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旅顺有什么特产 旅顺出名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旅顺有什么特产 旅顺出名的东西更新时间:2022-06-13 03:03:58

一. 辽宁省 铁岭市 调兵山市 辽宁辽育白牛

辽宁辽育白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辽宁饲养牛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契丹辽国建立后,由政府建立国有牧场,设官统一经营管理,到辽代中后期,契丹辽国“群牧滋繁,数至百万有余”(《辽史食货志》),除了官营国有牧场外,契丹上至亲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数量的牲畜私产。元明清至建国前后,牛已成为辽宁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工具,饲养方式也由散养变成散养与圈养相结合,家庭拥有牛等牲畜数量的多少,成为农户财富多少的重要象征。20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的役用价值需求呈下降趋势,对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辽宁畜牧人通过引进法国大型肉用牛品种夏洛莱,与本地黄牛进行级进杂交,历经40年,育成辽宁第一个全国第三个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辽育白牛。辽宁辽育白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高等优点,已是辽宁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畜牧饲养品种。目前,辽育白牛开发已纳入《辽宁省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辽宁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辽宁省畜牧兽医局重点工作”,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基本形成,辽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辽宁省培育的辽育白牛新品种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并由农业部正式予以公布。辽育白牛是辽宁省第一个自主培育的专门化肉用牛品种,是辽宁省肉牛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据了解,过去辽宁省饲养的主要是靠自然选择形成的役肉兼用型的本地黄牛,其产肉性能低下。辽育白牛新品种的培育成功,扭转了辽宁省肉用种公牛过度依赖进口状况,特别是为进一步加快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种源条件。辽宁省将大力开展辽育白牛产业开发示范工作,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通过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体系保障和政策扶持等举措,逐步做大做强辽育白牛产业,努力把该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牛供种基地和中、高档牛肉生产基地。

地域范围

辽宁辽育白牛产于辽宁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主产区包括铁岭市的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西丰县、铁岭县;沈阳市的辽中县、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阜新市的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锦州市的凌海市、义县、黑山县、北镇满族自治县;盘锦市的盘山县;丹东市的凤城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抚顺市的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计9个市26个县(市、区)469个乡(镇、街道)。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辽宁辽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镜肉色,蹄角多为腊色;体型大,体质结实,肌肉丰满,体躯呈长方形;头宽且稍短,额阔唇宽,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数无角,公牛头方正,额宽平直,头顶部有长毛,角呈锥状,向外侧延伸;母牛头清秀,角细圆,向两侧并向前伸展;颈粗短,母牛平直,公牛颈部隆起,无肩峰,母牛颈部和胸部多有垂皮,公牛垂皮发达;胸深宽,肋圆,背腰宽厚、平直,尻部宽长,臀端宽齐,后腿部肌肉丰满;四肢粗壮,长短适中,蹄质结实;尾中等长度;母牛乳房发育良好。 辽宁辽育白牛毛色一致,体质健壮,性情温顺;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饲养,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体遗传稳定,耐寒性强,能够适应广大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辽宁辽育白牛成年公牛体重910.5Kg、体高146.2cm、体斜长186.8cm、胸围229.3cm;母牛体重451.2Kg、体高126.8cm、体斜长164.4cm、胸围179.2cm;初生重公牛41.6Kg,母牛38.3Kg;6月龄体重公牛 221.4Kg,母牛190.5Kg;12月龄体重公牛366.8Kg,母牛280.6Kg;24月龄体重公牛624.5Kg,母牛386.3Kg。 (2)内在品质指标 辽宁辽育白牛牛肉色泽呈鲜樱桃红,实际检验值3.39,被认为是最佳肉色;各种氨基酸含量达84,粗蛋白含量在80-85之间,牛肉中胆固醇含量220.2( mg/100g),脂肪实际检验值10.61,脂肪色泽呈白色,质地较硬;沉积于肌纤维之间的脂肪(大理石花纹)比较丰富,大理石花纹实际检验值为3.91,多汁性为4.73,胴体的肌肉剪切力3.45Kg/平方厘米,系水率为72.1,失水率为23.1。可见,辽宁辽育白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辽宁辽育白牛牛肉口感和嫩度较好,柔软多汁,风味较好。 (3)安全要求:辽宁辽育白牛所采食的饲料应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饲料卫生标准》。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NY5126-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并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对隔离治疗的牛,待其完全健康后方可转入健康群体。需要处理的病牛,应参照GBl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牛的要求进行处理。饲养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可做农业用肥, 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料使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应符合农业部的《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规定。 疫苗的接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辽宁辽育白牛防疫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疫苗, 并按疫苗使用要求进行接种。寄生虫预防要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

