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靖远县特产优美句子 靖远特产广告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靖远县特产优美句子 靖远特产广告词更新时间:2022-07-06 15:57:08

一.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北方铜鱼

  鸽子鱼学名北方铜鱼,鲤形目,鲤科,亚科,铜鱼属,地方俗名鸽子鱼。因其形似鸽子而得名,体扁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古铜色。头小,口小呈马蹄形,具长须一对,头长为口宽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齿末端斜切,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肉质细嫩鲜美,骨刺少。肉嫩醇香,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被视为珍馐佳品。是黄河中特有的珍贵鱼类品种,以味美肉肥著称,鸽子鱼栖息水域有局限性,主要分布在靖远至中卫一带的200公里的黄河河段。它鳞少身短,腹大嘴尖,被网后,隆起的脊背高悬,较大的胸鳍宛若鸽翅,远望犹如一只鸽子栖之网上,据志书《彩鱼》载:“山岩之上鸽子最多,涉入黄河即变鱼。味最美。”鸽子变鱼不堪信,但鸽子鱼肉,细腻白嫩,具有提气补虚,滋阳补肾的功能,是老弱病残者的滋补佳品,曾是历代朝廷必不可少的“贡品”。在封建社会里,皇宫王府举办盛筵,每当有人酒酣意醉,即食鸽子鱼醒酒,效果甚佳。在清代,宁夏曾用鸽子鱼向朝廷进贡,由于这个原因,民间又称其为宫廷鱼,并流传一句赞美鸽子鱼的俗话“天上的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的鸽子鱼”。据史料载,“民国33年,靖远输出鸽子鱼3000只,每只价高300元”。古往今来,鸽子鱼成为靖远首屈一指的名优。鸽子鱼数量不多,故而十分珍贵。它生活在黄河水流湍急的峡谷中,很不容易捕捞。寒冬它沉入河底冬眠;初春苏醒,3、4月间产卵;夏季黄河汛期水流特别混浊时,它不得不浮出水面换气,这时为人们捕捞的良机。鸽子鱼很留恋家乡,无论被黄河洪水冲得多远;清醒后也要长途涉水,逆水洄游,返回故里。在靖远无数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中,“鸽子鱼”的传说闻名遐迩。
    传说在黄崖、双漩一带天空飞翔的鸽子,每当夕阳西下,一双双、一对对,一齐向急泻奔腾的黄河激流中飞钻进去,一到河底则一变而成鸽子鱼。说来奇怪,从这里偶尔打捞上来的鱼和黄河中其他鱼类大有区别,它圆头尖嘴红眼圈,体短而圆肥,其肉洁白少鳞刺,看起来酷似鸽子。经烹调摆上筵席,味压各种名鱼,成为席上珍品。据说有一年一位渔夫,曾偶尔捕得了一对鸽子鱼,他上市兜售,却被官衙发现,见其状十分奇怪,衙役为了讨好县太爷,以十两白银购去献给了知府,知府一见,以为奇货可居,又孝敬给了皇上,皇上命御厨做好端上品尝,其味清香无比,认为天下任何鱼都难比得上它,当即传下圣旨:要靖远每年向朝廷进贡鸽子鱼一百对,定为常例,不得短缺,如有违阻,要拿地方官问罪。知县接到圣旨,心生一计,以为有利可图,便规定以百队变为千对的伎俩,命全县鱼户,在每年底上缴鸽子鱼一千对,若按期不缴,以违抗圣旨治罪,满门抄斩。
    从此县衙按全县渔户人数,规定每户捕交鸽子鱼数额,辈辈应差不能更改。不少的渔户们因为实在无力上缴,只得逃往他乡,另谋生活。
    为了应差,渔户们到了每年冰封大地的时候,便来到人迹罕到的黄崖、双漩峡谷,安营扎寨,顶着风雪,每到傍晚,身系麻绳,由河岸同伙拉坠,颤颤惊惊地踏着冰到河心打开结实的冰块,在冰眼中撒网打鱼,只要稍微不小心,就会掉入河中,葬身鱼腹;所以鸽子鱼身价很高。
    有一年,皇上在元宵节要大宴群臣,加倍向靖远索要鸽子鱼。当时天寒地冻,眼看快到大年除夕,而渔夫们十网九空,县衙的牢房内押满了交不上鸽子鱼的渔户。就在这时,有一个自称渔民儿子的渔民,挺身而出,来到县衙请求知县放了在押的渔民,他愿在一夜之内,交足皇上索要的鸽子鱼。知县正在为交不上鸽子鱼,愁得如坐针毡,听到这一喜讯,马上释放了在押的渔民,命令衙役带了这位自称渔民儿子黑夜赶到黄崖、双漩峡。这位渔民的儿子,摸黑带了一把斧头,走到结冰的河心,打开了碗口大的一个冰眼,命衙役把一盏灯笼放到冰眼旁,霎时河底的鸽子鱼望着灯光前追后赶,从冰眼蜂涌不断的跃出,不到半个时辰,鸽子鱼堆成了小山。衙役们喜出望外,车装马驮,好不高兴,浩浩荡荡地回县衙交差。走了一夜,第二天旭日东升,车马刚刚要起程上路,只听得车马之上扑扑咕咕作响,接着一只只的鸽子突然从车马中凌空而起,铺天盖地飞向长空,而且回头眸视着渔民的儿子盘旋,只见他也化成了一只白鸽同其他鸽子共同翱翔飞去,连一只鸽子鱼也没有留下。
    衙役们惊吓的目瞪口呆,只得回衙向知县禀明情况。知县听了更是吓得魂不附体,皇上等到元旦,还不见靖远知县贡鱼进京,便下圣旨押靖远知县到京,以违旨治罪。
    靖远县鸽子鱼的贡差,直到解放前才得以废除。现在鸽子鱼数量不断减少,已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究其原因,除了老百姓的滥捕外,主要是黄河水质的污染,特别是工业污染,从兰州的兰化兰炼和白银公司各大工厂排放的工业污水,破坏了黄河鸽子鱼的生存环境,使得这一珍贵地方几近灭绝。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治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动物,鸽子鱼这一珍贵鱼类有望得到空前的发展,那么,老百姓吃到鸽子鱼的日子也就为时不远了,我们热切的等待着这一天吧!

