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少林寺特产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少林寺特产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特产更新时间:2022-05-31 00:46:01

一. 河南省 郑州 新郑 新郑红枣

新郑红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鸡心大枣、鸡心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的,素有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盛赞。红枣味甜、性温,是补血健脾美容的滋补佳果,而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倍受人们青睐,成为枣类中的佼佼者。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是大枣的故乡,大枣是新郑的象征。新郑种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1978年,在发掘裴李岗文化遗址时,发现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说明当时在新郑一带,先民们就已开始种植大枣。相传春秋名相子产执政时,郑国都城内外街道两旁已是枣树成行。
现今的新郑大枣主要分布在新郑市孟庄镇一带,为原生态枣树种植区。

新郑大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备受人们青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和磷、钙、铁及维生素B、C、P等物质,是天然的维生素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同志出访日本时,曾专门将鸡心枣馈赠日本天皇。大枣药用价值很高。枣树的叶、花、果、皮、根、刺皆可入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常食大枣可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劳伤咳嗽、贫血消瘦,养肝防癌功能尤为突出。“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就是大枣健康养颜的真实写照。大枣果实为缓和强壮剂,常用为滋药,治泻痢、调营工、疗寒热、治阳痿、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树皮性强无毒,收敛性强,止血、祛湿,能治腹泻,刀伤止血,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根可治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酸枣仁可做兴奋剂,炒黄后又可做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能。枣肉中含有人体必要的维生素P(又叫芦丁)一般每100g果肉中含量高达3385mg,居各种果品之首。枣树皮鞣质含量为4.1%,可做栲胶及染料用。
依托品牌效应,新郑大枣比外地枣的平均价格要高出30%--40%,每年还吸引全国其它产枣区约1000万公斤的大枣在新郑流通,新郑已初步形成全国枣产品集散地,大枣制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它地方,年平均出口量达600万公斤。全市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达280余家,并形成了以大枣生产加工为主的顶真食品公司、大红袍集团、奥星食品厂、郑韩香精厂等四个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开发大枣产品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年加工大枣1170万公斤,其中烟用红枣精、大枣浸膏、枣王酒、香酥焦枣、人参蜜枣、枣莲王饮料、好想你枣片、原枣等产品畅销全国十四个省区和东南亚地区。

二.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桔梗

桐桔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桐桔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桔梗,主产于桐柏山,质地上乘,亦称桐桔梗。入药可祛痰排浓、除邪避湿瘟、补内漏及喉痹。原为野生,现已能人工种植。广交会上,桐桔梗被行家誉为“桐参”,外销日、美、东南亚各国。

桐桔梗茶色泽呈琥珀色,晶莹剔透,口感纯正。

三. 河南省 郑州 登封 琵琶酥

琵琶酥是一种酥皮无馅点心。传说是乾隆皇帝让宫内厨师按琵琶丝弦形状做出的点心。具有色泽乳白明亮,入口酥软香甜,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 郑州)

四.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河南糊辣汤

糊辣汤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曹军粮草告急。曹军粮官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命令伙夫们搜集红薯叶、红薯干,又将马肉切成丝状,一同烩于锅中,再拌以炒熟的红薯面糊,放盐并杂以大葱、辣椒、胡椒等菜蔬作料,聊为兵士夜间充饥之用。不意其味竟异常鲜美,且食后耐饥顶饿。曹操偶然品尝到了这种又糊又辣的汤食,大加赞赏,遂亲将其命名为“糊辣汤”。

一碗糊辣汤竞能和三国扯上关系可见北方小食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了。

糊辣汤配料以鲜肥羊肉、面筋、面糊为主,杂以大葱、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针菇等20余种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鲜。食前加几滴小磨香油、陈醋,则更是异香扑鼻。

制作糊辣汤的关键环节,是“臊子”内各种作料比例要掌握得恰到火候。有些祖辈以经营糊辣汤为业的人家,家内多有祖传配方,上面记载着各种作料以及面筋、羊肉、食盐及水的配兑比例。

糊辣汤还有四种不同的风味,但是以河南周口西华县逍遥镇的糊辣汤为代表,另外还有开封糊辣汤、许昌糊辣汤、南阳糊辣汤。而关于糊辣汤的典故也有好几种版本,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一种是“正宗”的,但是我想不管它到底是谁先做出来的,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绝大多数河南人的早点就是糊辣汤,这一点你随便去那一个早点摊上都可以发现。

