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苏州一种特产作文400字 苏州的产品的作文4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苏州一种特产作文400字 苏州的产品的作文400字更新时间:2022-06-16 10:02:23

一. 江苏省 苏州 虎丘 桐桥扁担

苏州的竹器行业,生产的竹箩、竹床、摇篮、筛子等,质量上乘,远销外地,颇有名声。而山塘街生产的“桐桥扁担”,在竹制品中更负盛名。

扁担是一种扁而长的挑物工具,用竹子或木料做成。旧时的贫穷人家,尤其是农村,几乎是家家必备之物,外出打工,运送货物,扁担是少不了的。有些人家,还在扁担上刻个记号,视为“家宝”,过年时,在扁担上贴上红纸,以示吉利。

桐桥畔有多家专售扁担的店铺,店主大都住在山塘街金家弄和半塘一带,离店不远,便于经营。最有名望的是“崔聚兴”、“周祥发”和“张根水”三家扁担店。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服务周到,讲究质量,恪守信用,赢得了外地和本市客户的信赖。久而久之,人们称之为“桐桥扁担”,不径而走,远近闻名,在竹器行业中独树一帜。三家店主长相各有特点,崔聚兴店主叫崔金元,脸上有麻子,人称“麻子老板”或“麻子扁担”;周祥发店主叫周祥男,个子较矮,人称“矮子老板”或“矮子扁担”;张根水的店号即是其名,是个长子,人称“长子老板”或“长子扁担”。三个人的长相成了三块活照牌。

桐桥扁担形式多样,有好几十种。店主根据客户的需要,在选料上,做工上,以及尺寸长短、软、硬和吃多少份量等,都能合乎客户的要求。而且,随定随做,约期取货,决不失误。他们还根据各地用户的要求,做出各种特需的扁担,如虎丘山下花农用的“茶花扁担”,竹子直径要达到9·95寸,竹料开成三爿;葑门大荡里种藕农民用的“挑藕扁担”,竹子直径要达到13寸;盘门外清洁工用的“粪桶扁担”,竹料要硬性,还有浙江嘉兴人用的“卖咸菜扁担”、秋季卖蟹用的“蟹扁担”等。桐桥扁担远销上海、浙江等地,声誉日高,生意十分兴隆。

1950年合作社高潮时,各店联合起来,成立了苏州市第五竹器合作社,社址在山塘街315号,后又更名为山塘竹器合作社。此后,又与藤器社合并,建立了延安竹器品厂,门市部在山塘街341号,扩展竹器生产,经营批发。岁月流逝,交通运输日益现代化,农民结束了肩挑运送的苦力活,桐桥扁担赶不上历史进程,也就进了历史博物馆。

二.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鲃肺汤

鲃肺汤是江苏苏州一道特色菜。鱼肝肥嫩,浮于场面,鱼肉细腻,汤清味美,是夏秋季节的时菜。鱼肝在民间俗称“鱼肺”。当时为诗中的这个“鲃”字,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讽刺于先生不辨“斑”、“鲃”,因而引起一场笔墨官司。谁知报纸上争来争去,却把“斑肝汤”的名声越炒越大,最终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珍馐。长久以来,不但“斑肝汤”为“鲃肺汤”所取代,而且此汤成为人们争相而食的佳肴。

木渎石家饭店的十大名菜之一,也是苏州传统名菜。

鲃肺汤,原称斑肝汤。鲃鱼,太湖水域,状似河豚,背部青灰色且有斑点,因虎又秀“斑鱼”;受惊后腹部会鼓起如球,俗称“泡泡鱼”。鲃鱼至多第10厘米左右,但头大,剥去外皮,鱼肉细嫩鲜美,尤其取肝做汤,素属佳肴。鲃肺汤以斑鱼肝、火腿丝、青菜心等精烹而成,斑肝金黄,菜心碧绿,相映成趣。斑肝肥嫩,入口而化;热汤鲜美,胜过鸡汤。此菜已被列入《中国名菜谱》。

