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浙江特产菜名 浙江特产美食十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浙江特产菜名 浙江特产美食十大排名更新时间:2022-05-25 21:51:01

一.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荠菜

为十字花科荠属中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供食用,颇受城乡人民喜爱。上海市郊菜农已将野生荠菜定向驯化培育成栽培种,江浙一带已把荠菜作为特色蔬菜栽培,供应期可达9个多月。( 临安)

二.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是食用菌的一个主要品种。香菇“肌理玉洁,芳香韵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素有“诸菌之冠,蔬菜之魁”美称。是我国传统的“山珍”之一,自古以来,香菇一直被视为珍品,远销东南亚、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香菇不但是席上之珍,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是药中之宝

( 丽水)

三. 浙江省 金华 兰溪 兰花

兰花,为兰溪市花,史载明武宗皇帝在游江南时曾慕名专程到兰荫山欣赏兰花。 兰溪的兰花历史和知名度可见一斑。兰花性喜肥沃、疏松、微呈酸性的土壤。叶长而狭,花序有鞘状苞 片,有的直立,有的倒垂,花朵清雅芳香。若将其栽入盆中,置于客房、书房,令人顿生“室有兰花不炷香”之感。 兰花品种繁多,四季开花,色香俱绝,惹人喜爱。除了观赏,还可入药,治神经衰弱、阴虚等症。( 兰溪)

四. 浙江省 杭州 余杭 镬糍

镬糍即糯米锅巴。它以糯米为原料,以无结块,略呈焦黄为上乘。

镬糍是水乡独特别致的名点心,来客时加糖用干水冲泡,便成了一碗香喷喷的“锅糍汤”。制作镬糍是件力气活,又是件技术活,手艺一般的人制作的镬糍都是结块,并且伴有焦块,冲泡时不宜溶化。

五.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白果

产品产地:杭州临安

产品特性:白果性凉、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还有少量的钙、磷、铁、钾等成分。

产品季节:银杏根系生长的年节律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根的生长量占全年根总生长量的70%。第二个高峰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只要土壤温度仍保持在5℃以上,根系仍能缓慢生长。提倡10月造林,就是利用根仍能生长的有利时机。银杏根系的生长与土壤的通气性关系特别密切,也与植株内部贮存养分多少有关。土质肥沃、通气性良好,银杏根系长势好。银杏根系无论是小苗或大树,切根后,可以迅速长成发达的侧根。银杏根系有泡囊——丛枝菌根(VAM)。接种苗根菌的苗木生长良好,移植容易成活。

产品历史:银杏的祖先,可追溯至亿万年以前。银杏起源和分布在我国浙江西天目山的狭小山谷。森沃德(Seward,1936)认为“中国即使不是银杏目前的产地,也是最后的天然产地”。据化石资料,美国发现的石炭纪化石,记载的二歧叶属(Dichophyllum)可作为银杏类植物最古老的代表,因为它的营养枝和木质部与银杏目相似。比较可靠的银杏类化石为早二迭纪的毛状叶属(Trichopitys),该属植物的叶比二歧叶属细长,种子(胚珠)着生在出自叶腋的分枝上。至晚三迭纪,出现似银杏属(ginkgoites)、拜拉属(baiera)、准银杏属(ginkgodium)等,这些属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和现代银杏很相似。据近50年来发现的化石表明,银杏目植物在我国云南、四川、新疆、内蒙古、河北以及德国的法兰克福、南美的福克兰群岛、甫非、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陆都有分布。

产品功效:银杏仁是清凉饮料的原料,它能生津止渴,消暑舒神;银杏叶可提取黄酮素,可制各种保健食品,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和保健的良药。

产品简介:天目山是全球银杏的发源地。银杏为临安市树,因其干果色白,故名“白果”。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称为长寿、吉祥之果。白果核仁,与肉煮为“长生肉”,与枣烧称“长生饭”,可炒食或作甜食,在酒宴席上,白果羹、白果鸽蛋、白果水鱼、白果炖鸭等都是色美味香的佳肴。因临安多产杏树,故在1986年杏树被定为县树。

六.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红糖

黄岩红糖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申请人:

台州市黄岩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6年

划定的地域

保护范围:

台州市黄岩区所辖头陀、北洋、澄江、茅畲、新前、院桥、高桥、沙埠、南城、西城等10个乡镇(街道)16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4′13″~121°19′46″,北纬28°31′43″~ 28°42′08″

七. 浙江省 丽水 庆元 社粿

社粿:每逢“春社”,庆元有“烙社粿”的习俗,每年春天,田塍及潮湿的坡地上,有一种开黄花的草本植物,俗称“社曲”(学名“鼠曲草”)。春社时令,社曲嫩芽初长,妇女们三五成群,上山采摘,然后放在舂臼中舂成富有粘性的酱状,与糯米浆掺和烙成薄饼,称为“社粿”,其色翠绿诱人、味清香可口,还具有止咳、理气、燥湿等药用功效。

八.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海蜇

产品名称:海蜇

产品别名:海红、水母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鲜香脆嫩、营养丰富

产品简介:海蜇,原名海红,又名水母,系属腔肠动物,全身呈胶质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有1公尺,上部形如覆盖,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4个,与胃相接,自由游浮于海面。共覆盖部位,经腌制后,俗称"海蜇皮",简称"皮子",缘瓣经腌制后,俗称"海蜇头",都是宁波海品。
多彩

