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曲靖农特产网 云南曲靖农产品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曲靖农特产网 云南曲靖农产品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6-20 04:26:28

一.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辣子鸡

沾益辣子鸡是中国著名餐饮,是滇菜代表作,也是曲靖、沾益的宣传名片,产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有百年历史,因其选料精殊挑剔、制作道序复杂、味道辣香爽口而名震四海。较具代表性的是龚氏辣子鸡。

与川渝地区配上花椒的麻辣不同,和湖南生吃辣椒的豪爽相异,能仅靠一道菜打出"辣"名声的小地儿,恐怕只出在滇中的沾益县--中国第三大江珠江之源、著名人物桂涛声、陈家顺的家乡。说起滇菜,沾益辣子鸡绝对不容小觑,自上世纪被沾益"龚"氏家族推广出来到现在,其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如今,沾益辣子鸡早已名满天下,广为流传。在就餐时配上苦菜汤、炸好的洋芋条和臭豆腐,不奢华、不张扬,但沾益辣子鸡绝对能让众食客辣得舒服,吃得安逸。沾益辣子鸡,是滇菜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原料、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加工工艺,辣而不辛、食和味醇,致使名振滇中,享誉海内外,是为西南乃至中国最出色的菜肴之一,招牌在中国西南地区乃至更远处都随处可见,可谓"不吃辣子鸡,白来彩云南"。目前口味最纯正的是位于沾益县一中对面东风闸边的沾益龚氏辣子鸡、龚记辣子鸡、龚家辣子鸡,辣子鸡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成为沾益的一大有趣的特色。

龚氏辣子鸡的创始人龚红云女士,是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先生二探珠江源两投宿的沾益富豪龚起潜的后裔。

龚氏辣子鸡以其独特的原料、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辣而不辛、食和味醇,名振滇中,享誉海内外。凡到沾益者,都以一尝为快,甚有驱车百里而专程品尝者,名声大噪,以致省城昆明等地常见“沾益正宗辣子鸡”招牌。由于沾益辣子鸡的独特,被称为滇中一绝,供不应求。

龚氏辣子鸡以其独特的原料、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辣而不辛、食和味醇,名振滇中,享誉海内外。凡到沾益者,都以一尝为快,甚有驱车百里而专程品尝者,名声大噪,以致省城昆明等地常见“沾益正宗辣子鸡”招牌。由于沾益辣子鸡的独特,被称为滇中一绝,供不应求。为适应消费者的需求,现已加工成为袋装辣子鸡,获国家专利并注册登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说起这辣子鸡的来历,在曲靖流传着两个说法。

其一是说沾益县西平镇红星办事处6村村民龚国富、丁丽琼夫归,1987年利用自家位于320国道旁的两间平房开起食店。起先经营的也不过是些家常小菜,后来爱琢磨的龚国富在一种贵州辣子鸡的基础上自己创出了沾益辣子鸡的独特配方,遂一发不可收拾,转而专营辣子鸡,小店名声也不胫而走,誉满云南。

其二则说是龚国富的妹妹龚红云,在1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她下厨炒鸡肉时不小心将放在灶边的一碗辣椒面翻泼进锅里,只好将就着一起炒,不料竟做出一道辣香独特的好菜。

1987年,她利用街边住房开起了小食馆,逐渐把她家的辣子鸡推成了专营名菜。

二.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曲靖冻菌

冻菌,方言又叫一窝鸡,叫冻菌是因为气候寒冷才长出来,叫一窝鸡是因为长出来的时候一是团一团连在一起的一窝窝,就像一窝鸡一样。这种菌子一般长在高海拔的山峰上,显得娇嫩无比,无论做汤,还是炒吃,都是难得的美味珍馐,一般人要吃到野生的冻菌,还是非常难的。

  

三.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陆良板鸭

陆良板鸭独具特色,色白透明,盐味适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受人们喜爱的食品。每逢佳节,人们往往用红纸 包装馈赠亲友。从1959年起,陆良板鸭就远销外地,享有盛誉。( 曲靖)

四.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砂锅饭

里面有火腿片、鲜鸡肉片、猪肉片、鱼肉片豌豆和一半咸蛋,是和米一起蒸岀来的,下面还垫着一层小土豆块。这饭必须现做,所以吃的时候得有耐心。上来后把各种料和米饭用勺子搅拌到一起,味道特别香。

吃砂锅饭时,再配上一些酸甜辣麻的咸菜,喝上一碗菜汤,实在爽口。


五.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富源火腿

利用大河乌猪开发的富源火腿,克服了传统火腿脏、大、肥、黑、咸、硬等缺点,以其盐度低,色、香、味俱佳的优势在1999年武汉第五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优食品”奖牌。



富源火腿系列产品,质量稳定,肉质细嫩,清香味美,回味绵长,咸香适口,富含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据《本草纲目拾遗》载:“火腿有益肾、养胃、生津、固骨髓、健足力之功效”。“富云”牌火腿不加任何防腐剂,保持原有的天然风味,保质期长,食用方便,是老幼皆宜的高级营养保健食品,更是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



“富云”牌火腿是富源县畜牧开发总公司加工生产的,其成份:大河乌猪鲜腿、食盐。食用方法:蒸、煮、炒、炖皆宜或作其他汤菜的配料。

六. 云南省 曲靖 富源县 富源黄梨

富源黄梨是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的。富源黄梨核小皮黄,肉质细嫩,甜美爽口;果实特大,最大的可达1公斤;含糖量达11%。为全省水果名产之一。

