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阆中特产历史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特产简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阆中特产历史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特产简介更新时间:2022-06-09 23:02:15

一.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锭子锅盔和糖烧馍

锭子锅盔和糖烧馍,不加碱,不发酵,不加糖,全凭手工搓揉,做成凹形的圆烧饼,再经定型烘烤而成。它们一厚一薄、一白一黄、一淡一甜,看似坚硬,敲打可闻“当当”之声。吃起来却酥松可口,热食,壳香脆;冷食,内酥软,完全不同于一般烧饼或烧馍,且经久不坏,适于旅途携带。可存放五天,旅客以开水或面汤伴食,清香回甜,余味满口。阆中回民王氏五弟史是制作锭子锅盔和糖烧馍的能手,大家就依次叫这五弟兄为大馍馍、二馍馍、三馍馍、四馍馍、五馍馍。现在,五馍馍还在继续生产经营。

锭子锅盔•糖烧馍作法是将上等白面加水合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再揪下一块块小面团用一根小面杖擀制,制作人一边将小面杖在小案板上敲得当当响,旁连杠炭炉子上放一块亮铮铮的铁板,做好的锅盔便放在上面烤制。糖烧馍要加适量的蔗糖,表面还要撒一些芝麻,吃起来又香双脆。

二.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白糖蒸馍

保宁白糖蒸馍为清乾隆时糕点师哈公奎所制作,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用酵母发酵而不用碱,可以做成各种形式的馍,如寿桃、尖塔、鸽子等,一般为两瓣形的小蒸馍这种蒸馍加有桂花香精,雪白的蒸馍盖上两个小红章,看起来美观,吃起来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口感绵软,热吃嚼而不粘,冷吃酥散爽口,回笼再蒸,与鲜馍一样,用作旅途食品最为适宜。大画家丰子恺在阆中办画展时,最爱吃阆中的蒸馍油茶,写诗赞美道:锦屏山下客留连,蒸馍油茶胜绮筵。( 阆中)

保宁白糖蒸馍,为清乾隆时糕点师哈公奎所创制。取特面为原料,用酵母而不用碱,加白糖桂花做成蒸馍。其味香甜,色白如雪,口感绵软,热吃嚼而不粘,冷吃酥而爽口,耐运耐存,回笼再蒸,于鲜馍无异。

三.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皇老玉米

奉皇老玉米是老观山区原生态自产的金黄玉米,等玉米苗自然枯黄后,折下玉米棒,干燥,掰下完整玉米粒,经微粉技术加工,保留了玉米粒营养成分的完整性。老玉米是相对于鲜玉米而言,与普通玉米相比,含有更多粗纤维和较少可溶性粮份。

老玉米科学检测证实,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一致。老玉米中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0、延缓衰老、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老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刺激大脑细胞,增强人的脑力和记忆力。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等也非常丰富,常食玉米粉可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

动物实验证明,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硬化。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据科学调查,非洲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以玉米为主食,她们患肠癌的几率很低,可见玉米有防癌的作用。另外,玉米含胡萝卜素的量是大豆的5倍多,对致癌物也有抑制作用。玉米含有赖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预防肿瘤的作用。老玉米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烟酸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是有效的。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油饟馍馍

油 饟

清代初年,随着回教传入阆中,甘肃河州的清真食品“油饟馍馍”也就在阆城安家落户了,由于其风味独特,所以深受百姓喜爱。

它是用面粉、白糖、鸡蛋、芝麻、菜油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做成的食品。其外形,下大上小,底部椭圆,长径约八厘米左右,高五厘米许,其上粘贴一些芝麻,似绽开的尖顶石榴。下锅用油炸成红黄色后,外脆,内酥,吃起来爽口舒心。

油饟是回族待客的神圣礼品,每逢婚、丧之宴,新年佳节,便可以看到它像一朵鲜花盛开在回族丰盛的筵席上。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牛肉水饺

