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当下广西昭平县特产是什么 广西贺州昭平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当下广西昭平县特产是什么 广西贺州昭平土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6-07 20:03:25

一.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康平花生

康平花生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平县万果花生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2月3日在康平县工商局依法注册,注册资本500万元,本社从2006年4月末开始筹建,现有成员302人,聘请专家教授5名。主导产品是花生,注册“农家兄弟”品牌商标,2011年11月“农家兄弟”商标被评为“沈阳市著名商标”,办理绿证,进一步提高社员和农民种植积极性,树立“农家兄弟”独特绿色生态(黑)花生产品品牌形象,增加(黑)花生产品附加值和社员及农民收入,完善增强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2008年本社先后获得“康平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先进单位”、“沈阳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沈阳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12月被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沈阳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评为“沈阳市百强专业合作组织”,2011年9月被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辽宁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评为“辽宁省优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11年11月被中国行业领先品牌企业推介活动评为“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示范单位”;“农家兄弟”牌黑花生2008、2009年分别参加中国沈阳农业博览会获得“优质农产品奖”,2010年1月获首届沈阳地产特色农产品展销周最受欢迎特色农产品奖、2010年5月获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大会推荐产品(“农家兄弟”牌黑花生基地被评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大会十大示范园”候选基地)、2010年9月首届和2011年9月第二界“辽宁省合作经济组织名优产品展销会名优产品”; 2011年1月获第二届沈阳地产特色农产品展销周最畅销特色农产品奖;2011年5月 “农家兄弟”牌黑花生被评为2010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年度品牌”奖-2010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2011年9月黑花生系列产品荣获第七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2011年11月被中国行业领先品牌企业推介活动评为“中国著名品牌”、“中国优质名牌农产品”、“全国无公害绿色放心特色食品”。理事长是沈阳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理事、沈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协会常务理事、首届世界华人华商百名杰出三农贡献人物、辽宁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先进个人、2011创新中国十大优秀农民企业家。在全国范围内黑花生平均产量300-400斤左右,黑花生产品供不应求,本社经过长达七年的反复示范试验,总结出应用生物高科技产品必保黑花生同比增产25-50%的高科技种植方法,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科普知识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建立示范田,确立典型科技示范户,以点带面,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早熟7-15天,抗各种病虫害,减少传统化肥和农药使用量1/3以上,每亩可降低成本100-200元左右,2011年黑花生亩产量已达到500-700斤左右,未来他正向亩产量800-1000斤努力,每斤回收价6元,亩产值已达3000-4000元,随着黑花生每年每斤涨价1-2元左右未来2-3年本社黑花生亩产值可达到8000-10000元左右,达到了农产品供产销一条龙服务,树立了独具特色的“农家兄弟”农产品品牌形象,为扩大生产规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农民+商店+合作社+厂家”四位一体、合力发展、共同受益为营销理论,建立乡村组三级梯级结构,在每个乡村分别组建一个中心分部,打造现代农村新型服务网络体系,形成“合作社+基地+科普+农户+市场”的独特经营模式,并创新策划实施“辽宁省2345助学工程项目”,预计未来3-5年可实现助学总学员5000-10000名,帮助学员家庭总增收5千万至1亿元左右,同时更加促进进一步加大高科技产品和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直接惠及带动农户进行科学种田,确保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正在扩建农产品回收包装加工基地和万果万亩生态一村一品黑色农产品示范村,依托辽宁省农科院强大的科研实力,培育和示范推广黑花生种子,全力打造现代绿色生态农业供产销一条龙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跨省、跨地区经营服务的大型农村经济合作联合组织,预计未来2-3年可辐射带动农户万户以上,提高“农家兄弟”农产品和黑色系列产品品牌形象和地位,实现“农超对接”和“农批对接”, 争创省市级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使本社成为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社会效益一流的服务三农的助农增产增收的“加速器”和“催化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向跨省区域性蔓延,为更多的农民朋友带来更大的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使“农家兄弟”品牌天然黑色系列产品实现“种植于康平,立足于沈阳,围绕于北京,辐射于全国”的远景规划!早日将本社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带动农户做多、助农增产幅度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三最型”绿色生态农业团队!把康平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黑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康平花生

康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1618924

花生(果品)

二. 山东省 聊城 茌平县 茌平黑陶

从河间田畔,从10000年前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它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其制作工艺在距今4000多年前达到了中国制陶的巅峰状态。代表这一最高成就的正是茌平黑陶。它是古代艺术的凝聚物,蕴含着古代先民的智慧、情感和技巧。



