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安康紫阳县特产 陕西紫阳有什么好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安康紫阳县特产 陕西紫阳有什么好特产更新时间:2022-06-21 16:39:16

一. 陕西省 安康 紫阳县 紫阳金钱橘

紫阳金钱橘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紫阳金钱橘皮薄、籽少、香气浓郁、瓤嫩肉满、果汁丰盈、酸甜适度、口感细腻、回味绵长,其上乘的品质,其他橘类无可比拟,实乃橘中之珍品。

据紫阳县志记载:紫阳盛产柑橘,尤以金钱橘而出名。紫阳种植金钱橘有近千余年历史,远在唐代,就有其生产、收购及调运的记载。金钱橘似古铜钱般大小,色泽亮丽,黄里透红,故名金钱橘。并以其优良的品质,备受朝野官宦的青睐,而被列为宫廷贡品,并于兴安州(今安康)设立桔官,专门负责生产和选送贡桔;明、清时有“一船桔子下安康,两船粮食回紫阳”的说法,亦可见当时紫阳橘子的经济价值,因此紫阳贡橘便享誉西北,名传四方。

紫阳金钱橘以“个小皮薄味甘甜”闻名国内,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

二.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面筋皮子

面粉和面,回饧后揪剂、煮熟、晾凉、撕长,拌以调料、辣椒油,香辣适口。

三.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火棘果

火棘果

火棘在云雾山中点缀在丛林里,象一个个穿红衣的姑娘在林中捉迷藏。

火棘的果实只有黄豆般大小,形状圆形,它们成团成团集中生长,十分繁密。秋天,火棘成熟后,鲜红鲜红,尤其在阳光照射下,更是红得鲜艳夺目。火棘果当地人又叫它“救命粮”,因为这种小果实也可以吃,尽管吃起来酸中带甜,酸味十足,并有淀粉感。从前,山里人粮食歉产时,秋日火棘成熟后,山民们就要到山里采摘火棘果,采回后用竹箕凉晒干,然后磨成粉面,储藏至来年青黄不接时,煮粥时将火棘面加添到粥中,以度粮食不够吃的饥荒季节。现在火棘果已失去了昔日的功用,只能是城里孩子尝新鲜的野果,火棘树也成了园艺师工人栽盆景的好树种。

四.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蜀河八大件

蜀河古镇,位于旬阳县城以东53公里,汉江与蜀河交汇之处,人文历史悠久,八方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经济繁荣,史有“小汉口”美誉,南北文化交融,名胜古迹各异,今被誉为“汉江岸边小明珠”。

蜀河八大件作为地方一种原生态的传统饮食习俗,取名源于周朝“八珍”,制作技艺成熟并盛行于汉唐,发展传承至今。

蜀河八大件分汉、回两种,汉民喜好猪肉,回民偏重牛羊肉,各具风味。

开席上八道凉菜,四荤四素,中间置一大盘,将凉菜适量放入其中,再将调好的汤汁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称之为和菜。

之后热菜也是八道,四荤四素,要求做到“烂、脆、酥、润”,八个热菜分为四汤四菜,间隔而上,程序讲究。第一道热菜是“墨鱼肉丝”为汤,由于墨鱼的头大,寓意有一个好的开头,加之墨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增加食欲;第二道热菜是“粉蒸肉”,寓意生活蒸蒸日上;第三道菜是“清蒸鸡汤”,寓意吉祥如意;第四道菜是“汉江鲤鱼”(酸辣味),寓意连年有余;第五道菜是“肉糕”为汤,寓意为经济生活步步高;第六道菜是“莲菜盒子”(或清蒸羊排),寓意为和气致祥;第七道菜是“清蒸肚片”为汤,寓意为宽宏大度;第八道菜是“敬糕”,又名“八宝饭”,寓意向最尊贵的客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后上六个座碗和一个汤,座碗分别是“墩子”“片子”“酥肉”“肉圆子”再根据季节搭配两个素菜。四个以肉为主的座碗寓意四季发财,四季平安,六个菜寓意六六大顺。汤菜以时疏为主,清淡爽口。

