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信阳息县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河南信阳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信阳息县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河南信阳能带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9 07:05:45

一.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商城发糕

商城发糕又叫米面发、年糕。大米用清水浸泡24小时,淘洗干净后带水磨成粉浆,粉浆应不稀不稠(或者大米浸泡后控去水分碾成半干湿的米粉,再另外加水);加糟酒和白糖搅和成糊状,冬春季则将搅和好的米糊装盒,放在200C的保温锅里,用棉被盖上;米糊自然发酵后,舀到垫有湿沙布的蒸笼里(如果发酵过时则加入适量的食碱搅和后再发制),用旺火沸水蒸20分钟即成,切块即可食用。

二.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新县石蒜

又名山标、火龙爪。产于河南新县。是生长于山脚、林边等阴湿地带一种小草本植物。从石蒜鳞茎中可提制石蒜粉,内含淀粉、胶质、石蒜碱。淀粉可制葡萄糖和食品,胶质是很好的浆纱原料,石蒜碱是一种贵重的药品。

三.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德”字粉

“德”字粉又称汤粉、板粉,是一种特制的食用粉丝。商城生产粉条的历史悠久,明朝就有人生产。清朝末年,汤泉池、余集一带就有数百家产户。首创“德”字粉的是吴河乡汤泉池村的黄广顺家粉坊,他家于1908年以豌豆、绿豆为原粉,使用本地的泉水洗粉,生产的粉丝不仅产品质量好,且出粉率高,销路、效益都很好。在他的带动下,相近的曹广兴、陈宏昌、刘福志等户粉坊也都相继仿制,生产经营起这种食用粉丝。

这种粉丝质量高、口感好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地水质纯净,无污染;二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高,从磨粉、晒粉、下粉、洗粉、凉粉、轧粉到包装等各道工序,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三是粉丝原料豌豆、绿豆等为当地土产,虽产量不高,但绝对无污染,品质好。为了恪守信用,产户以“德”字为商标,经粉商张德兴转销到武汉。日常月久,“德”字粉就成为这种粉丝的品牌。1914年,“德”字粉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竞赛会上展出,成为商城县最早在国外展出的土品。

“德”字粉丝洁白似玉,粉丝细亮,韧性好,食用时用温水浸泡,晶莹剔透,可凉拌、热炒、煨汤炖肉、包饺子、炸丸子,味道醇美,爽滑可口,久煮不烂,堪称席中佳品。同时,“德”字粉包装精细,五斤散乱的粉丝,经过工匠梳理榨制,做成长34厘米、宽30厘米、厚5厘米的精制粉块,四面光滑如板,层次有致,配以桃红色的“德”字商标和黑色的丝,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便于运输,远销两广、港澳及东南亚各国,市场供不应求,享有很高的信誉。

旺盛的市场需求给“德”字粉生产带来蓬勃生机,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德”字粉年产量已超过10吨,产销两旺,成为叫得响、拿得出的地方传统品牌。

四.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甲鱼

固始甲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固始甲鱼是该县地方特色品种,近年来,该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开发本地水域资源,产品质量稳步提升。2006年,固始甲鱼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9年被农业部评为水产健康养殖基地,201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鳖。固始甲鱼体色润泽,胶质丰富,裙边厚实富有弹性,伸展平直,宽度达甲鱼自身宽度的1/3以上,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谷氨酸和具有重要生理机能的硒、锌、动物胶等,均高于其它鳖类,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

固始甲鱼

地域范围

固始甲鱼保护范围固始县境内史河以东区域,固始县泉河乡、分水乡、陈集乡、蒋集镇、徐集乡、张广乡、沙河铺乡、柳树乡、石佛乡、黎集镇,240 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115°55′,北纬31°53′~32°27′,适宜养殖水域面积30000亩,养殖产量1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质健壮,行动活泼、敏捷,体色润泽,趾爪尖利,裙边厚实有弹性,;背部主要呈黄褐色与淡绿色,背部腹甲有光泽,摸起来光滑;肚皮上有花斑,条纹清楚。 2、内在品质指标:裙边宽度达到甲鱼自身宽度的三分之一以上,胶质丰富,油质金黄,感觉富胶质,黏性很好。口感鲜美,没有腥味,营养高、味色鲜美。 每百克鳖肉、裙边中含蛋白质15-16克、脂肪7-8克,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谷氨酸20多种,总和占甲鱼体重15-16%。鳖甲中含有20多种矿物质,其中具有重要生理机能的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铁含量210-220mg/kg,镁190-200mg/kg,钙100-110mg/kg,维生素E含量,0.6-0.7IU/100g,此外鳖肉中还富有动物胶、角蛋白、碘等微量活性营养成分。 3、安全要求:产品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中华鳖技术操作规程》(NY/T 5067-200)规范养殖,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五. 河南省 信阳市 息县 息半夏

息半夏是息县独有的优良中药材品种,在二千多年前《礼记、月令篇》曾有关于半夏的药用记载。在《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中对半夏入药的有关问题作了详细、深刻的阐述。清嘉庆四年,息州志对此已有记载,1979年版《辞海》将半夏列为息县。医药、医疗界对息县所产半夏极为推崇,为了将它区别于另外产品,特意在半夏二字之前冠—“息”字,称为“息半夏”,以示对它的青睐。

