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埔梅菜有什么特产 大埔老字号客家儿菜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埔梅菜有什么特产 大埔老字号客家儿菜推荐更新时间:2022-06-08 02:49:17

一.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百侯芒果

百侯芒果

二. 广西 玉林 北流市 六地坡梅菜

六地坡梅菜是北流有名的农业,在两广、海南、港澳地区甚至东南亚等地享有盛誉。

六地坡梅菜是选用上好的大肉包心芥菜(潮菜)、火筒菜,采用传统方法腌制加工而成,色泽棕黄,芳香浓郁,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及镁、锌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脂、消滞健胃等保健功效。老少咸宜,是家常便宴及馈赠亲朋的佳品。每当秋冬时节,在六地坡村,看到最多的便是一丘丘、一垄垄平整得像绿地毡一样的潮菜、火筒菜地。微风吹来,波浪般起伏。因此六地坡又是北流有名的梅菜村,全市大约30%的梅菜产自这里。

作为一道品牌名菜,六地坡梅菜对气候的要求较严,一般在秋后入冬时分种植,以施用农家肥为主,收成后经特别的工艺腌制而成,稍加晒干即可,既环保又可长久贮藏。外观色泽金黄,有少量盐分淅出,手感柔软,闻之有独特的芳香,食之清脆爽口。性不寒、不热、不湿、不躁,还有良好的消滞祛湿,促进消化等治疗保健功能,又被称为健康菜。

三.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笋粄、豆粄

笋粄、豆粄

笋粄、豆粄其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内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冬笋为好)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至于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煮成后用热油浸润,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四.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珍珠粄

珍珠粄

珍珠粄原名老鼠粄,著名作家杜埃认为此名不雅,故改名为“珍珠粄”。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做法是用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锅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磨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丁、葱花、胡椒粉等佐料,美味有加。大埔县内以西河一带珍珠粄最为有名。

五.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大埔乌龙茶

大埔乌龙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埔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系中名优品种。具有清、香、甘、滑、醇等特点。是饮用保健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一九九五年十月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奖,是乌龙茶系列中属珍贵品种,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制成,品质极佳,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翠绿油光,自然花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汤色绿黄明亮,香韵持久,回甘力强,常饮能提神益思,降低胆固醇,有益人体健康,养生延寿的特种珍品,盛誉中外。

地域范围

大埔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东连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西邻梅州市梅县、梅江两区,南接同市的丰顺县和潮州市饶平县,北依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大埔乌龙茶保护区域大埔县县域内,包括大埔县现辖下的湖寮、百侯、枫朗、大东、光德、桃源、高陂、-、三河、洲瑞、银江、茶阳、西河、青溪、丰溪林场等15个镇场,地理坐标在东经116°18′~116°56′,北纬24°01′~24°41′之间。面积6660.75公顷,总产量6109.0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条索肥壮紧结,饱满光滑匀整、色泽乌褐油润,叶底嫩绿,匀齐柔亮;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浓持久;橙黄明亮、略显金黄;醇厚甘润、浓醇鲜爽、回味甘甜。其典型的品质特征“清花蜜香”。2、内在品质指标:大埔乌龙茶符合国标GB/T30357.1-2013和GB/T30357.6-2013标准。3、安全要求:病虫害的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投入品使用、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大埔豆腐干

大埔的豆干有近三百年历史,早在1959年就已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优质食品》,外地游客及海外侨胞回乡都会带本,深受大众喜爱。

大埔豆腐干质坚有韧性,香韧可口,可下酒佐菜,本产品高温灭菌,真空包装,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是送礼绝佳品。

七.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梅州英冠腐竹

梅州英冠腐竹是梅州大浦的。其韧劲很好,经煮不烂,有嚼劲!是烹饪煲汤等的佳选!

八. 大埔高陂瓷

大埔高陂瓷:产地高陂镇。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釉色别为深浅,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该瓷创始于宋,已历经700余年。

大埔是“陶瓷之乡”,而高陂则是大埔县最早的陶瓷产地,又是周边乡镇的陶瓷集散地,故有“瓷都”、“白玉城”之称。

高陂的陶瓷生产早在宋朝末年就兴起,并一直持续发展,同时还辐射影响了高陂周围的光德、平原、银江、洲瑞等地的陶瓷生产。改革开放以来,高陂陶瓷业更添生机,在制作、煅烧、上彩等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新工艺和高科技手段,产品的质量、数量、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影响更大,销售更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陂的陶瓷久享盛名,饮誉中外,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访华时,特派英国记者来大埔购买赤山瓷厂生产的45头“柳亭牌”青花餐具和“帆船牌”青花茶具作为访华纪念品和礼品。高陂的陶瓷还被选为国礼瓷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办公厅用瓷。大埔的薄胎瓷是广东省独特名瓷,被誉为“广东瓷器之花”。目前主要生产日用瓷、工艺陈设瓷、建筑瓷、工业卫生瓷、陶器等6大门类产品。陶瓷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9个省市。高陂镇共有陶瓷企业512间,年产量248万件,产值1.2亿元。陶瓷经济收入占全镇工农业总收入56.8%。因高陂是大埔瓷业中心镇,华侨瓷厂、赤山瓷厂、大埔瓷厂等10多间国有瓷厂均设在这里。

九.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梅菜东坡肉

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名厨赴杭州西湖学艺,学成后苏东坡请他们仿杭州东坡扣肉,用惠州传统梅菜烹制成“梅菜东坡肉”,爽而不腻,果然美味可口,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十.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大埔青花瓷

大埔青花瓷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埔青花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埔青花瓷

大埔县青花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工艺精良、造型多样、装饰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独树一帜;目前产量、出口量优势地位突出,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

青花瓷是大埔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外贸出口创汇的龙头产业。目前该县拥有200多家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近4万人;现有日用瓷、艺术陈设瓷等3000多个品种,至今年11月止,全县陶瓷销售收入11.2亿元以上,税收6347万元,其中青花瓷产值占全县陶瓷总产值近八成,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埔青花瓷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大埔县髙陂镇、光德镇、桃源镇、湖寮镇、百侯镇、枫朗镇、大东镇、-镇、三河镇、洲瑞镇、银江镇、茶阳镇、西河镇、青溪镇、丰溪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