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特产粉皮制作 山东菏泽特产粉皮怎样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特产粉皮制作 山东菏泽特产粉皮怎样吃更新时间:2022-06-13 16:43:05

一.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练庄粉皮

产于阎店楼镇练庄村。该村自清朝末年就开始加工粉皮,代代相传,规模逐步扩大。至2009年,全村共有粉皮作坊120个,年加工粉皮1500吨,产品远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靠粉皮加工,人均增收8000元。粉皮加工专业户练德林,投资20万元,建起占地300平方米的作坊,集原料仓库、制粉间、加工间、晾晒场、包装室于一体,配备调浆机、真空包装机等现代化生产设备,粉皮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该村还利用粉碴养猪,走养加销一体化致富路子。全村发展养猪户70户,养猪6400头,仅此一项,每户年增收1万元。

练庄粉皮,以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透明美观、清香爽口而闻名。产品呈现乳白色,薄而均匀,富有弹性,滑而不腻,有筋骨感,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凉拌、热炒、炖煮食用;既可单独做菜,也可荤素混调,久食不腻,是上好的美味佳肴。曹县的传统名菜“皮杂”就是用练庄粉皮为主要食材做成的。

练庄粉皮,用纯绿豆淀粉加工而成。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清暑止渴,清热解毒,补肾利尿,降血压,健胃生津,消肿下气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防止动脉硬化,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绿豆粉皮被誉为“绿色食品”,为生活中理想的保健品。至2009年,已成为曹县人走亲访友必备的土品。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二. 陕西省 安康 汉阴县 蕨粉皮子

安康地区的小吃,以汉阴最为著称。汉阴的小吃,又以“蕨粉皮子”最为有名。它胜过“汉中米面皮子”和“秦镇面皮子”。因地僻人微,缺少名人的品尝和文人的渲染,使它“藏在深山人未知”。

“蕨粉皮子”是以当地山中的蕨粉为原料的。汉阴地处秦巴山区中心地带,山中盛产野生蕨类植物,其根部贮存有大量淀粉,含量高达40%~76%,经加工可制成蕨粉。蕨粉细腻,有糯性,无污染,营养丰富,为滋补食品,胜过藕粉。还有驱风湿,解热利尿,消肿安神,去油腻,助消化,提神抗癌等食疗功效。

其制法:先将蕨粉用水调成粉浆,浆不可过稠过稀,以薄糊状为宜。然后以特制的白铁皮平底圆锅盛一薄层粉浆,置入滚开水中,稍许便熟,提出平底锅,凉水中稍浸,用筷头顺锅沿一旋,反扣,一张带微紫红色的蕨粉皮子便成了。

吃时,将粉皮子折叠,用刀切成指头宽长条,放人碗中加调料后即可食之。蕨粉皮子柔韧绵软,光滑细腻,润泽爽口,有着特殊的野味清香,口感极佳,诱人食欲。蕨粉皮子调料要全,醋、蒜水、姜末、味精、辣椒、香油、精盐、芝麻酱等一应俱全,尤其辣椒,不可缺少。否则,便少了魂,

口味大减。你看那秀丽女子,无论平日多么娇贵雅致,此时若不吃出个红嘴圈来,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蕨粉皮子是汉阴人款待宾客的上等小吃,无论大小宴席,即便金樽美酒、山海珍馐,还少不了一碗蕨粉皮子上在席桌的中央,而且是最受欢迎最先吃光的莱肴。那“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异乡游子,一回到汉阴,第一顿饭食就要吃那蕨粉皮子。即便是病人膏肓、九死一生、不进饭食的垂危病人,也还想吃一点蕨粉皮子,以开口胃,甚至死而无憾。不过,现在因蕨粉来源奇缺,多以苕粉、洋芋粉代替,其味道不如蕨粉,风味大减。真正的蕨粉皮子,已不多见了。

三. 河南省 信阳市 潢川县 潢川粉皮

以淀粉为原料(绿豆和豌豆粉为好),按淀粉用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分舀入一个个特制的粉锅内(铜或铁制,直径约20厘米),放在沸水锅里不停地踅罗,直至凝固,再将粉锅移置于冷水中,取出即成。这种水粉皮光亮柔软,折叠不破,久煮不烂,清香爽口。可凉调下酒,又可作肉汤配料。