二. 辽宁省 大连 旅顺口区 鱼翅煲

鱼翅煲

鱼翅的优劣主要以其种类和部位来划分。以种类划分,天九翅为上等,海虎翅、金钩翅为中等,黄胶翅、牙栋翅、青片翅为一般等级;以部位来划分,背脊翅最好,尾翅次之,胸翅最次。除了用以上两种鉴别方法外,鱼翅的优劣还要看其出产地,以及色泽深浅和片张的大小。

鱼翅的发制较为复杂。发制鱼翅的方法大体上有三种:即碱发、蒸发及煲煨法。用碱发的鱼翅效果最差,成菜有少许碱味,口感差,且经高温烹制后收缩大,不成形。用蒸发方法发制,时间较长,且不易除净腥味。采用煲煨发制方法,发制时间短,容易去净腥味且成菜口感好。所以,现在人们一般都采用煲煨法来发制鱼翅。

一、煲煨发制方法:用清水将鱼翅上的毛灰清洗干净,剪去翅边,放入40℃的温水中浸泡,然后每隔8小时左右换一次温水,一直浸泡24~30小时,至鱼翅吸足水份时才捞出。将鱼翅放在一片竹笆上,上面再盖上一片竹笆,然后用竹筷将两片竹笆穿在一起,以便其将鱼翅夹紧。不锈钢锅内注入纯净水,放入夹好的鱼翅,上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煲煨5~6小时,至鱼翅骨离肉软时,捞出用清水冲冷,抽去竹筷和竹笆,再用清水漂洗净鱼翅的腥味。在漂洗时,把鱼翅中的脆骨轻轻拔净,反复用清水洗去煲碎了的脆骨和沙子。若鱼翅上的肉巾和残渣未用清水冲洗净,则还需用竹签去轻轻地将其挑干净。这样,鱼翅就算发制好了。

注意:切勿把鱼翅挑散,相反,还应保持鱼翅的整齐。

二、技术关:

1、注意选料,不管用什么等级的鱼翅,都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鱼翅。

2、浸泡时,一定要勤换温水,最少也要换3次,以免因水臭导致鱼翅变质。

3、煲煨前须用两片竹笆将鱼翅夹紧。这样做一是避免鱼翅煳锅,二是避免鱼翅变形、散烂。

4、煲煨时应注意时间。笔者的经验是:老硬鱼翅一般煲煨5~6小时;软嫩鱼翅一般煲煨4~5小时。煲煨鱼翅的时间不宜太长,若太长,鱼翅表面也易因破裂而钻进沙子。当然煲煨时间也不能过短,否则煺不掉黑色的外膜和沙粒。

5、煨制时,应采用小火煲煨的方法,不能开锅。如果火旺水沸,便有可能将鱼翅表面煮开,翅面变腐,沙粒混进翅肉内,不易刮皮去沙。另外,发制前应根据鱼翅大小和老嫩的程度将其分开,以便分别进行发制,否则,小而嫩的鱼翅已烂,老而坚的却尚未发透。

6、煲煨鱼翅时不能使用铁锅和铜锅。因鱼翅中含硫蛋白质,遇铁、遇铜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铁等,使鱼翅表面出现黑色、黄色斑点,影响成品的质量。发制鱼翅时,建议最好选用瓷缸、不锈钢等器皿煲煨。

7、煲煨鱼翅时,或鱼翅发好后,均不能染有油、碱、盐等物质,否则会引起鱼翅肉体表皮溶化,影响成菜的质量。

8、鱼翅煲煨好后,在去肉和骨渣时,要用竹签轻轻拨挑,尽量保持鱼翅的整齐,以免影响成菜的美观。

9、鱼翅去掉骨渣、沙粒后,要用清水反复地清洗和连续冲漂,一是为冲掉骨渣和沙粒,二是为了漂净腥味。

三. 辽宁省 大连市 旅顺口区 旅顺大樱桃

旅顺大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旅顺大樱桃是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旅顺口区作为“中国大樱桃之乡”,樱桃质量和品位享誉全国。旅顺大樱桃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旅顺大樱桃栽培历史悠久,自上个世纪引进栽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全区现已发展大樱桃面积10.2万亩,结果树面积达5万亩,建成高标准千亩大樱桃示范园44个,总产量突破2万吨,获得“中国大樱桃之乡”荣誉称号,旅顺大樱桃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

