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方言手工特产 广西家乡土特产土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方言手工特产 广西家乡土特产土话更新时间:2022-06-04 17:13:13

一.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桑蚕

目前,市内种植的桑树以沙二×伦109为主,桂桑优62、12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饲养蚕种为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上簇已普遍使用方格簇,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000~1400米,光洁好,净度高,解舒率75%左右,缫折低(2.3左右),利于缫制高等级的生丝,蚕茧质量上乘。2009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860公顷,蚕农售茧收入620万元。2010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908.67公顷,蚕农售茧收入985万元。

二.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临夏手工地毯

早在千年前,手工毯工艺从遥远的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入临夏。临夏手工地毯,远望花团锦簇,雍容花贵,近观高雅典丽,五彩缤纷,以其做工精细、质地牢固、美观大方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是艺术挂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生活美,更具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

临夏手工地毯选用优质土种羊毛,经过特殊的植物染色,手工制作,再用化学品洗刷呈丝光锦锻。片剪后形状似浮雕,最后经过工艺处理,外观古色古香,典雅别致。从制作工艺而言,织出一块成品地毯需要纺纱、染线、缠线、绘图、织毯、片剪、洗毯、平毯等十多道工序。一般经线以棉纱为料,纬线为羊毛纱。从种类上说,临夏手工地毯主要有仿古毯、仿波斯毯、仿埃及毯、仿土耳其毯、藏毯等。目前,临夏市有兴强、雪羚、飞马等为龙头的多家地毯厂生产的手工仿古地毯,已形成规模,原料纯正、工艺精良、花色品种齐全、档次高、价格适宜,深受外宾和客商青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东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有比较稳定的市场。

三. 广西 梧州 岑溪 窝粉

窝粉似河粉,不同是窝粉必由酸笋豉“窝”煮而成,常拌各式辣椒蒜蓉等,比之河粉,香浓颇有不及但多一分津酸烈辣。市面经营窝粉口味大同小异。

四.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手工臊子面

臊子面的肉臊子用的是带皮的五花肉,汤是敲碎的大棒骨熬了几个小时的高汤,在汤中加入黄花、木耳、西红柿丁、小豆腐块煮至汤开。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浇汤后再依次放入肉哨子、鸡蛋饼丁、葱花、香菜、油泼辣子而成。

五. 河北省 邢台 临西县 手工挂面

纯手工,面细短,入锅即熟,口味丰富,多数咸味,特别适合老人小孩使用,可加醋等调味品,更加美味

六.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壮锦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的实用型工艺品,靖西市所产的壮锦在解放前已享有盛名。壮锦以原色棉纱为经,染色丝绒为纬,用本地木制的土织机手工精制而成,质地结实耐用,图案配色别致,花纹精美,传统图案有:框边回字形饰纹、莲花、牡丹、蝴蝶纹、云纹、葫芦纹、水纹、“卍”字形、双喜等。解放前为民间个人手工编织,产品单纯,仅有被面、背带心两种。解放后,由于国家实行民族政策,提倡发掘民间民族工艺品,1956年组成绣织社,1960年改称壮锦厂后,逐渐引进半自动纺织机,招工培训,品种增加了床单、台布、坐垫、壁挂、背带、头巾、披巾、挂包等10多种,花式图案也增加了玫瑰、蝴蝶、熊猫翠竹和民族花边等几十种。多次参加全国、全区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览,产品远销港澳、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青睐,1976年靖西壮锦厂生产的民族织锦获自治区质量第一名,1989年壮锦系列产品被评为广西少数民族用品优质奖。2006年靖西壮族织绵技艺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11315个、披肩2088张、壁挂168张。2010年壮锦系列挂包产量28900个、披肩6830张、壁挂120张。

七. 吉林省 吉林市 舒兰市 吉林手工彩绘木雕

吉林手工彩绘木雕是采用木质细腻的桦木,经手工雕刻而成。主要以飞禽走兽为题材,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深受欧美、东南亚、非洲和中国周边地区、国家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吉林)

八.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马井手工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九. 广西 百色 平果 酢肉

酢肉

民间传统菜肴。将猪肉洗净晾干,切成半斤重左右的长条,用炒米粉和食盐拌裹,放入瓮中,先撒一层炒米粉和盐,再放一层肉,依次层层压紧,然后,酢肉腌透,肉香味甜,不用炒煮,切为薄片即可食。是过节和待客的佳肴。

十. 广西 桂林 全州 石塘生姜

石塘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味辣、皮薄、肉嫩、鲜脆”是全州石塘生姜的特点,作为“全州三辣”土品之一,以“五指姜”为上品的石塘生姜每年上市时都能热销一空,甚至远销湖北、广东、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石塘生姜从产量到品质都有了提升,带动了全州全县的产业辐射。今年,全州县生姜种植面积2.85万亩,生姜产量12万吨,平均售价6000元/吨,产值达7.2亿元。“石塘镇种植效益得到提高,也辐射带动了安和、两河、凤凰等周边乡镇规模化种植石塘生姜。种生姜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全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石塘生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全政发〔2016〕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石塘生姜》(草案)

(当地种植户供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