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白云区特产包装工艺 土特产包装盒工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白云区特产包装工艺 土特产包装盒工艺更新时间:2022-05-28 22:26:34

一. 云南省 大理 漾濞县 核桃工艺品

核桃工艺品是采用漾濞野生铁核桃果果皮(壳)为原料,经高科技处理,加之截,磨抛光,粘接,细雕等几十道手工艺制作而成。充分利用了野生核桃外壳比较坚硬、内部花纹优美的特点。完全采用手工制作,完整的保留了核桃的原绐外形和花纹,使产品具有天然的美感。现已经开发了花瓶、台灯、烟灰缸、纸巾盒、笔筒五大类,三十多个品种。 核桃工艺品,风格古朴,花纹自然,优美。是馈赠,室内陈设的上佳选择。 核桃乃吉祥之物,核字谐音:和(合),祝福家人合家幸福平安,和美生财。早在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用核桃制品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

二. 河北省 保定 徐水区 草编工艺

草编工艺

以徐水县为中心,系用麦秸与玉米皮配合编制的日用工艺品。编制产品种类繁多,有背包、提包、果篮、菜篮、婴篮、椅垫、猫狗筐、针线盒、套盒、草帽等30余种,设计新颖,色泽素雅,洁净美观,不怕重压,轻便耐用。

三.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是广州历史名菜之一。广州几乎每个酒楼都设有这菜式。其制作方法是将猪手(前脚)洗净斩件先煮熟,再放到流动的泉水漂洗一天,捞起再用白醋、白糖、盐一同煮沸,待冷却后浸泡数小时,即可食用。食之觉得皮爽脆;肉肥而不腻,带有酸甜味,醒胃可口,食而不厌,颇有特色。因泉水取自白云山,故名为白云猪手。

白云猪手这道历史名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白云山有座寺庙,寺庙后有一股清泉,那泉水甘甜,长流不息。寺庙有个小和尚,调皮又馋嘴,从小喜欢吃猪肉。出家后,他先打杂为和尚煮饭。有一天,他趁师父外出,偷偷到集市买了些最便宜的猪手,正准备下锅煮食。突然,师父回来,小和尚慌忙将猪手扔到寺庙后的清泉坑里。过了几天,总算盼到师父又外出了,他赶紧到山泉将那些猪手捞上来,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猪手不但没有腐臭,而且更白净。小和尚将猪手放在锅里,再添些糖和白醋一起煲。熟后拿来一尝,这些猪手不肥不腻,又爽又甜,美味可口。小和尚又惊又喜,此后他不但自己开了荤,引得其他和尚也破了戒斋。后来,白云猪手传到民间,人们如法炮制。

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现今酒家、饭店里的白云猪手更注重色、香、味、形,加上五柳料或红椒丝点缀,色调和谐悦目,食味也更胜一筹。

四.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粤海黄秋葵

黄秋葵属名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东北部,以嫩果供食,营养价值较高,除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铁、钙含量比一般蔬菜和水果高外,还含有糖聚合体,能起到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的作用。另外,黄秋葵种子烤熟后磨细粉,可作咖啡代用品。黄秋葵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生产的黄秋葵种子多是进口,不但价格高,而且不太适应我省气候生长,表现为节位较高、迟熟、产量低。因此,选育适宜广东栽培的黄秋葵新品种很有必要。广州市菜科所从1995年开始进行黄秋葵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现已育出始花节位低、维生素和还原糖含量高的黄秋葵新品种——粤海。该品种于2002年11月通过广州市科技局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

品种特性粤海黄秋葵为半矮杆型,株高73.9厘米,早熟,始花节位6.2节,叶片长35.1厘米,嫩果5棱,果面柔滑无刚毛,果色翠绿,果长约11厘米,单果重约11克,种子千粒重65.6克。粤海黄秋葵维生素C含量为1076毫克/公斤,还原糖含量为3.60%,分别比五福黄秋葵增加22.0%和2.9%;有机酸含量为0.023%,比五福黄秋葵减少14.8%。