海蜇制法为:捕上的海蜇,将头、皮分别倒入桶内,先用矾水漂浸,将红色及腥辣液漂净后,隔时取出,用矾拌盐,每张皮子中间放盐一把,一叠数张放入桶内,以盐满为止。一个月后取出,再如法重盐一次,如此三次,俗称三矾。海蜇经过三矾,虽经五年十年,亦可久藏不坏,而且越陈越老,越老越脆,越食之有味。腌海蜇头较腌皮子简易,一层用矾,一层用盐,用脚踏实即可。

海蜇最忌荤腥。腌制过程中或已制成的海蜇,一沾荤腥,即霉烂变质,无法食用。 海蜇食法很简单,不论海蜇皮或海蜇头,必须先行动切碎成细条,洗净后用清水漂淡,用酱油,加几滴芝蘑油蘸着吃,鲜香脆嫩,滋味甚美,是酒席上受欢迎的冷盆菜。

产品历史:海蜇初发于梅季时节。即每年五月间,体小而红色,俗称梅蜇,但数量不多。海蜇旺汛,约在夏末秋初。宁波慈溪一带,地处钱塘江,杭州湾南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海蜇大量繁殖又快速成长,最多时年产500吨。民间有"三北雨汪汪,海蜇以砻糠"之民谚。

九.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於术

於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于我市於潜地区天目山一带为白术,因其品质优异。故特称“於术”。

天目山脉自安徽黄山逶迤入浙,在原於潜县境内再度抬升,形成海拔1506米的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与东天目山海拔1479米的大仙峰遥遥相对,构成“天之双目”。双峰之间谓之中天目,自北至南为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原於潜县与临安县即以此为界。传说某年有一徽州朝奉,鉴别一株白术,说道此一半是於术,另一半不是於术,经验证此术果长于分界岭上,一半在於潜界内,一半在界外。这个传说未免过分神奇,但足以可见於术确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公元一0四年,杰出的中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这部书中记载:“白术产於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视”。赵氏治学严谨,向以“宁踏铁略之讥,不为轻信所误”而自勉,在植物进化及物种变异方面有独特之创见。他指出於术为“近所变产”故书之留给后代,以免将来为人所忽视,用心良苦,为於术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后人在《清异录》中又再次记载:“潜山出善术,以其盘结丑怪,有兽之形”。此也非谬。西天目山确有野术,其籽随风而播称风播,由鸟啄之而播称鸟籽,鼠雀食后由粪便排出而生,称鼠籽、雀术,其形干奇万状,后人随其形而称之谓“汕鹤术”、“狮子术”、“鹤顶术”、鸡腿术”,但多数形如鸡腿,故於术又名“鸡腿术”。《据於潜县志》记载,凡有术处,冬不积雪,可见药力之强大。珍贵的於术,切开之断面呈淡黄色菊花形,如伴有珠砂点,更为佳品,清香无比,可与人参相提并讨,药界常称 “南参北术”就是指因水土之异,北人食术进补功效尤如南人食参。清同治,光绪年间,於潜县城药铺昌隆,高挂“道地药材”“经销於术”,挑选形如鸡腿、鹤形之术,精工巧制,留柄五市分并系上红线,装于精致之盒中,作珍品出售,售价几近人参,声名为之远播,江、浙、川、湘、鄂、沪药商也来贩运,并出口至海外。    由于野术数量有限,遂有人工裁培,也是得天时地利之宠,於潜所种之白术,果与他地之白术不同,种植得法,竟也见菊花形,个体虽小,但香气回异有特色,得药界之公认,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题调查后肯定於术之品名。    

於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补中、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尤以除湿,利尿为佳。除中医处方外,也可单味切片泡饮,治湿困脾胃,手软脚酸之疾。近年,於潜酒厂还用于生产於术酒。    

於术生长期长,宜植于排水良好之砂质土,忌连作,栽培过於术后,须间隔五至六年才能再种,并不能与白菜、花生、甘薯、烟草等作物轮作,以禾本科作物轮作为好。通常于三、四月间育籽,第一年培育术栽;第二年二月将术裁移至大田栽植,术栽植后一般在“霜降”前后起土,最迟不过 “立冬”,鲜术起土后晒成干术,通常每270市斤晒干术100斤左右。     

於术曾长期作为白术一样,当作二类统购物资,价格偏低,每市担200余元,近几年退出后,价格暴涨暴落,1984年至1985年初,竟高达每市担4000元,后复降至1700元左右。我市解放前之产量失考,估计战前最高产量为4000~5000但。解放后,於术生产有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过二次生产高峰,第一次1957年至1959年,其中1957年产量达3900余担;第二次是1967年至1973年,其中高峰年为1969年产量4600担,从1974年至今由于受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萸肉收入起落较大,但产量时增时减,变幅较小,且呈缓幅上升之势。( 临安)

十. 浙江省 湖州 安吉 百合

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我县种植百合以菜用百合为主,食用器官是百合地下膨大的磷茎,每个磷茎达0.5斤以上。品种以卷丹,又称"虎皮百合"为主。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安吉县昆铜乡。2000年,我县百合面积达到2000余亩,总产量达到0.5万吨,上市时间集中在七、八月的高温季节。也是城市蔬菜供应的淡季。百合味甘爽,食用后能滋肺爽心,是在夏季食用一种保健蔬菜,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 安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