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虎跳峡古城特产 虎跳峡有什么特色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虎跳峡古城特产 虎跳峡有什么特色更新时间:2022-06-23 08:23:34

一.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水蜻蜓

水蜻蜓

水蜻蜓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蜻蜓幼虫,个头和蜻蜓成虫差不多大小,但没有翅膀。经油一炸,体呈金黄。一般是油炸着吃或者烧烤吃。看着水蜻蜓一排排陈列在盘子了,没有一点胆量是下不了筷的。

二.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玛咖

丽江玛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玛咖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也是具有多种神奇功效的药草,是一种独特的珍稀药食兼用十字花科植物。据现代科学研究,玛咖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多种维生素等,此外玛咖还含有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玛咖烯、玛咖酰胺、芥子油、生物碱、氨基酸和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性功能、调节内分泌、抗疲劳、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药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提高和治疗性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症、治疗贫血、增强体力、降血脂等,是世界十大畅销保健品之一。我县于2003年开始开展玛咖引进种植试验示范,到2013年全县玛咖种植面积达21000亩,年产玛咖鲜果4198吨。多年的实践证明,适应种植玛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至4200米、北纬20度至30度的山地寒温带至山地亚寒带,完全适宜在丽江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山区推广种植,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玉龙县适宜推广种植玛咖的土地面积有10万亩以上。随着卫生部正式批准玛咖作为“新资源食品”进行生产经营,丽江市政府确定了“以丽江为中心,辐射大香格里拉区域,苦干五年,将丽江建设成全球最大的玛咖种植加工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玉龙县玛咖种植基地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产值突破2.5亿元,真正建成高海拔贫困山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继丽江雪桃之后的又一张玉龙名片——“丽江玛咖”。

三.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岩巴玖

“岩巴玖”(即鸡炖豆腐)是传统佳肴,清香、鲜嫩、色美。原料有土鸡、火腿、豆腐、葱、姜、盐、味精、辣子等,制作时将1公斤左右的一只鸡、200克火腿(无火腿可用腌肉),切成块加水、生姜、盐适量炖熟后,再加进成块的豆腐,用小火炖15~20分钟,就成“岩巴玖”了。

四.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炸蜻蜓

炸蜻蜓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菜,不仅哈尼族喜食,壮族、布依族亦喜食善捕。布依族居住的河谷地带,楠竹茂密,视其竹尖发黄,即可剖开竹茎采取。

生的竹虫有些让人发悚,这东西白白长长的,长了许多脚,与蚕虫差不多,只不过是个头小了点儿。炸熟后试着吃了一条,酥脆芳香,味道鲜美,一大盘子全被抢吃光了。同去的人都说,这虫子乃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味,那味道有些像我们在家中做的油梭子,不过要鲜上百倍。

这种蜻蜓是一种水蜻蜓,由云南的食馆直接向农民收取,然后包装冷藏备用。“彩云之南”每星期通过空运从云南运来的。蜻蜓的烹饪方法也相当简单,把蜻蜓放进调好味的油锅里炸,仅数分钟就可以了。不过火候的把握要非常准确才好吃。炸蜻蜓端上桌来,小试一口,味道实在不错,那种鲜香沁于唇齿,久久不会散去。

五.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东巴木雕

在纳西艺术中,最具魅力的还是木雕。木雕艺术即使不是南方特有的,恐怕也以南方为多,高门大户不 用说,就是普通民居,也都讲求在屋檐、窗扇、门扇、家具上雕上各种花纹。纳西族自然也不例外,雕刻很发达。现在追求时髦,新建筑和新家具不常雕花了,雕刻家们就转向其它市场,独具特色的东巴木雕便应运而生。

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料,这是一种乔木,四五月份开花,一般要三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雕刻家们在这种木头上,用线刻、浮雕、立体雕的手法,雕出圆形、方形、立体的图案。这些图案或具象,或抽象,都非常古朴美丽,有民族风味,有的浮雕让人想起了非洲的面具、毕加索的画,而线刻则让人想起了丁韶光、袁运甫的画。线刻有的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少女弹琴、挑担、犁田、种地的画面和热带植物花鸟等;有的取材于英雄故事,表现纳西族战斗英雄三多,身着盔甲,挂着弓箭,骑在马上的勃勃英姿。

还有一种雕刻雕在瓢上。据说纳西人过去就喜欢在瓢上雕花,今天这种瓢已基本失去实用价值,成为专门的工艺品了。瓢的材料不是北方生长的葫芦,而是梨木和杜鹃木。所有这些木雕都是烤干后雕刻的,不开裂,不变形,挂在墙上是一种别有韵味的装饰。

六.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土豆粑粑

土豆粑粑

将土豆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推荐餐馆:丽江人家(丽江市古城区寨后下村)

七.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腊排骨火锅

丽江腊排骨火锅

从丽江古城出来到象山市场,那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摊子,整条街都是腊排骨火锅的店,整面墙挂着排骨,甚是壮观。小锅60,大锅80里面带了很多菜,基本不用再另外点菜。