肺汤的来历还与于右任先生有不解之缘,1929年他同友人在木渎石家饭店用餐,对斑肝汤大加赞赏,即席赋诗中有“多谢闻名遐迩”。李根源先生还特意为石家饭店题写了“鲃肺汤馆”四字。

鲃鱼季节性很强,每年8至10月上市,且必须活鱼取肝,因而此菜只在吴中有。苏州且有“秋时享福吃斑肝”古谚。

三.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福山鲥鱼

鲥鱼,是苏南长江口一带特有的传统水产佳肴。无论是清蒸、红烧,均鲜美可口。此种名贵鱼类,产地只限于虞澄一带江面,且捕捞季节很短,只在端午前后才能见到,故奇货可居,身价百倍,鲜中又藏着膏肥传说鲥鱼本是西王母瑶池里的仙女,后因触犯天规,被罚入东海,变成鱼,因长得漂亮,被龙三太子收作侍从。有年五月,龙三太子带着鱼去鄱阳湖相亲,路经福山港,冲了张天师的法事,被天师拿下,待午时开刀祭台,后被一姑娘救下,才逃回东海。龙三太子自从得救后,为报答福山姑娘救命之恩,每年五月初,都要派鲥鱼到福山港朝拜谢恩。由于它们能按时来临,人们就把它称为“鲥鱼”
( 常熟)

四. 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 碧螺虾仁

在苏式菜肴中用河虾制作的菜颇多,如油爆虾、盐水虾、碧螺虾仁等等,其中螺虾仁为吴门传统名菜。

碧螺是指洞庭东、西山碧螺春茶叶。碧螺虾仁用新碧螺春的清香茶汁作调料,与河虾仁一起烹调而成。入口后不仅有河虾的鲜味,而且有名茶的清香,别具韵味。上桌时如以茶叶点缀围边,则色香味俱全,益臻苏州菜肴特色。

五. 江苏省 苏州 常熟 沈巷葡萄

董浜镇旗杆村的沈巷片区1985年开始就引进葡萄试种,经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5户10多亩逐步扩大到现今的719亩,其中盛产期葡萄520亩,品种从单一的巨峰发展到巨玫瑰、香月、夏黑、黄蜜、藤稔、红富土、巨峰等多个品种。2006年6月,为扩大发展葡萄产业,形成品牌优势,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常熟市董浜镇沈巷葡萄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入社社员206户,葡萄种植面积537.8亩。合作社组织社员外出参观学习,学习本市兄弟单位和外地发展葡萄产业的先进经验;组织葡萄种植户就葡萄优质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培训;制订无公害葡萄的操作规程,对葡萄园建设、土肥水管理、整枝疏果、套袋栽培、病虫害无害化方面防治等方面作出严格规范,开展葡萄无公害生产;设计葡萄包装盒、向外推介沈巷葡萄,组织葡萄销售。基地生产的葡萄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无公害认证,在探索适合本地的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示范推广,帮助农户掌握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葡萄品牌化销售形成产业优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沈巷葡萄以物美价廉而著称,在常熟及至周边大中城市多有较高的知名度,基地所产的葡萄供不应求。2006年520亩盛产期葡萄实现产值700多万元,平均亩效益超过10000元。

六.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 太仓香葱

太仓香葱系地方品种改良而成,具有独特的优良种性,是著名的地方特色产品。太仓香葱管细色绿、香味独特浓郁,乃调味保健佳品。主产本市近郊,常年栽种6000多亩,年产鲜葱2万余吨。

                  

太仓香葱在华东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主销于沪、苏、锡市场,占市场份额很高。

七. 江苏省 苏州 太仓 镇湖苏绣

镇湖苏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镇湖,古称西华,地处西太湖边与光福相连。这里山清水秀,灵慧赋性,是苏州刺绣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镇湖刺绣以其独特的精、细、雅、洁、奇而独领风骚。“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是镇湖的真实写照。

