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胜县土特产礼品店 武胜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胜县土特产礼品店 武胜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2-05-31 18:18:31

一.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永寿寺豆腐干

永寿寺豆腐干是由武胜永寿寺僧人研制而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永寿寺始建于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堪称武胜第一庙,相传豆腐干是在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由寺内主持宋鉴供和尚带领众僧,勤俭节约,以苦为荣,为改变饮食结构,研制出味鲜,细绵可口的豆腐干,经过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寺内主持精研传授,不断改进制作方法,终于试制成功了永寿寺豆腐干。到新中国成立时,一个唐和尚将制作工艺传给吉亮和尚,由于现在僧人逐渐减少,避免工艺失传,吉亮和尚传给了俗家弟子陈涛,陈涛利用独特的制作工艺建立武胜县永寿寺传统系列豆制品厂,成为永寿寺豆腐干制作工艺的第一代俗家传承人。

“永寿寺豆腐干制作工艺”是一种从宋朝时期流传至今的民间手工技艺,做工精细考究,主要在生活于武胜永寿寺的僧人间流传。首先要用泉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浆汁至少过滤两遍以上;煮浆时再添加20%-25%的泉水,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凝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凝固时,降至80℃-90℃时,即可用胆水点浆,点浆时均匀一致,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左右时上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包前还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上包时先将包布铺在格板(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泉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取出。浸泡过程先将适量精盐放人泉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于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再取适量泉水倒入锅内,放入精盐、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然后将卤水回锅烧沸加人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历史价值浓厚馈赠亲朋佳品

永寿寺豆腐干超群品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的水质,武胜境内河溪密布,水源充足,植被良好,山地落差大,泉水清澈、醇滑,适合制造高档豆干。永寿寺豆腐干”精选上等黄豆为主要原料,黄豆全来自当地农民自家生产,浆汁至少过滤两遍以上,工艺精细,烘烤讲究,做出的豆腐干色泽美观,卤香中带有清香,淳厚中转微甜,回味绵长,居永寿寺三绝(豆腐干、豆瓣、素席)之首。而且品种多,有十几个规格,几十个品种,其中最著名的有麻辣豆干、五香豆干等,产品保质期长,色泽美观,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细绵可口,卤香中带有清香,淳厚中转微甜,所谓甜、香、咸、鲜四味俱全,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永寿寺豆腐干有很深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一种从宋朝时期流传至今的民间手工技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充分蕴含了武胜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历史传统,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武胜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武胜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促进武胜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国家QS质量认证的A级产品,风味独特,深受各阶层的喜爱,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仅解决了当地中老年下岗人员就业问题,而且大量的黄豆都来自当地农家,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如今,永寿寺豆腐干以它独特的味道、深厚的价值受到市场青睐,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首选地方特色食品。

二.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凤馅四喜饺

凤馅四喜饺,蒸点,特点:四色分明,皮白而软,馅心鲜美爽口。烹制法:蒸。此品又名凤凰四喜饺、鸡肉四喜饺。

川味凤馅四喜饺的做法:FbH

1、鲜鸡肉宰成块,加姜、葱、冰糖、料酒、胡椒、酱油、盐烧耙,捞出鸡肉,去骨切成丁。FbH

2、冬笋、口蘑切成丁,加鸡汁少许,一并拌匀成馅。FbH

3、大米吊浆粉子加清水少许揉匀,入锅煮熟擂茸,做成每个重10克的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心。FbH

4、顶部留四孔分别放入熟鸡蛋黄、熟绿色蔬菜、熟蛋白、火腿米等,入笼蒸熟即成。FbH

操作要领:米团不宜软;蒸制的火不宜旺;鸡肉宜耙。此品可与虾仁米粉汤等配食。FbH

三.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武胜麻辣牛肉

武胜麻辣牛肉系列产品是驰名嘉陵江沿岸地区的名优。

抗日战争时期,武胜县回民马识周由重庆引进牛肉食品工艺,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创造出武胜地方名特食品“沿口麻辣牛肉干”系列食品。其色泽棕褐,油酥浸润,麻辣浓郁,咸甜适中,干香化渣,味美可口。享有“百味之王”、“杯前皇后”的美誉。1994年,醉仙牌麻辣牛肉干荣获中国保健品金奖和四川省名特优产品博览会优质奖。( 广安)

四.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永胜油茶

滇西北流传一句俗话:“丽江粑粑鹤庆酒,永胜油茶家家有。”永胜油茶是名扬四方、风味独特的茶饮品,因创制流传于云南省永胜县而得名。永胜油茶,既有一般茶水解渴助食的常性,又有提神补气之妙用,还因原料简单,制作方便,故能成为“家家有”的大众化饮料。

永胜油茶与日本人的茶道相类,在加工制作上“底汤”基本上用料一致,一般选用当地上好的稻米焙成过心的金黄色,然后再选用“砖茶”或“沱茶”(讲究的“砖茶”或“沱茶”须先在做糯米饭时,放在甑头上蒸松,再晾晒后备用,此种茶叶浸透着一股糯米香味),待茶米烤熟香透后,再把茶叶放入陶罐缓缓抖动,烤至茶叶香味出来时,加水用竹筷搅动煮沸片刻,做成第一道油茶底汤。之后,可根据不同口味,加生姜、麻子糊、核桃米、糯米花、红塘、鸡蛋、米干皮等,或甜或咸,是十分爽口的风味小吃。

