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特产糖油糍粑介绍 湖南特产正宗纯糯米糍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特产糖油糍粑介绍 湖南特产正宗纯糯米糍粑更新时间:2022-11-17 17:49:19

一. 湖南省 怀化 芷江 酸辣湖南粉

原料/调料

瘦猪肉200克,冬菇3朵,笋1条,青菜6棵,葱花2汤匙,胡椒粉1/2茶匙,醋3汤匙,辣豆瓣酱1茶匙,淡色酱油2汤匙,上汤6杯,香油1茶匙,沙河粉(或面条)3大张。

制作流程

①将猪肉整块煮熟后切成细丝。冬菇泡软切丝,笋切细丝,青菜剖开煮熟泡凉备用。沙河粉每张各别叠成5厘米宽后切成1厘米宽条状。

②起油锅炒辣豆瓣酱及葱花后,淋下酱油注入上汤煮滚,加盐调味,放进肉丝、冬菇丝及笋丝青菜等,待滚后即将沙河粉放下大火煮滚便熄火。

③淋下醋及香油迅速盛到大碗中,洒下胡椒粉即可。

二. 湖南省 怀化 辰溪 三屯西瓜

三屯西瓜是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谭家场乡的。三屯牌西瓜个大、皮薄、肉脆、味甜、含糖量高,口感非常好,可谓西瓜中的极品。

湖南省辰溪县谭家场乡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属典型的高山气候,早晚温差在20℃以上,非常适合西瓜的生长。该乡产出的“三屯”牌西瓜个大、皮薄、肉脆、味甜、含糖量高,口感非常好,可谓西瓜中的极品。2013年该乡西瓜基地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预计产量将超过300万斤。

三. 四川省 遂宁 蓬溪 唐糍粑

“唐糍粑”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据传源于唐代,属宫中贡品。该小吃精选蓬溪吉星贡糯米为主料,沿用泡、蒸、舂等传统工艺制成绵软柔实的米粑,再辅以红糖、白糖、芝麻、黄豆、黄生等粉料,具有“金银满堂,回味悠长”的特点,补中益气,老少咸宜。

四.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五.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时丰大糍粑

平江西乡盛行过春节打糯米糍粑的习俗,尤其时丰一带的大糍粑更具特色。其做法是选用上等糯米淘洗干净,蒸煮成饭,再放到石臼中用木锤冲捣使其充分糊软后,做成直径一尺左右,厚为l-2寸的大饼,待风晾干硬以后即可切块食用。既可油煎,也可放在火上烘烤。吃起来松脆柔软、香气袭人。大糍粑存放在水缸里,用清水浸着,自春节直到端阳,仍可保鲜不变味、不变质。

六. 广西 柳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 艾糍粑

艾糍粑也叫清明糍粑,通常于清明节前后采摘刚出芽时的艾草制作,是融水清明节时用来祭祖的食品之一,也是融水一种特有的民间小吃,一个个绿油油的,圆润饱满,散发着艾草特有的清香和糍粑天然的糯香,和着香甜的花生芝麻馅,让人食欲大增。

原料 :田艾(清明菜)、豆沙、糯米粉

制作方法:

第一步:煮艾草

用大锅把水烧开,加少许碱,放入洗净的艾草,不要加锅盖,中小火保持水微开,用筷子稍翻动艾草,使其均匀受热,煮至叶子变得青黝黝的,用手掐艾梗,绵软至一捏就断即可关火。煮制过程中盖锅盖会导致煮出来的艾草发黄,色泽不鲜亮。放碱是为了去除艾草中的苦味。

第二步:浸泡煮好的艾草

将煮好的艾草捞出泡入凉水中,漂去苦味,泡差不多12小时,期间最好换两三次水,以便苦味充分渗出。

第三步:剁

泡好后,捞出艾草挤掉水份,剁碎,剁到没什么茎就可以了,这样最后吃的时候口感才会细腻,不会在吃的时候吃出一根草来。

第四步:炒

剁好的艾草放入干净锅中用中火炒一会,闻到香味即可,也可加入少许色拉油,这步是起到提香的作用。

第五步:和面团

炒好的艾草,加入糯米粉、白糖,倒入刚烧开的水,边倒先用筷子将其充分搅拌,等温度降下来后,用手揉和成艾草团。一定要用很热的水,使糯米粉遇热变成粘性,和的时候才好成团,包馅的时候更好操作,成品的外形和口感更好。加糖量别太多,和好后面团有微甜味即可,因为馅料也是甜的,糖多太腻。

第六步:包

取一小块和好的艾团,捏成小碗形,放在手心包入馅料,封口,整成圆球状,再压扁一点,在底面抹点油,放在一张柚子叶上,也可以在包之前在手心里抹油。艾草米团不像面团那么有延展性,做的时候要靠按、压、捏的劲儿,不能在手心里揉搓,不然就散开漏馅了。

第七步:蒸

做好后上,冷水架锅蒸,水开之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七.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南阳糍粑

