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西南特产美食鸡菌菇 菌菇零食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西南特产美食鸡菌菇 菌菇零食推荐更新时间:2022-06-14 14:48:44

一.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义市 鸡肉汤圆

原 料:

糯米粉500克,热水适量。

调 料:

鸡肉100克,熟花生粉、熟芝麻、鸡汤、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

煮。把鸡肉剁成沫加入食盐、味精调匀成馅。糯米粉用热水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揉条、下剂,包入馅心,用开水煮熟后捞入碗内,加入鸡汤、熟花生粉、芝麻粉即成。

风味特色:

汤圆软糯,馅心鲜香,汤汁营养,为兴义地区名小吃。

技术要领:

面团加水要适当,煮汤圆的水要宽。

二.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三.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麻辣大头菜

麻辣大头菜

“麻辣大头菜”色泽鲜红,麻中带辣,入口香脆。

配方:花叶子大头菜、糖水、食盐、味精、花椒粉和辣椒面

制作工艺:将大头菜削去须根洗净、晾干,用盐揉后入坛封一个月左右,即可取出切成薄片或丝形,拌入适量糖水、食盐、味精、辣椒面和花椒面即成。

四.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赵老五黄粑

赵老五粑粑系西部传统悠久的民间副食品“黄粑”,口感清香,益气补血,风味独特。曾荣获毕节地区优质农产品奖和2003夜郎文化美食奖。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你说胜了就胜了吧,可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贵州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粑。

因为蒸制好的黄粑色泽红亮且味甜,所以一直让人误以为黄粑中加入了大量的红糖以着色调味,其实不然,黄粑的黄润与香甜,完全就赖漫长蒸煮。混合了黄豆浆汁的糯米饭,在密闭的木甑中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和发酵,分解出大量的糖分,而糯米饭的色泽也由白变黄,同时也越发的香糯,黄粑也由此而得名,而这也是黄粑的最大特点——本色本味,包味皆由几出。本色本味是食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这么看来,黄粑也算颇富性情的一道美食。

生在毕节,时时得此美味,真可称“幸”事;若旅经毕节,不能尝此美味,倒要当心成了“憾”事。

五. 贵州省 黔西南州 贞丰县 苗家腌食

腌 鱼是苗家待客的传统佳肴。它色鲜味浓,吃起来爽口畅心。苗族人民习惯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将捕捞得的鲜鱼洗净,剖开取其内脏,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 面等佐料浸渍,置于烟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备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鱼上面,一层鱼一层甜酒糟,装进坛内盖好,封严。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来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鱼,鱼刺已软柔,鱼内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别有风味。

腌 肉是将鲜肉肥瘦切成片,用糯米粉与适量的盐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放在肉的上面,一层肉一层米粉,放入坛内封好,半月后便可取出来炒吃,清香可口。

六.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羊场茶食

羊场茶食

黔西茶食早为清宫御点,由晚清宫廷御点师后代张女尼在黔西羊场乡秘授女徒张二和尚,后又传至羊场民间。其制作只要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水泡40天,每三日换水一次,晾干碾成粉,拌水提成块,煮成蜂窝装,取出放石碓内搅拌至翻泡,按比例加野小豆根粉搅匀,铺于案板上晾干后,剪成各种图案花样穿挂,晾干用混合油浸泡数分钟后放于扇勺内用热油淋,直至膨胀定型食用,此品入口酥脆香甜,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和席上美食。

羊场茶食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的特色美食。茶食,因其色、香、味具佳,入口酥脆香甜,且有健胃醒酒之功效而成为人们饮酒时用以佐食的风味佳肴。

羊场茶食制作方法考究,在低温下将优质糯米泡上45天左右(3—5天换一次水),捞出滤干后用碓舂成面粉,用箩筛后将面和水捏成圆形薄面粑,放到沸水里煮到起蜂窝状,捞出后放到碓里搅拌,直到起泡后将备好的去皮细捣烂的野小豆根等植物放进去共同搅和,搅拌到又起泡,能在搅棒上挂片时,捞出分大小块放在洒有干面粉的木板上摊开晾干,5、6天后将半干的面片剪成各种形状,如:鱼、兔、鸟、蝴蝶、或剪成条,编成绣球、花形等,再继续晾干即成。

“茶食”的名称始于宋代,泛指佐茶食用的糕点,在清乾隆年间作为进贡食品传入宫中。而传入黔西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茶食为晚清时期由“御点”制作后代——四川人杨大娘(又一说法为张姓女尼)传入,因其先辈曾是宫廷御点师,在宫里专门负责制作茶食,告老还乡后,因违抗宫廷禁令将茶食制作工艺传到民间,从而导致其家庭遭诛连,杨大娘逃生后讨饭到贵州黔西,在偏僻的羊场乡出家为尼,居住在羊场乡文昌阁里。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清朝政府被推翻后,当年的杨大娘成了老态龙钟的老太婆,她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了,而且羊场又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的,不必担心朝廷会追究了。于是,偷偷做了“茶食”祭祀自己被诛灭的祖先,祭祀后的“茶食”她自己一人吃不完,就分给文昌阁里的尼姑和附近平常对她很接济的村民们吃,大家吃后赞不绝口,都说不愧为“清宫御点”,纷纷要求向她学习这一工艺制作方法。盛情难却之下,杨大娘决心将茶食的制作工艺传出,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茶食”是黔西县著名风味小吃之一,其保健性对人的健康有益良多,对茶食工艺的研究有助于黔西风味小吃市场的拓展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2006年6月,羊场“茶食”被黔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魔芋粉丝

