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十大特产农产品 广州十大特产排名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十大特产农产品 广州十大特产排名榜更新时间:2022-05-24 00:40:07

一. 安徽省 合肥 庐江县 “天星”蜂产品

安徽庐江天新蜂产品有限公司系外向型自营进出口企业,按照ISO90000国际生产标准,主要从事“天星”牌蜂蜜、蜂王浆等蜂蜜系列产品的加工和农副土品的出口,是庐江县重点出口创汇企业之一,年利税200万元,创汇400万美元。目前,公司已与欧、美、日等国家的十几家大的进口商有着较为稳定的业务往来。总投资1300万元的技改项目,一期工种年加工蜂蜜5000吨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蜂王浆冻干粉、蜂毒注射液等蜂产品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技改项目完成后,年产值将达到5500万元,年创汇700万美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地址:庐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编:庐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传真:0565-7322589 电话:0565-7329201联系人:赵光培电子邮件:ahtxbp@mail.hf.ah.cn( 庐江)

二.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莲藕粉

选用正宗的番禺新垦莲藕,磨制成粉,加清水拌成糊状,配以瑶柱、鱼青(鱼皮茸)。蒸出来的藕粉香滑清甜,可口味美。

三. 广东省 广州 荔湾区 广州文昌鸡

此为广州酒家独有,是粤厨传统名馔“金华玉树鸡”的姊妹菜。最开始的时候用的是甚有名气的海南省文昌县出产的鸡。据悉,当年广州酒家派出数位名厨前去当地考察,品尝后发现文昌鸡肥美肉厚,名不虚传,美中不足的是鸡骨过硬,食用不便。经过一番研制,将其去骨斩件,拼以金华火腿、珍肝、时令菜远等,食来皮爽肉滑,别具风味。因鸡来自文昌县,广州酒家又刚好坐落在文昌路,“广州文昌鸡”由此得名。广州文昌鸡成为本次“首届中国粤菜峰会”评选粤菜十大名菜是名至实归。

【风味特点】

1.广州文昌鸡的“文昌”二字,含义有二:一是首创时选用海南文昌县的优质鸡为原料,二是首创此菜的广州酒家地处广州市的文昌路口,文昌县产的鸡体大,肉厚,但骨较粗硬,以常法烹制,难于尽其特点,30年代广州酒家名厨梁瑞匠心独运,把它去骨取肉,用切成大小相等的火腿和鸡肉拼配成形,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恰到好处,数十年来,文昌鸡已传遍国内外。 2.此菜造型美观,芡汁明亮,三样拼件颜色不同,滋味各异,为广州八大鸡之一。

烹制方法】

1.将鸡宰净,放入微沸的二汤锅内用小火浸约15分钟至刚熟,取出晾凉后,起肉去骨,斜切成长日字形共24片。 2.在浸鸡的同时,将鸡肝洗净放人碗中用沸水浸没,加入精盐3.5克,浸至刚熟,取出切成24片,盛在碗中,将火腿切成与鸡肉一样大小的薄片共24片。 3.将鸡肉片、火腿片、鸡肝片间隔开在上形碟上砌成鱼鳞形,连同鸡头、翼、尾摆成鸡的原形,入蒸锅用小火蒸热后取出,滗去水。 4.用中火烧热炒锅,下油20克,烹绍酒5克,加上汤、味精、用湿淀粉10克调稀勾芡,最后加入麻油和猪油15克推匀,淋在鸡肉上便成。

【工艺关键】

1.在浸鸡时,将鸡提出两次,倒出腔内的汤,以保持鸡腔内外温度一致。 2.在浸鸡肝时,如一次未浸熟,可用盐沸水再浸。

四.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禾虫

盛产于海潮能到的沙田地区,繁殖于禾根深处,状似蜈蚣软如蚕。八月份是大造,每当潮退时禾虫从禾根涌出,随水而飘去。禾虫含高蛋白质,煲、蒸、炒、煎、煮、焖、炖皆宜。“钵仔禾虫”是番禺的名菜
( 番禺)

五.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广州肠粉

一种米制品,亦称卷粉。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广州“银记”肠粉最负盛名。该店坐落在文昌路,专营豉油皇牛肉肠粉,以薄韧香滑著称。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拉粉、卷粉、猪肠粉 ( 因肠粉形似猪肠 ) ,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着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到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几乎都有供应。

