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自贡特产鱼干 自贡最好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自贡特产鱼干 自贡最好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6 18:08:09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东平鱿鱼干

鱿鱼干是由新鲜的海鱼和枪乌贼干制而成的,尼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理几千年前,中国古书中就记软朱旦与乌贼相似,但无骨尔,越人重之”。据测定,鱿鱼干的可食部分达95%,比同类鱼产品墨鱼干多13%;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65.9%,比墨鱼干多27.8克;含热量316千卡,比墨鱼干高42千卡;鱿鱼干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中国出口的大宗海产品之一,远销日本、东欧、非洲等地。

东平鱿鱼是正宗的阳江,东平鱿鱼似"火箭筒",是海珍品之一。是东平的渔民通过钩钗和灯光围网在近海捕获,经过精心挑选,优质的鲜鱿淡晒,用传统的方法自然风干而成。东平鱿鱼肉质肥美,具有色泽透黄鲜靓,味道淡甜,鲜美脆口,食者皆赞。

东平素有“南粤鱼仓”之称,为全国著名渔港,来过东平旅游的人一定都知道。

二. 四川省 自贡市 自流井 龚扇

龚扇是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自贡龚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

清朝光绪年间,四川省自流井(今自贡市)的制扇艺人龚爵五编成细篾竹丝扇,扇面上有“福禄寿喜”等字形,或“喜鹊闹梅”图,深受人们的喜爱。光绪未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主张振兴百业,在全省评选优质手工艺品,龚爵五编的竹丝团扇和成都卤漆、梁平竹帘一起获奖。龚爵五的儿子龚雨璋进一步把名家画稿织入竹丝扇。据说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画的仕女图,要求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龚雨璋呕心沥血反覆试验,终于编成,从此龚扇名闻遐迩。

发展历史

竹丝扇始于龚氏,故俗称“龚扇”。至今已逾百多年历史,是自贡著名的小三绝之一。 清光绪年间,由民间艺术家龚玉璋在继承其父龚爵五技艺基础上创制而成。在1886年四川劝 业道周孝怀创办的宝川局“赛宝”会上一举夺魁,选送进皇宫,光绪皇帝赐名“宫扇”。
“龚扇”制作选料之精,做工之巧,艺术品质之高。工艺之复杂,堪称艺术珍品,誉为“天下第一扇”。“龚扇”选用一年青阴山黄竹为原料,以特制工具加工出来的竹丝,透明莹洁,溥如禅翼,再按名家书画行丝走蔑,精心穿、吊、镶、破,巧炒结构,再现原作神韵,扇面竟似绫绸。敲打扇把有如鼓声。使观尝者误认为素丝织锦。采用白牛角做扇把,饰以丝质“流苏”,更显质地高贵,色纹柔和统一,即大增风彩。这种用自然物质制作的民族文化题材、形式、风格朴实、细腻、潇洒、技艺高超的竹丝制品正是东方艺术、民间传统工艺品的极好代表。著名文学大师、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初认竹丝扇误认为是素丝织锦,赞叹为“真是巧夺天工”。

产品工艺

龚扇制作工艺复杂,是工艺竹编扇,呈桃形,直径约26厘米,选用阴山岁竹为原料。从备料制丝到编织都是一双手和一把刀的全手工操作。龚扇用薄0.01--0.02MM的竹丝对照名家字画,用700--2000根以上的竹丝,形神兼备地将图案跃然于扇面之上。扇面内容取材丰富,有山水人物、传说故事等。除编织画面外,还要编织边条,上木模,缝锁扇边缘和上胶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龚扇被誉为“中国一绝”,其秘诀是:龚扇从开始到完工分为五个步骤,由制作大师一人完成,而其最大秘诀在于精益求精。第二代传人龚玉璋嫌竹丝粗了,打制了一套刮刀、尖刀、拨针等专用工具,然后用开、减之法,将竹丝刺成绒毛状在画面上表现麻雀的老嫩,用开、破的编织技巧将状如发丝的竹丝再行局部刺破,来处理画面人物的眉毛;用青、白竹丝本色来巧妙处理画面、书法、图案的明暗。这样,细微处见神韵,明暗间见匠心,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书法花卉,皆“活”于扇面。据说,曾有一位巨商拿来一幅张大千画的仕女图,要求在画中人手执的纨扇扇面上隐现仕女秀美的脸蛋,这个看似无理的要求,龚玉璋经过呕心沥血地反复试验,终于达到了。第三代传人龚长荣编制的《貂蝉拜月》,巧妙地运用龚扇向光、逆光的不同特性,让扇中缕缕轻烟似有若无,含蓄神秘。-