牛肉水饺

回民马春山制作,因他乳名叫神童子,所以大家又称“神童子水饺”。作法是将酥牛肉、葱、姜和冬菜剁细,再用自擀的面皮包成小饺子。

他的饺子之所以特别好吃,是因为还加一种鲜美的馅子汤,那是将做馅子剩下的筋筋牛肉切小加调料煨熟,再用嫩笋、杂菌等作成馅子汤,煮好的水饺盛在碗里后,加上佐料再冒上这种馅子汤,这水饺便浓香满口。

六.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奉皇米豆腐

阆中老观古镇,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这里山清水秀,百姓勤劳朴实,地产奉国大米文明遐迩。奉国大米因产自老观山区(古奉国县)而得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稻米,以其饱满、色泽好、口感佳而成为历代宫廷贡米。解放后曾出口欧美及其东南亚,近年获得西博会"金奖"、"南充知名品牌"、"民为天放心食品"、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等多项殊荣。

奉皇米豆腐是以优质奉国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几千年来,一直是阆中百姓逢年过节善待亲朋的必备佳肴,因汉武帝刘彻对其情有独钟而被当地百姓称作“奉皇米豆腐”,它以精致环保、味美价廉、绿色健康的优势代代传承,属于阆中地域传统美食。

汉代有一宰相名曰谯隆,奉国县(今阆中老观镇)人,深受汉武帝刘彻的青睐。奉国县山青水秀,自然生态良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稻米,粒大、饱满、色泽好、口感佳,作为汉代宫廷贡米,故称奉国大米。谯隆进谏,诏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进京修订历法,终采纳其浑天说理论,启用《太初历》,创立春节文化并沿袭至今两千余年。在汉代第一个春节时,谯隆将家乡以奉国大米为原料,用手工方法做成的又糯又香的米豆腐献给汉武帝刘彻,皇上食之大悦,并高度赞赏。此消息很快传遍了家乡,奉国百姓将此米豆腐称为“奉皇米豆腐”,沿用至今。从此逢年过节,奉国百姓以奉皇米豆腐为上等佳肴善待亲朋。奉皇米豆腐,又称作奉皇“米豆福”,取其幸福吉祥之寓,与春节文化融为一体。

七.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桐油

中东北山区地势高,排水好,土壤酸碱适度,夏季日照长,冬季有短暂低温,很适合桐树生长,加之桐树生长快,见效早,耐衰老特点,问中农村“无山不桐,无户不桐”。阳春三月,桐花开放,山山岭岭灿若云锦。故民谚云:“叫声小伙不要认(gu(高兴),三月要冻桐子花”;“种桑种桐,家里不穷”。

据1945年《闽中县概况》记载:“阆中油桐质量最佳,浓度高达27度,清明透亮,附着力强,抗冷热耐酸碱,防腐防锈。过去民间用作照明有余才在市场出售,重庆桐油公司设点收购,远销欧美,在国际市场颇有名气”。

桐油是植物干性油的一种,是重要的医药材料与战备资源。1976年,间中被定为四川省油桐基地县。1980年,桐籽产量达385.6万公斤。受到商业部、外贸部奖励。1985年产桐籽475万公斤。桐油以东河桐油最著名,早在1516年就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享有很高声誉。

八.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是四川阆中牛肉加工厂的传统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这种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获得成都工业协会优质产品银奖。因肉干而不硬,润而不软,外黑内红,故称“张飞牛肉”。剖其横格,轻撕切面,如银丝松针相联,细细咀嚼,其味无穷。1998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 阆中)

九.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银河地毯

银河地毯为四川省阆中银河地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是全国100家最大工艺美术制造企业之一。 银河牌地毯、挂毯采用传统手工技艺,结合现代科技,经设计、化染、织造、剪片、整理等工序精制而成,图案新颖,古朴典雅,色泽稳固,高档华贵,融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和现代流行色彩于一体,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风格,被欧美客商誉为“东方软浮雕”,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蝉联两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公司又引进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九十年代最新生产设备,生产的中、高档电子提花五色机织地毯,可满足各类客户特别是中、高级宾馆酒店室内装饰的各种需求。( 阆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