1928年4月,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的东部做考古调查时首先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在经过充分准备后,1930年11月由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组成了考古队,对城子崖进行了首次发掘。1931年专家们对城子崖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多以黑陶为主,特别是一种蛋壳陶杯最具代表性,它“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因它的出现地处章丘县龙山镇,所以被命名为“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



莅平黑陶选用得天独厚的黄河故道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艺,最后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方法烧制而成。其制作之精致、造型之优美,更为世人所倾倒。被中外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其愈黑、愈亮愈显珍贵。黑色使人感觉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内涵深沉。黑陶的壮美与崇高让人们感觉到心灵震撼,宁静而致远。



但是,由于黑陶制作工艺复杂、烧结难度难以掌握,所以遗憾地失传了3000年。后来自发现以后,通过61年的不懈努力,其制作工艺才于1989年被研究破译。



为了使黑陶这一中华瑰宝得以长足发展,山东省聊城市黑陶研究所自9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潜研古艺。他们的作品均为精选泥料、严格调制、精雕细琢、高温碳化、古法烧制而成。并以丰富的造型,形象的表现手法,具有明快节奏感、韵律感的纹饰来体现形意统一,赋予黑陶制品以新的艺术内涵。使现代的黑陶制品,超脱了远古的实用束缚,升华为有生命语言的精巧细致、庄重典雅。它以黑色独特的魅力,走进人类审美的心灵,以纯粹的艺术形象进入百姓生活。

三.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豆面卷

豆面卷是黄米面做的别一种风味。把黄米面和好蒸熟,即所谓“粘团子”放上去擀成薄片,边擀边撒豆面,再蒸成面饼,切成小块。吃起来,有粘糕豆面双重香味,乡民多喜食之。

四. 山东省 聊城 茌平县 茌平乌枣

茌平乌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茌平在山东省西部,西滨大运河。茌平乌枣除了保持大枣的风味外,还有乌紫明亮的色泽,细密如花的纹质和甘甜鲜明的口味,是干果中的佳品。茌平乌枣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了。

1979年,乌枣产量达 330多万斤,近年来,茌平乌枣向亚洲、欧洲、北美等几十个国家出口,受到各国人民特别是旅外侨胞的欢迎。茌平故有“乌枣之乡”的美誉。

乌枣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旧县志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产品不仅供应当地,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五.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黄姚黄精酒

黄姚黄精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姚黄精酒是黄姚古镇著名之一,黄精酒是用野生黄精、优质米酒和红枣等泡制而成,酒香迷人,口感好,传说具有滋阴补肾,乌发润燥,强身健体等作用。黄姚黄精酒在黄姚古镇有着200多年的历史。

黄姚黄精酒,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的宫廷御用贡品,产于中国长寿之乡黄姚古镇民间秘方,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黄姚黄精酒坚持使用黄姚野生黄精、优质大米、红枣等酿制而成,酒味飘香、色泽金黄剔透,口感甘甜、醇厚顺滑,犹如琼浆玉液。据说常饮滋阴补肾、乌发润燥、强根骨、保精气、护肝肾、丽容颜、延缓衰老等功效。

黄姚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泡制出上乘的黄精酒。在每年的收获季节,人们便将黄精酒拿出来,互相馈赠,以庆丰收。随意走入一户人家,也许就能在厨房、屋角看到包着红布的陶瓷罐,这些就是人们自酿的黄精酒。揭开盖子,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九制黄精就是黄精酒的原材料,黄精和酒按1∶100的比例,放入到陶瓷罐中,把罐口密封之后,浸泡三个月以上就可以酿制成黄精酒了。随着时间推移,酒色开始慢慢转黄,成品的酒色应该是深黄透明的,味道甘甜、醇厚。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现辖行政区域。

《昭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黄姚黄精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昭政发〔2015〕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黄姚黄精酒》(草案)

六. 河北省 衡水 安平县 郑庄挂面

郑庄挂面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郑庄村以圣姑牌手工挂面为特色。选用优质小麦,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已成为郑庄村的品牌产品,并带动全村向绿色产业发展。

郑庄主要是明代永乐二年(一四O四年)从山西迁来的移民。他们原来就有制作“贡面”的手艺,又带来筋力极强的麦种,自己种的小麦,自己用石磨加工面粉,用滹沱河的好水合面,经过十三道的传统工序,要用两天时间才能完成。制成的挂面细如发丝且中空,被称作“洁、白、净、细、干”五大特色。食之柔韧、滑爽、筋道,营养丰富,是老人、孩童、产妇、病人的首选营养品。是当地待客的头道饭食。据该村健在的八十多岁老人回忆,他的先辈就把挂面送北京,叫做“贡品”。只是后来断了宫廷这条路,成为民间的传统大众名品。毫不炒作的说,郑庄挂面曾经是“贡品”、“宫面”。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应该是安平传统名优。