二.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威远新店七星椒

威远新店七星椒,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的著名,该品是国内最辣的辣椒之一,其辣度可达七星级,故名。七星椒历史悠久的,具有皮薄肉厚、色鲜味美、辣味醇厚的特点。

新店七星椒是四川省威远县的,新店的“七星椒”素以辣素重、回味甜而闻名,这种辣椒放在1米的视线内,常人就会有泪水熏出。中国吉尼斯总部考察认为新店七星椒是中国最辣的顶级辣椒。

威远七星椒以其独特具有的皮薄肉厚、辣味纯香、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富含大量维生素C、各种氨基酸、胡萝卜素、辣红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被誉为中国第一香辣之称号,是全国优质农产品,曾出口韩国、菲律宾、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2007年,威远新店七星椒已通过国家质量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新店七星椒的种植历史已有300年左右,到21世纪初,常年种植面积5000多亩,已辐射周边2县10余个乡镇,亩产鲜椒500—900公斤左右,总产2500—4500吨左右,是四川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协会命名的“七星椒之乡”。2001年8月成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吃椒比赛唯一指定用椒”。

新店镇计划在现有2万余亩七星椒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计划再建100亩良种繁育基地、500亩育苗基地、1000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1万亩绿色辣椒食品示范片,将七星椒产业打造成全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2012年,力争形成带动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鲜椒9万吨、干椒3000吨、辣椒制品100吨,椒业总产值6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8万户椒农人均增收675元,建成“中国七星椒之乡”。

三.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金四方无花果

金四方无花果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金四方无花果由威远金四方果业公司生产,是中华传统保健果品,先后获得“四川绿色食品精英奖”、被评为“四川省群众最喜爱的特色产品”。

威远历来有种植无花果的传统。为进一步推动无花果的种植和发展,2001年月12月威远县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结合国家西部退耕还林政策,辐射发展无花果种植2000余亩,专门从事无花果种植、加工。产品包括无花果鲜果、果干、果脯、果酱、果汁、果茶……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金四方无花果系列产品,选用川南无公害生态基地威远向家岭的优质药用无花果鲜果、根、茎、叶为原料,按照民间传统配主,结合现代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无花果系列产品独具特色。

无花果茶选用川南优质无花果资源中的药果制成,产品保留了新鲜无花果的芳香、色泽和营养成分,是健康、时尚、药食同源的新时代饮品。金四方无花果花粉、花瓣茶尤其适合女士饮用,被日、韩等国誉为“女人茶”。

无花果休闲果脯选用优质无花果成熟果,在洁净的食品生产环境中采用内江蜜饯的传统工艺加工精制而成。长期食用能起到防癌、消除肿块、清热解毒、排毒养颜的功效,尤其对吸烟导致的咽喉不适,效果更为明显。

无花果熟果干选用川南优质无花果成熟果为原料,未加任何添加剂、辅料、采用特殊工艺精制而成,保持了无花果特有的口味,是居家旅游、馈赠亲友的上佳休闲健康的天然果品。

无花果炖果选用川南优质无花果青果为原料,在洁净的食品生产环境中加工精制而成。产品保留了新鲜无花果的芬香、色泽和营养成分,炖食汤味新鲜可口、肉质细嫩。长期炖食,能起到防癌、清除体内垃圾、消除肿块、清热解毒的功效。

四.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长田沙田柚

长田镇长庆村:沙田柚

五.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两熟粄

两熟粄是客家小吃中的一种,制作过程中因要下锅煮两次顾名思义两熟粄。由于该小吃制作简单,吃起来香脆、美味可口,而备受人们的喜欢。此小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粘米粉盛在盆里,加少量水及油、盐一起搅拌,然后倒进锅里加热并用筷子不停搅动,直至糊状成粄团,再铲起锅。在锅里放适量水加热直至煮沸,将准备好的姜末放进沸水中,然后把起锅的粄团捏成小块状放进锅里煮,汤煮沸后撒少许葱花即可。

