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特产的介绍150词 湖南的特产介绍450字以上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特产的介绍150词 湖南的特产介绍450字以上更新时间:2022-06-06 06:06:36

一. 天津市 东丽区 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
( 天津)

二. 湖南省 怀化 溆浦 片子牛肉

先把整腿牛肉剁成大块,后切成0.5厘米厚,约5×7厘米的长方片子,再用滚油在锅里炸一会,然后放上香料拦匀,放到缸内用木炭文火煨,这样煨好的牛内外酥里敕,色香味俱全。

三. 湖南省 怀化 麻阳 麻阳白鹅

麻阳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阳白鹅是我国优良的肉用母系鹅种,为我县养殖特色产业。喜水湿、爱阳光,以吃草为主,具有觅食强、生长快,耐粗饲等特点,躯体较长,颈细长呈弓形,肉瘤突出,喙、蹼及肉瘤为橘黄色,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饲料消耗低,抗病抗逆能力强,繁殖率高,羽毛为白色。麻阳白鹅肉质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加工烤鹅、腊鹅的上等原料,鹅肉可以进行炒、炖、蒸、酥多种烹制,尤其是麻阳火锅炖鹅肉更是别有风味。

比同类品种具有生长快,产蛋多,饲料利用率高等优良特性,它的产生,打破了我国鹅品种中产蛋多的体形小、体形大的产蛋少的格局,湖南省科委列为“丰收计划”之一并在全省推广。1998年,全县白鹅发展到100万羽,出笼90万羽。

麻阳白鹅

麻阳苗族自治县养鹅协会

13171359

活鹅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五.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三屯西瓜

三屯西瓜是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谭家场乡的。三屯牌西瓜个大、皮薄、肉脆、味甜、含糖量高,口感非常好,可谓西瓜中的极品。

湖南省辰溪县谭家场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山气候,早晚温差在20℃以上,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该乡产出的“三屯”牌西瓜个大、皮薄、肉脆、味甜、含糖量高,口感非常好,可谓西瓜中的极品。2013年该乡西瓜基地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预计产量将超过300万斤。

六. 湖南省 湖南黑猪

湖南黑猪全身背毛黑色,头中等大小,耳大小适中、略向前倾,嘴稍长,颜面平直,蹄壳黑色,体型长,无皱褶,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而较高,臀部较丰满。有效012个以上,排列均匀,体质健壮,遗传性能稳定,繁殖力高,适应性强。其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如下:

生长发育快:后备猪在生长发育期内,以体重50千克为界,分前期20~50千克和后期50~85千克两个培育阶段。饲料的营养水平,消化能前期饲料为每千克12.55兆焦,后期为每千克12.5兆焦,粗蛋白前期16%,后期14%。6月龄公猪体重74.97千克,体高64.78厘米,体长105.5日厘米,胸围93.95厘米,腹围96.9厘米,臀围72.81厘米,3点背膘厚2.7~1.84厘米;6月龄母猪体重74.79千克,体高63.46厘米,体长104.42厘米,胸围95.05厘米,腹围103.93厘米,臀围72.3厘米,3点背膘平均厚2.55厘米。成年公猪体重180~230千克,母猪体重170~210千克。

繁殖力高:后备猪6月龄性成熟,体重在85~95千克、年龄达7月龄即可配种;纯繁初产母猪每窝平均产仔10.67头,产活仔10.07头,初生个体重1千克,35日龄断奶窝重63.9千克,70日龄育成率93%;经产母猪窝平均产仔13.47头,产活仔12.98头,初生个体重1.12千克,35日龄断奶窝重84千克,70日龄育成率94%。

肥育性能:湖南黑猪具有良好的耐粗性能和适应性,该品种育肥前期和后期在上述饲料营养水平下,达90千克日龄为177天,平均日增重607克,料重比3.4:1,平均屠宰率73.4%,胴体重66.3千克,胴体3点背膘厚1.4厘米,眼肌面积27.84厘米2,臀腿比例29.15%,瘦肉率57.95%,肉质表现肉色鲜红,大理石纹十富,肌问脂肪含量3.95%,pH6.3~6.4,失水率13%~21%,24 小时滴水损失为4.19%,48小时滴水损失为5.8%,熟肉率68.2%,无PSE肉和DFD肉;以湖南黑猪为母本,以大约克猪、长白猪杂0套生长的商品猪,在同等营养水平下,体重达90千克日龄为167天,料重比3.25:1,90千克屠宰率74.58%,胴体3点背膘平均厚2.28~1.99厘米,眼肌面积19.64~31.57厘米2,臀腿比例29.62%~30.22%,胴体瘦肉率61.45%~62.21%。肉质优良,无PSE和DFD肉。杂0套全窝育肥产瘦肉468千克,超过厂中国瘦肉型猪新品种、新品系选育协作组制定的瘦肉型猪杂0套窝产瘦肉量450千克的指标,杂交效果好。

