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兰州特产食物简笔画 兰州美食简笔画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兰州特产食物简笔画 兰州美食简笔画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2-06-09 11:26:21

一.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岔口驿马

岔口驿马

水登有民谚云:“镇武三岔的走马胎里带。”这是说镇羌驿(现名金强驿,今属天祝县)、武胜驿、岔口驿(今属天祝县)、坪城乡的三岔村、马场岔,这一带产的走马,一成年就能快步疾行。据《汉书》记载,在汉朝这一带就以“畜为天下饶”著称。岔口驿走观的繁育发展,与坪城、松山一带高山草原上水草肥美,牧养条件优越分不开。

岔口驿马是选择永登当地马和青海马杂交育成。它头型直正,额宽眸明,耳尖而立,鼻孔大,胸廓宽深,背长腰短而有力,蹄趾坚硬,吃苦耐劳,适应性强,以侧步快如飞,乘骑平稳舒适而出名。这种马的繁育还与乌鞘岭南北这段山路上,古时驿站之间飞骑快报,人们从中不断筛选善走的良马,有着重要关系。

一百多年来,这一带的藏汉群众,在每年农历六月,骑上自己驯养的骏马,云集草原,举行赛马大会。会场不仅是良马的竞技场地,而且也是马匹畜产晶交易集市。现在永登县境内有1.5万匹马,绝大多数为岔口驿马。这些良马,为永登发展农业、运输业立下了功劳。

二.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为用手工在葫芦上刻画的工艺品。兰州小葫芦为经多次改良培植的优异品种,大者如鸡卵,小者若算珠,皮质细腻,外表光滑,圆美可爱。其形美色雅,刻画精湛。该工艺在清代民间已有流传。

三.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金城白塔

    兰州古称"金城",白塔是屹立于兰州北山的一座七级八面的塔式建筑,南临黄河;雄伟的中山铁桥横跨黄河南北,蔚为壮观。兰州厨师精心构思、创作的冷荤拼盘"金城白塔",即巧妙地反映了这一雄伟奇特的兰州景色。 金城白塔的制作方法是:切开午餐肉,和白、黄虾糕,摆成梯级平台;将午餐肉、盐水猪肝和黄虾糕改刀摆为"铁桥";用午餐肉、黄虾糕、火腿、火灌肠制成塔座;将白虾糕调成"白塔"架于塔座上;再用蛋卷、肘花、鲍鱼、叉烧、盐水虾、海带丝等制成"草丛",并以萝卜花、香菜作叶、番茄围边即可。"金城白塔"造型逼真,色泽艳丽,口味多样,实为难得的饮食"工艺品"。( 兰州)

四.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的五大特色,每一样,尤其是汤、面和肉,都是讲究极大,如今各地无良商人偷工减料,使得本来很好的一个吃食就此在外地彻底败坏名誉。 牛肉面的最大秘密在于汤,自本世纪初马保子做出第一碗牛肉面至今,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秘而不宣。所谓清汤并非开水混盐,而是几十种佐料与牛肉原汤配制而成,也许您不相信,这其中唯独没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这“清”自然淳厚无比。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一个河漫滩上,由于来自高原的细砂的过滤作用,是省会以上级城市中地下水质最好的,别小看这好水,一样的调料,用用南方充满漂白粉味道的水试试,一定也是倒胃口的事情。甘肃的气候有昼夜温差大,比较干旱的特点,虽然人在这里呆着没江南那么安逸,但是非常适合高品质一年熟小麦的生长,由于生长周期长,麦性比较“硬”,蛋白质含量高不少,虽然麦子产量有点可怜,面的品质却好得很,夹杂了一种特殊的配料后(类似草木灰的东西),才能拉出又细又长爽滑筋道的面条来。兰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甘南和青海牦牛,水美草肥气候寒冷加上饲养非常天然,肉质比平原地区饲料催肥的牛不止好一点。 所以不论怎样外地如何是作不出真正地道的牛肉面的。所以现今吃牛肉面还得去兰州,也许今后有解决的办法。牛肉面的一种特殊拉法叫做“荞麦棱棱子”,即三棱形,很别致,而且因为荞麦的爽滑和形状的特殊,吃起来似乎更好些。据说牛肉面有多种药用,俺是深有体会,如果肚子不适,吃一碗就立刻见效。除了马子禄外,兰清阁也是名气很大的,牛肉面宴就是兰清阁推出的,使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另外金鼎的连锁店也不错。但是作为曾经的兰州人,还是建议你去找一家门口有个大胡子老回回收票的店里,花上一块七毛,保证满意而归┈┈这才是兰州人眼里大众化的牛肉面。说来有趣,这些忠实的穆斯林卖牛肉面攒够了钱,便去趟麦加朝圣,回来再卖牛肉面,开始新的循环。( 兰州)

