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通清明节特产青稞图片 青稞是哪个地方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通清明节特产青稞图片 青稞是哪个地方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6-23 10:54:34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虾米

虾米是由各种海虾煮熟,经过晒干,而后去壳而成。虾米的营养成份很高,含蛋白质、脂肪、糖份,是人们喜爱的食用佳品。油煎、爆炒、做汤均可,其味鲜美,食而不厌,是美味的佳肴之一。它是一种方便的海产品,便贮藏携带,四季均可食用。如东所产虾米名称有:条米、金钩、开洋、春红、秋红、鸽子脚等等。如东盛产各种虾米,虾米加工历史悠久,除向全国各地销售外,还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国。

二.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香格里拉青稞

香格里拉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是云南藏区农牧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又据《中甸县志》记载,青稞约有1500年的种植史。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迪庆州、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香格里拉青稞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和德钦县,原名为“中甸青稞”,是以原中甸县冠名,2001年12月经国家民政部同意撤销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而得名。 香格里拉青稞是高寒缺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主要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地区。香格里拉青稞是当地藏族人民的基本口粮,可以用青稞酿制酒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漫长的冬季里,青稞秸秆是畜牧的主要越冬草料。因而,自古以来,香格里拉青稞在高原藏区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藏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格里拉青稞正由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香格里拉青稞选择当地藏族人民祖祖辈辈、历史上长期种植的青稞老品种。品种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性强、便于加工、适合本地栽培和市场需求的长黑青稞、短白青稞、青海黄、云青1号、云青2号、玖格等优良青稞品种。香格里拉青稞营养成分丰富全面,含有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功效成分。青稞具有御寒增力、强身健体的功效,具有预防糖尿病、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等作用。是高寒缺氧藏区群众主要食物和膳食纤维。也被现代医学确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保健粮食作物。随着迪庆经济的发展,以青稞为原料生产的各种青稞酒、青稞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香格里拉青稞已成为迪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作物。

香格里拉青稞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香格里拉藏民种植青稞时一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香格里拉青稞是地球上最干净的粮食之一。青稞具有“三高两低富硒”(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富含硒)的特点。香格里拉青稞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青稞,藏语称‘乃’,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作物,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香格里拉等海拔在28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藏区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在藏区种植历史超过3500年。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西北部,东经98°25′—100°19,北纬26°52′—29°16′;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是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气候为内陆型季风高原气候,冬长夏短,冬季严寒、干燥,平均海拔3380米,年平均气温5.4℃,最高气温25.4℃最低气温—27.4℃,日照数为2191小时,年降水量为606.3mm。土壤按海拔垂直分布,粗有机质、腐殖质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独特的气候特性和土壤构成,为青稞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是全国优质青稞生产地。另香格里拉生态保存完好,无现代工业“三废”污染。香格里拉藏民种植青稞时一般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因此,香格里拉青稞是地球上最干净的粮食之一。

香格里拉自古以来就把青稞作为药食两用作物,用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便秘,胃病,体虚等,并用青稞藏酒保健身体和治疗产妇产后虚弱等症。据现代科技证实,青稞具有“三高两低富硒”(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富含硒)的特点。

青稞,作为香格里拉第一宝,已由香格里拉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出“香一处”牌青稞米、青稞面条、青稞自发粉、青稞饼干、糌粑、牦牛能量棒、青稞月饼等系列产品,好宝已走出大山,祝愿识宝的你能遇上,愿香格里拉第一宝-青稞能为你的健康加一点分,能为你的快乐出一份力。

2013年,迪庆香格里拉青稞产业协会申报的“香格里拉青稞”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香格里拉青稞产地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涉及香格里拉县、维西县、德钦县。香格里拉县涉及小中甸镇、建塘镇、金江镇、虎跳峡镇、东旺乡、洛吉乡、上江乡、三坝乡、尼西乡、五境乡、格咱乡等11个乡镇;维西县涉及叶枝镇、塔城镇、永春乡、攀天阁乡、白济讯乡、康普乡、巴迪乡、中路乡、维登乡9个乡镇;德钦县涉及升平镇 奔子栏镇 佛山乡 云岭乡 燕门乡 拖顶乡、霞若乡、羊拉乡 8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90°35’-100°19’、北纬26°52’-29°16’之间,南北长498公里,东西宽394 公里产地范围。种植总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3万吨。

