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通辽土特产瓦楞纸礼盒包装 内蒙古土特产瓦楞纸礼盒包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通辽土特产瓦楞纸礼盒包装 内蒙古土特产瓦楞纸礼盒包装更新时间:2022-06-15 07:11:22

一.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库伦驴

【主产区与分布】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西南部库伦旗和奈曼旗的沟谷地带

【种质来源】 地方

【种质经济类型】 兼用型

【地貌地藐】 丘陵

【农作物条件及利用】 玉米、高粱、谷类和荞麦

【种质适应性及疾病感染情况】 适应山区自然条件和粗放饲养管理,抗病强

【品种优缺点】 易管理。适应山区自然条件和粗放饲养管理

具有善走山路,省草省料,乘驮兼用的特点,是适合丘陵地区多种需要的中型驴。在改变饲养管理的前提下,生产性能有显著提高的潜在能力。在饲养条件好的地区,库伦驴的生产挂能可获得进一步发挥:因此在今后选种选配提高质量的同时,应加强库伦驴的饲养管理,改善选育环境,以便充分发挥库伦驴的遗传特性。

二. 内蒙古 通辽 库伦旗 精品炒米

蒙古语称“胡列巴达”。将蒸熟的散糜子放在锅内,拌细沙用猛火炒干,加工去皮,即成炒米。将炒米用烧开的鲜奶或酸奶浸泡,放进乌日莫、黄油、白糖等便可食用;也可以用开水浸泡,加入黄油、白糖、新鲜奶豆腐等食用。用炒米还能做奶粥、肉粥等。炒米易于保存,携带方便。

三.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紫金牌”软包装食品

“ 紫金牌”软包装食品严格依照伊斯兰教制作方法宰牲加工精制而成,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紫金牌烤鸭色泽诱人,以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携带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产品已远销阿拉伯国家。( 宜良县)

四.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奈曼沙地无籽西瓜

奈曼沙地无籽西瓜以“个大均匀、外形美观、天然绿色、甜脆爽口”著称,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大省市。2009年注册了“曼沙”商标,同年获得内蒙古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颁发的供港澳进出口水果果园产地认证。奈曼旗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沙地无籽西瓜基地。具有品质好、产量高、耐贮运等特点。

信息来源:乡村大世界

五. 内蒙古 通辽 扎鲁特旗 扎鲁特葵花籽

扎鲁特葵花籽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扎鲁特葵花籽特定品质

葵花籽粒大,色泽亮丽。

“扎鲁特葵花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并颁发了商标注册证书。这是继“库伦荞麦”之后通辽市获得的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扎鲁特旗香山农场在扩大葵花种植规模、提高葵花单产的同时,注重品质的提升,生产出的葵花籽粒大,色泽亮丽。今年,香山农场将引进建立葵花加工和收购销售企业,力争使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达1400万斤以上。

六.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左翼后旗 内蒙犴鼻

内蒙犴鼻

七.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奈曼小米

奈曼小米由于米质好、养分高、口感好,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供不应求。奈曼小米色泽金黄,入口绵甜糯香,可暖胃养人,益气补中。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在民间有“月子米”、“代参汤”之美称。奈曼小米品种丰富,该旗每年还从外地引进优质谷子新品种进行推广,并筛选千斤谷、极品黄、赤谷10等优质品种进行推广。

信息来源:乡村大世界

八. 内蒙古 通辽 开鲁县 gezha

是开鲁县特有的一种食品,用绿豆面和成糊状,用平铁锅摊成

煎饼状,切成块卷馅炸着吃或炒菜吃,如ge

zha

炒蒜苗、炸千子等食品,吃

起来另有一番独特的风味。

该食品在开鲁周边旗县少见,因开鲁多沙沼地,适于种植绿豆之故。

九. 内蒙古 通辽 奈曼旗 通辽肥牛

通辽肥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史称"哲里木盟"),是科尔沁大草原的腹地,又是内蒙古产粮大市和黄牛大市。上世纪60年代,通辽黄牛存栏与出栏均居全国地市第一位。之后,落伍于安徽阜阳。新世纪伊始,通辽市利用主产粮品种玉米的秸秆及新种饲草,大力发展养殖业,发展以养牛为重点的弄区农区畜牧业,迅速形成黄牛产业化。到2001年,全市黄牛饲养量140万头,黄牛存栏114万头,肉牛出栏32万头,其中,育肥牛出栏23万头,养牛业产值达5.5亿元。全市人均养牛纯收入200元。