1914年3月,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博览会上,息半夏因其个大、粉足、品质优良、疗效显著广受外商欢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息半夏远销日、韩及欧美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国内各大药市常年出现有价无药的局面。息半夏以淮河、闾河沿岸出产的品质为最佳,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和药理检测,9克息半夏相当于外地半夏15克药效。多年来,息半夏以质量地道,信誉卓著而驰名中外,在同类药材中被视为珍品。据《五十二病方》、《局方》、《仁斋直指方》和《金匮要略》等记载,息半夏入药能够治疗咳痰喘急、肺胃虚寒、呕吐眩悸、便秘泄泻、小儿惊风等症,药物实验有镇咳、止吐解毒等功效,外敷可止痛消肿。

六. 河南省 信阳市 息县 息县生猪

生猪

息县是全省生猪出口基地县之一。息生猪是河南瘦肉型良种猪,息县名产之一,其体形长,臀部和前胸肌肉丰满,肉质结实,含水份少,以瘦肉率高、色鲜味美享誉港澳和国际市场。1984年9月香港试宰,瘦肉率27%以上的占36.7%,25-27%的占3.02%,25%以下的占30.02%。省外贸公司试宰,瘦肉率最高达31.6%,其中,70%达到国家规定的特种猪、良种猪标准。其瘦肉呈鲜红色,在港澳等热带地区24小时内不变色、不走味,保持原有营养成份,烹调成菜香气纯正,味道鲜美。

七.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苎麻

产于河南信阳。河南是苎麻的原产地,栽培和利用苎麻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出土的一些苎麻织物残片上可以看出,早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温和的黄河流域,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苎麻。八十年代,河南苎麻的栽培相当可观。苎麻及其混纺织物,具有挺拔滑爽、通风透气、易洗快干、吸湿排汗、免烫熨等特点。

八.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茶菱

固始茶菱,为清代贡品。水生果类植物,象菱角,茎叶浮于水面,夏季开散碎小白花,小叶,果实长形、杆状,后秋成熟。生长在固始东部,野生。秋熟时,连秧捞起,晒干,将果实磕落,再揉搓去果壳。茶菱果仁白色、黑头,一厘米多长(约两个糯米长),形如小虫。整制干净的茶菱果仁,用小火细炒,直至发出清香,上糖熬制,再加适量黑芝麻,搅拌即为成品。密封包装以免跑气软化、失味。茶菱是细果,高级点心。食用时不可用手拿。而是在旁边放一蜜盏、一杯茶水,用小棒粘茶菱就香茶,慢慢品尝,味道酥脆、清香、甜润。其性能:清心、明目、怡神。

九.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新县银杏

银杏之乡——新县

新县在河南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大别山区。其因产银杏而被誉为“银杏之乡”。

十.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 固始柳编

柳条加蒲草、藤草混编而成的工艺品,色泽洁白、造型别致,主要有果篮、花篮、挂篮、门帘、屏风等。

河南固始柳编生产历史悠久,固始县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柳编之乡”称号,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始于五、六十年代,固始就有编粪筐提篮、笆斗、簸箕等柳制生产生活工具,畅销内地及邻县周边地区。1972年从江苏省杨州县引入柳工艺制品,当时有生产大队组织集体柳编加工厂,仅有少数人从事单一的面包篮生产,产品通过外贸渠道向外销售,以解决生产救灾问题,年产量亦仅有8700套,年产值12万多元。1987年外贸体制改革,以集个体私营柳编厂有10多家纷纷成立,外销产品品种逐年增多。到2003年,在30多年中,固始人民因地制宜,开发柳条资源,发挥传统工艺技术优势。

在北部三河尖、往流、丰港沿淮地区形成了柳编产业集群,柳编产业发展红火,驰名国内外。目前,全县柳编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其中拥有贸易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有10多家,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000多万美金,带动沿淮乡镇近10万人脱贫致富。仅在三河尖乡,柳编产业的税收一年达400多万元,每年来自柳编产业的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县政府亦相继成立了“河南省翔宇柳制品总公司”和“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乡柳制品工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正和工艺品集团亦宣告成立。主要产品有柳、木、藤、草、竹、棕及混编等工艺制品;产品品种由原来的单一面包篮发展到目前的20多个系列12800个品种,年生产能力2500万套(件)。三大龙头公司都拥有出口自营权,下辖56个专业生产厂家,企业占地面积54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5600万元。在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作用下,个体私营柳编业不断发展壮大,厂家逐年增多,特别是在三河尖乡,呈现出了“户户搞柳编,工农两相兼”的局面,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致富支柱产业。截止2000年底,全乡货运汽车59部,不少厂家使用电脑,可在网上做生意,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86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到2003年,实现创产值14600万元,出口创汇1800万美元,上交国家税收560万元,利润15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160元。1996年被省计委、外经贸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农行评为“100家出口创汇基地”;2000年被省统计局评为“工业企业利税20强”、“乡镇企业明星”、“信阳市重点工业50强”。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乡”;2003年9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中国柳编之乡”,成为全国四大柳编基地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