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特产裹蒸粽作文结尾怎么写 风味食品粽子作文4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特产裹蒸粽作文结尾怎么写 风味食品粽子作文400字更新时间:2022-06-11 20:31:03

一. 广东省 肇庆 端州区 肇庆裹蒸粽

肇庆裹蒸粽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肇庆)

肇庆裹蒸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3个区市现辖行政区域。

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 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将浸泡过的糯米和绿豆沙、猪肉馅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来;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十个小时以上,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粽了。

现在肇庆,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粽,除用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市面上的肇庆裹蒸品牌有“豪居香”、“裹香皇”、“皇中皇”有“肥仔伟”之称等,价格由3-12元不等。

肇庆的裹蒸行业的创奇人物--钟八先生,之前是裹香皇的创始人,现在东山再起,于2009年创立了“豪居香”,在他的实力驱使下,“豪居香”一跃成为肇庆裹蒸行业4大品牌之一。

不少中外游客都闻名而来,不仅购买裹蒸粽作为旅游的礼物,还有意了解裹蒸粽的制作过程及历史。裹蒸粽作为肇庆的一张名片,名不虚传。

二.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高要霸王花

高要霸王花--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剑花又称霸王花,高要市种植面积共8000多亩。

三. 广东省 肇庆 广宁县 赤蕨干

赤蕨,产于广宁山野,因其有粘液,故又称"山蟮"。3、4月间多食其鲜品,其余时间多食其干品,富含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能"去暴热、利水道、补五脏不足",有安神镇静之功效,常饮可以预防糖尿病。食之爽滑可口、清香绵软可蒸制肉类,也可用来煲汤,长饮有去湿利尿收敛之功效,民间除以赤蕨作菜外,还以赤蕨干剪碎泡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

四. 广东省 肇庆 德庆县 德庆广佛手

广佛手是中药材,属南药种类,在中药市场上价格稳定在8~10元/公斤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我县地处西江中游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均匀,阳光充足,冬季无明显霜期,十分有利于广佛手的生长和开花结果,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我县已掌握了一整套广佛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发展广佛手生产具备了有利的条件。目前,全县广佛手种植面积6500亩,2002年总产5500吨,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五.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谭脉西瓜

谭脉西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谭脉西瓜产于梁村圩内的谭脉片区域内,一年三造,个头小,约1000克左右,因产地在谭脉,因而得名谭脉西瓜。谭脉西瓜外表青绿、柔滑细嫩,皮薄籽少,果瓤鲜红多汁,清甜、蜜香、无渣,被喻为“瓜中之王”。2013年的种植面积约240亩,产量735吨,产值220多万元。

谭脉西瓜叫“小红宝”,果型小巧,单瓜重1.5-3公斤,皮薄,果肉鲜红甜爽,一年可种三造,无须轮作。谭脉西瓜的根系入土深广,对土壤条件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的是具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砂壤土。当西瓜栽后长出5~7片叶时进行摘心,待长出4~5个蔓时(即蔓长到50m左右)要选择3~4个强壮的主蔓留下,其余蔓摘除。每株西瓜株与株之间的主蔓用小竹签分开固定。当结瓜长至茶杯大小时摘心控长。一般在坐果后3 d左右进行选瓜,每株3~4个主蔓上只选3~4个生长均匀、瓜色好的瓜留下,其余的全部摘除。从而使瓜长得大小均匀一致,平均达到2 kg至3kg的标准。

关于谭脉西瓜。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梁松冈,讳壮,字行之,怀集梁村人,四十六岁时,即明嘉靖十三年,岁次甲午(公元1534年) 选贡。在任期间,他爱民如子,政绩卓越,民敬之如父,称之神君,很受上司器重,不久便升任南海县正堂,兼理(署) 番禺、顺德。一次回乡省亲,途经土名谭脉之西瓜地,吃了当地盛产的西瓜,感觉鲜红甜爽,回到南海县后,怀旧之心油然而生,故每年托亲友从梁村带谭脉西瓜到府上给亲朋好友品尝。当地人知道“神君”热爱谭脉西瓜,故形成习俗。

谭脉西瓜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岗坪镇、马宁镇、冷坑镇、大岗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高要肉桂

高要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之乡”(国家林业局林造发[2000]104号文)。西江流域是肉桂的主产区,近年来,我市大力调整农业布局,指导山区各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特别是提倡发展肉桂经济林,使肉桂业得到迅猛发展。肉桂种植也成为我市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桂基地,种植面积50万亩。我市种植的肉桂更以皮厚多肉愉、抗疫性好、病虫害少,桂油杂技少,桂皮荃含量高而享誉海内外,所生产的桂油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七.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横江狗肉

横江狗肉

横江狗肉,是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打造的地方特色美食新品牌。横江位于高要市活道镇的东南部,距镇城区约8公里,属山区丘陵地带,因此山里人家都有养狗看家的习惯,这些狗同时也是人们的美食佳品,原因是放养狗有着优良的肉质。狗是广东人的美食之一,但烹调方法各异,吃法也不一,就高要也有四种煮法,其中以横江狗肉最为盛名。它是经历几代人的打造才有今天的名气。1983年黄明深的爷爷黄横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带动下,率先到横江开了一间以烹调狗肉为主的“横江饭店”,把以往在乡下煮狗肉的技术带到了饭店,由于制作技术上乘,因而在当地少有名气,在第二、三代人的改良提高后,特别第三代传人黄明深,把制作技术发扬光大,其烹调的狗肉深受顾客的赞赏,从此横江狗肉成为了高要美食的一个品牌,享誉肇庆,就连珠三角地区也有不少食客专程驱车到活道品尝。