糍粑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节日或粮食丰收时制作,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

糍粑,闽西各县市都有,但南阳糍粑最为盛行,上杭县南阳镇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现在的街市里虽然时而有糍粑卖,但那些机器制作的糍粑并不地道,吃起来总还有饭粒的感觉,在香、韧、甜等方面也没有南阳糍粑来得痛快。农历3月23日是南阳一带的打醮日,记者前往南阳目击了糍粑制作的全过程。

糍粑是糯米做的,它的特点是粘、韧、滑、香,那种口感是任何一种食物也无法比拟的。

糍粑的具体做法是:浸米、蒸饭、捶打、起团和拌料。将糯米洗净,漂去糠皮和杂质,浸泡4小时以上,滤干水,放入饭甑里蒸至九成熟。将蒸好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用脚踏驱动的杵或手持"T"形的棒槌去击打,因糯米的特性是黏稠,加之米饭滚烫,所以石臼旁还须一盆冷开水、一个"救糍粑"的人。

"救糍粑"的人动作要大胆而准确,既要"救糍粑",又要注意自己的头和手不被打到。南阳人打糍粑用棒槌,棒槌打糍粑是一项费力气的差事,非得壮汉不可,力气小的人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的。打糍粑既是个技术活,也算是粗活,它讲究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有韧性,这活儿即便是冰雪天气也会出一身大汗。

糯米饭捶打得黏稠了,下一步就是做糍粑。用手工将糍粑捏成小拳头大小,压扁后放在簸箕里就成了。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红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一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客家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客家人大方和好客。

八.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糍粑豆干

糍粑豆干是以豆干延伸的一种,先做好拌料,然后将拌料夹在豆干里面,最后又用糍粑未干之前把豆干包住,就这样一层层的包裹,上火烤上一块,有馅料的辣味,有豆干的香味,还有糍粑的软糯。。。

九.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荷叶糍粑

民国22年(1933年)贵阳北门桥(喷水池)一带有食品店叫“镜泉斋”,以上等糯料、白糖、凉糖、玫瑰芝麻、洗沙、花生米、核桃仁等原料制作。制作方法:先将糯米打成糍粑,分成小碗,再放入烙锅以猪油烙成薄片,加入糖心,再折成一半复烙,粑粑黄脆,糖心融化即可。后“镜泉斋”荷叶糍粑流传全市,被贵阳市认可为名小吃。( 贵阳)

十.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峒王酒

峒王酒是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峒王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在侗族酿造苦酒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生产工艺而酿造,其营养丰富,含18种氨氨基酸和维生素以及枸杞多糖,是侗胞长期以来用作“润色” ,“补身”的佳酿。

通道饮酒史已有2500多年,侗家儿女历来知酒善饮,酒风浓郁,无酒不飞歌,无酒不成饮。特别是遇上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捧出自酿的苦酒,迎接远来宾客,大碗喝酒,群体踏歌起舞。据《魏书》记载,峒王酒源于东周战国时期楚王时代的“百越侗僚”,因其地理特质,侗人喜糯米,山泉酿酒,敬奉上古帝王,祈求平安,酒谓之嚳酒,俗称苦酒,峒王酒是专供侗族首领饮用的极品酒。

峒王酒之所以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谓之为侗酒极品,既得益于侗乡山美水秀的独特自然环境,也得益传承了上千年的酿酒传统之工艺,再加上采民间秘方,集当今众酒家之所长,四者巧妙结合,浑然天成。

荣帕白,一种产自侗族本地的优质糯米,色泽晶莹剔透,生长于山高水冷,常年蓄水淤泥的肥田中它,既是侗乡人们的主食,也是酿造峒王酒的主要原料。通道多是高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山上取之不尽的泉水,用来浸泡和清洗糯米是再合适不过了,洗好的荣帕白糯米高粱均匀搅拌。熟而不糊、内无白心、透而不烂、成熟一致,这些都是蒸煮的要领,但真正的关键还在于曲,所谓“曲为酒之骨”,骨若不正,酒体焉能味正,反复试验,不断改正,峒王酒的酿制者终于找到了属于他们特质的酒曲,将蒸好的荣帕白糯米跟特制酒曲混和在一起,于是峒王酒的神奇生命之旅就开始了……

在整个制酒的过程当中,峒王酒酿制者们顺应天人合一,阴阳调合的道理,端午踩曲,重阳下沙,发酵时前缓、中挺、后缓落,整整一年的生产周期里,六次蒸煮,七次加曲、八次入池发酵,九次取酒,三年陈储后,才可终成一坛入口醇正、沉净馥郁,回味悠长的好酒。

生产峒王酒这种神奇之酿的湖南峒王酒业有限公司坐落在通道县城城郊。如今,峒王酒以它传统的酿造工艺和上乘的品质受到来自全世界品酒人士的好评,成为通道通往全国各地以及世界的一张名片,被湖南生评为最受大众欢迎的食品行业和特色农业品牌,并多次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