2010年,旅顺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旅顺大樱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旅顺大樱桃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至龙王塘街道黄泥川村,西至双岛湾街道大甸子村,南至铁山街道陈家村,北至长城街道赵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0o57′-121o28′30″,北纬38o40′-39o10′。

地域范围

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处东径120°57′到121°28′30″,北纬38°40′到39°10′,海岸线长169.7公里。东至龙王塘街道黄泥川村,西至双岛湾街道大甸子村,南至铁山街道陈家村,北至长城街道赵家村。保护面积21万亩。全区栽植大樱桃面积10.2万亩,大樱桃平均亩产600斤,2009年大樱桃总产量超过10000吨。

四.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仁兴菜

仁兴菜。菜名取仁兴带着仁义德性之义,可想而知此种野菜该是多么让人喜欢。是的,仁兴菜其生长一般不挑地方,而且自春嫩到夏天长大,以至到老秋都可以采食。春天可以采全棵,因为嫩,可开水炸后冷水拔攥菜团子凉伴佐料就饭吃,可揣粮食面贴饼子、䒱窝头吃。最出奇用仁兴菜做馅包大菜饺子,菜包子吃特好吃,与白菜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仁兴菜没任何毒性,吃它百病不犯,对肠胃也没任何剌激,其性温合好消化,营养价值肯定丰富。我曾想过这用仁兴二字取为名,不知源于何时?有一点能够认定,其得名系咱祖先辈文化人根据它的特性而选此最受人尊崇的字意来授予的。所有采野菜的孩大老小,不管是为充饥还是为尝鲜,人们都争着抢着找仁兴菜。遇到一处仁兴菜必先采之然后才采其它,仁兴菜的茎嫩时一样吃,老的时候茎硬了不便吃但其分杈分茎仍然供人用,到老秋一天不来霜冻,它就坚持一天,为喜欢它的生长嫰叶。

辽西一带普遍有仁兴菜,不知凌源以外的地方其名是否一致?在农村长大的一眼使认出来。过贫困日子时,人们食其充饥;过富足日子,人们想它尝鲜。仁兴菜,美味之菜,居野菜五宝之一名符其实。

信息来源:凌源市人民政府网

五. 辽宁省 大连 旅顺口区 贻贝

辽宁大连沿海的贻贝产量居全国之首,其品质亦佳。有人把它与海带、裙带菜及海胆合称为“大连四海鲜”。贻贝也称海红,属瓣鳃纲,贻贝科的海生贝类,其品种较多,大连产的贻贝多属紫贻贝。贻贝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每100克海红干中所含的蛋白质高达70%,人们称之为“海生鸡蛋”贻贝还可入药,贝壳则可作贝雕工艺品的好材料。

六. 辽宁省 丹东 振安区 贝类

贝类

丹东市有海洋国土面积525万亩,其中0-10米等深线106万亩,适宜贝类底皤增养殖面积50万亩;滩涂面积36.3万亩,适宜养贝面积18.8万亩。丹东近海有鸭绿江、大洋河两大河流注入,底质平坦、泥砂比例适中,饵料生物丰富,是贝类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丹东贝类在色泽、规格、口感、肥满度方面均优于其它地区,深受外内欢迎。

全市共有海水贝类41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缢蛏、魁蚶、毛蚶、中国蛤蜊等十多种,经多年的发展,丹东贝类养殖业已初具产业规模。到2000年末,全市贝类增养殖面积达到59.1万亩,产量7.8万吨,产值4.59亿元。目前全市有贝类生产单位80家,贝类加工、经销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5万余吨。贝类养殖业已成为丹东渔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全省重要的贝类生产基地。