产品特点

龚扇一向以薄似蝉翼著称,所以又曾被赞为“蝉翼扇”。扇面仅几钱重,龚扇采用四川的一年青慈竹,以无竹花心,无黑黄斑纹,竹质老嫩适中者为宜。竹丝细如发丝,薄似蝉翼,能透光显影。
龚扇是工艺竹编扇,呈桃形,直径约25厘米,扇面质薄如绢,柔似绸绫,光滑如镜。用象牙或牙骨做扇柄,饰以丝制“流苏”,玲珑剔透。正面对光看,扇面现白色,花鸟人物忽隐忽现;向左侧视,花纹闪青色,树叶现白色;向右侧视,花纹现白色,树叶闪青色,更为难得的是轻叩扇柄,有悦耳鼓声,令人玩味不已。这样的扇子至少能保存百年。

相关荣誉

“龚扇”作为艺术艺术珍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馈赠外国元首的珍贵礼品,1953年赠送前苏联领导人,同年参加德国来比锡国际博览会获兰色纪念章,1972年赠送英国元首,1991年“中国一绝”专题片中央电视一、二合播出。台湾多家媒体曾先后几次拍摄和播放了“龚扇”制作的全过程,并被《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工人日报》和各级地方媒体多次详细报道和赞誉。曾赴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销,受到国际友人的广泛称颂。
“龚扇”这朵艺术奇苑,在-和第五代的潜心继承和钻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具炉火纯青,出神如画的境地,她独有的民间艺术魅力,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三. 湖北省 十堰市 丹江口 风味野生鱼干

白鱼、红尾鱼是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的,丹江是有着国家一级水质的淡水湖,我国著名企业农夫山泉经过专业签定也在此建成水产品生产基地,库区植被良好,野生鱼种类繁多。

白鱼、红尾鱼以小杂鱼为食,肉质细腻爽口,富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尤其是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含量很高。而脂肪含量很低,是所有陆生动物所无法比拟的,对增强人体健康、提高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有明显的帮助。2006年,英国《人类生活与健康》杂志第2期刊出科学家对21世纪人类生活与健康专门提示:为增强体质,提高健康应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柳氏风味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风味白鱼干和风味红尾鱼,是以丹江口库区鲜活的野生白鱼和红尾鱼为原料,经过传统配方制作加工而成,即保留了产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鲜味,同时也利用各种天然香料对产品体内的固态水进行了置换。无论蒸、烧、煎、清等何种方式烹饪,均不需要添加其他作料(烹饪前用清水浸泡30分钟),只须放入适量料酒与生姜即可。熟制后的产品浓香可口、回味悠长。

开袋即食的风味香鱼条和风味小白鱼,以野生丹江鱼为原料,经传统独特的配方精深加工后透出浓郁的醇香,令人望而生津,回味无穷,食而不忘。

四. 四川省 自贡市 沿滩区 九洪西瓜

四川自贡市沿滩区九洪乡是自贡城边的一个小镇,这里出产的西瓜因为皮薄、汁多、味甜等特殊的味道而名扬“食界”。这里的西瓜因地称为——九洪西瓜!九洪这里还有特殊的几块地产出的西瓜可以称为“贡瓜”。九洪西瓜2004年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2005年又以“九台山”为品牌正式申请国家商标注册。现今,该乡种植西瓜1.8万亩,西瓜总产量可达20000吨。

九洪乡属浅丘地貌,海拔在280-350米之间,土地肥沃,土壤为红棕紫泥,多为砂土,富含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西瓜生长。九洪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热量丰富,能满足喜温作物西瓜生长期内的温度需要。种出来的西瓜含糖量高、品质佳、口感好,以甜、脆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沿滩区九洪乡党委、政府坚持特色农业强乡战略,大力发展瓜椒产业,充分发挥西瓜种植优势,引导瓜农规模种植、生态种植,西瓜种植取得明显成效,莲花、九洪、齐岩、共和、张湾、照石塔、石塔山等村的"人"字形精品西瓜示范长廊初具规模,全乡西瓜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大棚西瓜种植面积达2400亩),预计产年量达2.8万吨,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九洪西瓜参加第八届西博会获得"最受欢迎展品奖",同时,九洪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

五.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富顺豆花蘸水

富顺豆花蘸水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富顺豆花蘸水 四川省富顺县现辖行政区域 《富顺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富顺豆花蘸水”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报告》,富府〔2008〕59号 富顺县地方标准:DB510322/1-2008《富顺豆花蘸水》

富顺豆花蘸水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材料

1. 干辣椒:选取产地范围内生产的朝天椒、二荆条等品种的辣椒干。

2. 酿造酱油:采用产地范围内出产的小黄豆酿造的酱油。

3. 食用盐:自贡市生产的优质井盐,符合食用盐的质量和安全卫生要求。

4. 芝麻:产地范围内的优质芝麻。

5. 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

二、加工技术要求

1. 工艺流程:

(1)辣椒酱:辣椒→清洗整理→预煮→捣制醒发。

(2)蘸水酱油:酿造酱油+香辛料、中草药→浸泡→煮沸→冷却。

(3)富顺豆花蘸水:辣椒酱+蘸水酱油+熟菜油等→调配→搅拌醒发→灭菌→灌装。

2. 工艺要点:

