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循化县土特产 循化县有什么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循化县土特产 循化县有什么好吃的更新时间:2022-06-13 09:19:19

一.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白吉饼与肉夹馍

      特点: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即肉夹膜)食用味道更佳。
主要原料:面粉。
简要介绍:白吉饼是咸阳特有的一种烤饼。制作好后,两面饼皮粘连较松,俗称“两张皮”。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则称“腊汁肉夹膜”,味道更为鲜美,因其经济实惠,很受欢迎。

二. 吉林省 通化 通化县 大川平贝母

大川平贝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川平贝母”,中草药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县道地药材产品中的代 .表品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大川平贝母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吉林名牌农产品”。经中国国家有关部门检测显示,大川平贝母各项指标符合外贸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Z-2001)的要求;卫生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标准。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知名度越来越高,产品销往广州、河南、河北、安徽、浙江等20几个省市和地区。.

生长环境

平贝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名贵药用植物。由于分布范围较狭窄,分布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多生于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下。是早春植物,鳞茎小,须根少,吸肥力较差,而地上部分生长期仅55~60天,故适宜生于水肥充足而富有腐殖质的土地上。喜清凉、湿润的气候。. “平贝母之乡”在通化县栽培历史悠久。通化县位于吉林省 .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区浑江中游,地貌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地貌特点,充沛的水资源和土层深厚、疏松湿润,富含腐殖土的土壤,孕育了“大川平贝母”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道地中药材品种。1962年中国平贝母生产经验交流会在通化县召开;1998年大川乡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平贝母之乡”,2005年大川平贝母生产区被列为中国第五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了通化县大川平贝母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大川平贝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大川平贝母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通知》(通政办发〔2005〕3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通化县所辖行政区域。[5

三.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扶溪腊鸭

扶溪腊鸭

四.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黄坑狗颈“白毛茶”

又称“银毫茶”,素有“仙人茶”之称,产于黄坑镇狗颈瑶山寨,地处海拔300米左右,四周溪水不断,山中云雾缭绕,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气候特征,培育出了大叶白毛茶。白毛茶尖叶肥壮重实,外形白毛显露,茸毛密披于茶芽。成茶的特点是:香气清鲜芬芳,品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略带金黄,回味持久强烈。尤以清明前后采制的“谷芽茶”,宛如霜雪一片银白,泡冲时泛起一层绒毛,光彩夺目。白毛茶的主要化学成份有茶多酚40.9%,氨基酸1.67%,水浸出物48.32%,以及各种维生素C、B2、E、P等。白毛茶除饮用外,还可药用,能治热毒病症(越陈旧药效越好),也能预防辐射和癌症、电视病等。黄坑白毛茶在九二年获得广东省名茶称号;九四年省银质奖;九五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是一种高级绿色食品。

五.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石塘马蹄

马蹄学名荸荠,性喜温暖湿润,我国多分布于苏、皖、浙、粤等省份的水泽区。仁化俗称为马蹄,在石塘、董塘、丹霞等平原地区一带均有种植。仁化又以石塘上中坌村的马蹄最为出色,几乎家家种植,还有下中坌马蹄专业合作社,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年产量1000多吨。这里的马蹄个大皮亮,皮薄、肉厚,营养丰富,生吃以清、嫩、甜、爽口闻名,有清热降火、生津解渴的功效;以致乡间有一习俗:亲友来访,马蹄是第一道接待鲜食。

六.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沙棘酱

淳化县地北部甘泉山系及南部仲山,沙棘资源丰富。入秋遍山沙棘枸红,圆珠晶莹,含津欲滴。1985年始用沙棘试制成沙棘原汁,沙棘晶,沙棘油和沙棘饮料。 县果酒厂生产的沙棘酱,保持天然风味,感观舒适,香甜可口,为消费者喜爱。产品含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全价营养,对消食健胃,防署清肺,安神降压,防癌,延缓细胞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等,有明显功效。是营养保健珍品,特别被妇幼,老弱,病残,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和旅游者所垂青,成为争购,馈赠佳品。1987年被林业部,水利,电力部评为优质产品,1988,1989年被外贸部指定为出口产品。

七.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淳化饸饹

淳化饸饹又称淳化荞面饸饹,或简称荞面饸饹。饸饹:正确读音(hé•le),当地方言读作(huó•luo)。

淳化饸饹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包括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尤其近年来,淳化旅游大县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荞面饸饹备受广大游客和西咸都市人的青睐,使得这一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民间小吃得以深度挖掘和开发。

八.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黄坑贡柑

贡柑,又名皇帝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种,贡柑号称“中华名果”、“中国柑王”,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黄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面,距仁化县城约15公里,黄坑一直以来属曲江县管辖,自2003年,与原属曲江的周田、大桥两镇一并划入仁化县管辖,全镇面积16699公顷。

黄坑贡柑产自仁化县黄坑镇,黄坑贡柑自引种以来,品种得到了不断改良,逐渐适应了黄坑气候,形成了黄坑特有的品种,在2006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由于其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农户中得到了大力推广,2012年,首届“贡柑文化节”就在黄坑镇举办。黄坑镇是韶关市最大的优质贡柑种植生产基地。现全镇贡柑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种植农户有1600多户,100亩以上的贡柑基地有100多个,形成了一个环绕全镇的柑橘圈。

黄坑贡柑,其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风味浓郁,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柑桔之皇。黄坑贡柑单果重在110至150克,果面洁净光滑,是当今少有的高糖低酸优良品种。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含有大量的有机果糖糖分和有机无菌水分,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

黄坑贡柑先后获得了2006年、2009年的“韶关市科技进步奖”,以及2008年的“广东省桔柑银质奖”。目前,生产黄坑贡柑的企业主要有两家,分别是仁化县黄坑镇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经营以黄坑柑桔为主要水果的私营独资企业,该企业旨在为广大柑桔种植户提供柑桔种植技术与及销售服务,先后被评为2013年县农业龙头企业、2014年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省级示范单位。仁化县黄坑镇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先后获得了2008年荣获“广东省柑桔银质奖”,2009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并于2012年注册了“黄坑贡”品牌商标。

九. 广东省 韶关 仁化县 五指香鸡

  五指香鸡是选用优质“三黄鸡”、本地“黄鸡”为主料,采用天然五指毛桃、牛奶木根植物精华,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五指香鸡颜色金黄,肉质鲜美、味美可口、风味独特、香气诱人、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是居家、酒楼、旅游、送礼之佳品。 

十. 青海省 海东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循化花椒

循化花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循化花椒,籽粒大,色艳、产量高,味道香醇。经检测:较甘肃花椒蛋白质、钾、油含量高。经济价值高,每公斤销售为36—40元。蛋白质含量为10.65%,比甘肃高近3.95个百分点,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每100克镁、钾含量分别为231.12毫克、1656.20毫克,比甘肃分别高出120.12毫克、1452.2毫克;椒粒皮油、籽油分别为12.2%、22.2%,比甘肃分别高2.2和4.2个百分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