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通特产广告词150字 家乡的特产广告词15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通特产广告词150字 家乡的特产广告词150字更新时间:2022-06-09 10:22:26

一. 江苏省 南通 港闸区 巧酥(苏式)

最早制作巧酥是为了庆贺牛郎、织女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同时也是为自己祈求幸福。
原料配方:
外皮:特制粉3千克熟猪油300克
内坯:标准粉22千克植物油500克绵白糖7克饴糖5千克植物油(油炸用)10千克碳酸氢钠适量
制作方法:
1.面团调制:将小麦粉、熟猪油加入50℃左右的温水搅拌,静置片刻,成水调面团。把绵白糖、植物油和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再倒入小麦粉、疏松剂继续搅拌均匀成松酥面团。要求水调面团略软,松酥面团略硬,但悬殊不能过大。
2.成型:按水调面团与松酥面团之比2∶8包制,包好后搓成直径约10厘米左右的圆形长条,揿扁,用擀筒擀平,厚薄均匀,再用长尺(专用工具)夹直,切成短条,在短条中心用小刮刀划长约6厘米的刀口,将短条一端在刀口处从下向上翻出,另一端从上向下翻出,成为环形。
3.油炸:待油温升到160℃左右,把制品生坯由锅边轻轻放入,松酥面团受热后二氧化碳气体挥发,使制品体积膨胀,表面裂纹,水分蒸发,淀粉熟化,面筋蛋白遇热变性定形而浮上油面。由于松酥面团部位含糖较高,其表层有些炭化,呈棕黄色。要逐只翻转,使制品色泽一致,中心部位成熟。要注意油温调整。如果制品起发程度差,油温稍为降低;反之,制品过于起发,油温适当提高,但不能过高,防止外焦里生。油炸时间和油温要根据制品的块形大小、厚薄、受热面积、用料多少、投入油锅生坯的数量多少来确定。
4.冷却、装箱:制品起锅后,先放在滤油器里滤去浮油,即摊开冷却,否则油温高,不及时冷却会自然增色。待基本冷却后装盒或装箱。
质量标准:
形态:外形完整,大小一致。
色泽:深黄色或棕黄色,外皮乳黄色。
组织:微孔均匀,无糖粒,无粉块,白心部分不超出1/3,无杂质。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蛏干

竹蛏介壳形如两片竹壳,长方形,长约10公分左右。鲜蛏肉嫩而味鲜,是上等海味珍品,能治疗疾病。蛏干是将鲜活生蛏去壳后,蛏肉经热煮后晒干而成。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三醉

旧时如皋,江海河资源丰富,以志书所载名菜“如皋三醉”为例:醉河虾、醉江鲟、醉文蛤合称“醉三(仙)鲜”,是如皋传统名菜。河虾、江鲟和文蛤均含有相当可观的蛋白质、丰富的钙、磷、钾等无机盐和其它营养成份,以优质粮酒醉制,不仅保护了丰富的营养结构,而且味道极其鲜美,河虾补肾壮阳,文蛤降火去燥,江鲟保健养体。

四.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海安河豚

海安河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春三月,草长鱼肥。久负盛名的海安河豚又勾起了许多市民的口腹之欲。在“老海安”的记忆里,清明前后是吃河豚的最佳时机,此时的河豚肉质最为鲜嫩、营养最为丰富。

河豚,又名气泡鱼,是一种肉味极为鲜美的洄游性鱼类,被誉为“百鱼之王”和“鱼中极品”,它与鲥鱼、刀鱼并称“长江三鲜”。千百年来,河豚的美味吸引了众多的美食爱好者,但由于河豚体内含有致命的剧毒,品尝其美味,是要拿宝贵的生命去冒险的。因此民间素有“拼死食河豚”的说法。

然而,一朝得食河豚肉,终生不恋天下鱼;尝遍世间鱼万种,惟有河豚味最鲜。河豚因其肉质鲜嫩,味美绝伦,再加上河豚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稀有难得,故成为珍品,苏轼有诗曰:“萎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甘美远胜西子乳,吴王当年未曾知。”

