沙名牌小刀是英吉沙县小刀厂的产品,它的标记是刀柄上镶嵌两背相靠的巴旦木花,近年还采用了维吾尔、汉文“英吉沙”字样的模戳标记。其五,要看小刀有无合体的护身刀鞘。制作名牌小刀的艺匠们都善于根据不同的刀型,量体施材,先用木片制作一个合体的内套,然后再用牛、羊皮缝在内套上。皮子事先要用模戳压制成简单朴素的适合纹样,再涂染以暗西洋红、玫瑰红、褐色、橙色或黑色,制成美丽的刀鞘。也有的刀鞘用银、铜和铝制作,显得更为珍贵。

正因英吉沙小刀具有实用和装饰功能,故历来有“用家”、“爱家”、“富家”之说。所谓“用家”,泛指各族农牧民,他们把这种小刀作为生活、生产用具,随身携带,切瓜、割肉、削木、剥皮无一不用。特别是牧民们更是人手一把,随时用来屠宰牛羊牲畜。“爱家”系指一些爱把英吉沙小刀作为装饰欣赏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人。“富家”系指旧社会中那些官僚富豪,他们为了特殊需要,常要专门定制诸如佩箭一类的特种英吉沙小刀。本地的巴依、阿訇赴麦加朝觐时,往往也要专门定制精工细作的英吉沙小刀。如今,已无爱、用、富家之说了,英吉沙小刀已成为各族人民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具和工艺美术品。

近年来,不少英吉沙小刀新产品还销往日本、德国、美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受到客户的欢迎。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子龙脱袍

子龙脱袍是一道以鳝鱼为主料的传统湘菜。因其鳝鱼在制作过程中需经破鱼、剔骨、去头、脱皮等工序,特别是鳝鱼脱皮,形似古代武将脱袍,故将此菜取名为子龙脱袍。解放前,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时,曾在曲园南京分店大宴宾客,席间对子龙脱袍赞不绝口,因此,曲园曾名震金陵古都。子龙脱袍不仅制法独特,且菜名别致新奇,耐人寻味,一直吸引着不少名士。如齐白石、吴晗、田汉等曾光顾曲园,品尝此菜。解放后,曲园的老厨师还曾召往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献艺。现今只有又一村饭店芙蓉厅预约生产供应。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罗代黑猪

罗代黑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代黑猪”指的是长沙县双江、金井和与之相邻的平江县一带的传统土猪——大围子猪。它起源于长沙县双江镇,因其毛色纯黑且双江原名“罗代”而俗称“罗代黑猪”,是湖南省优良的地方生猪品种之一,也是长沙县著名的土猪品牌。“罗代黑猪”品种优良,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含有钾、钙、钠、铜、镁、锌等40余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明清时期,“罗代黑猪”就是朝廷贡品,2006年与宁乡土花猪一道纳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

罗代黑猪

湖南省长沙县双江镇、金井镇、高桥镇、路口镇、春华镇、白沙镇、福临镇、开慧镇、北山镇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长沙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罗代黑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长县政〔2012〕37号

湖南天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AUG001-2012《罗代黑猪》

一、品种

大围子猪。

二、产地条件

丘陵地形,天然植被由马尾松、杉树、油茶树、楠竹、杂灌木等组成,捞刀河水系的山涧溪流为主要饮水来源。

三、饲养管理

1.饲养方式:集中饲养与农户散养相结合。

2.猪舍要求:通风、干燥、明亮,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3.饲料条件:以本地稻谷和米糠为主,加入少量大豆制品,辅以萝卜、白菜、红薯藤等青绿饲料。

4.饲养管理要点:

(1)断奶:60天断奶,不作种用的公猪去势。

(2)育肥前期(50kg前):日喂料3次,熟食为主,辅以精料。

(3)育肥后期:日喂料3次,熟食辅以精料和青料,保证户外放养时间。

(4)禁止性要求:全期禁用任何药物添加剂。治疗药物的使用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

5.出栏标准:8月龄左右、活体重约65kg至75kg。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加工

1.猪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的符合活体质量要求的健康猪只。

2.静养待宰:宰前空腹静养24小时,尽量减少应激。

3.烫毛:烫毛水温58℃至63℃,烫毛时间为8分钟至12分钟。

4.冷却保鲜:宰后1小时内用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体猪:全身毛色灰黑色,皮肤粉红色,四肢下端为白色,俗称“乌云盖顶,四蹄踏雪”。头型清秀,蝴蝶耳,头分长头和短头两种,长头型俗称“阉鸡头”,短头型俗称“寿字头”,尾根粗、尾尖稍扁,俗称“泥鳅尾”。