五.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皋兰软儿梨

皋兰软儿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一人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

皋兰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一入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无怪乎1元老于佑任将它与葡萄相提并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梨”。最有趣的是皋兰软儿梨吃法独具特色,将鲜果贮藏到冬日1变为“褐蛋蛋”时才享用,风味更佳。

皋兰软儿梨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国常编修的《重修皋兰县志》中载,“香水梨俗名软儿,秋时色青黄,味微酸,藏至冬末春初变软变黑,肉悉成浆,甘如蜜”。皋兰软儿梨原产地地域范围为东经103°32′至104°22′、北纬36°05′至36°50′之间。皋兰软儿梨集中产于有“世界第一古梨园”之称的什川镇,西岔镇、黑石川乡、水阜乡、忠和镇、九合镇也有种植。什川镇海拔只有1400多米,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从明末清初就开始“引流种树”。康熙年间开始大规模栽树,现在有近五千亩梨园,其中软儿梨树有七千余株。皋兰软儿梨树属蔷薇科,秋子梨系,其树势强健,生长快,结果早,寿命长,抗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果实繁多,果质优佳。皋兰软儿梨独具特色的是树龄越长,果肉越细,果皮越薄,品质越好。什川至今有三百余年生的古老梨树开花结果,年结果200至400公斤。盛果期的皋兰软儿梨树,最高株产可达800公斤,平均株产250公斤,年总产皋兰软儿梨约100多万公斤。

皋兰软儿梨的果实近圆形,平均果重在125克左右,秋末冬初成熟。初收乍摘时,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肉较硬而味微酸。若将鲜梨用麦草加温“发汗”经10多天,便呈淡黄色,则皮薄质软,酸甜适宜。然后将无损伤的梨拣出,贮藏于窖内或室内木架板上,经40多天,果肉细胞发酵软化,果皮变褐返砂,果味变甜,此期称为“化心”或“糖心”。若存至翌年二、三月间食用,其味更佳。随着气候变冷,果子冻结如石,吃时仓促不能消融,若用火力,其味乃变酸,失去原来风味,需置于温暖处自然化开或将它浸泡于冰冷的水中,约莫十多分钟后,冰壳凝其表面,捞出后去掉冰壳,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甜胜似蜂蜜,且富酒味。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比,沁人肺腑,余味久久不绝。所谓“皮薄一包水,化肉一团泥”,因此,皋兰软儿梨也称“香水梨”。于佑任先生曾赋诗:“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至于民间传说,更是把皋兰软儿梨称作“天庭神仙味,人间灵芝草”,简直成了仙果。

皋兰软儿梨不仅风味独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多种成份,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在13%左右,营养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软儿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等功效。如果吃了过于油腻的食物胃里不舒服,或喝醉酒,头昏脑胀,或发热头痛,咳嗽口干,浑身难受,或煤气中毒,眩晕恶心……吃几个皋兰软儿梨或喝几口汁水,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病苦。

