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江侗族自治县土特产礼品店 三江县侗魅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江侗族自治县土特产礼品店 三江县侗魅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2-06-01 06:34:43

一. 青海省 海北 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青稞

门源青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门源青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门源青稞是青海海北门源回族自治县的。

青稞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辽阔,但从中国范围来说青稞的种植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西藏两省区及甘肃、四川仅靠青藏高原的边远地区。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古属羌地,以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而不发达。但海北两大古文明遗址—门源永安城遗址和浩门古城遗址出土的遗物中皆发现青稞籽粒,距今约4160-2980年,足见当时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和食用青稞。近年来我省青稞栽培面积长期保持在80-100万亩,仅次于小麦、油菜,是青海六大作物之一。青稞也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我县是全省藏区青稞主产区之一,全县青稞面积保持在16万亩,青稞年均亩产250公斤,在全省青稞生产中占上水平,历史最高单产达到465公斤,因此尚有很大的增产潜力。这里的群众历来喜种青稞,重视青稞生产,积极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

门源青稞

门源县青稞杂粮营销协会

地域范围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0°55′28″至102°41′26″,北纬37°03′11″至37°59′28″,海拔高度在2388——5254.5米间。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是青海省的“北大门”。县境东西长156.24公里,南北宽103.99公里,总面积6902.26平方公里,辖4镇8乡,省属单位有浩门农场、门源种马场。门源青稞在全县范围内种植,全县青稞播种面积常年在16万亩,约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7%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门源青稞的外在感官特性 (1)种子特性: 门源青稞祼粒、椭圆形、颗粒饱满、均匀,千粒重高;是酿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可加工成“糌粑”等各种特色食品。 (2)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叶色绿,叶耳白色叶姿平展。旗叶下第一片叶长29.6±2厘米,叶宽2.15±0.2厘米。株型半松散,株高102.7±2.4厘米,茎杆黄色,茎粗4.13±1.5毫米,弹性中等蜡粉少。茎5节,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77±0.29厘米,第二节间长9.0±1.3厘米,穗下节间长31.4±1.8厘米。单株分蘖0.25个,分蘖成穗率40%,全田植株整齐。 (3)穗部性状: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脖弯垂。穗部半弯。穗形长方形。穗长6.0±0.4厘米,四棱,小穗着生密度疏,颖壳黄色,外颖脉黄色,护颖窄。长芒、有齿、黄色。 (4)抗逆性: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性中,较抗倒伏。 2、门源青稞的内在品质 检测结果表明:门源青稞含淀粉量≥60%,蛋白质≥10%,膳量纤维≥6%。脂肪含量≥1.5%。门源青稞营养丰富,品种较多,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要求及优良的贮存性,是生产青稞制品的理想原料。

二.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油茶籽油

玉屏油茶籽油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的。玉屏县油茶籽油为上等食用油,其色味清香,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油料木本树种,属于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成年树高3米左右,树龄可达400年至5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以油茶为原料的产品有茶油、茶枯、茶壳、茶树秆、茶根等。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茶油中含有饱和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铁、锌、钙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

玉屏油茶生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油茶生产发展迅猛,1958年,油茶产籽创造了历史记录,产量高达195万公斤,为国家提供了40万公斤茶油,居全国1100个县级油茶县产量的第二位。玉屏因而获时任国务院总理1提名,授予“油茶之乡”美誉。2001年,国家林业局再次授予玉屏“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目前,全县油茶仔产量为1500吨,拥有大龙健康油脂有限公司、康惠健康植物油厂等11家茶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000吨,销售总值达1200万元,创利税收300多万元。茶油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三.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牛瘪

“牛瘪”,又被称为“百草汤”。食“牛瘪”古已有之。据宋代朱铺著《溪蛮丛笑》记载:“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牛瘪”的制作工序复杂,将牛羊宰杀后取其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花椒、生姜、陈皮、香草等,放入锅内煮沸,文火慢熬,将液体表面的泡沫及杂质除掉,过滤回锅加入食盐、葱蒜、辣椒即成。可以将牛肉放汤中一起煮食,也可以“牛瘪”作盐碟,用煮熟的牛肉蘸着吃。

制作方法:

1. 首先给牛喂些牛爱吃的中草药—像首乌葛根绿豆柴胡参党土,人参,当归,防风金荞麦等等和一些新鲜的鲜草。

2. 喂半小时左右把牛杀了,然后将牛刚吃进到胃还没有消化的这些中草药取出放入高温锅加二倍以上的高温沸煎三十分钟后取出。

3. 用丝瓜咯多次去渣,去渣干净后存放在一边备用:

4. 然后将新鲜的牛肉放在樟木制的砧板上切丝(樟木制的砧板可以杀牛肉上有的牛肉钉),切好后放入锅中拌生姜片爆炒二十分钟左右。

5. 炒熟后可以将牛瘪倒入牛肉中(如果是炒牛肉则放少些,拌后炒到半干即可以了。如果是火锅则至少放入现有牛肉的两倍),同时加盐味精等配料,要吃时还要放些五香(即石菖蒲)藿香、川芎等为香料即可。牛瘪还有汤锅与干锅之分,即火锅汤汁的多少,汤锅牛瘪比较鲜嫩,而干锅牛瘪香味更浓郁,热烈。