魔芋能防治肥胖、便秘、糖尿病及高胆固醇。县轻工粉厂生产的魔芋粉丝,曾在全国星火科技食品博览会上获奖。( 安龙县)

八.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安龙县 黔西南狗肉

狗肉

黔西南狗肉之味美在于选料讲究,为保证狗质味,总结出“头黄二黑三虎斑,自狗肉味最平淡最平淡”的歌廖。狗杀后砍成几大块,放入纯罐中清炖,然后剔除骨头,再将肉加生姜、砂仁、食盐、草果等文火烧炖后捞起置于铺

品之上。吃狗肉更是十分讲究,主要把炖好的狗肉切成薄片然后放到一小锅,再

舀进原汤,拍碎一两小块生姜,加进一些大葱段,再煮进一些白菜。最讲究的是蘸水,放进辣椒面、蒜泥、姜末、花椒粉、葱花、芫荽、味精、盐、汤

油、原汤

、薄荷等,薄荷是最重要的香料,有了它狗肉才有了独特的风味。

九.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普安县 普安四球茶

普安四球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球茶(CamelliatetracoccaZhang)是生息于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境内海拔1700~1950m群山茂林内的珍稀古茶树。1981年,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根据贵州普安大茶树特征定名。

根据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对茶组植物分类,四球茶生是山茶属茶亚属Subgen.Thea茶组Sect.Thea五室茶系Ser.Quiquelocularis中的一种。该植物为小乔木,嫩枝及顶芽均无毛;叶革质,长12-16厘米,宽4-5厘米,先端锐尖,丛部楔形,叶背无毛,侧脉10-12对,叶缘有细锯齿,叶柄长4-6毫米,无毛;花腋生,花梗长0.6-1.4厘米;苞片2-3个,早落;萼片5-6片,长4-6毫米,无毛;花征4.1-6.0厘米,花瓣白色,无毛;子房无毛,花柱无毛,柱头5裂;蒴果扁球形或球形,果径3.0-3.5厘米,高1.5-1.7厘米,4室,每室有种子1粒,果爿厚2-3毫米;种子球形,种径1.4-1.7厘米,果实种皮为浅褐色。

1980年,人们在普安、晴隆两县西部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100多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世纪四球茶茶子化石,可见四球茶在黔西南州已是经历了百万年的历史沧桑,普安可谓“中国古茶树之乡”。

其实,四球茶自古以来作为健康饮料为当地人们使用历史悠久,特别是该茶于1981年张宏达教授命名以来,普安人民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下,研发古茶产品,促进茶产业。如今,由该植物新枝嫩叶制成的“黄金舟”红茶系列产品,沏茶不仅汤色金黄、口感醇厚、香郁柔润、韵味甘甜,而且也具有多种健康功能。

饮茶是健康,饮茶是嗜好,饮茶是文化,饮茶中人们畅谈人生,这是因为“人生苦涩似品茶,多少冷暖在杯中”,“聚聚散散岁月如烟,平平淡淡坦荡人生”……普安人民希望“黄金舟”,能载上四球古茶,带着普安人民的情谊,迈出黔西南走向世界。

普安四球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青山镇、新店镇、罗汉镇、地瓜镇、江西坡镇、高棉乡、龙吟镇、兴中镇、白沙乡、南湖街道、盘水街道等12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十.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毕节臭豆腐干

毕节臭豆腐干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毕节县城内的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做得豆腐过多,未卖完。店主人怕老鼠咬吃,就分别放在几个木柜内。第二天取时, 有一个柜子被忘了,没有取出其中的豆腐,到第三天取出看时,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了,可是却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主人舍不得扔掉,便抹上食盐用木炭火烤后出售,结果因其别有 风味,很快就卖完了。这就是毕节“臭豆腐干”的由来。

将磨好的豆浆过滤后点成豆花,滤去清水,用小白布分别包成八厘米见方、两厘米左右厚的豆腐包,平摆在木板上,上压木板、石块,将水分榨干;然后剥去布,抹上食盐,五块 一叠,静置两小时,使盐味渗入豆腐内;在备好的木柜内下铺稻草,一层豆腐干铺一层稻草,一般码四层,码好后盖上柜盖。室内温度要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三天后取出,用木炭火烤好,即可上市出售。“臭豆腐干”名曰臭,其实不臭,相反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这种臭豆腐干质地酥嫩细腻,食之清爽适口,佐以辣椒、花椒、盐末等调料,味道更为鲜美。内含蛋白质、脂肪、糖、钙、铁以及维生素等有益成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