永胜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先将小砂罐烤在火塘边预热,放进一小把米和一匙化油,持罐边烘边抖,待米粒油炸匀黄,再放上一撮茶叶,快速搅拌以防茶糊,接着冲进开水煮一阵,即可滗入茶盅,加入佐料饮用。加盐成咸,加糖成甜,随人所好。每次倒了茶汗再掺水前,用竹筷在罐里搅拌一下,有“煨茶不用巧,二十四道搅”之说。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无茶味方止。最后连汗带渣倒在碗里,这便成了孩子们的美食。

永胜各族民众以油茶为待客上品,头道茶须敬长者或客人。旅游者到了螺旋藻产地、鱼米之乡永胜,别忘了尝尝独具风味的油茶。

五. 四川省 广安市 武胜县 武胜仔猪

武胜仔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胜仔猪”证明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挂牌公示,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获准注册。

据悉,为整合仔猪资源,培育壮大仔猪产业,进一步提高“武胜仔猪”知名度,2010年10月,武胜县畜牧食品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史志办严格按照《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协调该县沿口镇富源猪业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武胜仔猪”原产地域证明商标。2011年11月4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出具了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并按规定进行了公示。

六.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武胜猪肝面

武胜猪肝面起源于武胜县飞龙镇段氏祖传秘方。采用多种特色原料,历经几十年的改进。武胜猪肝面一进入南充市场,在众多的小吃中更胜一筹。武胜猪肝面色泽亮丽,口感舒适,具有补气、补血、明目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巴适特色小吃。

七.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沿口三巴汤

三巴汤

沿口古镇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与武胜县城紧紧相依。由于武胜县回民众多,牛肉系列食品深受广大武胜人民的喜爱,"三巴汤"就是其中的主打食品之一,备受人们的青睐。此菜以牛的嘴巴、尾巴、牛鞭为原料,配搭适量的当归、沙参、大枣、枸杞、三芍等十几味中药,用土沙罐慢火煨炖六小时以上方可食用。刚出炉的"三巴汤"色鲜味美、清香宜人,具有活血生津、滋阴壮阳之独特功效。

八. 四川省 广安 武胜县 英雄会

"英雄会"又名"阴雄烩"、"太子"。以公仔猪的-与母仔猪的输卵管为原材料,故名"阴雄烩"、太子,佐以其它几十种配料猛火爆炒而成,成菜后色泽鲜艳,十里飘香且香味十分独特,食用后有滋阴壮阳之奇特功效,是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的首选食补品。

九.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他留乌骨鸡

他留乌骨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他留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傈僳族彝族乡的营山、双河、玉水三个村,也因彝族分支他留人所饲养而得名。2010年1月15日,他留乌骨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永胜县地处滇西北丽江市的中部,长江上游,属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又因地势高差及多种地貌的影响,形成典型的垂直气候,高温冷、中温凉、低于热,南部热旱,北部温湿。六德乡属亚热带河谷至寒温带气候,年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将近800毫米。主要河流为金沙江支流他留河、马过河,六德乡特有的高山深谷地貌,河流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位于永胜县城东南30多公里的他留山是他留乌骨鸡产区,属寒温带山地气候。独特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该鸡种适应性广,耐粗饲及生长快、耐热、耐寒、抗病力强的特点。营养丰富,并有药用价值。

他留乌骨鸡体型高大、腿粗胫长,单冠、绿耳,喙、舌、皮、骨、内脏、脚等俱乌,羽毛主要有白色、红色、麻黄色、麻青色等。成年公鸡生长周期6个月,母鸡7个月。生长速度与金湖乌骨鸡相当,快于泰和乌鸡。成年公鸡体重可达4至6斤,成年母鸡3至5斤。他留乌骨鸡母鸡年产蛋80至120枚,蛋重45至60克

十.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彝族转转酒

彝族转转酒

彝族嗜酒,无论男女老少皆能饮酒,且酒以烈为贵。彝家待客“有酒便是宴”,而对菜肴则不甚在意。主人斟酒,客人必须双手接饮,哪怕只是用嘴0一下,主人也会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们饮酒时,常见把酒倒进大碗里,你喝一口递给我,我饮一口传给他,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碗酒。于是,人称彝家这种喝酒方式为“转转酒”。关于“转转酒”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很久以前,山里住着汉、藏、彝三个民族,他们和睦相处,结为兄弟。一年,彝族兄弟所种的燕麦丰收,邀请汉、藏两兄弟来吃饭。谁知燕麦饭煮得太多,第一天没吃完,第二天再热着吃时,燕麦饭变成了浓烈溢香的酒水。他们舀进大碗里,却彼此谦让,一碗酒在三人手里转来转去,半天也没喝多少。这时,突然从天上飞来一位仙人对他们说:“喝吧,只要勤劳耕种,喝完了还会有新的酒出来。”兄弟三人听后,个个开怀畅饮起来。奇怪的是,直到他们全都喝醉了,那碗酒还是满满的。从此以后,彝家便有了喝“转转酒”的习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