四. 河南省 商丘市 虞城县 界沟粉皮

界沟粉皮
界沟粉皮以虞城县界沟镇王小庙、丁大楼所产为上,已有200余年历史。

制作方法是以绿豆淀粉为原料,加少许白矾,和成糊状,用“旋子”在开水中旋制而成。

其特点张薄均匀,大小一致,耐烫,烫好后晶莹如玉,隔日不食,色泽如鲜。

五.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州粉皮

下锅不粘,柔软可口,热吃、凉拌均可。产于汝州市。

六. 山东省 济南 槐荫区 山东糖煎藕

特点:色如琥珀,作蜜饯甜食。

制法:

(1)将大藕去泥洗净切碎,日晒出水气。

(2)将沙糖、金樱末、蜂蜜与切碎的藕同时装入瓷器内,用泥封闭。

(3)用弱火煮三天,冷后即可开用。

七.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粉皮

吴川粉皮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小吃。我吃过不少以大米为原料磨浆制成的食品,如广州的沙河粉、肇庆的肠粉、广西的桂林米粉,虽然美味与新奇兼之,但感觉还是吴川粉皮吃得爽口,吃得亲切。

吴川粉皮制作极其简单:将大米去净杂质,用清水浸泡1小时,磨成稀粉浆,取适量的粉浆倒在罩有薄布的竹箕内,放进大锅沸水上,加盖用旺火蒸熟。取出后反倒在准备好的木板上,揭下薄布则成。

吴川粉皮皮薄,韧而爽滑。因此,它的吃法多种多样:可捞,可汤煮,可炒。

捞粉皮是一种既简单又实惠的吃法。把成块的粉皮卷成条状,然后切成一寸见长的粉皮节,配上芝麻、香油、酱油便可食用。那香油是用花生油、韭菜放在一起久煮,把花生油、韭菜的香味发挥到极点,因而香味浓郁。捞粉皮现在在吴川的农村很少见了,在梅菉倒有不少。天刚蒙蒙亮,“粉皮米乙”的吆喝声总是首先打破早晨的寂静,那是粉皮米乙的流动商贩在沿街叫卖。也有固定推档的,学校门口、市场口、行人多的十字街口,都能见到卖粉皮人的身影。

粉皮的另一种吃法是汤煮。汤粉的特点是白嫩滑软,清爽不腻。将切成细条的粉皮放在笊篱内,放进开水中烫软,倒在碗内,再根据个人口味,拌上猪杂或是牛腩,再用上汤冲下,一碗散发着香气的粉皮让你食欲大开。梅菉的早餐店大多经营汤粉,特别是学校门口的早餐店,基本以汤粉为主。学生仔挑食,赶时间,衫袋羞涩,花上两三块钱,用不到两分钟,一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牛腩粉就捧到你面前,令你上午听课都充满精神。

吴川炒粉以坡尾炒粉最出名。坡尾人炒粉的镬并不用完整的镬,而是先去掉两个镬耳,再把镬沿削小,戏称“烂镬”。据说烂镬炒粉火匀、火旺、粉香,有“镬气”。炒粉时,先把镬烧旺,下花生油,再下猪油,放蒜子爆香,再下粉丝猛火急炒,接着下酱油、白糖、味精,搅匀后再慢火炒至黄色,最后撒下葱花或芫荽,即可上碟食用。这谓之“斋粉”。如果拌上烧猪肉,瘦肉或鸡蛋,就叫“肉粉”或“蛋粉”,味道当然要比斋粉更胜一筹。坡尾炒粉是吴川的美食之一,2006年被评为“吴川十大名片”之一,其排位在第三位,足见它的地位在吴川人心目中十分重要。它不但在街边、食肆、茶市可以见到,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吴川所有的酒家都有坡尾炒粉,并且有不少酒家把作为一个特色菜向外地食客推介。尽管酒店的炒粉要比街边的炒粉精致,我喜欢吃的还是街边的炒粉,三五个同事,忙完手头的活计,往往不约而同地叫道:“吃炒粉去。”随后,便会见到这样的奇观:一人一担箩头,一筐米粉,一只火炉,一只缺边的烂镬摆在街边,食客围在烂镬边,或蹲或坐,吃得津津有味。随后,食客中便添了我们几个。