素有“鱼米之乡”之誉的海安,南接长江,东临黄海,属长江河豚的主产区。2000多年前,海安居民就开始捕食长江河豚和海河豚。据老人们说,过去海安渔民打到河豚鱼,只是自己吃,从不邀请别人同享。这不是小气,而是怕吃出了人命无法交待。如果有人想吃,你自己坐下吃就是,但是吃死了你自己负责。到宋代河豚烹饪技术得到较大发展,河豚美食文化达到相当水平。宋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在范仲淹酒宴上,(海安境内有范公堤)即兴赋诗“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鉴于河豚的剧毒性,目前我国政府对河豚的食用并未全面放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豚鱼养殖基地,海安中洋集团从保护稀有资源、光大河豚产业出发,自1994年进行长江河豚的驯化和养殖,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完成了无毒级品种的培育,攻克了养殖河豚控毒这一世界性难题。将养殖河豚鱼的毒素控制在安全食用范围内。并于2002年1月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从此打破了“拼死吃河豚”的神话。海安餐饮业依托中洋河豚的资源优势,继承和发展河豚文化,制定河豚养殖,烹饪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从培育一生产一加工一食用完整的产业链。

在桃花初绽、蒌蒿青青、芦芽新生,品尝河豚的最佳时节,《海安中洋白汁河豚菜谱》问世了。海安皇冠酒楼的大厨为记者作了现场演示:选用中洋长江河豚宰杀,扒皮、去内脏、去眼、反复漂洗。把豚肝均匀切成两部分,在洗净的锅中加食拉油,烧至三四成热,倒入豚肝,下葱、蒜头、姜片,炒成金黄色,加入高汤,烧沸。再下河豚煮10分钟。再加入河豚皮,小火烧20分钟。加调味品后上席。大厨强调,制作时要注意0:一是宰杀时一定要除去内脏及眼。二是制肝时油温不宜太高。三是皮入锅不宜早,下皮后小火,莫让皮粘到锅,为确保白汁,下葱时宜用葱白,勿用葱叶。据介绍,这种做法的特点是:色白如奶,汤汁浓厚,肉鲜美柔嫩无比,食之回味无穷。其独特的美味,美妙绝伦。

时下,到海安品尝河豚已成为沪上游客一大时尚。

(综合其他消息)“拼死吃河豚”这句话。其实缘自于苏东坡。河豚被食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古时,海安、如皋称为海阳。南通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吴王夫差大胜越国之后,越王勾践奉上美女西施,一日,夫差拥西施于怀,正逢品尝一条河鲀,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随口说道:“爱姬玉乳可比之!”从此,“西施乳”就在民间传开了。而到了宋代,苏轼谪居常州,一士大夫请苏东坡品尝河豚,但见苏轼埋头大吃,就是不吭声,当这家人相顾失望之际,这时已打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忽又下箸,口中说道:“也值得一死!”

要说造物者真是神奇,竟把至毒极鲜融于一体,让人又爱又恨,而且欲罢不能,想要尝鲜,只有拼命一试。河豚,又叫气泡鱼,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1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海安是中国的河豚之乡,中国80%的养殖河豚,来自于这里,这里的河豚,是暗纹河豚。

海安处于长江入海口,这里咸淡相交的水环境,再加上适宜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河豚的生长,自古这里的人们就拼死吃河豚。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野生的河豚已经很难看到,而这里的人们经过潜心研究,终于掌握了人工养殖河豚的方法。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工养殖的河豚味道依然巨鲜美,但是毒素已经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于是,珍爱生命的人们,才可以不用拼死,也照样吃河豚。

在海安,河豚的吃法多种多样。“河豚刺身”弹性十足,爽滑润口;“白汁河豚”汤汁乳白,浓香扑鼻,喝上一口齿颊留鲜;“红烧河豚”肥而不腻,鲜嫩香醇,越吃越想吃。河豚不仅鲜美,还是真正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烹杀河豚的方法,其小心谨慎近似于外科手术。据说干这行的厨师是有“专业执照”的,厨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切下来的河豚肉一块块地放在清水池里仔细洗净,为的是将上面可能沾上的毒汁去掉,这时的鱼块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招人喜爱。

挑战剧毒河豚的三大吃法

河豚刺身河豚的最具挑战性的吃法是中式“刺身”。胖乎乎圆滚滚的几条河豚转被拎进厨房,不过十来分钟功夫,几盘鱼生就上了桌。据说鱼生中的极品就是河豚刺身,远胜我们常见到的三文鱼刺身。鱼生片薄如蝉翼,晶莹如玉,均匀地铺在盘子里,1而美丽,散发着难以抗拒的吸引。