七. 辽宁省 丹东 东港 银杏树

丹东市银杏树栽培历史悠久,树龄在80年以上的近千株,树龄在30年以上的4000株。东港市孤山镇圣水宫前的“银杏王”更是全国闻名,这两株雌性的“银杏王”植于唐玄宗年间,距今已有1300年,树高35米,主干粗,3个成人张开双臂合抱才能抱过来。夏季,人在树下仰视,白日不见天色,夜晚不见星光,秋季落叶时树下能积一尺厚叶片,果实每年都达数百公斤。1984年,银杏树被定为丹东“市树”。目前,市区用银杏树绿化成型的有六条街道,有1600余株,加上公园、市郊银杏树,总计4000余株、为全国罕见。银杏全身是宝。果实白果可治疗肝病、气管炎(食多者易中毒),果仁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银杏酸、银杏醇、抗衰老素,适量食用可以解酒,煨熟服食缩尿、止泻,有滋补保健作用;银杏叶中提炼冠心酮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银杏根含白果苦内脂,治疗妇科病,兼作水田肥料和杀虫剂,银杏木是上乘的装饰材料。银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银杏果实白果出口港台、日本、东南亚、西欧、美国,每斤价格50元,且有抢购之势。银杏属珍稀高效树种,寿命长,结果期可达800多年,被誉为树中之冠。天然生长,一般25~30年挂果,人工嫁接,可提早15~20年结果。银杏果实产量高,按“矮密早”方法栽培,每亩110株,5年开始挂果,株产1.5公斤,价值30元,每亩收入3000元,以后每年成倍增长,8年后每亩平均产值1~2万元。丹东地区将银杏作为高效林业予以开发,银杏育苗238亩。( 丹东)

八. 辽宁省 大连市 旅顺口区 刘钟村食用菌

大连市长城街道刘钟村现有耕地面积2200亩,蔬菜面积600亩,有农户400户,人口1000余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蔬菜种植,蔬菜生产品种达40多个,是大连市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长城街道刘钟村依靠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实行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形成了食用菌生产链,扶持500多名村民建立食用菌养殖大棚养殖食用菌,由企业提供菌苗并负责收购、加工、销售,每户每个大棚一年可收入5万多元,目前已新发展养殖大棚20多个。刘钟村计划投资200万元再发展食用菌养殖大棚30个,将有更多的村民走上生产食用菌这一产业。在发展食用菌养殖的同时,又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帮助和引导菜农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全村兴建保护地设施工程,规划占地面积200亩,工程分两期实施,采用集群1号温室结构,总投入资金600多万元。

2011年,大连市旅顺口区长城街道刘钟村(食用菌)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九. 辽宁省 丹东 宽甸 林蛙油

丹东:林蛙油

史书载,林蛙油性味甘平,具滋阴补肾、润肺生津、传神名目、健胃益肝等功效,对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状的作用明显,故清朝便为贡品进贡朝廷。

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余脉,这里山深林密,天然林比重大,生态环保,是林蛙生息的最佳区域,更因小气候原因,宽甸林蛙山上吸食活动时间长,冬眠时间短,其蛙其油的品质要远远好于其他地区。林蛙是一种集食用和药用为一体的两栖类野生动物,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四大山珍。林蛙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养颜的佳品。

林蛙养殖是丹东山区林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潜力很大。宽甸满族自治县野生林蛙和蛙油产量居全国之首,为东北林蛙主产地之一,素有林蛙之乡的美称。目前,丹东林区共封沟养蛙3000多条,养殖专业户4059个,年产商品蛙8000多万只,产值达2.4亿元。全市林蛙养殖重点乡镇有20个,涌现出像凤城市玉龙镇、宽甸县的大川头乡这样超百万元产值的乡镇。

来丹做家具生意多年的王先生,每年都要采购丹东馈赠亲朋及生意伙伴。但去年始,他将目光聚焦于北方山奇生产的即食林蛙油。他说:“将即食林蛙油作为馈赠首选,因它在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亲朋圈内非常认可,大家说,即食林蛙油食用方便,安全可靠,很有档次,称得起丹东、省名牌。”

十. 辽宁省 鞍山 岫岩 岫岩榛子

    榛子是岫岩地方,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富含人体必须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是老少皆宜的滋补保健之美味佳品。榛子果仁可以制作精美的糕点,也可制成榛子乳、榛子脂等高级营养补药;榛子果仁还可以制淀粉或榨油,生油率达50%左右,油色橙黄,味香质清,为高级食用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