功效:

牛食百草,其中许多是草药,而牛胆则有消炎的功效,牛黄入药清火泻热众所周知。“牛瘪”既是一味独特的美食,还具有消炎解表、治疗炎症和感冒等功用。

四.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融水香鸭

融水香鸭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融水香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融水香鸭,俗称土鸭或糯米香鸭,是融水县农村群众长期封闭自繁自养形成的一个地方家禽品种,以耐粗食,体型小,绿壳蛋占50%以上,皮下脂肪少,肌肉丰满、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鲜美、无腥膻味,含有特殊的肉香气息,故名“香鸭”。 该品种原产地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心产区位于该县的三防、汪洞、怀宝、四荣、杆洞;滚贝、同练、安太、洞头、良寨、大浪、香粉、安陲等也有分布。

2006年6月18日经广西家禽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通过实地考查、听取情况汇报、审阅有关技术资料后,一致同意认定该鸭种为广西地方品种,并命名为“融水香鸭”。

经调查,2005年底融水香鸭存栏51230,其中保种群8500只,种鸭存栏3480只,能繁种母鸭2980只,种公鸭300只,后备种鸭4020只;年产鸭苗30多万只,肉鸭出栏30万只。

自1999年以来先后建立五个保种场,经三个世代选育后,在保留原有肉质品质的基础上,体形、外貌特征更趋一致,遗传特性基本稳定。

雏鸭绒毛颜色为淡黄色。成年公鸭头羽及镜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上部有一非常明显的白羽圈;白羽圈至胸部背部前沿羽毛为棕红色,肩部羽毛为深灰色与白色相间;副翼羽有紫蓝色镜羽,鞍羽呈紫黑色;腹部羽毛由灰白过渡至白色;尾羽紫黑色与白色羽毛相间,有2—4根紫黑色向上卷曲如钩状的雄性羽。

成年母鸭头部腹侧的羽毛呈白色或浅灰色,与体羽有明显的界限;鬃羽为棕褐色;副翼羽上有翠绿色或紫蓝色金属光。其余部位的羽毛颜色有三种类型:即浅麻花色97%、黑白花色2%、浅灰色1%。

其肉色呈深红色;喙为橘黄色、褐色、喙豆为黑色;脚胫为橘黄色、棕色;皮肤为黄色。

融水香鸭的体形较小,躯体匀称、细短,翅膀长而粗壮。

该品种在本地条件下自繁自养形成的,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性强,性情温顺,适宜大群饲养,以放牧为主,可利用河流、水库、小溪、稻田放牧,饲喂主要采用本地生产的农作物及其副产品,特别是本地香糯,以保持该品种的原有肉质香味。

五. 贵州省 铜仁 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黄桃

玉屏黄桃是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玉屏黄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玉府呈〔2017〕19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玉屏黄桃生产技术规程》

(草案)

六. 广西 桂林 恭城瑶族自治县 柚子叶粑

柚子叶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特有的小吃,在别处是很难寻到的。它的烹饪过程像蒸包子。蒸的时候锅下面放少量的水,锅上用有洞的隔离铁板分层来放。

柚子叶粑它的主材料不是用面粉,而是用糯米粉。要提前将洗净并且已经泡软的糯米拿去用机器碾碎。 将糯米磨成粉之后,最好拿一个无孔的竹筛放阴凉处摊开来晾晾。因为糯米是在浸泡之后拿去碾成的粉,适当的让它蒸发掉一些水份,做起来的时候才不会成团。

将和好的糯米粉捏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面团,像做包子似的将中心捏成个碗状。然后开始放馅。

自己家里做的馅要比街上卖的包子馅内容丰富许多。一般会有猪肉,竹笋,腐竹,木耳,芋头,葱花,如果想要更丰富些的话,还可以放些腊肠或者虾仁等进去。所有的材料不需要剁碎,只需切成细丁便可以了。当把所有的材料切好后,像炒菜似的放油,放盐,放味精等调料。放少量的水炒匀均,一定不可以煮出水来。就像蛋炒饭,要炒成饭沾着蛋,蛋粘着饭,粒粒分开,才能见其炒功。喜欢吃甜的人也可以做成糖馅儿,黄糖芝麻花生捣碎即可。

柚子叶也必须用油炒一下,恭城柚子树很多,所以采摘柚子叶不是件难事,有些自已家里就种有柚子树,没有的话跟有的人家打声招呼去田间采摘便可以了。采摘回来的柚子叶,要用剪刀将每片柚子叶的两端剪一丁点儿去,这样看起来不仅会美观些,放进锅蒸的时候,也比较齐整。柚子叶炒到晶莹剃透,沾上油变可以了,千万别放水。