红烧河豚 鲜美异常嫩滑无比,真是不负“食得一口河豚肉,从此不闻天下鱼”的说法。

白汁河豚汤汁浓郁香气四溢

白汁河豚讲究汤汁浓郁,白皙如乳,精要之处就在于“清淡”二字。用纯净水和恰当的火候让河豚自身的品质自然释放,这才是保持原汁原味的烹制方法。

五.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杜”字虾米豆腐干

是休宁风味小吃。杜家豆腐店的虾米豆腐干,以用料独特,制作精细,配方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

制成的虾米豆腐干,颜色淡褐,光洁细腻,香味浓郁,鲜美可口,有韧性,折叠不开裂,压榨紧结,刀劈不散碎。可切成细丝或薄片,撕开可见细密纹理,内有虾米一只。既可佐酒下茶,又可作菜肴的配料,当作零吃小食也别有风味。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草炉烧饼

草炉烧饼,顾名思义是以柴草为燃料加工制作的烧饼。这和桶炉烧饼以炭火熏烤在制作上有很大不同。岔河草炉烧饼的燃料是齐小麦秸,不适合用其他火草,因为齐小麦秸具有较好的韧性,即使烧成灰,也能保持挺直的膨体状,既便于焖烧,又容易扬火。扬火后火性文柔,烧饼内熟而外不焦,为其特点之一。

草炉烧饼用料比较讲究,每百斤面粉需生脂油15斤,糖粞2斤,去壳芝麻7—8斤,萝卜40斤左右(或韭菜20斤左右)外加葱和花椒少许。一般地说,秋冬以萝卜丝做馅,春夏则以韭菜做馅。它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较高:和面需用80度的热水,和到软硬适度,过软进炉容易“挂脸”(掉入炉内),过硬又不易熟透,入口不够松脆。饼坯大小、厚薄必须一致,在炉内才能排列整齐,同时熯熟。炉由口径一尺五六的小砂缸做成,横置于砖砌的四尺多高的台架上,象一台没钟面的大时钟。贴炉师傅不管严寒酷暑,贴烧饼时总是头戴船形帽“赤膊上阵”(冬季穿无袖棉袄),先用一个草把子在炉膛内生火,随即塞进一捆齐小麦秸,烤热炉膛后,用钢叉挑转未燃尽的草把横置于炉内,然后将火焰焖熄,把做好的饼坯每两只相对摊在手掌上,分别贴进炉膛。贴满后再用钢叉挑动草烬轻轻上下掀动,使火焰复扬起来。这时熏烤炉膛的叫面火。掌握面火火侯要恰当,过大过小都不相宜。一般待饼面呈蟹壳黄色,香味四溢时,操作者一手操一长柄钢铲,另一手握一长柄的、面盆那么大的铁丝笊篱,铲下烤熟的烧饼出炉。出炉烧饼既香且酥,不少人现买现吃,特别有味。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海安桑蚕茧

海安桑蚕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安桑蚕茧是江苏南通海安的。“海安桑蚕茧”质量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地域特色。

海安桑蚕茧

江苏省海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海安桑蚕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海政〔2014〕84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海安桑蚕茧》(草案)

八.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海门山羊

海门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门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海门山羊是以生产优质笔料毛为特征的肉、皮、毛兼用的山羊地方良种。全身被毛白色,当年公羊颈脊部所产羊毛挺直有锋,富有弹性,是制湖笔的优良原料,故常将海门山羊称为笔料毛山羊;羊肉膻味少,肉质肥嫩鲜美,适口性好;板皮结实细致,属汉口路;具有早熟、繁殖力强,产羔多;耐高温高湿,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等特点。

海门山羊产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带,中心产区海门市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水源充足,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海门市为江苏省棉花主要产区,多行粮棉轮作,粮经饲套作。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全市境内农户素有饲养山羊习惯,是全国山羊板皮和笔料毛生产的主要基地县(市)之一。

历史上,上海市郊县崇明岛,原属江苏省。据《崇明县志》记载,崇明岛形成于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岛上居民大都是从江苏句容一带迁来,因此白山羊亦可能随当地移民进入崇明岛,随后扩大繁殖传播遍及邻近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县。长期以来,经过当地人民不断选育提高,逐步形成了目前具有一定特色的海门山羊品种。.