吴川粉皮闻名遐迩。食客有“梅菉粉皮胜河粉”之说(河粉指广州沙河粉),但吴川粉皮是赚了人气亏了名气。现在还属于小作坊式经营,产品未能走出吴川。如何能机械化生产扩大经营及打响品牌,这是摆在吴川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八. 河北省 邢台 威县 威县粉皮

威县粉皮是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的。威县粉皮色泽银白光洁,略呈透明,具有弹韧筋道、口感爽滑、厚实耐煮等特点,深受县内外广大群众青睐。

威县气候和土壤适宜红薯的生长。以这里的红薯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粉条色正透亮、条细均匀,耐煮柔韧,筋道爽口,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肴,深受人们喜爱。

粉皮是用水磨绿豆淀粉纯手工精制而成,质薄如纸,晶莹透明,营养丰富,利口消腻。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益气明目的功效。

粉条、粉皮是威县有名的土品,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粉条、粉皮在前期制作淀粉的工艺步骤大致相同,漏制过程中,粉条是用漏勺将淀粉浆直接漏进沸水锅中。粉皮是在沸水锅内放置一只铜质圆盘,将淀粉浆倒入盘内用力旋转摊平,煮熟后晒干而成。

九. 山东省 爆腰花

【菜系】鲁菜

【特点】色泽美观,鲜香脆爽

【原料】

鲜猪腰250克,水发木耳30克,青蒜10克,酱油15克,料酒15克,葱、姜各5克,高汤50克,水淀粉25克,香油2克,清油500(实耗约75克),盐、味精、醋各适量。

【制作过程】

(4)将腰子一破两半,片去腰臊,剞麦穗花刀,改为三角刀块,葱,姜切丝,青蒜洗净切段。(2)碗中放葱姜丝、酱油、料酒、盐、味精、醋、水淀粉、香油及高汤兑成芡汁。(3)将腰花用开水焯去血水,捞出控净水。锅放油烧至八成热,将腰花0,捞出控油。(4)锅留底油,倒入腰花,下入木耳、青蒜段翻炒,烹入汁芡速炒,待汁裹住腰花上时淋香油即可。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十. 广东省 茂名 茂港区 粤西粉皮

所谓的粉,也就是粉皮。粤西地方的粉,和广州的不一样,广州的主要是汤粉和肠粉,最不习惯的是,那种浓浓的汤把米粉的清香遮盖地无处寻觅。而粤西的就不同了,它的粉皮不时像广州那样切的整整齐齐,而是一张张雪白四方的“皮”搁在一个竹篮里,你要的话,就跟老板说要几张,然后再称,要不,你就说出斤数,老板自然一切办妥。把一张张无味的粉皮,“调动”成可口的美食,简单说来,只有两个现在时髦的字眼:简约。这是粤西所有美食的主题。

一,汤粉。汤是最简单的汤。如果你说要斋粉,没问题。能吃牛肉的,就加上一勺牛腩汁,不能吃的,加猪骨头汤就行,上面洒一点葱花。牛腩粉也不像广州那样,有大量的香料,它显得清香淡口,吃完后决计不会再冲去找一支可乐。他们只是在谈谈的汤上面加一勺牛腩,再撒上几滴香油。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淡扫一层胭脂。别担心,那是很均匀的,足够你吃好。

二,炒粉。酱油,葱,香油,在锅中翻滚几下。

三,最美味的就是那捞粉了。夸张点说,在粤西地区的人们,每月所吃的捞粉,可以围地球几个圈,若有人统计的话。那是最简单的做法,白花花的粉皮,酱油,香油一拌,无论上午下午,天黑天亮,大小食府,都有供应,价格便宜,一两块毛就有交易,包你吃饱。能在此点石成金是香油,千万不要以为是芝麻油,那一共是分两种,一种是韭菜油,每个食肆都会自己制作,就连老百姓也会在自家完成。很简单,买韭菜回家,用油炸到它变黑,捞出韭菜,余下的那些油就是了。当然,还有一些香油的制法,问及时总听其曰:“祖传秘方也。”到现在也不得而知。第二种,就是花生香油,也就是在土作坊刚炸好的花生油,一阵真正的花生香味。在广州,每每听到不要吃土制的花生油,有这个素,那个菌的,会致癌。可在粤西,这些香油,就是他们菜肴的灵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