现在郑庄有三百多户,仍有一半人家继承了这项传统手艺。他们精选优质小麦自己磨面,或选名厂的专用粉为原料,严格按传统工艺生产,只是比过去更加先进,更加科学了。他们生产的挂面,完全可以同市场上的所谓“贡面、宫面”媲美,只是没有正名,没有注册,没有精美包装。我相信郑庄挂面总有一天要登上大雅之堂,走向大城市,走向超市,走向对外的接待窗口,名扬天下,为安平增光。

七.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新平荔枝

新平荔枝是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

新平花腰傣地区盛产荔枝,其所居的红河河谷是典型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河谷土地肥沃,且数百里之内无工业污染,环境质量接近原始森林、好山好水孕育出优质的花腰傣荔枝。5、6月份的傣家村寨一片火红,那是傣家人的荔枝红了。

新平的荔枝尤以腰街镇的“妃子笑”“大红袍”“三月红”荔枝最为有名。其所产的妃子笑又名玉荷包。妃子笑得名传说源于唐杜牧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果碧绿带红,肉厚核小,肉质细嫩爽脆,清甜带微香,品质优良,最宜鲜食。

大红袍荔枝,果皮鲜红艳丽,令人未食先爱。它以香、爽、滑、甜著称,食之使人回味。三月红为早熟品种,每年5月上旬成熟。果实较大,果皮鲜红,肉厚,肉白腊色,肉质稍粗韧、汁多,味甜带酸,最是味美爽口。

2012年新平荔枝种植面积近1万亩,以早熟水东为主,占85%左右,产量约200万公斤,属丰产年景。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豆豉

豆豉是永平人民在烹饪中较早使用的传统调味料之一,由于商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杉阳、博南民间制作的名声最响。

豆豉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黄豆洗涤、浸渍、蒸煮,冷却后加入曲霉菌,少量面粉,放入缸中让其进行发酵,同时拌入一定量的食盐、辣椒、花椒、茴香粉等,如此腌制出来的成品叫做水豆豉。佐以菜子油后腌制出来的,便成为油豆豉。近年来,有人又突发奇想,在杉阳把山野的香菇菌加入油豆豉中共同腌制,其味更为独特。

在烹饪中,豆豉主要是最为咸鲜调料使用的,可适用于多种炒、蒸、烧、拌菜菜肴、豆豉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医药作用。据说,常吃豆豉有帮助消化、减缓衰老、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防治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减轻醉酒程度八大好处。同时,还能解除其他一些疾病。在缺衣少穿的年代,一缸豆豉在乡下家庭中的地位,等同于一座小小的米粮仓,如今,走进永平许多人家,豆豉依旧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九.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酱大骨

酱大骨犹如东北人的性格,粗犷、豪爽、实在,不重雕琢。大骨头肉质鲜美,酱大骨棒很有特色,入味而不腻,配一根吸管让人吃起来大有啖骨吸髓的剥削感。也可以放下斯文戴上手套,拿起吸管伸进骨头里面,吃得痛快,骨髓对身体具有良好滋补作用。

十. 陕西省 渭南 富平县 富平墨玉

富平墨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墨玉

墨玉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仅产于陕西省富平县北部山区,其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可爱,极负盛名,其硬度为Mohs4o左右,素为治砚、刀工之上佳珍料,古人将其与钻石、宝石、彩石并称为“贵美石”。富平墨玉自秦汉时即有开采,据县志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镌字、琢磨,人号墨玉”也是我国著名的“石刻之乡”。富平墨玉及其作品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也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林、馆藏l700多件文物,其中80%以上为富平墨玉所制,秦李斯的《峄山刻石》,东汉合阳的《曹全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更是堪称镇馆之宝,时至今日,省博物馆无论是碑石复制,还是当代名家书法刻石,石料均取自富平,并由富平民间艺人雕刻。陕西中部的八百里秦川,被称为“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那一件件大型雕群,数量繁多的各类石刻、造像、拴马桩,从桥陵高15米,重40吨的华表,到乾陵前神秘的无字碑,还有国之瑰宝的“昭陵六骏”均是富平墨玉所制,清代翰林李因笃在其《唐陵墨玉》中写道:巨碛崔嵬百万层,唐家中叶起诸陵,青岑墨玉旋随辟,篆籀光芒到处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