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曾都区有什么特产 曾都有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曾都区有什么特产 曾都有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2 13:36:32

一.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曾都干香菇

曾都干香菇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临汾熏肉

临汾的熏肉也不错,这道菜十分对我跟同事的胃口,香味很独特。据说这种熏肉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要放多种秘制的料和药材,整个制作的过程也特别地长,正验证了慢工出细活的这句古话。我们买了很多请店主帮我们真空包装,然后带回去,大家伙儿都说不错。

三.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万和兰花

万和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和兰花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万和镇是中国蕙兰之乡,是与日本、韩国齐名的世界三大兰草产地之一。野生蕙兰存量占全国总量的80%。全镇现有兰花资源5千多万株,常年有2千多人从事兰花的培植和经营活动,现培植名贵兰花3万余盆。名贵品种有梅瓣、牡丹、水仙、三星蝶、树形兰等。《兰蕙宝鉴》一书中收录万和蕙兰名品有15个,“蕙矮水晶”被称为蕙兰栽培史上的空前奇观。每年全国举办的兰花博览会上,万和兰花常获得金奖、银奖。2007年3月,武汉兰博会上,万和一兰商培植的一株蕙兰“东部雄师”获特别奖。万和兰商培植的蕙兰名贵品种最高交易价格每株达8万美元。创单株销售最高记录。

万和兰花交易早在20多年前就形成市场,有江浙及韩国等地的兰花经销商人闻香而至,低价大量收购。近些年随着兰花资源的减少,加上林业部门严禁上山采挖野生兰草,使万和镇兰草培植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万和镇境内的七尖峰林场建立了兰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2万亩。2006年,万和镇建起兰花培植园,有5个村成为兰花培植专业村。万和兰花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让万和兰花香飘海内外,做大做强兰花产业,弘扬兰花文化,2007年4月18日至19日,湖北省林业局、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主办,曾都区人民政府、曾都区林业局、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兰花分会承办了首届中国随州(万和)兰花节。同时举办了珍品兰花展,经贸洽谈会,兰花之春文艺晚会。节庆期间,韩国、港澳台地区的兰花经销客商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兰花节两天时间里,兰花交易额突破5千万元,其中最贵的一盆5苗兰花卖到了93万元。场外自由交易区每苗最高卖到13万元。

兰花节弘扬了兰文化。兰花以其高雅清馨闻名于世,奇异的花姿,冰清玉洁的色泽,沁人心脾的幽香给人以极大的享受,象征着中华民族爱美向善、求真务实、宁静淡泊、清雅高洁的情趣和意境。

每年4月中旬,是观赏兰花的最佳时期,到万和赏兰是一种高雅的志趣。在万和兰花培植园可观赏到许多名贵兰花品种。

四.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秦椒

亦称“秦椒”,属本县,有辣味浓烈、皱纹均匀、角型修长、色泽鲜红,入汤不沉等特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记载,年行销外地八九万斤。建国前,辣椒种植多分布于下塬,中、上塬种植量较少,以自食为主。建国后,面积逐年扩大,品种有当地土种、耀县“一窝蜂”、“西农20—7”、“8212”、“8819”等。1975年,改直播与白茬地纯种为套种和育苗移栽,八十年代后育苗移栽较为普及。

五.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历史悠久,口味独特。是陕西凉皮“四大花 旦”之一,又叫秦镇凉皮,是以大米为主料蒸制而成。

秦镇即秦渡镇,位于西安户县沣河西岸,这里曾是西周的京畿之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优质稻谷。用这里出产的稻谷磨浆制成的米面皮子,以色白光润、筋薄细软、柔韧爽口而著称。

秦镇米皮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叫“油泼辣子”)、醋和盐,加上黄瓜丝和豆芽,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了食用了。 长期以来,在关中地区流传着“干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可见,秦镇米皮很早以前就与干州锅盔、岐山臊子面齐名为关中地区三大著名面食。

特点:

色白、光润、皮薄、细软、柔韧,

吃起来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

简要介绍:

秦镇米皮用产于户县沣河西岸的稻谷制作,皮子质量上乘。调食时,配以绿的菜、油泼辣子、芝麻酱、芥末、蒜泥、酱油、香醋、味精等调料,吃起来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

