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有特产土豆用英语怎么样说 土豆英语用作人名怎么说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有特产土豆用英语怎么样说 土豆英语用作人名怎么说更新时间:2022-06-24 13:55:01

一. 西藏 日喀则 南木林县 艾玛土豆

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艾玛土豆具有种植单产高、个大、皮薄、味好、含淀粉量高以及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维生素等特点,素有地下面包之称。

提起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艾玛土豆”。南木林县“艾玛土豆”种植历史悠久,以“个大、皮薄、口感好”的特点誉满区内。2003年获得国家星火计划证书和商标注册证;2004年该县土豆种植基地——艾玛岗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推介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艾玛土豆”生产于西藏南木林县艾玛岗乡,艾玛岗乡位于雅江中部流域,雅江北岸的宽谷地和冲击扇上,地势平缓,平均海拔在3830米左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条件是理想的土豆种植区。艾玛土豆具有种植单产高、个大、皮薄、味好、含淀粉量高以及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维生素等特点,素有地下面包之称。

2003年4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颁发的国家星火计划证书,2003年5月22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3年10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4年11月26日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审查,“艾玛土豆”被评为为西藏自治区著名商标。

艾玛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艾玛土豆地域范围为南木林县南木林镇;达那乡、卡孜乡、多曲乡、秋木乡、土布加乡、查尔乡、索金乡、达孜乡、奴玛乡、热当乡、拉布普乡、甲措乡、芒热乡、普当乡、仁堆乡、艾玛乡。

二. 吉林省 长春 绿园区 土豆茄子泥

土豆茄子泥是长春的特色菜。土豆去皮切成条,上屉蒸烂;茄子去皮切成条,过油炸至软烂;青椒切成末;把猪精肉切成末。勺内加底油烧热,放入土豆、茄子条炒制成泥状,盛如盘中。勺内加底油烧热,用葱、姜末炸锅,加猪精肉末,翻炒断生,加入农家酱、高汤炖片刻,用精盐、味精调好口味,湿淀粉勾芡制成肉末酱,覆盖在土豆茄子泥上,再撒上青椒末即成。

三. 山西省 长治 潞城 土豆

土豆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土豆”是通称,个别地区叫洋芋。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土豆又名番薯,马铃薯。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学名马铃薯,另有俗称洋芋、山药蛋、薯仔(广东、港澳地区惯称)、地豆子、地蛋(山东人惯称)、地瓜(江苏徐州自连云港一带尤其是中间的新沂等市县的惯称)。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学者认为土豆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土豆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四.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新泰宫里土豆

宫里土豆,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20世纪60年代前,古老的农家品种因病毒退化严重,逐渐被新引进和新育成的品种所代替。目前,宫里土豆的主要种植品种有鲁引一号、津引一号、荷兰七号、东农303。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多吃土豆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等。加工过的快餐土豆片,组织细密,食感轻而香脆。

宫里土豆根系发达,吸收矿质营能力强,生长快,生育期短,从出苗到收获仅55~60天。生育前期较耐低温,块茎在6~7℃时即可发芽,发芽适温12~18℃,块茎膨大的最适温度为17~20℃;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幼苗期土壤适宜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50~60%,发棵期为70~80%,结薯前中期土壤水份宜保持在田持水率的80~85%,结薯后期逐渐降至50~60%,结薯前期对缺水最敏感,可导致减产;结薯期土壤水份供给不足,温度时高时低,则引起块茎畸形生长。

近年来,宫里镇土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1年种植面积2.25万亩,大拱棚6000余个。早春土豆上市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亩产1500千克,产值3000元左右;晚熟土豆上市一般在6月上中旬,亩产2250千克,亩产值900元左右,主要销往香港、东北、南京及广东等地。

五. 云南省 昭通 鲁甸县 昭通土豆

昭通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昭通洋芋(土豆)

“吃洋芋长子弟”(子弟意指英俊、漂亮)是云南人的一句口头禅。洋芋以昭通的最为有名,而且吃法甚多、做法易学,常见做法有吹灰点心、炸洋芋片、煎洋芋饼、干焙洋芋丝、炒洋芋丝、红烧洋芋、老奶洋芋、凉拌洋芋、酸菜洋芋汤、洋芋焖饭、洋芋圆子……等等。

六.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七.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绥芬河市 土豆红豆面团粥

原料:土豆(200克)、葱(50克)、精盐(5克)

制作过程:1、将土豆剥皮后用水泡出后再用擦菜板擦菜,然后倒入凉水用筛子筛。换两次水后沉淀淀粉,将渣滓的水挤干。2、将红豆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烂。3、在蒸锅中放入土豆渣滓蒸,然后放入土豆淀粉和匀后,做成直径为1.5厘米的丸子。4、在小锅中放入煮好的红豆和做好的土豆丸子煮。等土豆丸子熟了以后,放入精盐调味放到盘中。冻土豆江米面团红豆粥的做法与此相同。

八.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土豆粉

长葛土豆粉现在已经风靡全市,其名声不亚于烩面。如今,吃土豆粉已经成为时尚,其中以姐弟俩土豆粉为最,不管您到了哪一家,都是高棚满座,有的还出现了排着队等吃的场面,可见其火爆程度。

九.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土豆

南江土豆是南江县重要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土豆是巴中市域内重要的传统产业,因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粮、菜、饲兼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户生产中的重要作物,绵延千里大巴山。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到巴中后,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南江土豆”作为红军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年来,南江土豆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其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逐年上升,品种逐步扩大到菜用型和加工型,2009年,省农业厅将南江县确定为全省52个马铃薯良种繁育重点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南江县依托南江土豆原种项目,扎实推进全县土豆高产创建活动,扩大南江土豆脱毒良种推广面积,提高生产水平。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扎实抓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试验活动,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推广力度,集中成片打造高产示范带、展示线和辐射区,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南江土豆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南江土豆常年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量可达36万公斤,年产值超亿元,对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十.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施秉县 贵州民族织锦

贵州民族织锦,当地群众叫做“织花”。她是祖国兄弟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山花,播馥传俏于贵州高原清水江两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是贵州各族妇女朝暮接触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贵州民族织锦的织造,是用土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它分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如黔东南从江一带的侗锦和丹寨的苗锦。彩锦则多以通经断纬或通纬断纬相结合,其织造工艺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黔西南的兴义市依锦和黔东南台江一带的苗锦。贵州民族织锦多属几何图案,其取材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之类。在织锦图案的造型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挑、编、织、绣方面,一个个无不都是巧夺天工的能手,在图案造型上独具匠心。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她们凭借自己对于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所需饰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变形夸张,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古朴优美的民族纹样。其用色多以暖调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约。着重强调对比、鲜艳和明快,以达到五彩绚烂、艳而不俗的效果。

苗锦中的彩锦,流行于清水江一带,其代表作莫过于苗家妇女着盛装时围在百褶裙前面的“红围腰”了。它是古老苗锦中的明珠,可谓“彩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学织花,到十二三岁始学挑织,待十五六岁才基本学会红围腰的织造。它是聪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寄托终身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而服。这主要是上装的衣袖花和下装的围腰花。围腰花,远看色彩斑斓醒目,近看龙盘鸟舞,花团锦簇。其比起衣袖花来,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们“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饭”对比巧斗艳的奇珍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