皋兰软儿梨栽培历史悠久,为县内特色优势农产品。长期以来,什川人对于梨树的养护颇有心得,刮树皮、“铺沙治虫”等古老的养护方法和先进实用的科技相结合,加之独特的嫁接、修剪技术,使梨树不断焕发青春。2012年12月24日,什川镇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2013年4月12日,什川古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2013年5月21日,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皋兰县成立世界第一古梨园保护局,修订《关于保护什川老梨树的若干条例》,完成对现存的9082株百年古梨树建档立卡挂牌工作,做到一树一卡,跟踪管理。推广梨树管护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时查处和严厉打击人为破坏古梨树的行为。实施梨花谷项目,大量栽植皋兰软儿梨。成立皋兰软儿梨专业合作社,具体开展皋兰软儿梨的栽培、管护、加工、销售等。

皋兰软儿梨

种植(果品)

地域范围

皋兰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北部郊区,位于北纬36°05′至36°50′、东经103°32′至104°22′,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地势山川相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皋兰软儿梨产地主要分布在皋兰县什川镇、石洞镇、忠和镇、九合镇、水阜乡、黑石川乡境内,年种植总面积750公顷,年产量337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皋兰软儿梨”果实近圆形,单个直径4~7厘米,单果重100—200克之间,秋末冬初成熟。初采摘时,果皮黄中带绿,青中泛红,外观鲜美,果肉较硬而味微酸;经40多天自然熟化,果皮变黄,果肉变软,果味变甜,称为“糖心梨”;随着气候变冷,果子冻结如石,果皮由黄变褐,果肉返砂,称为“软儿梨”。食用时置于温暖处自然解冻,梨软如泥,浆液充盈,味甜似蜜略有酒味。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皋兰软儿梨”含18种氨基酸,24种微量元素,其内在品质指标为:总糖6.4-6.60g/100g;总酸(以苹果酸计)0.15-0.30g/100g;可溶性固形物9.4-9.7%;蛋白质0.41-0.44g/100g;脂肪0.46-0.49g/100g;粗纤维3.3-3.6g/100g;酒精度0.053-0.057g/100g;原花青素0.026-0.029g/100g;铁0.12-0.15mg/100g。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软儿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酒毒等功效。 3、安全要求:皋兰软儿梨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

六. 甘肃省 兰州 城关区 刻葫芦

 刻葫芦是兰州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即在葫芦上刻画出人物、建筑、山水、动物、文字等。最常见的刻葫芦,刻画的是山水风景或戏剧人物的脸谱,作为儿童玩具出售。清光绪年间,穷秀才李文斋以刻葫芦为生,所刻葫芦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桃花源记》、《赤壁赋》、《兰亭序》等。他的雕刻技巧,人物寥寥数笔,求其意态,强调神似;山水花卉疏淡相宜,形神兼备,注重风致;题款文字细如蚊足,点缀成行,滞洒自如。李文斋的葫芦作品被誉为全国工艺品中的"绝技",驰名中外。40年代初,雕刻艺人阮光宇,把《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巧妙地安排在葫芦画面上,并配以诗词文字,风景山水。阮氏雕技嫡熟,刻工细致,工艺更臻完善。

    刻葫芦艺人多在府城隍庙两廊设摊雕刻,历尽坎坷。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等老艺人的技艺精湛,雕刻出了许多精致的工艺葫芦,行销国内外。阮光宇逝世后,阮文辉继承父业,博采众长又有创新。他针、刀并用,以刻、铲、刮、磨来表现中国画的勾勒、点垛、皴擦、仿刻出国画家的泼墨、写意山水,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风笔意。

    兰州的刻葫芦《东坡赤壁夜游图》,在只有7平方厘米的葫芦上刻一叶扁舟,舟中坐6人,神态各异,榔榔如生;舟外远山近树,疏密有致。另一侧刻537宇的《前赤壁赋》,字迹秀媚,工整清丽。《婴戏图》,刻有正在嬉戏的120多个小孩,干姿百态,构思奇妙,堪称兰州刻葫芦的绝伦杰作。