三. 河南省 开封 金明区 清明上河图绢印本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四. 青海省 果洛 久治县 青稞炒面

青稞炒面

青稞炒面,藏语称“糌粑”将青稞放入锅中炒熟,用手推小石磨或磨面机磨成面粉即成炒面。其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一块酥油,加少许热茶化开,再放入炒面,少许奶渣,爱吃甜味的人加入糖,用手拌匀捏成小块吃。纯青稞炒面吃了容易引起胃酸,用酥油和奶渣拌在一起,既好吃又防胃酸。青稞炒面是面食中最耐饿的食品之一,制作容易,食用方便,是藏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藏族群众为了保持青稞炒面的新鲜清香,一次磨够吃几日的,吃完再磨。

五.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清明粑

原 料:糯米粉250克,粘米粉60克,清明菜75克。 调 料:引子馅100克。 制作方法:烙。先将清明菜洗净、切细。将糯米粉、粘米粉与清明菜拌好加100克开水和匀,再加适量的冷水揉成“三生面“米粉面团,搓条下剂成20克一个的剂子,逐个压扁包入引子馅心,封口向下,压成直径7厘米、厚度1厘米的圆饼生坯。然后将平锅烧热刷油,放入饼坯用中火慢慢烙至两面微黄,熟后铲出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皮糍糯,馅甜香,有浓郁的清明菜香味。为贵州农村时令小吃。 技术要领:面团加水要适度,不能过软或过硬,封口要严,防止漏馅。( 遵义)

六. 江苏省 南通 海安 麻虾酱

麻虾又名糠虾,是一种独产于江苏海安李堡地区的一种淡水小虾。味道鲜美独特,麻虾熬酱招待客人,其独特的味道让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是一唰之感叹。南通乡村食品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系列麻虾酱,将让您有机会品尝这一美妙绝伦的稀世美味。

麻虾酱是火锅、饭食、面食和大饼的最佳佐料。麻虾酱类型:原味型、淡辣型、淡辣型、麻辣型、咸辣型。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虾公

状似蜈蚣,故名虾公。在南方叫濑尿虾而在北方却叫皮皮虾。有膏肓的一般清蒸,无膏肓的一般可炒可炸,味道十分鲜美特别。

八. 江苏省 南通 通州 嵌桃麻糕

选用芝麻粉、白糖、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精工细作而成。每斤两条,每条五十片上下,片片色泽金黄,嵌桃均匀,香、甜、松、酥。干吃,酥而甜,有一股浓郁的芝麻清香,泡食,香味四溢,爽口而不腻,且芝麻,桃仁等原料中,含有17.7%蛋白质15.8%脂肪,百分之37.1%蔗糖,可谓之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嵌桃麻糕,相传有百余年历史,当时,通州城内,有一姓许,名松甫者,于东门设一“鼎泰”号杂货店,以产茶食糕点为主,在外埠亦有店铺经营。后来,许氏于清朝府内捐得一官,常有上等茶点进贡。唯独通帮老师傅所作之嵌桃麻糕,选料精细,加工讲究,味美可口,颇有特色,最为著称。从此,南通“鼎泰”麻糕被誉为“官礼茶点”,扬名于天下,脆饼问世后,麻糕、脆饼媲美,为南通两大闻名特色产品,越来越引起中外人士、海外侨胞浓厚的兴趣。

九.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海门文蛤

海门境内文蛤有文蛤和丽蛤两种。海门自垦殖开始,沿海渔民就采捕食用。1984年在东兴乡组织围养。1985年人工养殖文蛤200亩,并采取每年6月禁捕幼蛤和产卵期禁止人工采卵等措施,保护和扶植文蛤生产。是年,产文蛤3400吨,产值136万元。1988年成立专职养殖文蛤的机构,养殖2000亩,产文蛤3000吨,价值300万元。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启东 启东蟾蜍

蟾蜍之乡——启东县

启东在江苏省东南端,东临黄海,南滨长江。该县因多产蟾蜍而获“蟾蜍之乡”之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