2001年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小坪村进行粤海黄秋葵示范试验,3月播种,面积1.5亩,结果亩产量1640公斤,比五福黄秋葵增产23%,示范户认为粤海黄秋葵粗生易长,产量高,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蔬菜。2002年广州市绿领公司在从化市棋杆镇种植10亩,3月育苗,5月底始收,始花节位为第7-8节,平均亩产量1500公斤,市场售价16元/公斤,2003年扩大种植100亩。惠州金果湾农庄、恩平名人山庄等地作为特稀蔬菜和观赏蔬菜引进种植,备受游客欢迎。

日前,粤海黄秋葵在广东省广州、深圳、肇庆、惠州、恩平、韶关等地及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累计推广面积500多亩,用户反映该品种具有早熟、产量高、节间短、商品性状优等特点,适宜出口外销。

栽培技术要点粤海黄秋葵在广州地区适播期为3-9月,最适播期为3月和7月。育苗移栽,播种前浸种24小时,其间换水2次,在30℃下催芽,在种子破肚露白时播种,苗龄20天左右,具2片真叶时移栽。选择向阳通风的地段,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生长期间视生长情况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追肥1次,每亩施复合肥8公斤左右。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尤其是结果期间不能缺水,促使嫩果生长良好。适宜1.5米包沟起高畦种植,种双行,即行距0.75米,株距0.5米,折合每亩种植1800株左右。及时摘除基部发生的侧枝,生长中后期分次摘除基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及时采收,采收标准为嫩果长11厘米左右,单果重11克左右为宜,采收过迟果荚品质下降。使用剪刀或小刀采收,不得徒手采摘损伤植株。生长期间注意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书竹)

五.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柿子包

&nsp;原 料:胡萝卜500克,糯米粉400克,粘米粉100克,吉士粉、白糖、猪油、可可粉等适量。 调 料:莲蓉馅。 制作方法:蒸。将胡萝卜洗净蒸 ,挤掉水沓成茸泥,加入糯米粉、粘米粉、吉士粉、白糖、猪油和匀揉成果蔬面团;揪一小砣加入可可粉,揉成咖啡色面团待用。然后将胡萝卜面团下剂,包入莲蓉馅心,捏成柿子形,用专用木梳压出4条纹路。将咖啡色的面团捏成柿饼蒂蘸水按上,入笼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形似柿子,色泽桔黄,软糯甜香。 技术要领:用料比例要适当,可可粉不要用多。( 贵阳)

六. 贵州省 贵阳 白云区 黄粑

黄粑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非常有名且颇有特色的食品。城里人爱吃黄粑,却苦于没有原料、工具,既然难以吃到,所以就把其归为小吃,是用来细细品尝的;在乡间,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闲暇来做美食,所以一遇农闲,哪家做上一甑黄粑,便平添了几分节日般的喜庆。

在贵州,黄粑不为某地所特有,在各处几乎都可吃到。吃得多了广了,倒也就有了对比———其中以黔北遵义的南白镇黄粑和黔中贵阳的清镇黄粑为佳。前者个头颇大,有如旧时的方枕,按一指宽片片的切开,吃起来实在让人朵颐大快,后者个头见小,约摸一拳大小,更适合于自个儿一“粑”在手,自得其乐的细细品味。

香煎黄糕粑是将黄糕粑切成1厘米厚的片,放入平锅中用油煎至两面脆,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金红,软糯可口,滋润甜香。

七.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 蜡染工艺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

先把蜜蜡加热熔为蜡汁,然后用三角形的铜制蜡刀轻蘸蜡汁,在自织的白布上精心描绘各种漂亮生动的图案,再放入蓝靛缸中渍染成蓝色或浅蓝色,最后将布入锅煮掉蜜蜡,捞出后到河水中反复荡涤晾干,就成独具特色的蜡染工艺品。