丽江腊排骨是用猪肉排骨,加大量食盐腌制,有的会加些辅助的酒、白糖、香料等,放到可以滤水的木桶中,经约15天腌制后,盐味已经深入骨髓,骨头与肉的味道融在了一起,水分被大量腌出来,这时,肉的香味还不足;经食盐腌制后,拿出来在背阴通风处晾干,晾的时间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之间,然后其味道变得“腊味十足”了。上好的腊排骨,应干爽紧实、黄里透红,色泽发亮,表面无霉斑,闻起来有股淡淡的肉香。

做法

原料:腊排骨 配料:豆芽、西红柿、西芹、韭菜根

调料:鸡精、胡椒、盐

做法:

1、拆开排骨包装,将腊排骨在温水里小小洗一下。不必氽水,排骨上码了料的;

2、把过水后的排骨放在蒸锅里蒸成8成熟,性子急的朋友也可以用高压锅;

3、把做好的排骨备用,准备砂锅或者炖汤容器,锅底加少许鸡精,胡椒,盐的分量看自己口味,个人建议不放;

4、接下来的就准备做锅底了:

锅底第一层放上韭菜根,没有韭菜根的,放上些豆芽也可以;

锅底第二层放上西红柿;

第三层放上点西芹;

5、最后再放上刚做好的腊排骨,再加排骨汤,鸡汤,开水都可以,慢火开炖,一锅美味的腊排骨火锅就做好了;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各种蔬菜了,就OK啦。

八.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东巴艺术品

东巴艺术品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制作使用的木偶、面偶、泥塑和各种竹木编扎品,造型独特,生动逼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东巴雕塑艺术集中反映在木偶、面偶、泥偶和木雕的制作上。用树木雕刻成的木偶,是东巴在宗教仪式中制作所用神鬼泥面偶时参考的模型。东巴们都有一双具有艺术灵性的巧手,个个能雕会塑,所雕出的各种神木偶,有的凝神沉思,有的举手远眺,有的张口欲鸣。东巴木偶则头戴法帽、胸挂神珠、端坐自如、轮廓粗犷、线条刚劲。

在东巴教的三十多种仪式中,都要使用神、鬼及动物的面偶, 它用青稞面或大麦面捏,总计约有两百个之多。面偶一般须在举行宗教仪式的头天晚上捏制完成,一个东巴一夜能捏出上百个。

每个面偶都有固定形象,但是神态各异。在仪式活动中,神面偶置于上方神坛上,鬼面偶放于下方鬼寨中。同一类型的鬼面偶,其形状也互有差异,如生有蛇头、鸡头、牛头、马头、羊头等等。此外还有用泥捏塑的泥偶。这些泥面偶都是东巴信手捏制,一气呵成的,有单纯明快的审美特点。

东巴面偶、泥偶和木偶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不注重去刻画形象外部的逼真,而是用整体写意的手法,如眼睛就似随意凹陷的两个洞,嘴巴的轮廓也只似微张的一条缝,从局部看显得十分简单。但如果从整体看,整个造型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神态,从并不维妙维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

这些神灵偶像的造型自然浑朴,神态天真憨稚、普通平和,使人感到亲切,全无神灵那种道貌岸然、威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敬畏感,有的还显现出一种滑稽的意味,其人情味、世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造型也完全是山民村夫那种纯朴的气质格调。

在东巴文化艺苑中,还出现了东巴文字和神灵鬼怪形象的木刻雕板。东巴制作木刻雕板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拓印,这为广泛传播东巴文化艺术作品创造了条件。

九.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新丽江马

【主产区与分布】 产于云南省的丽江地区丽江县,其邻县也有分布。

【形成历史】

当地居民素有养马习惯。从1944年起引进阿拉伯马对本地进行杂交改良,1953年以后又先后引进阿拉伯蒙古0、卡巴金、河曲马、伊犁马、小型阿尔登马进行不同形式的杂交组合。1956年以来,云南省农业局制定育种方针和选育指标。目前新丽江马已经经过杂交阶段和横交阶段,进入自群繁育。

十.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三文鱼

丽江三文鱼

丽江三文鱼,并非我们所熟悉的海产三文鱼,而是生长在玉龙雪山冰川融水之中,以小鱼小虾为食的高原淡水三文鱼。所生长的环境水温不能超过15度。对水质的要求也非常之高,需含丰富的负氧离子。分金鳟三文鱼和虹鳟三文鱼,金鳟三文鱼全身呈金黄色,虹鳟三文鱼全身显青灰色,其中又以金鳟三文鱼较为名贵。通常采用一鱼三吃的方式——鱼皮酥炸、鱼肉做生鱼片,蘸芥末生吃、鱼骨头熬汤。喜欢吃鱼的朋友一定要尝尝。花马街上有几家不错的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