海门山羊

地域范围

海门山羊原产地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包括三星镇、天补镇,三和镇、德胜镇、海门镇、开发区、三厂镇、常乐镇、麒麟镇、悦来镇、三阳镇、临江镇、海永乡、万年镇、树勋镇、四甲镇、货隆镇、王浩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天补农科所、市水产养殖场、长江芦荡养殖场、市苗圃。区域范围: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全市土地总面积1001.24平方公里。目前全市海门山羊年饲养量170万只,山羊业产值8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海门山羊头大小适中,头部呈三角形;嘴狭长,面微凹;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较粗长,角基粗壮,向后上方伸展,呈“倒人字”形;母羊角较细短,形似长辣椒,多向外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耳大小适中,向外上方伸展;公母羊均有须,丛生;体躯发育均匀,几近方形。腰背平直,四肢端正。全身被毛紧密柔软洁白,有光泽。成年公羊平均体重40千克左右,母羊23千克左右。 2、内在品质指标:海门山羊羊肉肥嫩鲜美,膻味小,肉质纤维细嫩,肥瘦适度,脂肪分布均匀,口感肥而不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富含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其中谷氨酸含量在4.5%以上,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含量均在1.8%以上。板皮属汉口路,皮张呈方圆形,皮板肥壮厚实,有油性,皮质致密柔韧,是一种上等皮革原料。羊毛洁白,挺直有峰,具有光泽,富有弹性,是制作高档毛笔的绝佳原料。 3、安全要求:海门山羊产品质量按照《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标准要求执行。

九.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盆景

如皋盆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皋盆景源泉于宋。《江苏旅游指南》云:“江苏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如有五百年历史的 盆景

苏派古柏桩‘秦汉遗韵’,有扬派明代盆景‘一把伞’,有如皋宋代大型盆景‘六朝柏’等,苍古拙朴,风姿隽永,令人驻足凝视,流连忘返”。
“六朝柏”俗呼“六朝松”,实为一株古桧,在如城水绘园的雨香庵前,至今800多年,供观赏叶片为主。加有宋代三盆桧尖柏,每盆都爆有“鹿角”,距今900余年,由如皋人民公园珍培。

造型手法

如皋树桩盆景坯料要求高,常见的有松、柏、榆、梅、榉、朴及黄杨、六月雪等。造型手法多以棕丝绑扎,注重细扎细剪。棕法相当细腻,主干扎成左弯右曲的“S”形,俗呼“一弯半”、“二弯半”,少数为“三弯半”。树顶扎成半圆形、圆形或扇形,向前倾斜称之为“刘海式”或“如意式”。枝片和短参差适宜,错落有致,大有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境界。

独特陈设

如皋盆景的陈设独特有趣。除两盆成对放置左右的“蹲狮式”之外,且有论“堂”陈设法,国内独此一家。按5、7、9不同奇数组合为“堂”。如5盆陈设,中间的为“文树”,两边分别为两弯半或一弯半的“武树”,互成对子,陈设7盆时,在5盆的基础上,两边各增加一盆一弯半。整“堂”景观趣味横生。“文树‘显得孤高,两边的两弯半如群臣,如侍女,如宾客;一弯半似女子挥动彩袖翩翩起舞,如嫦娥奔月之态。

文树

“文树”是根据画家倪云林画意制作而成,其造型独特,除刘海顶外,主干前有1—3个小顶,称为“怀中抱子”或“带子上朝”,层次分明,意境清旷。“武树”由两弯半、一弯半组成,有“文站武飘”之说。根据弓背、左右倾斜的角度及云片的长短不同,拟出多种多样的人物神韵。“一弯半”在一弯和半弯的交界处还有怀弯,使主干形成后弓态势。第一弯,弓背向上一边的云片称为“阳片”,呈逆风方向,反之为“阴片”呈顺风方向。阴片长,象征人的手臂,阳片短,为人的另一手臂,盆顶仍为刘海,要求照脚。“两弯半”所表现的风力比一弯半略小,树桩之重心偏下,树干倾斜度不大,其意境比一弯半庄重、华贵。
如皋盆景好似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都有缩龙成、小中见大的特点。如皋盆景讲究云头、雨脚、美人腰、刘海顶、鸡爪根,有风、雨、雪、露的四体意境。有云:“如皋盆景的特点是左倚右倾,顶部端正,株干古雅体型挺秀,多彩多姿,气魄雄伟。尤以雀舌、罗汉松最美观。叶色浓密,株型俊美,叶片雅丽,是庭院、厅堂陈设的艺术精品。