黄梨原产本县营上镇速助村,原名速助黄皮梨,后经省定名为“富源黄梨”,是当地群众经过长期培育筛选出的一个优良品种,也是云南省良种梨之一。县内年产果量19500公斤左右,平均单株产量200余公斤。近年来共育苗栽植了11万株。

黄梨果实9月上旬成熟,平均果重300-400克,最重的1000克。果型呈扁圆型,果皮黄褐色,果点大。果肉浅黄呈白色,肉质松脆,汁多、味浓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2%,品质中上等,一般能贮放20至30天。

七.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曲靖黄焖鸡

黄焖鸡可以说在滇东北就是一道名菜。鲜香的味道飘香十里。

焖制的鸡肉,滑嫩鲜香,加上点滇东北丰富的土豆,味道更是回味无穷。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事油而不腻,鸡肉的营养更是保存一绝。(¯﹃¯),尤其在滇东北旅游美食消费那是不用担心银子的花销。这道菜在滇东北最多就在15—20银子就行。

八.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罗平酸笋

多依河、九龙河及南盘江沿岸,绿树满山,翠竹遍地。每到春季,满山遍野都是破土而出的竹笋。聪明的布依人便以此制作出一道绝好的佳肴——酸笋。

布依酸笋与其他地方的酸笋截然不同。其他地方的酸笋因制作方法的误差,往往酸中隐蔽着一股叫人难以忍受的臭味,食之反胃。布依酸笋却是酸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植物清香,令人胃口大开,食之难忘。这种迥然不同的效果完全是布依人精当的制作方法所致,他们先把竹笋晒干,然后再酵,这样既卫生,又避免了臭气。而如果一开始就把笋像腌酸菜一样腌起来,笋是酸了,臭味却在所难免。

布依酸笋吃法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淡煮,配之以蘸水。这种吃法原汁原味,极为开胃。二是用酸笋煮火腿或其他腊肉,那真是鲜美异常。三是大名远扬的酸笋鱼,这是布依人最为出名的特色菜,最好亲口尝一尝,否则,你将遗憾终身。

九.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红托竹荪

1972年,-总理在昆明品尝了云南的红托竹荪后,大加赞赏。而师宗红托竹荪则是“99昆明世博会”开园时招待贵宾的第一道佳肴。2001年8月获得中国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本草纲目》载:竹荪,又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覃等。《藏器》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鸡子。”李时珍曰:“此即竹荪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这有毒耳。”“味甘咸,寒,无毒。主治一切白痢,和姜、酱食之。”

据现代科学分析,竹荪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元素如铁、磷、钙、钾等,含有18种氨基酸和20%的蛋白质,2.6%的粗脂肪,60.4%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1、B12、C、D等,对人体十分有益,常食可增强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改善神经功能。对恶性肿瘤、乙肝、糖尿病等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滇南本草》有“竹荪治人体五脏六腑热疾”之说。

有关资料显示,红托竹荪全国有3000亩,师宗就有280亩,并被誉为红托竹荪中的精品。红托竹荪鲜品活体一般重50克左右,亦有重达250克者。

师宗红托竹荪主要产于丹凤镇,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历史上就有野生红托竹荪的记载。1998年实施人工栽培获得成功之后,面积逐渐扩大,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其栽培工艺比较复杂,因而大面积拓展较慢,一般在大棚恒温下,要用野生红托竹荪进行组织培育,生成一级种后转换成二级种,再转换成三级栽培种,这一过程要半年之久。然后,每亩要用7吨干竹子切片、泡水、发酵、高压灭菌后,放置地上,一层竹,一层料,三竹三料后覆盖上1.5公斤厚的细土,再盖上松毛。春种秋采,年采两季,连采三年。亩产120公斤,每公斤售价按不同档次分别在400~800元之间。

目前,师宗红托竹荪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有供销关系,市场前景越来越好!

十.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龙庆鸡棕

鸡棕属于菌类植物,是菌中之王。不论单抄、炸、做羹汤,或是配以肉类烹调,均香味独特,食后令人难以忘怀。鸡棕因何得名,众说不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鸡棕,又名鸡菌,南人谓鸡棕,皆言其味似之也。”也有古人说鸡棕成熟后“披纷纷如鸡羽,故曰鸡,以其出土中,故曰棕”。

云南的鸡棕,历朝都被列为山珍进贡朝廷。清嘉年间,广东人谢文革在云南写过一首专咏鸡棕的诗:“菌香烟雨外,异味瘴乡闻;雪肋应难弃,桑鹅与并芬。根多蟠蚁穴,名不出鸡群;芽茁殊蔬笋,芋茸覆绿色云。”既描述了鸡棕的色香味,又写出了鸡棕生长的自然环境及出土后的形状。

鸡棕每年出在农历五、六、七月间,师宗出名的是龙庆鸡棕。有句谚语:“五月端五,鸡棕拱土”。六、七月,雨量充沛,土壤湿润,加上龙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适宜鸡棕生长。鸡棕主要产于红沙土质的山地和松林中,龙庆的鸡棕肉质肥嫩,清乡腹郁,故鲜、香味都很有特色。每年龙庆约产鸡棕4000公斤左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