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雅安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 雅安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雅安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 雅安特产有哪些可以带回家更新时间:2022-05-22 10:02:27

一. 四川省 雅安 宝兴县 宝兴香猪腿

宝兴香猪腿,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的著名之一,该品可谓是猪肉制品类的极品,那一片片色红如玫瑰、香味纯正的瘦肉,吃上一片,口中久久留香。

雅安宝兴香猪腿的选料极为苛刻,制作工序要求严格:NWg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首先从选料上来说,制作香猪腿必须是在野外放养至75公斤左右的毛猪(在本地老乡家的猪,都是半野生敞)。宰杀后,取四肢,去皮,剔除肥肉,经特殊腌制后挂于炕房进行烟炕,一般香猪腿都会炕上一年以上才食用。因为猪腿肉厚,炕时间太短肉不容易干,制成后的香猪腿很容易保管,也耐储藏。NWg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食用时,洗净煮(蒸)熟,切片装盘即可。宝兴香猪腿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腊肉制品,也是宝兴腊肉中的上品。宝兴腊肉在四川以及以外的很多地区都是享有很高声誉的。本地人就不用说了,走亲访友带上腊肉绝对是最受欢迎的,很多外地来旅游的朋友走到雅安就会到处打听哪里有卖宝兴腊肉的,特别到了年底,宝兴腊肉是供不应求的。NWg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宝兴香猪腿因为材料和制作工序价格要比腊肉稍贵一些,本地市场价是40元/斤,腊肉价格为:15元-28元(分老腊肉,肋条,二刀,坐登儿,膀等),一般一只腿大概10斤左右,大点的13、14斤,小点的也有6斤多。NWg川味坊四川美食网

二. 四川省 雅安 石棉县 石棉核桃

石棉核桃果粒大、味香、壳薄,口感好,出仁率高,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是上等滋补佳品。

三. 四川省 雅安市 天全县 天全川牛膝

天全川牛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膝是传统地道药材之一,其资源仅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四川为牛膝主要产地,故所产牛膝有“川牛膝”之称。天全是川牛膝主要产地。

天全牛膝的产销情况早在清咸丰八年《天全州志》中就有所记载。天全牛膝粗壮、质地润,富含油质,不易折断。其截面呈菊花状,味甜,无麻味,为牛膝之上品。据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天全牛膝含有与淮南牛膝相同的昆虫变态类化学成份蜕皮酮、怀苋酮、牛膝酮等有效成份,历来就有极高声誉。

天全牛膝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破血行瘀、补肝补肾、强筋健骨、缓解疼痛等功效。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天全牛膝还有利胆、降脂、抗癌等独特作用,在国内及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天全牛膝属多年草本植物,产于大气、水质、土壤均无污染的高山地带,生长环境一般为海拔1500--2000米,喜温凉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0~C左右,年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相对湿度平均在70%左右的地区最适合牛膝生长。天全县的两路、紫石、鱼泉、大河、思经、小河、青石等7个乡镇,是牛膝的主要产地。

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种植技术,使天全牛膝所含有效成份高于其他地区所产牛膝,一直受到客商及医药界人士的青睐,是不可取代的无公害保健中药材。

天全川牛膝

地域范围

天全川牛膝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两路乡、紫石乡、小河乡、思经乡、鱼泉乡等5个乡镇,东至小河沙坪村,西至两路乡团结坪,南到鱼泉乡春尖坪,北到小河乡黄沙坪。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0′-102°42′,北纬29°52′-30°08′。保护面积1333公顷,总产量1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天全川牛膝呈近圆柱形, 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 (2)内在品质指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全川牛膝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甾酮类、牛膝多糖和生物碱,其浸出物含量>65%,杯苋甾酮含量>0.03%。 (3)安全要求: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一部)质量要求。

四. 四川省 雅安 雨城区 雅安峨眉毛峰

峨眉毛峰,四川名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县风鸣乡。绿茶类。品质特征为:外形紧细匀卷,嫩绿油润,银芽秀丽。内质香气鲜洁,滋味浓爽,汤色微黄而碧,叶底黄绿匀整。

峨眉毛峰产于四川省雅安县凤鸣乡,原名凤鸡毛峰,现改为峨眉毛峰,是近年来新创制的蒙山地区的名茶新秀。zQ8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与西藏高原东麓接壤,位于北纬30°,东经103.3°,受西藏高原大地形和雅安所处四面环山地形所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群山青翠,烟雨蒙蒙,湿热同季。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表土疏松,酸度适宜,为茶叶形成良好品质,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zQ8