横江狗肉能深得大家的喜爱,在其选料、制作上都有其奥秘。据黄明深老板(烹调师傅)介绍,第一步首先是选好狗和配料。狗以20斤以上不老不嫩的本地放养狗为最佳,这种狗肉质好味道足,如果狗过嫩则肉质削而狗味不全,过老则肉质过韧吃作不便,幼老者更甚。配料有姜、蒜、葱、草菓、芫茜、生紫苏、甘草及有关当地的一些中草药材料等,这是黄老板制作狗肉的秘决。第二步就是制作。先是将狗用铁钳钳断气或用绳将狗吊死,这样的狗比用水溺死的更好吃。二是用禾草烤光狗,把狗皮烤至黄则可,但切忌把狗皮烤焦。三是把已切好的狗肉放在锅里煎干水份,煎水时要注意用炆火,要均匀,千万不要弄焦。四是在煎干水后在狗肉里加入姜、蒜、花生油等配料,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煮制,用炆火煮制40多分钟后(时间由具体制作过程中而定),期间调好味道。当狗肉煮开后,其香味四溢,引人唾涎,俗话说“狗肉滚一滚,神仙都企不稳”。炆好后还要焗二十多分钟再起油锅上餐桌,黄老板讲这一点很重要。经过精心炮制后的狗肉就可以供顾客食用。与烹调狗肉时一起制作的还有另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式——

镶狗肠,就是把狗的内脏、狗血及配料充填进狗肠里。黄师傅烹调的横江狗肉有其特点:味道淳香,皮脆肉爽,骨肉剥离容易,多吃也不腻,吃后凉喉。狗肉有滋阴补肾和胃的作用,老少咸宜。是一年四季美食的佳品,但以秋冬吃用最好。

八.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高要莲藕

莲藕

高要市境内河流纵横交叉,自古就是优质莲藕的重要产地。出产的莲藕,生食甜、嫩、脆,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之功用;熟食香、粉、糯,具有健脾开胃,补血止泻之功用。莲藕是大众熟知的蔬菜,食法也最多,是逢年过节款待宾客的佳肴。莲的药用价值亦颇高。400多年前的

《本草纲目》就对莲各部位的药用功能进行了详细记述,如藕节可“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等,莲心可“清心去热”。莲藕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藕含蛋白质1克、碳水化合物19,8克、钙19毫克、残51毫克、铁0.5毫克、维生素C25毫克。藕不仅可以炒食、煨汤,也可加工制成藕粉、蜜饯和各种花色点心。

九.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金利剑花

金利剑花

剑花,又称霸王花,俗称天尺花。每年小暑到中秋,乃剑花盛放季节,尤其在风雨过后,繁花竞开,故又有“风雨花”之称。

剑花生长粗犷,喜温、喜湿,病虫害极少,是一种生命力强、管理简便的仙人掌科植物。剑花性味甘、凉,入肺、胃经,含有三十个烷,具有清热痰、除积热,止气痛、理痰火的功效。剑花煲汤具有清心润肺、消署解热的功能,对痰多咳嗽有除痰理咳的作用。

金利是肇庆地区剑花生产的主要产区。金利剑花种植历史悠久,自清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过去只局限在破墙、废屋里种植延续发展至今成园成场,规模不断壮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据统计,全镇剑花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总产量达700多吨,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是农民创收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增长点。金利剑花驰名国内外,远销省、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

十.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粟米粥

粟米粥

桥头玉米粥,又可以叫粟米粥、麦米粥。桃源村(又叫黑岩村)盛产玉米,当地人称之“粟米”。玉米粉加佐料熬制而成的“粟米粥”是当地人的四季主食。桃源粟米粥色、香、味俱全,是驻颜益寿的农家美食。

玉米是石灰岩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桃源村里的之一。它比甜玉米稍硬,比一般玉米软,玉米粒表皮光滑,色泽金黄,具有皮壳薄、淀粉多、营养丰富的特点,长期食用,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多种元素,能使人体皮肤细嫩、面色红润,据说村里的人多数长寿,便是与经常喝玉米粥有关。而且这玉米粥的煮制方法也比较简单:首先将干玉米粒用机械辗碎,干磨成粉,然后用加盖的瓦缸密封贮存。煮时将水烧开,把预先用冷水开好的玉米粉浆倒进锅里,要不时地搅拌,以免烧焦。同时加入少许大米混合煮,注意掌握火候,先用旺火,待粥水煮沸后,可减弱火势,慢火熬之,粥稀或稠随自己选择,由事先加水多少而定。

桥头的玉米清甜又清香原因为:玉米从小到大,结果实从由小到老都是在麦树上,也就是到小麦在麦树上晒干了才摘,这样保持着它本质的清香和清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