“蜀河八大件”和其他菜系最关键的区别是,他的八个热菜全部要将提前做好的半成品放在笼里蒸上一个小时左右,火工相当讲究,不能让蒸馏水落入盘中。四个汤在上桌之前,浇上提前熬好的高汤再上桌,且每一道菜一定要满盘子满碗,充分主人家热情好客,实心实意招待客人。

上述菜品虽无鱼鳖海怪、熊掌鹿鞭等稀世奇珍,但却饱含着一缕浓浓的家常气息,根据现代饮食习惯,菜式、菜品搭配上略有创新,这也是蜀河“八大件”能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蜀河八大件在继承中发展,于扬弃中生存。传承古老的蒸煮烹调方法,贴近社会进步潮流,饮食文化由最初的膘肥肉厚、满盘满碗显厚道,向讲科学求营养吃品味方向演进。热菜依然遵循四荤四素,但已不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厨师备料、主人、宾客的喜好现做现吃,并无定法。如婚宴上增加一盘红枣花生桂圆,象征"早生贵子";寿宴上添加一盘寿桃,便是"九九长寿";团聚时来一份苜蓿蒸肉,煮一碗甜酒汤圆,寓家庭和睦、生活甜蜜、团圆美满。

五. 陕西省 安康 汉阴县 野猪腊肉

野猪腊肉系公司选用玉米,杂粮,野草喂养等。经传统工艺烘烤精致而成,公司出产野猪腊肉是无工业污染,无生长激素,富含纤维素,氨基酸等高级营养成份和人体不可缺失的硒,VC,钾,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绿色产品。本品质地纯正,色鲜味美,清香扑鼻,回味悠长。是都市人品陕南风味,饱乡肴口福的最佳食品之一,更是馈赠亲朋的上等礼品。

六.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野生拐枣醋

拐枣学名枳椇子,其果梗肥厚扭曲,肉质,红褐色,含有丰富的蔗糖、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vc等。旬阳位于中国的“硒谷”安康的富硒带上,用含硒的清澈的山泉水和含硒的野生拐枣开发的“康硒”牌《野生拐枣醋》含有丰富的硒、钙、铁、锌及铜、锰、镍等微量元素。长期使用可k抗氧化延缓衰老、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清凉利尿等,也可解酒毒。既可调味,又可保健,是居家生活的首选。拐枣又称万寿果,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大。可治疗多种疾病,《唐本草》、《本草纲目》描述它“味甘、性平、无毒,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祛风通络止痉、止渴除烦,功同蜂蜜”, “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 性热,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

旬阳县天正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康硒”牌野生拐枣醋,原料为来自中国硒谷——安康的绿色纯天然野生拐枣和含有丰富硒元素的天然泉水,采用微生物制粬固态发酵的传统工艺酿造而成。把富硒山泉水、野生拐枣和醋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产品具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软化血管、降血脂降血压、抗癌等保健的功效。

“康硒”牌野生拐枣醋是全国首例采用野生拐枣为原料酿造而成的纯天然有机食品,产品的生产工艺配方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210169285.2),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是健康生活必备之良品。

七. 陕西省 安康 紫阳县 洋糖饺子

洋糖饺子

将蒸熟的糍粑在油锅里微炸,再滚以燕麦、冰糖、花生、核桃掺和而成的拌面,其色泽金黄透亮,油而不腻。

八.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姜丝拌汤

应时夏令小吃。面粉配黄豆、小白菜、豆腐干、海带、粉丝、黄花菜、生姜、红萝卜、盐、醋、麻油、辣椒油,共作汤。红、黄、绿各色相映,飘浮汤面,酸辣爽口,富生姜辛香味。

姜丝拌汤的材料:精面粉1500克,熟黄豆、豆腐干丝各500克,生姜丝100克,水发海带丝250克,水发黄花菜300克,水发粉丝500克。酱红萝卜丁500克,白菜(或菠菜)1000克,辣椒油150克,芝麻油100克,精盐200克,香醋250克。