峨眉毛峰继承了当地传统名茶的制作方法,引用现代技术,采取烘炒结合的工艺,炒、揉、烘交替,扬烘青之长,避炒青之短,研究成独具一格的峨眉毛峰制作技术。整个炒制过程分为三炒、三揉、四烘、一整形共十一道工序。所制成品,外形条索细紧匀卷,色泽嫩绿,鲜润显毫,银芽秀丽,香气高洁,新鲜悦鼻;汤色微黄而碧绿;滋味浓爽适口;叶底匀整,整叶全芽,嫩绿明亮。zQ8

该茶问世不久即以其独特的风格跨入了全国名茶行列,近几年连续被评为四川省优质名茶,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在葡萄牙举办的第24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荣获国际金质奖。zQ8

五.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酸辣岩水豆花

酸辣岩水豆花是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雅安天然养吧,所以所用的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酸辣岩水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

酸辣岩水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六. 四川省 雅安市 汉源县 汉源樱桃酒

汉牌樱桃酒,干白樱桃酒和樱桃白兰地,是我省名优酒品,属低度果酒,色泽鲜红透明,口感纯正,产品质量上乘,参加酒类产品评比,连年获奖,深受旅游者和广大消费者喜爱。公司现有生产果酒能力1500吨/年,生产曲酒400吨/年,高梁白酒800吨/年。属省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

汉源樱桃在汉源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就有200多年的历史。汉源樱桃品系较多,优系品种就有20多个,依品种和海拔高度不同,成熟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下旬。汉源樱桃个大皮薄,形如玛瑙,香气沁人,营养丰富,含铁量高,含糖量高,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对软化血管、抵抗衰老、减少贫血患者、癌症病患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被誉为"果之珍品"。汉源樱桃生长周期短,从开花到采摘只需要45天,基本不喷洒任何农药,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汉源樱桃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制作樱桃果脯、樱桃罐头,泡制樱桃酒等。在中国(成都)西部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汉源樱桃和汉源樱桃果脯都受到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2014年,汉源樱桃荣获国家农产品离地标志保护农产品证书,地标保护面积1万亩,年产量7500吨。

七. 四川省 雅安市 石棉县 石棉巨型核桃

石棉巨型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棉巨型核桃

石棉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站

11442176

新鲜核桃

八. 四川省 雅安市 汉源县 汉源花椒油

汉源花椒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源花椒油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鲜花椒:

(1)品种:贡椒。

(2)立地条件:产地范围内海拔1100米至1800m,水稻土、黄棕壤、冲积土、紫色土,有机质含量≥1.0%,pH值6.8至8.0。

(3)栽培管理:

①种苗繁育:以种子繁殖,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容器育苗移栽。

②栽植:春季在2至3月栽植,秋季在9至10月栽植。栽植密度每667㎡(亩)≤110株。

③整形:采用“以采代剪”,形成外展内空、杯状树形。

④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40kg。

⑤采收:8月至9月人工采收,椒果呈鲜红,油囊饱满,选择晴天或不下雨天摘椒。

⑥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

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2.菜籽油:产地范围内的菜籽油,在本地菜籽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外购的方式补充,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加工工艺

将加热到160℃至200℃的菜籽油和 24小时以内采摘的鲜花椒按2:1的比例进行淋喷混合,搅拌浸泡,油椒分离,静置油体到澄清透明。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浅黄色至棕黄色,清澈透明,具有花椒固有的香气,麻味绵长。

汉源花椒油

四川省汉源县现辖行政区域

《汉源县人民政府关于汉源花椒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情况的函》,汉府函〔2012〕156号

四川省汉源汉达食品厂企业标准Q/21110317-3.1-2010 《汉源花椒油》

九.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蒙顶山茶

蒙顶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镇等20个乡镇,以及雅安雨城区地处蒙山的碧峰峡镇、陇西乡2个乡镇。

特定品质

原料采自"仙茶之乡"——四川雅安名山县蒙顶山区之春分节气前早春单芽,由于茶区雨多、雾多、云多三大特点。在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茶树生长繁茂,茶芽鲜嫩,持嫩性强,并经历史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从而形成了此极品蒙顶黄芽的独特品质,茶芽外形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亮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

文化典故

《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 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 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 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蒙顶茶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民国除旧革新。解放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 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十. 四川省 雅安市 雨城区 达达面

达达面

达达面风味特色:

面韧汤鲜、香味浓郁、味美、可口独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