做成的蜡染布料,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出独有的龟纹(亦称小波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

不同地区的蜡染艺术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蜡染布多作妇女头巾、衣裙、围腰、被面、门帘、窗帘之用。有些工艺水平较高,图案非常新奇精美的,也被当作艺术壁挂来装饰居室客厅及宾馆饭店。布依族妇女还在蜡染衣裙上再加刺绣更加风采迷人。

八.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庙种糯荔枝

品种来源: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沙亭岗村荔枝自然杂交变异株

特征特性:迟熟,果实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果正心形、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7.0~20.6克,果皮浅红色,果肉爽嫩、味清甜,品质较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5%,可滴定酸含量0.14%,总糖含量14.3%,还原糖含量9.76%,维生素C含量21.0毫克/100克果肉,可食率79%,焦核率90%以上,裂果少。

产量表现:嫁接苗7年生树平均株产18.0公斤,折合亩产360.0公斤;圈枝苗10年生树平均株产28.0公斤,折合亩产56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嫁接育苗或高接换种,适宜砧木及换种对象为怀枝、糯米糍、桂味等,宜在春秋季进行;⑵选择25度以内的坡地春季种植,挖宽1米、深0.6米的种植坑并下足基肥,株距4~5米,行距5~6米,每亩种植22~33株;⑶采收后培养2次健壮的秋梢,以11月中上旬充分老熟的末次秋梢作为翌年的结果母枝,秋梢老熟后应及时控梢,11月底或12月初环割主枝。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庙种糯荔枝为迟熟品种,果实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丰产稳产。果正心形、中等大,果皮浅红色,果肉爽嫩、味清甜,品质较优。适宜我省中南部荔枝产区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九. 云南省 昆明 富民县 青云工艺

富民县从1997生产青云工艺品,产品已连续5年荣获春城杯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一等奖。99年被世博会指定为世博会礼品、纪念品生产厂家,曾多次为在云南省举办的大型活动及会议设计、制作礼品、纪念品,并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赞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厚爱。这些设计制作仿古铜、斑铜工艺精品做工精细、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十. 广西 南宁 上林县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

制作渡河公是流传在广西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渡河公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发展过程中无脸黑头的渡河公被制作人加上了憨态可掬的笑,精巧的辫子,使“渡河公”有些阴黑的形象立刻变得灵动可爱起来。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装束,小布人的怀中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渡河公”的制作为全手工制作,面料多为布料,“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所以闻到“渡渡河公”里香艾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做好的“渡河公”可以用红或黄丝线悬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脐部位,可保护孩童安康。人们制作“渡河公”,以此寄托思念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祈祷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

随着“渡河公”风俗的越传越远,现在每年来观看“渡河公”活动的人也是水涨船高。而“渡河公”形象也愈来愈深入人心。特别是这几年来,随着制作人们经常外展示,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中也常常见到“渡河公”的身影。2007年民歌节黄美等十多个传统手工艺人赴广西南宁向各地来宾展示了精致的“渡河公”产品,同时对外介绍了三里“渡河公”的民间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渡河公”这一独特的民间风俗。2008年钟蔚蓉等手工艺制作人在广西电视台手拉手活动为参加人员送“渡河公”纪念,使得“渡河公”名声更盛。在新一代的制作人当中,石冬冬等在制作工艺上里料加入丝棉。使制作出来的“渡河公”外观更为饱满、漂亮,深得人心。“渡河公”的外型也从原来单一的形象变得更富有多样性、观赏性。从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从一人抱南瓜到双人、四人抱南瓜的改变;从拇指头大小到足球般大小的“渡河公”。“渡河公”的作用已经从当初简单的纪念产品再解放出来,变成车子内饰、结婚生子礼品、健康保健、游游纪念等等。在“渡河公”制作中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之后,“渡河公”成为人见人爱的旅游产品的同时还远销海外。“渡河公”现已列入南宁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信息来源:上林旅游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