喝一碗冒着热气的糊辣汤当早饭,即便宜又顶饥,只要一块钱,真是价廉味美啊。不过这家因为卖出了名要一元五一碗早上卖完了就收摊了。

以后要有朋友去河南的话,建议你去喝一回糊辣汤,准保你忘不了那个味,就算你不喜欢喝的话你也会对它的味道留下深刻印象的。

五.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瓷

汝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坯质好、质明亮、面下呈斑点、隐纹、冰花。为历代珍品。产于汝州市。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

物产丰富的汝州本是商贾集聚之地,文化积淀由来已久,贞观盛世使汝州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汝州陶器的发展促进了陶瓷业的兴盛,从汝州瓷业的兴盛说明汝州早在远古时代,造瓷工艺已较先进。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据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微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汝瓷”烧造地

北宋时间,北方烧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时属直隶州即现今的汝州市),当时(公元1102—1127年)汝州辖管郏县、龙兴县(现今宝丰县)、鲁山县、汝阳县(伊阳)、叶县、襄县等地(据《中国美术史》记载)。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南北两大瓷区;北区从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区张公巷、文庙,大峪乡的东沟、陈家庄至黄窑到临汝镇的坡池;二是以北汝河南岸的严和店起沿东南方向延伸至罗圈、桃木沟和清凉寺、梁洼,直至段店,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窑炉。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州东北方烧造的是稍有花纹装饰的青瓷,釉色极润泽而带葱绿是早期的产品;南方烧造的,多有印花或刻花的装饰,隐隐浮现在透明的艾绿釉之下,但制作时代可能晚到南宋;市区出土的大多是汝窑新窑器,多为天青色汝官瓷。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

烧造“汝瓷”主要原料

唐代,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黄长石、砂岩石、半坡土、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汝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从汝州城北的唐代墓中,曾出土一件残破的天蓝釉汝瓷碗,属晚唐时期产品。1988年9月于鲁山县段店古窑址,亦发现残破天蓝釉汝瓷缸,属唐代早期产品)。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 “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汝瓷釉汁莹润,多豆青、粉青、月白、葱绿等。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是古陶瓷中罕见的珍品。

相关历史记载资料

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本,曾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遂平县 河南冬桃

产地:中国河南遂平。

特点:果实较小,色黄白或略带红晕,肉细皮薄,不易剥落,汁水较多,味甜度一般,肉质硬脆。冬桃成熟晚,肉细,核小、水分多,香甜可口,又耐储存。


七.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帖

《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

《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也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20通石碑静卧在展厅内,日光灯下闪烁着幽幽光华,石碑上镌刻着先秦以至隋唐五代的名家书法精品。细看之下,郑国大夫皇颉的字潇洒俊逸,酒仙刘伶的书法自由奔放、洒脱不羁,李世民的书法意兴天来,字外风云,有皇家风骨……这数十方碑刻,便是被清代《直隶汝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抚的清代碑刻学家毕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为“真宋室之鸿宝也”。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登封 少林软器具

少林软器具有护头、护身、护肘、护手、护裆、护膝、护腿、护踝等。软器具用皮或革制成,主要用于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不受伤害。

九. 河南省 焦作 温县 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太行山苍茫遒劲,母亲河源远流长,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钟灵毓秀,世界文化瑰宝太极拳博大精深,“国药之宝”四大怀药声誉海内外,形成了焦作城市的三张名片。

焦作市太极庄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诞生并脚踏实地的走过来,秉承太极文化之精髓,吸纳焦作山水之灵气,在人杰地灵的土壤中依托天然四大怀药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先导,潜心研究、种植、开发、生产、推广以四大怀药为主要原料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系列,建立太极庄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太极庄四大怀药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科研技术和工艺,发展怀药深加工。公司成立不到十年的时间,研发上市产品百余种,成为怀药行业的一个亮点,当地知名品牌。

十.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卫东区 河南蒸面

材料

湿面条---面摊上那种细细的,方的.最好没放碱的

肉----最好带点肥的,切小块.当然懒人可以让卖肉的绞成丝

黄豆芽若干(也可以用长豆角'青菜)

做法

蒸面---把面条揪成段蒸熟

炒菜---炒菜都会了,不同的是最后要放一点酱油,然后水要加多一点<标准是要把蒸过的面条拌匀,但不能剩水>

拌----把蒸过的面条拌到菜里,注意面条要弄散,<如果用的是青菜,先把菜盛出,只留菜汤拌面>

蒸----把拌好的面和菜放在蒸锅上继续蒸.快出锅时可以滴一点香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