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双版纳的特产食物 云南西双版纳当地食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双版纳的特产食物 云南西双版纳当地食品更新时间:2022-06-14 00:07:54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番茄南泌

    即用番茄做的酱,是傣族的一道特色莱。制作时,将番 茄放在火炭上烧熟,撕去皮,放在碗里,加上葱、蒜、辣椒、 芫荽、盐等佐料。用研舂捣细拌匀即可食用。其味酸辣清香 可口,用来蘸炸牛皮、薄荷、苦笋等菜,味道甚佳。( 西双版纳)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沱茶

云南沱茶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茶,沱茶现由云南下关茶厂生产,属紧压茶类,又名“下关沦茶”。其形如倒置的碗状,有两种不同的规格:一种是采用普洱散茶作原料,精制成沱茶,有外形美观,紧压成团,沉实优雅。其色褐红,汤色明亮,滋味醇和,芳香绵长。另一种是选用滇南茶区的优质青毛茶加工制成,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浓甘甜等特点。

三.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火烧鱼

云南稻田养鱼,世代相传。每当稻谷成熟时,鱼已长肥,稻田开沟放水,在水口处置一竹笼,鱼顺水入笼,提回家烹制,配吃新米饭,乐趣无穷。地处滇西的傣族,因地制宜,稻田盛产挑手鱼。云南稻田养鱼,世代相传。每当稻谷成熟时,鱼已长肥,稻田开沟放水,在水口处置一竹笼,鱼顺水入笼,提回家烹制,配吃新米饭,乐趣无穷。地处滇西的傣族,因地制宜,稻田盛产挑手鱼。挑手鱼,又名胡子鱼,产于德宏州,喜在水田中生长,胸鳍两边各有一对硬刺,极其锋利,可将捕捉者的手挑破,故名。此鱼肉厚质细,营养丰富,用此鱼烹制的火烧鱼,软嫩鲜甜,香味扑鼻,能增食欲。

原料

主料:挑手鱼1000克。

调料:葱姜蒜末、青椒末、青姜叶末各对年0克,香菜末、荆芥末、花椒叶末各40克,薄荷、茴香叶末各20克,香茅草100克,草果粉4克,胡椒粉、味精各2克,食盐5克,酱油30克,绍酒20克。

制法

将鱼去鳃、去内脏,洗净,分成两份,一份取下鱼肉,捶成茸与上述调料拌成馅,将馅镶入另一份鱼的鱼腹内;鱼皮朝外,头尾折拢,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形,再用芭蕉叶包好,埋入炭火中焐熟,取出,去芭蕉叶和香茅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景洪石榴

石榴

石榴:(学名:Punicagranatum),原名安石榴,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针状枝,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多为橙色,亦有黄色和白色。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内种皮革质。原产于伊朗及其周边地区。怀远县的石榴品种白花玉石籽因核软,甜度高,花朵洁白,果实淡绿,籽粒明如翠玉而著名。性味甘、酸涩、温,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酸笋煮鱼

酸笋煮鱼(鸡)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一道名菜。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傣族人先将酸笋在油锅上微炒片刻,放入适量的水做汤,水开后再加入洗净切成块状的鱼(鸡)肉,煮熟即可食用。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西双版纳氆氇

氆氇是藏族制作衣服和坐垫的一种羊毛织品,种类多样,色彩艳丽,是门巴族生活中的必需品。

氆氇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也叫藏毛昵。氆氇是加工藏装、藏靴、金花帽的主要材料,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藏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普及。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细密平整,质软光滑,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

一、将羊毛用纺锤拈成线,借助简单纺架手工操作。用此方法,一个技术熟练的妇女,一天可织近3米氆氇。

二、将羊毛用纺车纺成线,再用梯形木结构织机纺织。

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以后是白色的,宽24厘米左右,可以作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彩。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好,所以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用于制作衣服和坐垫,有不同粗细等10多个品种,手工生产一般用纺锤捻线,织机织造,宽约40厘米。毛线用茜草、大黄、荞麦和核桃皮等做染料,可染成赭红、黄、绿等颜色。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西双版纳小耳猪

西双版纳小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勐腊小耳猪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其体躯短小,耳竖立或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0多为5对。

勐腊小耳猪按体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猪体型较大,面平直,额宽,耳稍大,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颈部短、厚,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四肢较粗壮,毛色以全黑为主,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小型猪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0,麂子蹄”之称,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小直立而灵活,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背腰多平直,臀部丰圆,大腿肌肉丰满,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食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低胆固醇的小耳朵猪养殖带来了商机。为了鼓励群众积极发展小耳朵猪养殖业,2009年,勐腊县加大了小耳朵猪产业扶持力度,认真落实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抓实抓好市场引导、技术培训、动物防疫及保种工作,每年还安排20万元扶持小耳朵猪养殖专业户,并建立能繁母猪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农户养猪风险。同时,勐腊县农业局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建设,按照《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新建了科学、卫生的猪舍,极大改善了村寨的环境卫生和养殖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民和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拓宽了人民群众的致富渠道。

截至目前,勐腊县共有瑶区乡冬瓜猪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个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荣康小耳朵猪扩繁场,龙巴小组、苗旧寨等7个小耳朵猪养殖示范小区,全县小耳朵猪存栏达到35000头,年出栏可达15000头,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160万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