黄牛大市通辽的重新崛起,也使"通辽肥牛"成为全市肉牛优秀品牌,主要供应香港市场。其特点是膘情好、牛龄小、出肉率高、肉质细嫩,出口优质率达99.42%,在全国名列前矛。国家对"通辽肥牛"品牌实施原产地标记保护,必将必将通辽市促进养殖业发展、加快黄牛品牌发展步伐。

通辽市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1998年,通辽市五丰对外经济贸易公司获得供港活牛配额,开始经营供港活牛业务。2000年3月,“通辽肥牛”品牌在通辽市检验检疫局的推动下,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大畜”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的品牌。

十.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区 科尔沁蒙古馅饼

科尔沁蒙古馅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古馅饼是科尔沁一种传统的特色美食,在通辽市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保护好这一特色美食,使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通辽特色饮食文化走向全国,一直是通辽市工商局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调研,认为蒙古馅饼应有自己的商标,形成品牌优势,做大做强蒙古馅饼产业,把“科尔沁蒙古馅饼”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辽市工商局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和市商务局积极合作,请示自治区工商局、国家工商总局,积极商讨注册“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事宜,尽力指导和帮助通辽市餐饮行业协会设计制作商标图样和申请材料。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9月28日终于以通辽市餐饮协会的名义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商品(30类)和服务(43类)两个类别的“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商标局对“科尔沁蒙古馅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受理,标志着通辽市餐饮服务行业迈向了品牌发展新的阶段。

蒙古馅饼的诞生有800年的历史。相传800多年前,科尔沁始祖哈布图哈萨尔晚年喜爱面食“兀都麻(烧饼)”,后来,王府中的厨师借鉴中原地区葱油饼的制作方法,以小麦面做皮,用牛羊肉为馅,手工压制成饼,两面煎至金黄色,使之外皮酥香软糯,肉馅鲜嫩清香。哈萨尔食后大悦,名之为“沙粒饽饽(馅饼)”。400年后,这种食品随着部落的迁徙,被哈萨尔的后裔带到科尔沁草原广泛流传,被称为“科尔沁蒙古馅饼”。历史上,“科尔沁蒙古馅饼”曾经是“大清国母”孝庄文皇后和康熙、乾隆皇帝的最爱美食。由于它历史悠久、制作独特,酥软香嫩、营养丰富,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科尔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2003年元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通辽视察期间,在通辽科尔沁宾馆就餐,“科尔沁蒙古馅饼”成为主餐之一,曾受到-赞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以及冯小刚、李双江、蒋大为、德德玛等艺术家,都曾食用后并给予高度评价,赞誉为“草原饮食文化中的精品”。

由于科尔沁蒙古馅饼的独特风味,在1990年北京举办的第11届亚运会上,备受各国运动员的青睐;2002年,“科尔沁蒙古馅饼”被评为“内蒙古名点”;2012年在黄河美食节上获“中国名点”荣誉称号;通辽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于2012年10月24日成功制作出中国最大的“科尔沁蒙古馅饼”(直径5米、厚2厘米、重325公斤),并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至此,历经四百余年传承的“科尔沁蒙古馅饼”名满中华,成为餐饮界的标志性美食。

“科尔沁蒙古馅饼”是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并传承与发展的特色面点食品,拥有浓厚的草原文化底蕴,在各级烹饪大赛中先后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地方名点。注册“科尔沁蒙古馅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美食文化名片,弘扬科尔沁美食文化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宝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