然后,将美味可口的馅放进面团里,封好,包紧。最后放锅里,一个挨着一个,但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把用油炒过的柚子叶垫在下去。出锅时,不仅有糯米香,还有浓浓的柚子叶清香。

七.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榔棒

榔棒

榔棒,苗语叫做“粗(qiud)”,其做法是:制作榔棒的主要原料是猪血、猪小肠、糯米饭、薄荷花(干)和橘子皮。杀猪时,先用器皿盛好猪血(猪肉不要扰拌以免凝结),灌肠前,将糯米饭倒进血盆里与血拌匀,然后放上适量的食盐、橘子皮粉末、薄荷花粉末再拌匀,然后将以上拌料灌进洗净的小肠里,按30厘米一节一节用绳子捆好,打一个结,按4-5个结掏成一串。串好后,然后按串放入煮沸的开水中,边煮边用竹针扎入适当部位,扎时要用锅铲将扎口浸入沸水中,使血凝结,避免喷出。同时扎的好处还在于使之透气、易于熟透。此道菜一般过苗年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才做,这是招待上等贵客的佳肴。

八.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乡风味酸鸭

选用侗乡的自养的土猪、土鸭、河边鱼,经过一系列的侗乡特用腌制方法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腌制,从而制成侗乡特有的风味的肉食品;几百年来,该类腌制品【酸肉、酸鸭、酸鱼】一直是侗乡人民用于招待贵宾的桌上佳肴!

九.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禾花鲤鱼

禾花鲤鱼

“禾花鲤”即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尤其是洋溪、富禄、梅林、良口四乡三十个村寨把“烧鱼”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各家各户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山上吃“烧鱼”庆丰收。由于各家各户完成秋收时间不相同,吃“烧鱼”时间也不尽相同,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沿河百里稻田,秋收期间,山上天天有烟火,处处吃“烧鱼”,你若感兴趣走过旁边,主家会邀请你入围,用一条烧好的鲤鱼和一杯自酿米洒向你敬献,共庆秋收,预祝来年“禾花鲤”更大更肥。

十. 青海省 海北 门源回族自治县 门源奶皮

门源奶皮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门源奶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奶皮,是门源地区独特的回族名间奶制品,是牛奶煮沸后扬动起泡,再静止一段时间后由悬起的脂肪沫等凝结而成的物质,是牛奶的精华部分。门源奶皮精选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在继承回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需要精制而成。富含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门源奶皮白中透黄,油花点点,一张奶皮如同一轮皓月挂空;如同一幅女人的笑脸;如同超薄型白面大锅盔。奶皮上面蜂窝满布,沙孔密集,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绵,其味不油不腻,鲜嫩香脆。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让人食之不厌,留恋永久。

“青海奶皮数门源,门源奶皮在麻莲。”门源回族自治县麻莲回族乡是门源奶皮的主要产地。奶皮,是数百年的延续的回族民间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牌分散经营、无序竞争、缺乏市场空间的状态。2001年,门源县麻莲乡从培育奶皮产业,上规模、成优势、提效益、强品牌、闯市场,带动群众致富的目的出发成立了麻莲乡奶皮协会。协会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改善加工工艺、提高质量、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以及购买奶牛、扩大规模信贷资金等方面为加工户提供了大量支持。到2004年,全乡生产的奶皮质量明显提高,产量还突破了13万张,创收达104万元,其产量和收入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

门源奶皮精选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牧草和雪山泉水养育的牦牛、犏牛的新鲜奶汁为原料,在继承回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现代营养需要精制而成。富含优质蛋白,脂肪以及钙、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门源奶皮白中透黄,油花点点,形似皓月挂空、女人的笑脸、超薄型白面大锅盔。奶皮上面蜂窝满布,沙孔密集,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绵,其味不油不腻,鲜嫩香脆。其状似饼非饼、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

门源奶皮是所有奶制品中含钙量最高的,而且非常易于吸收,其吸收率是海藻、鱼类的两倍,是上好的甚至是最好的钙的来源,能有效促进骨骼生长,提高骨骼质量,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奶皮中的蛋白质是高质量的酪蛋白,它包含所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也符合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奶皮也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良好来源。

品尝门源奶皮是有讲究的,通常切成菱形小片盛在瓷盘里,品尝者自己用筷子夹数片放进碗中,如是你是客人主人定会热情地为你夹上,然后用上好的奶茶或熬茶浸泡片刻,边饮茶,边入口品尝。浸泡的奶皮久泡不化,绵软可口,细细品味,油而不腻,余味悠长;也可直接干食,干食香脆带酥,酥而不散,奶香纯真,爽口生津。

门源奶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门源奶皮产地范围为青海省门源县浩门镇、青石嘴镇、泉口镇、东川镇、皇城乡、苏吉滩乡、北山乡、西滩乡、麻莲乡、阴田乡、仙米乡、珠固乡共12个乡镇现辖109个行政村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