(1)预煮:水温90℃至100℃,时间20至30分钟。

(2)捣制醒发:采用本地生产的专用捣具,温度50℃至60℃,时间30至50分钟。

(3)浸泡:花椒、胡椒、丁香等多种香辛料及甘草、肉桂、陈皮等中草药浸泡24小时。

(4)调配搅拌:温度30℃至40℃,时间15至2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呈红褐色、油润光亮、表面有芝麻粒,馥郁芳香、香气悦人,质地粘糍、口感细腻、爽辣可口、鲜味悠长。

2. 理化指标:水分/(g/100g)≤50,氨基酸态氮(以氮计)/(g/100g)≥0.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烘肘

烘肘

清康熙年间,自流井盐业兴饮食兴,沱江水码头富顺县牛佛镇的厨师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碗碗烘肘”造型美观,色泽鲜嫩,味美香甜,食之火巴而不烂,肥而不腻。

七.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富顺豆花

富顺豆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关于富顺豆花的起源,有一段可以追溯远久的历史和一个有趣的传说:三国时期,由于当时的金川驿地区(今富顺县)有一口“盐量最多”的富顺盐井,加上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豆腐流传到了富顺后备受欢迎。此后,由于发达的产盐业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富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自贡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人气异常旺盛,豆腐食品需求量自然显著上升。发展到民国时期,一天,一位来富顺贩盐的商人来到当地有名的朱氏餐馆,由于实在没有耐心等待,就跑到厨房催厨子快点把自己点的炒豆腐端上桌来,当他看见那还没成型的豆腐正热气腾腾地在锅内慢悠悠煮着的时候,由于实在没时间再等了,便要求朱氏餐馆的店主将此“嫩豆腐”卖给他。没有充分凝固,当然就不能煎炒,于是,老先生就吩咐厨子备辣椒水让这位客人蘸着下饭。可是不仅没感到难吃,相反,他还觉得这样吃起来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老先生受此启发,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豆花的鲜嫩程度,蘸水的配方以及最适合配豆花的米饭。后来,便有了让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的“富顺豆花”,并成为川菜里的一个经典招牌菜。

八. 四川省 自贡 荣县 旭水大曲

始于清同治年九年(1870)年的糟房酒厂窖基础上成立的荣县酒厂,继承传统的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酿而成的“旭水大曲”酒,在1980年四川省第二届名优酒评比会上脱颖而出,进入四川名酒行列,此后多次蝉联四川名酒称号。


1981年、1984年旭水大曲连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1985年、1991年又蝉联中商部“金爵奖”;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首届巴蜀食品节金奖;1993年获首届新加坡国际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第二届巴蜀食品节特别金奖。2001年获“中国白酒知名品牌”称号。

九. 四川省 自贡 沿滩区 盐都担担面

担担面是著名的自贡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秘制的汤料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担担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李信元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李信元的著名川剧演员始创于解放前。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牛肉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自贡的担担面最具特色。

现在,自贡的李信元担担面已经有了好多的分店,品种也由单一的红味面条发展到了兼顾红味白味,涉及面条、抄手、水粉、米线,佐料有牛肉、鸡肉、猪肉、炸酱等数十个品种和口味的系列美食。不过大家如果有兴趣来品尝的话,最好到自贡市五星街联通公司营业厅门口的那家老店,相信一定能大饱你的口服。

十.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富顺鸡婆头

富顺鸡婆头,是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纯由小麦面粉做成,是流行于富顺及川南一带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一种面食品,因为其面片像包女人头的长布帕而得名(本地旧时戏称女人为“鸡婆” )。

流行于自贡富顺地区的面食鸡婆头,因其易做、价廉、味美,深得大众喜爱,-婆头的面不需要发酵,和面稀得干不得,干了扯不薄,味涩而有碜嘴之感。面越揉得熟越好,面熟,经丝好,味道厚,鸡婆头才绵扎,形状才稳固。鸡婆头要扯得不厚不薄(0.3—0.5公分),煮鸡婆头的汤内放些时鲜蔬菜(伏瓜),绵香之上又加上一种清香,爽心爽口,回味无穷。aa7

富顺鸡婆头的做法:aa7

1、面粉适量、鸡蛋一个、适量温开水,揉匀后压成长方形,切成长条;西红柿三个去皮切块;伏瓜一根刮皮切片。aa7

2、鸡蛋两个,放少许盐拌匀,大火煎油,油辣了后放几颗花椒,煎蛋至金黄色,铲成小块后捞起入碗;aa7

3、锅内入少量大豆油,油辣后放几颗花椒,加冷水大半锅烧开后用中火,把刚才切好的“长面条”用手扯成两指宽的面片,扔进锅里煮。aa7

4、把煎好的鸡蛋、西红柿和伏瓜一起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煮熟后盛入碗中,加入酱油、鸡精、蒜蓉、葱、陈醋、麻油、花椒面、红油辣椒等调料即可。aa7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