六.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靖远二毛裘皮

靖远二毛裘皮

七. 甘肃省 白银 靖远县 灯笼辣椒

灯笼辣椒

灯笼辣椒学名(Yargrossumbaily),地方名大辣子、园辣子、甜椒,为靖远优质蔬菜之一。植株高大,稍开张,叶片厚大,生长势强,要求光照、通风条件良好。果实扁园,纵沟较多,色泽鲜艳美观,一般亩产6000斤左右,中心产区在糜滩、东湾、乌兰等乡镇,沿河其它乡镇也有零星栽培。一般八月上市,十月底摘完。产品远销宁夏、西藏、四川、青海和甘肃各地。

八. 四川省 内江市 威远县 新店七星椒

新店七星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七星椒为威远县新店镇历史悠久的,具有皮薄肉厚、色鲜味美、辣味醇厚的特点。曾远销韩国、斯里兰卡、菲律宾、新加坡、香港等地。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并取得GB认证。2001年8月成为中国吉尼斯吃辣椒比赛唯一指定用椒。七星椒现已开发出干椒、泡椒、椒面、节椒、糍粑椒等5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威远七星椒以其独特具有的皮薄肉厚、辣味纯香、口感良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富含大量维生素C、各种氨基酸、胡萝卜素、辣红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被誉为中国第一香辣之称号,是全国优质农产品,曾出口韩国、菲律宾、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2007年,威远新店七星椒已通过国家质量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荣誉认证

1995年新店“七星椒”在第二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称号,并获GB认证;2001年8月又成为“中国电视吉尼斯吃辣椒比赛”唯一指定用椒;2002年取得绿色产品证书,新店镇也被确认为“七星椒之乡”,被授予“四川省之乡”,2007年国家质监总局192号公告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自2007年12月13日起,对新店七星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保护范围

新店七星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威远县人民0《关于报送新店七星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威府函〔2006〕9)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威远县新店镇、向义镇、界牌镇、严陵镇、铺子湾镇、高石镇、龙会镇、东联镇、靖和镇等9个镇所辖行政区域。

九. 广东省 梅州 平远县 七层粄

七层粄,是客家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过去,每逢传统节日,打醮或庙会等活动时,客家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七层粄,除自吃外,还用来招呼客人和馈赠亲友,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七层粄的传统制作工具是竹编簸箕,现大多改用铁皮或铝质平底大盆。原料为新鲜优质大米。制作方法:首先把适量的大米洗干净,经清水浸透后磨成米浆,用少量的花生油涂滑大盆,用勺子将米浆舀入大盆内,双手抓住盆的两端,慢慢摇匀粄浆,使粄浆厚薄均匀地遍布大盆,然后置于锅内用猛火蒸,三分钟左右即可蒸熟,熟了一层,再上一层粄浆,循环反复,直至七层,第七层都蒸熟了,便可起锅了。吃时切成菱形小块,可一层层揭开,蘸上煎制好的姜、葱、香油味汁,入口满嘴葱姜油香味,又有柔嫩无比的口感,令人越吃越想吃。

如果用7∶3的粘糯米比例磨制米浆,并在米浆中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起锅前在粄面上撒些炒香碾碎的花生芝麻粉,制作出来的就是韧滑甜香的七层粄,一层一层慢慢剥吃,风味则别具一格。

十.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威远无花果

威远无花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远无花果是四川内江威远县的。

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诱人的香气,只有甜蜜的果子,据《本草纲目》记载,无花果味甘、性平、无毒、治喉疾、主开胃、止泻疾、治五痣,有“千年仙果”和“21世纪健康守护神”之称。

这小小的无花果形成的产业,是内江市威远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该县产村相融、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在该县新店镇、界牌镇等地,均分布有无花果基地。

中国经济林协会在收到威远县申报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申报材料后,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并经过认真的评议和公开透明的公示后,认为威远县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符合中国经济林之乡的有关规定,特命名威远县为“中国无花果之乡”。

据了解,无花果产业是威远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无花果种植规模已达1.72万亩,今年还将新发展无花果1万亩,力争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突破5万吨、年产值实现2亿元,带动1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威远的无花果已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发展。金四方果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威远县无花果产业的“龙头”,专业从事无花果的种植、加工、销售,开发出了无花果果脯、花粉茶、炖品、果酒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威远无花果

四川省威远县以向义镇为核心,覆盖新店、严陵、界牌、镇西、高石、龙会、铺子湾、东联、靖和、山王、小河、连界、两河、越溪、碗厂、观英滩、黄荆沟、庆卫、新场等20个镇

《威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威远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建议的函》,威府函〔2015〕22号

四川省(区域)地方标准:DB511024/T1-201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远无花果生产技术规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