湖南黑猪从选育至今,已经历8个世代,目前存栏能繁核心群种母猪300头,繁殖群种母猪800头,年供种能力在l万头以上,该品系猪已相继在湖南省的常德市、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邵阳市、衡阳市、益阳市以及广东省阳江市、云南、贵州等省市的农场、农村推广18 000头,促进了湖南以及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猪种改良和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发展。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八.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靖州蜜饯

是怀化的传统,产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南瓜、西瓜、冬瓜及一些中药为原料,用蜜糖腌制而成。品种和花色多种多样,成为人们非常欢迎的食品之一。

靖州蜜饯是用未成熟的柚子切片做原料,或用冬瓜、黄瓜、西红柿等切片雕刻成各种图案,多以吉祥图案如龙、凤、鸡、羊、鱼、虾等为题,再以糖腌后晒干。加工后的蜜饯光洁晶莹,玲珑剔透。

靖州的苗族侗族自治县,随着她的民族文化“苗族歌鼟”成功申报为国家第一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名扬天下的同时,当地盛产一种纯手工制作的“果饯茶”渐渐为外人所知。这种用各种瓜果为原料,加以不同的造型制作而成的食品,靖州人称之为“蜜饯”。其中以青柚雕成的蜜饯更是此中一绝,堪称精美的艺术品。

靖州蜜饯是将未成熟的柚子青果切成片,用柳叶刀雕出龙、凤、鱼、虾、花、鸟、虫、叶以及“喜鹊闹梅”、“孔雀开屏”、“燕子啄泥”、“二龙戏珠”、“嫦娥奔月”、“鱼儿戏水”等一些图案,放在水中漂洗,然后拌白糖或蜂蜜,晒干即成。吃起来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润肺生津的药用价值。雕花蜜饯除用柚子青果作原料外,还用冬瓜、黄瓜、菜瓜、西红柿、苦瓜、红豆、刀豆、瓜筒子、天茄子作原料,瓜类切成长方形、菱角形、四尖角及其他花样;苦瓜雕出水癞头1;豇豆扭成三耳结、扣子结;刀豆专织兰花;西红柿专做海棠花;天茄子专做玉簪;瓜筒子做成仙人柱。上述蜜饯,都是送礼佳品。

未食之前,人们就会被雕花蜜饯精巧有趣的图案所吸引,食欲倍增,食之则口味独特、气爽神清。其脆生生、甜蜜蜜、香喷喷的美味来自柚片和优质白糖。直接食用,咬在嘴里“咯嘣咯嘣”作响,也可用开水冲泡,特别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欢;当地比较普遍的食用方法是将蜜饯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3至4分钟,有时再放入些蜜枣、花茶等。冲泡后的蜜饯晶莹剔透,甜美清香,茶水甘甜,是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

2009年,雕花蜜饯技艺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九.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通道生姜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全国生姜的生产区之一。通道生姜以块大、纤维少、脆嫩和辛辣适度的特点畅销省内外,是制作糖姜、五味姜、姜汁饮料以及药用的上等原料。侗乡群众用它制成的剁辣子姜,成为宴席上一道极受欢迎的开胃菜。

做剁子姜很有讲究,选用的辣子必须用立秋前的新鲜红朝大辣。立秋后籽多、皮厚的菜辣子是不能用的。因它在腌制过程中会渗出很多水,容易变酸起白。生姜则必须选用上市不久的鲜嫩仔黄姜。老姜纤维较多,影响口感。买了或摘来辣子后,洗净风干,去些水分,然后在盆里剁碎。辣子剁碎后放入适量粗盐搅匀,生姜洗净去皮,切成块,放适量盐晾一到两天。然后选用上等不透风的坛子,把剁碎的辣子和生姜放入搅拌,加入少量白酒,用薄膜封好坛口,盖上盖子,剁辣子姜就大功告成了,一般个把星期后就可以开坛食用。

十.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