关于肠粉的起源,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

广州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导致做出的肠粉都不相同,布拉肠粉是以品尝馅料为主(肠粉浆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而抽屉式肠粉(肠粉浆是使用纯米浆做成)主要品尝肠粉粉质和酱汁调料!现在肠粉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潮汕地区的肠粉与广州地区的肠粉制作方式相同,但是由于配料不同,因而口味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布拉肠粉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又叫布拉蒸肠粉。广州经营布拉肠粉比较着名的店家有银记、大可以等。抽屉式肠粉主要是做早餐肠粉为主,其中粤西地区最出名的是“都城肠粉”,在肇庆,云浮一带久负盛名。在香港,肠粉亦是传统粥店中早餐常见的食品。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表面加入虾米的斋肠;亦有炸两滑肠粉,是在肠粉内包上油条。以往经常由流动小贩在街角出售斋肠,近年已大部份转为铺位经营,一般会将肠粉切断,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注意,猪肠粉与肠粉并非同一类食物,但某些食客会将之混淆。猪肠粉虽然同是米浆制作,但是却与肠粉不同,味淡的猪肠粉并无馅料,是由米浆卷成卷状然后切粒,每粒的横切面有如树木的年轮般成不规则的圈状,配以不同风味的酱油而成。

六.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蚬汤

石滩有很多蚬,可以做成一桌蚬宴,而其中最经典的一道菜,是蚬汤。一煲小小的蚬汤就需要一大堆的蚬才能煮成,实属矜贵。

七.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广州叉烧包

广州叉烧包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微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

又有一说传统叉烧包的标准要求是:「高身雀笼型,大肚收笃,爆口而仅微微露馅」。

做法

将面粉放台板上,放下发粉和少量清水,将面粉揉搓,搓至面粉柔软适中时,随用一条半湿的毛巾盖着,让它自行发酵约四、五小时。待面粉发酵至一定程度时,即将沙糖、碱水、猪油一同倒入,并再搓匀候用。肥、瘦叉烧切成小片,用干葱头起锅爆炒,然后加调味料会煮成叉烧包馅料。接着,将搓好的发面粉分成每个约两半重之粉团,放在掌心搓圆,并在中间捏成凹形,放入适量馅料,然后将开口处折叠捏合,务使馅料不致散出,包底用白纸垫着,放入蒸笼内,隔沸水用猛火蒸约30分钟左右即可。

味道美味可口。百吃不厌。

民间传说

叉烧包作为其中一种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饮茶点心,很受小孩子欢迎,亦成为不少坊间传说的主角。

香港流传的一些传说有:

一、叉烧包用的馅料来历不明。除了是卖剩的叉烧以外,还可能加入其他不明物料。最广为流传的是将叉烧包中的馅料换成人肉,这项传说後来更被拍成一部电影: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二、蒸叉烧包时要洒上水以令包面平滑。以前的酒家没有喷水的水壶,点心工人会把水吞入口中,然后喷到包上。因此吃叉烧包时要把最表面一层皮剥去。

文化象征

在阿浓的《叉烧包和汉堡包》中,叉烧包是祖父的象征,而汉堡包代表了孙子。

八.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花蕊牌蜂产品

宁波源彬蜂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花蕊”牌系列产品以优质天然蜂产品为原料,先进的加工工艺精致浓缩而成,各项指标均达出口要求。“花蕊”牌蜂蜜、蜂王浆被评为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系列蜂产品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赞誉。

九.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田七牙膏、奥奇丽系列产品

梧州日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广西中草药精制而成,是广西名牌产品。中华跌打丸广西梧州市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该产品获国家银质奖、广西名牌产品和国家医药总局优质产品奖
( 梧州)

十. 广东省 广州 番禺 鲥鱼

俗称“三黎”。生活于南海和珠江口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三黎白天多伏水底栖息。待黎明和黄昏天色不很明亮时在水面上层游动,这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捕捞时机。三黎鱼出水不久即死,故所有海鲜摊档均以冰鲜出售。如要吃到最新鲜的三黎鱼,唯有到万顷沙、新垦、横沥一带海边餐馆享用。食三黎鱼也十分讲究,通常将三黎鱼带鳞蒸熟,食前才把鱼鳞去掉,这样的味道更为鲜美。( 番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