七. 甘肃省 兰州 永登县 苦水玫瑰

苦水玫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苦水玫瑰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苦水玫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

地域范围

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地处东经102°36’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960平方公里,种植面积6700公顷,年产苦水玫瑰502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苦水玫瑰属蔷薇科,是钝齿蔷薇和中国传统玫瑰的自然杂交种,为半重瓣小花玫瑰,属亚洲清香型,生长在海拔1600-2400米之间,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天然玫瑰品种。苦水玫瑰为食药兼用型品种,属东方香型的典型代表。苦水玫瑰花蕾紧实,鲜蕾单重0.85-0.95克,花托小呈壶型,花瓣肉质鲜嫩、深粉红色,香味独特浓郁,具丝绸状质感,口感甘甜微涩,每朵单花花瓣具18-24枚;干花蕾饱满,萼片色泽黄绿,花蕾紫红色,清香。苦水玫瑰出油率高,富含硒,是食用、药用、美容养颜的上品。是“兰州三泡台”和各类花饮、茶饮的上好原料。 2、内在品质特性:苦水玫瑰的挥发油含量在0.02ml/g-0.05ml/g之间,远高于其他玫瑰品种0.03ml/g的最高含量;总黄酮(以芦丁计)0.33g/100g-0.58g/100g,也远高于其他玫瑰0.4g/100g的最高含量。具有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3、安全要求:苦水玫瑰的产地环境严格格执行《NY5360-2010无公害食品可食花卉产地环境条件》;苦水玫瑰的产品严格按《NY/T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执行。

特定品质

盛产于甘肃永登县苦水镇的玫瑰,历经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点是花繁汁多、清香纯正,苦水镇也因此享有“中国玫瑰第一乡”的美誉。

文化典故

苦水玫瑰在永登县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永登苦水李窑沟(现下新沟村)有个王姓秀才赴京赶考返回时从西安带回几株玫瑰,栽植在自家花园中观赏。由于极适宜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等环境,生长旺盛,枝多花繁、花香四溢、浓香袭人,深受人们的喜爱,想栽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采用分株法竞相栽植,不过数年,各家房前屋后、庭堂院落,都栽满了玫瑰。后发展到地埂、渠畔,主要以观赏为主,进而又陆续扩展到周边地区。由于玫瑰在永登县最早是在苦水引种,又在以苦水为代表的地区内长期栽植,经过人们的不断选育,最终形成了地方品种,因而习惯上称其为“苦水玫瑰”。

八.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碧秀

甘肃名优,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甜,属优质食用甜百合,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 兰州)

九.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甜醅子

清明一过,便是兰州人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甜醅子是兰州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青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原料。两种做法大致相同,制作时把莜麦装入口袋或放在编制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则要舂净精皮,然后放进锅内煮8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待两三天闻到清香酒味时便成。吃起来带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

十. 甘肃省 兰州 安宁区 金城八宝瓜雕

金城八宝瓜雕为兰州人民的一种传统食品雕刻艺术,即把瓜皮面用连环刀雕刻成图案,并挖出瓜瓤,作为盛饭器内盛银耳、冰糖、白糖、黄桂及菠萝、桔子、红樱桃、荔枝、杨梅等罐头食品。瓜雕图案精美、玲珑剔透;食品清凉甜美、沁人心脾。 兰州为著名的瓜果城,西瓜个体硕大、品种繁多。兰州的瓜雕艺人根据瓜形的大小,独具匠心,运用刻、挑、拉、推、镂、掏等多种精湛技法,雕刻出五星、三角、方环、八节、宝剑、连环、套换、荷花、梅花、金鱼、元宝、花篮、鱼篮等多种图案。以花纹清晰、线条均匀而享誉国内外。( 兰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