镇湖,古称西华,地处西太湖边与光福相连。这里山清水秀,灵慧赋性,是苏州刺绣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镇湖刺绣以其独特的精、细、雅、洁、奇而独领风骚。“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是镇湖的真实写照。 一个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的湖滨小镇,有绣娘8000余人(其中拥有初、中、高级职称的工艺美术师有4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刺绣的产业产业人员已超万人,还造就了多名国家级刺绣工艺师。 2000年7月8日,镇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刺绣)艺术之乡”。

八. 江苏省 苏州 吴中 苏州灯彩

元宵观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早在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就“结灯为山祭祀太乙”。到唐代,元宵张灯的风俗进一步盛行。唐睿宗时,在长安搭建灯楼,燃灯万盏。进入宋代,更是盛况空前,城镇上出现了灯市。因此,我国历来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辛弃疾有《元》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把灯节的景象写得十分壮观。宋代苏州灯节之盛,据《石湖乐府序》记载:“吴中风俗,尤况上元,前一日已卖灯,谓之灯市。……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春前腊后天奴晴,已向街头作灯市。选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服人力穷。两品争新是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塞杂影呼,夜夜长如正月斗。由于元宵赏灯风俗在苏州十分盛行,这就促进了苏州纸扎彩灯工艺的高度发展。据史书记载,宋代在杭州举行的花灯展览会上,苏州与福州制作的花灯名列茅,评为上品,蜚声海内。苏州花灯品种繁多,有罗帛、琉璃、鱼鲩、麦丝、竹缕、夹纱、料丝、鳌山。《红楼梦》中讲到薛蟠从苏州带回京师的花灯叫纱工灯,也是一种。

苏州灯彩工艺十分精巧,画面丰富多彩,绘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不仅光华灿烂,而且制作巧妙,如有一种“剔画彩灯”和“走马灯”,灯上设置各种故事人物,有西施采莲、张生跳墙、刘海戏蟾之类。待灯里燃起蜡烛,冷热空气对流,人物即能循环转动,颇有趣味。有一只“上桥落马灯”,灯面上绘着小桥流水人家,粗看无人,但点上蜡烛,即隐约出现一个骑马的人影,跑到桥堍,人与马又会分离,马影先过桥,然后人影随后过桥,过桥后又跨上马背,渐渐隐去,其手艺的高超,使人惊叹。

九.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州真丝弦线

又名厂丝弦线。采用天然蚕丝为原料,按照传统的手工工艺,先后经翻丝、缠丝、打线、熏线、上胶、拉线等6道工序完成。先将单根蚕丝理顺后,按品种规格(分15-450根丝)合并成单股丝束,谓之翻、缠丝。接着便将单股线束合并,按逆时针方向绞紧为弦,捻度紧密而均匀,俗称子眼,达到古琴书所谓密如连珠随后将打成的弦线置入箱内,用点燃的硫磺熏透。即刻上胶,再将弦线投入含有适量黄鱼胶汁的锅中煮透,务需掌握适度,至透而止,过则泛黄。最后放清水中漂净,张紧于阳光下晒干,严格控制干燥度,不干则易收缩,过度则易脆裂。色泽洁白似玉,子眼粗细均匀,音色优美,经久耐用。规格齐全,有普级老、中、子、缠、占弦线,甲级老、中、子缠、占弦线,定制弦线及各种花色弦线。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历史名牌传统产品,首当推今虞琴弦,即古琴弦。

十. 江苏省 苏州 姑苏区 苏州湖笔

据《苏州府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湖笔的制作方法已从浙江吴兴传人苏州。从此以后,湖笔便逐渐成了苏州的。苏州湖笔选料严格,工艺精细,性能多样,品种齐全。共有300多个品种,分为羊毫、兼毫、紫毫、狼毫、鸡颖、山马六大类,具有“尖(据笔锋尖如圆锥)、齐(笔锋整齐无参差)、圆(笔头浑圆丰满)、健(笔头具有弹性,苍劲有力)”四大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