发展前景

如皋盆景在十年浩劫后,枯木逢春。1986年,我国首次参加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花卉博览会”,如皋17盆盆景参加了展出,是年下半年在意大利佩夏市“第十八届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如皋的一盆罗汉松荣获金奖,为江苏盆景的第一块金牌。1988年春天花汉民的“绿荫深处”虎刺盆景在香港获一等奖。1987年5月,如皋绿园经理花汉民应邀赴意大利讲学,引起了西欧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在意大利形成了一股强烈的中国盆景热,为如皋盆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白蒲茶干

白蒲“三香斋”茶干(简称白蒲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南通地方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三香斋"的来历:据《如皋县志》记载,公元三九七年即隆安元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家已将白蒲置为“蒲涛县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白蒲茶干”始制于清朝康熙年间,一们姓屠的湖州人在白蒲北街开的一豆腐干店,店号“三香斋”,又名“屠三香”、白蒲北街是南北交通要道,商业较盛,油饼粮行,京货店,水烟栈,各式菜馆,点心店,鱼行、茶馆等店铺林立,来往商人,小贩很多,每日清晨,商民,街坊乡老,小贩等都喜欢坐茶馆,闲谈生意经,山海经,一边谈心,一边买来屠氏的豆腐干佐茶。因其近似茶色,又是名茶配食的佳品,故取名茶干。到康熙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即一六九六年),“屠三香”生产的茶干由于加工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进嘴细软劲韧,美味可口,算得上色、香、味俱佳,茶干上模压店号,很有特色,被誉为白蒲一绝。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地方官特别选择了“三香斋”茶干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乾隆尝后甚悦,又听该店独家经营的介绍,便御笔写下“只此一家”的题字,赐予褒扬。屠氏得此御笔欢喜欲狂,并将“只此一家”制成金字匾额,悬于店堂,自得御笔“只此一家”,“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嗣后“三香斋”茶干店,生意更加兴隆,并设分铺于通城经营。清朝道光二十一年间编撰的《蒲涛志》记述:“蒲镇菽乳干为绝品,通称茶干,言可佐茗饮也,四远知名。本斋固有不传之秘,亦与镇中水土合宜,尝分铺崇川所作终不及此地味美。”这段记载,说明了后来“三香斋”未能在通城设立生产作坊的原因。

白蒲茶干传统的制作方法:白蒲茶干味美,主要是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操作认真,一丝不苟。人们检看茶干质量,常将茶干对角相折,总不断裂,而芳香扑鼻,群众夸说:“进了三里墩,闻到茶干香”,可见其味香沁人。白蒲茶干传统的操作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浸豆、糙皮、磨豆、扯浆、煮浆、点浆、包、榨、剥、煮、扎等,细说有二十一道工序。

白蒲茶干传统的加工,不仅工序多,而且每道工序的技术性都较强,与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关系。以煮浆来说,烧火要旺,煮得越快越好,如慢火烧,则易潮浆,对质量,产量都有不利影响。煮好的浆出灶入缸时,要坚持“过筛”这一道工序,将扯浆或套浆时从布眼中漏出的反渣去尽,提高豆浆的纯度,这样做:

(1)浆中的飞渣越少,生产出的茶干韧性越强

(2)韧性强的茶干在煮制过程中破碎少,成品产量高

(3)韧性强的茶干耐煮制吸味足,口味好。再拿煮制茶干来说,各种配料齐全,用料恰当,这也是保持名的重要环节。煮制的配料有白大川,元回、丁香、精盐、味精及自制的三伏酱油等,特别是自制的三伏酱油,要熬得浓,熬得香。此外,在选择黄豆豆种,浸豆的时间,气温季节的变化,煮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南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