六.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西乡松花变蛋

西乡松花变蛋,产于陕南西乡县是陕西独具风味的传统名品,可称得上我国松花变蛋的状元之一。西乡县松花蛋的特点是:蛋体离壳,易取易剥,以手摇之,有颤动感;剥去蛋壳,晶莹油润,呈透明的茶褐色,形似琥珀,具有弹性,表面满布美丽的晶状松枝花纹;蛋黄略带溏心,外圈墨晶,内呈橘红,油亮照人,层次分明;咸淡适宜,柔软细腻,滑润爽口,回味无穷。故当地有离了松花蛋不成席之说。相传,皮蛋最早始于鸭群云集的太湖之滨。在数百年前,太湖边有一集镇,有户人家盖了新房,屋后有一石灰坑没有填平,晚上鸭子从湖中归来,就在这里下蛋。久而久之,后来被主人发现,剥开蛋壳一看,蛋白蛋黄都凝固,且有松针状花纹,用嘴一尝,虽有点涩口,但味道鲜香,别有风味。他想如果石灰中拌点盐,去掉涩味,不是更鲜美可口了吗经反复试验,果然成功了,取名湖彩蛋,倍受人们欢迎。于是民间用石灰、食盐、茶叶、桑树柴灰做辅料制作皮蛋蔚然成风。

当时在该镇经商的西乡籍秦姓商人,将此法带回家乡,结合西乡实际情况,加以改进,风味更佳,并易名为松花变蛋,流传至今西乡松花蛋,据记载,源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秦姓商人将腌制皮蛋之法传人西乡后,最初有私人商号“天生法”、“天同心”和兰芝轩等作坊生产,制作。惟以兰芝轩制作的松花蛋,质优味佳,受人欢迎。旧《西乡县志》记载:“松花蛋又名皮蛋,加松枝灰制,若加竹叶、桃花灰亦可显出松花,以溏心最有名。行销秦都、汉口等地。售者裹以稻草,五枚一串,繁如连珠,携带甚便,商旅过县者无不购之”。这里古时交通不便,农家鸭蛋多供自食,禽蛋旺季,无法贮存,每于春、秋加工皮蛋,旺为淡存,终年享用。并作为商品远近畅销,久而久之,形成汉中。

七.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泾渭茯茶

泾渭茯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茯砖古茶

茯砖茶是陕西咸阳人发明的一种茶叶加工方式,约在公元1368年(明朝初)前后,出品于陕西。因在伏天加工,又称“伏茶”,其效用类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和“福砖”。

秦人创制

陕西是“茯茶文化”的本宗源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茯砖茶的发酵和发花工艺及其神秘独到之处,在茶叶加工史上无出其右,被尊为中华黑茶和现代发酵茶之“先驱”。

金花璀璨

泾渭茯茶复兴古法工艺所创造出的金花(国家标准名: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颗粒饱满度、密度较之其他产区高出40%,菌花数为50×104个/克干茶,远超国家“30×104/克干茶”的标准,因此具有更高的消食解腻、顺肠降脂、增强免疫能力的功效。泾渭茯茶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并能阻断人体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形成,非常适合现代人对茶叶保健功效的需要。

香韵天成

泾渭茯茶通过古法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生产出的茯茶产品具有“金花更加茂盛、菌花香更加明显”的特点,受到了茶学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使咸阳这一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茶叶加工绝技重新焕发光芒。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殷店大米

贡米之乡——随州殷店镇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漂水河的源头,特有的地理气候和富含矿物质的无污染水质土质,使该地盛产的大米含有多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米质晶莹,色泽光亮,味道清香,口感柔和,营养丰富。所选精米更为人们所喜爱,常吃常新,健胃强身。1987年和1990年分别被湖北省和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享誉海内外。2003年,曾都区供销社运用传统种植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对该品种推行优化种植,并按定向品种、定点种植、定点收购的形式,生产加工无污染、无化学添加剂的优质稻。该产品被曾都区供销社注册为“胜泰”牌大米,经湖北省有关部门检验,被列为全省优质农产品推广项目予以立项。2004年全区落实种植面积2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0万吨。目前“胜泰”牌水晶米已打入各大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车云毛尖

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州市北部车云山。车云山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茶农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茶》。

车云山毛尖采摘严格,加工十分讲究,鲜叶要求采摘匀、净、嫩,加工炒制分“生锅”和“熟锅”。生锅用帚把均匀挑动,待叶软柔后,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团。先重后轻,边转边抖,至茶叶开始挤出时,进入熟锅,进行赶条,至茶叶表面不粘结时,用手理条,采取四指并拢,拇指分开,使茶叶沿着锅壁轻擦带动,在掌心翻动,从虎口吐出,要求抓得均匀,甩得开展。到七、八成干时,起锅上烘,共需三次烘焙。第一、二次烘焙后时隔一些时间,轻放至色翠绿,毫显露为度,第三次烘焙达到香气高、茶足干的目的。车云山茶叶制作技术,已于1981年8月农业出版社出版《茶叶制造学》作为福建茶叶专业教科书。

十.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吴家熏肉

吴家熏肉是临汾的传统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吴家熏肉以鸡和猪的心、肝、肠、肚、蹄、口条、头为主要原料。其成品棕色中衬着金黄,“灵”味中夹着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沾,放置三天而不腐。

清末民初时由吴老广创制,吴氏三代,独家经营,百余年来,盛名不哀。吴家熏肉是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7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它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