制作方法:1.盆内加入面粉,用水先搅拌成稠糊,用力搅拌稍有韧性,再加水继续搅拌成稀面糊。

2.锅内加水7000克,放入熟黄豆烧沸,沸约3分钟后,即可拌入面糊(在拌入面糊前先在锅内加入冷水500克,将沸时把面粉慢慢倒入锅内)边倒边搅。锅沸后仍继续轻轻搅动,约5分钟后,将精盐、豆腐干丝、海带丝、水发粉丝、黄花菜、青菜等加入,搅拌均匀即成。

3.拌汤盛入碗内,依次撒上姜丝、黄豆、酱红萝卜丁,再添少许醋,中间淋芝麻油,周围淋辣椒油,即成姜丝拌汤。

特色:色泽悦目,味道清香。

九. 陕西省 安康 紫阳县 紫阳秦巴硒菇

紫阳秦巴硒菇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紫阳县康源生物工程公司离利用紫阳富含硒的土壤栽培巴西蘑菇获得成功,将其命名为“秦巴硒菇”,在紫阳8个乡镇推广栽培。

秦巴硒菇是对巴西蘑菇的科学改造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型药、菌物产品。巴西蘑菇原产于美洲巴西,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十分有益的珍稀菌物.秦巴硒菇是一种科技产品,经过对秦巴硒菇干品的加工提取制成硒蛋白多糖颗粒提供给社会。硒的健康保健作用已经得到国际公认,秦巴硒菇所含的硒不是无机硒, 而是有机硒, 是采用生物技术将天然生境中的硒富集于菇体, 整合成为富含有机硒和多糖的硒蛋白多糖. 研究表明, 药菌多糖亦具有明显抗癌作用, 用动物模型研究过的17种药菌的结果表明, 秦巴硒菇对癌全治率为90.0%, 阻止率为99.4%, 分别比灵芝多糖高70个百分点和22.6个百分点. 硒和多糖协同增效, 使疗效和保健作用更加明显. 秦巴硒菇硒蛋白多糖是难得的极佳的硒--多糖源品, 在国内外均极具市场潜力, 适合于各种人群, 如 (1) 抗肿瘤群, 尤其对放化疗人群(辅助疗效); (2)急、慢肝炎群, 降酶退黄, 改善肝功能和外周血象(辅助疗效); (3) 提高免疫、抗疲劳群(白领界、妇女、老年人群的保健、 预防, 亚健康人群), (4) 疑难症群(辅助降血脂、血糖、高血压; 激活前列腺, 缓解铅中毒).据市场分析,在中国人群中,白领层,事业层,老年层是这个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市场容量巨大。

近年来,紫阳在大力发展茶桑羊等主导产业的同时,把硒菇生产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县上先后拿出200万元扶持资金,按照每户每平方米10元的补助标准,在广城,焕古、城关等乡镇建立了硒菇生产示范点12个,以点带面,带动全局。同时在各乡镇成立了秦巴硒菇开发领导小组,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落实硒菇生产工作。在硒菇生产时节,由县科技局牵头,县康源公司抽出5名技术骨干,不分昼夜的蹲守在各个烘烤点,指导农民作好硒菇烘烤工作。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利用一切机会向菇农讲解硒菇生产加工技术,多途径提高菇农们种植的积极性。

十. 陕西省 安康 石泉县 蒸面

蒸面:蒸面是安康风味小吃一绝,它和“羊肉泡”已成为当地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蒸面以面粉为主料,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入在大口铁锅水里蒸,数分钟后,一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浇上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即可食用。蒸面的好坏,一是面的筋丝、颜色,二是佐料。佐料有很大讲究,熬醋,油泼辣子里要添加独特的配料,方显蒸面的口味。佐料好,可使蒸面锦上添花。早在建国初期,安康的蒸面就以鼓楼街西面的“麻素福”、大北街的“刘银娃”闻名。他们蒸的面软硬适度,佐料讲究,味道独特。特别是“麻素福”自有磨房,自提细箩白面,生意很红火。在经历几十年变化后,安康又重新涌现出一批受人欢迎,味道可口的上等蒸面。如安康市东关的“马家”、城关南马道的“翁家四弟兄”、西关的“兰家”、新城北门口“焦家”及培新街“谭记”等。( 安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