(2)猪肉:肉色鲜红,有光泽,大理石纹明显;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富有弹性;煮沸烹饪后肉汤澄清透明,香味浓郁。

2.理化指标:胴体瘦肉率43%至47%,氨基酸总含量≥19%,锌含量14mg/kg至18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新疆 喀什 英吉沙县 巴旦木

又名巴旦杏,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蛋白质和许多种微量元素,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科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等疾病。新疆巴旦木主要产于英吉沙、喀什市、疏附县、叶城县、莎车县各地,其中英吉沙的更为有名。据说其品种有“五大家族”、40多个品种,仁儿有苦的,也有甜的,其中有一种薄皮的品种,其皮可以用手指剥开,仁儿的味更香。由于皮薄,好剥,所以维吾尔人称其为“卡卡孜巴旦木”,意即“纸皮巴旦木”。

五. 新疆 喀什 英吉沙县 新疆四大名刀

新疆有四大名刀,即英吉沙小刀、焉耆陈正套刀、莎车买买提折刀和伊犁沙木萨克折刀。英吉沙小刀以其产地英吉沙县得名,有近300年的生产历史。英吉沙小刀就和北京的"王麻子剪刀"一样,在新疆颇有名气。 它钢口锋利、经久耐用,造型独特,刀柄装饰华丽,晶莹俏丽,刀柄上有维、汉文“英吉沙”的标记,刀鞘用牛、羊皮模戳压制成,图案美丽。深受世界人民的青睐。

六.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烙粑

烙粑

农历四月初一是沙县特有的烙粑节,沙县是小吃之乡,沙县人过节当然离不开吃的,烙粑节光听到名字也是和吃相关。据说,沙县烙粑还有不少典故:其一,烙粑是女娲用来补天用的;其二,是百姓对付恶鬼下蛊毒。不论它出自何故,反正是一道简单易做又美味的小吃。

每年四月初一,沙县城乡的家家户户都要做烙粑。烙粑有甜和咸两种,沙县烙粑看着和北方的煎饼相似,可能与沙县始祖从中原南迁,随同而来的饮食习惯有关。

甜烙粑是把面粉和着白糖水调成稠浆,烧热锅后把浆舀起倒在锅底,稍等片刻闻到香味就翻一面,等两面皆熟时撒上芝麻出锅,即成又香又甜的甜烙粑,其味道甜美而不腻。

咸烙粑的做法与甜烙粑相似,就是原料大有不同。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加入韭菜或蝴蝶菜(一种香草)、食盐等调料,用上述方法烙成又鲜又香的咸烙粑,其色泽青绿、味道清香,口感绵软却不粘牙。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驰名中外的湘绣

    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0土的一幅龙凤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主席何键授意以他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造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一面绣的是“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绣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男装,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袍”身着女儿装的少女姣态,而且使对比的形象更加生动。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著名绣品有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长沙)

八.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竹席

被誉为“中国竹席之乡”的福建省沙县,入选由世界品牌组织、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联合推选的2007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素有“中国小吃文化名城” 之美誉的福建沙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县,不仅是中国小吃文化的发祥地,而且还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上将的故乡,沙县以其鲜明的区位优势、历史特色、旅游特色、生产特色、生态特色而享誉海内外。

福建沙县副县长邓兆盛应邀率团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7“关注民生构建和谐”战略大会暨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并发布特色魅力报告,报告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沙县的历史发展情况:区位优势、历史特色、旅游特色、生产特色和生态特色。报告说,沙县生态环境、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教育兴县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高起点做好城乡体系规划。沙县将按照现代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红色旅游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要求,全力打造“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

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席、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会长周茳钐钧在推介会上说,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大有可为,沙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沙县,创建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实施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品牌带动战略,推动沙县走向世界,借助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百强县品牌效应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添了城市吸引国际资本、国际化优秀人才进入的激情和热情,世界战略投资家的目光将会聚焦沙县,对拉动新一轮的投资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九.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梦樵毛峰

梦樵毛峰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十. 福建省 三明 沙县 沙县玉露酒

早在清康熙年间,沙县酿制的甜黄酒就颇负盛名。玉露酒选用糯米、白粬和一定比例的红粬,经二道工序即以酒酿酝制的甜型黄酒,呈褐红色,清亮透明,醇香爽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