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台湾太鲁阁的特产 鲁台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台湾太鲁阁的特产 鲁台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2-05-20 11:36:58

一. 台湾省 新竹 米汤粉

典故与台湾盛产大米有关,以米磨成粉后制成。手艺传自福建。

风味热呼呼的汤汁,咕噜咕噜入喉而下的滑润米粉,造就了它朴实清爽、不造作的鲜甜滋味。浸泡在粗粗短短的米粉里的材料,是猪内脏和小菜。

二. 海南省 三亚 三亚的传统面点

把香喷喷的面包和水油酥皮叠在一起捏成罗旋形,中间包入糖椰丝和炒芝麻仁作成的馅料,这就是三亚椰丝糕。椰丝糕外观是黄白相间的罗旋形,吃起来椰味浓郁、松脆爽口。( 三亚)

三. 台湾省 澎湖 牛扎糖

英文名称 Peanut Nougat ,A kind of candy 又名 鸟结糖,乌结糖

名称典故

牛轧糖是牛轧过的糖吗? 字典上一《轧》有碾压的意思,不过只是其命名的事:李元,广州人,清乾隆时期曾在广州乡试中《解元》,隔后年赴京应考,本以为必定榜上有名,岂料不但当年落第,之后就象中了邪一般,怎么考也不考不中。接连的打击之后,他决定放弃应考,进入太学潜心攻读。经过10年的寒窗苦读,有一夜,李元梦见自己跪在文昌帝君前,原本对他微笑不语的文昌帝君,突然伸手一挥,供桌上的花生就自动退了壳,飞入旁边的一碟糖中。当花生落尽时,随即幻化成一群牛,向他急奔而来,李元吓得半死,立刻惊醒过来。天亮之后他急忙找人解梦,结果解梦人根据梦境分析说:“供桌上既有笔砚、花生,必是生花妙笔的隐喻,而牛指的是牛毛,是智慧的象征”。李元听完之后非常高兴,包袱收一收,就进京考试了。果然如解梦人所言,接连过关,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在加上先前中的乡试,“三元及第”喜上加喜。 取得功名后,为了感谢文昌帝君的保佑高中,李元找到当时广州赫赫有名的“丰邑泰”饼家,要求丰邑泰饼家的主人万丰泰仿照其梦中情景,以米谷麦芽糖搅和,再加上花生,以牛形状的模具扎成牛行的糖果,并起名“牛扎糖”,作为拜文昌帝的供品。在祭祀之后,分给乡里。由于这种糖果口感香醇,又有“生财高中”的意思,故很受欢迎。大家都争着到“丰邑泰”饼家购买牛扎糖,牛扎糖于是就这样流传开来。 当时每到赶考或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到[丰邑泰]饼家购买牛扎糖互相赠送,以表祝福。因为牛扎糖太好卖了,但牛的形状做起来太复杂,太费时间,于是丰邑泰的主人万丰泰就将牛扎糖切成长条形状卖,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牛扎糖模样。

家庭做法

1、棉花糖一包(约25颗) 2、花生少许 3、奶粉约4勺( 4、研磨过的白糖粉

制作过程

1、把花生加少许油放微波炉搞火加热5分钟,等凉之后把花生衣剥掉 2、把棉花糖放进大碗高火加热50秒到一分钟 3、拿出棉花糖倒入剥好衣的花生和4勺奶粉用力搅拌(这时候要注意动作要快,否则马上就要硬了) 4、把搅拌好的牛扎糖放到平铺好的保鲜纸上压扁压平,随后放到冰箱冷冻20分钟 5、取出牛扎糖用刀切成小块,洒上事先研磨好的白糖粉(以防粘连)

四. 台湾省 台北 西螺酱油

历时百年的西螺酱油,之所以历久不衰,是因为以纯黑豆酿造。与坊间黄豆+小麦酿制或者速酿酱油(化学酱油)大不相同;黑豆加上气候、水质等天然环境,酱油之乡就在西螺。

知名老品牌“丸庄”,推出酱油观光车间,厂区后方有一整排像韩剧《大长今》的大酱缸,游客可以实地感受开瓮、闻香的乐趣,除了传统酱油器具展示、酱油历史与大分类,也可以预约参加荫豉DIY ,参观免费,DIY每人200元(新台币,下同)。

一样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瑞春酱油,曾是马英九Long Stay的落脚地,第三代传人钟政达说,镇店之宝“螺王”,曾被检测为“含氮量最高的酱油”;为纪念开创瑞春的已故祖父,还开发出一款乡土味十足的“酱油阿伯”存钱瓮。

老牌的大同酱油,则在口味创新,以“柳丁酱油”打响西螺新名,每瓶120元,吃得到柳丁淡雅的香、微微的酸,口感极优;旧瓶新味还推出红麴油膏(70元)、传统款龙涎(300元)。

相形下,规模小得多的老店陈源和,一样维持着“柑仔店”风格,虽古朴,却创造出第一瓶有机酱油,取名为“酱心独荫”。为了找寻适合入酱的有机豆,就花了近两年时间,工本也高出三倍,虽得来不易,价格却很平实,每瓶165元。

曾获金奖的华泰酱油,除了酱油香纯,也有多款新口味的酱菜,其中也包含素酱菜,最具特色的是香椿素肉酱、罗勒香菇酱,每瓶80元。

联系电话:丸庄05-586-3666、瑞春05-586-1438、大同05-586-2047、陈源和05-587-8395、华泰05-586-5998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六.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七.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布朗族的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服饰中,刺绣和银饰也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刺绣图案多为各种花草、鸟兽和几何图形。绣工独特的要数“棉包锦囊”。

在布朗族的婚礼习俗中,举行婚礼时众人要进行爬竿比赛,新娘必须拿出自己在婚前精心刺绣的“棉包锦囊”,内装五谷、银饰等物,挂在竹竿上,比赛结束将“囊”赠给胜利者,以示吉祥。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全国第一位,年产量仅次于重庆石柱,居全国第二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中药片“黄莲片“,治疗肠炎痢疾功效独特。( 利川)

十. 台湾省 新竹 红糟肉

亦称糟母肉,系以糯米、红麴加上糖,盐发酵成糟母,再将鸡、鸭等肉类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补之效。红糟肉过去是客家人珍贵的过年菜肴,现则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尝其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