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邵阳特产之艾叶粑粑 湖南邵阳特产草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邵阳特产之艾叶粑粑 湖南邵阳特产草粑更新时间:2022-05-20 07:28:22

一.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粑粑卷

粑粑卷

粑粑卷是凤庆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制作原料主要有豌豆粉、“锅粑”、饵块,其中以豌豆粉为主,配以辣椒、草果、茴香等佐料,掺水搅拌成糊状,当地人称为“豌豆粉”或“稀豆粉”。再将豌豆粉放在锅上烘烤成薄片,成为“锅粑”。

凤庆粑粑卷是凤庆厨师应市的佳作,是凤庆县一种极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粑粑卷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一种美味,即是食物又是零食,成为了当地人的的一种饮食习惯,因而有很多人家在卖粑粑卷,生活在他乡的游子门,只要一回到凤庆,常常是先吃几个粑粑卷过过隐。传说在别的地方制作时,锅巴很难做成功,给此种风味小吃添加了一分神秘色彩。

凤庆粑粑卷,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做工上却有很多的讲究。首先是制锅巴:将豌豆粉加水搅拌过滤除去渣,豌豆粉调成的浆,均匀地摊入热锅中煸制,要求摊制要薄如纸,煎呈黄色,用竹片刀在锅巴的边沿划一下,取出放在阴凉处备用,其味香脆可口。其次是制稀豆粉(也叫油粉):豌豆面加入小茴香粉、精盐、辣椒粉等调味料,再加上水调成糊状,锅上火,加入开水,慢慢地淋入豆糊,不停地搅拌锅底,煮沸至熟成浓糊状备用。再次是制粑粑,即用大米制作的粑粑,也叫饵块。最后将饵块切成薄片,放在炭火上烤熟,涂上“油粉”及佐料,用锅巴将饵块卷起成圆条即可。粑粑卷融合了锅巴的香脆,饵块的柔软,作料无污染味佳,口感软糯脆香脆,层次多样,味道鲜美可口,具有独特风味。

凤庆粑粑卷的吃法比较多,可以根据个人不同喜好选择,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吃法:

(1)、烧吃,其味咸中回甜又香辣,宜于做早点、夜宵。 炭火上将粑粑烤熟,两片粑粑夹一片锅巴,面上的粑粑抹上一层稀豆粉、油辣椒、蒜油、桃仁、芝麻末,卷成卷而食。

(2)、油炸锅巴,形状似蝴蝶,酥脆味香,宜于佐酒、当零食。将锅巴一分为四,锅中加入熟菜籽油,将锅巴炸至红黄色取出而食。

(3)、锅巴八宝卷,其味皮香脆,馅香嫩,宜于便饭、筵席。将火腿、老蛋黄糕、冬菇,糯米饭、小茴香、鸡枞、桃仁、花生炒拌均匀成八宝馅,取锅巴一片包上八宝馅,厚约3厘米,卷成卷,锅入油,将八宝卷炸至红黄色,取出切成2厘米长的块而食。

凤庆粑粑卷,是凤庆人长久饮食文化中,探寻出的融豆类、大米,风味独特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已然发展为凤庆县为十分经典的特色小吃。

二.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隆回辣椒

隆回辣椒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隆回县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辣椒,辣椒种类繁多,产量高。

隆回辣椒为本县传统产品,现在常年栽培面积3万亩左右,主产区分布要桃洪镇、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其余在全县范围各地都有栽培。解放前主要分布在隆回南面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回族居住地区,据县志记载,民国38年的播种面积2500亩,产干辣椒150吨,50年代后发展较快,面积增到万亩,57年被定为国家辣椒生产基地,播种面积突破1.2 万亩,总产1000吨,58年当时的生产区:红旗人民公社出席全国先代会,获国务院奖旗。70年代外贸市场看好面积维持在1.2―2.5万亩,总产在550―1670吨之间。79年定为外贸出口基地县。生产面积扩展到3万亩,总产突破2000吨,以后一直维持在3万―2.5万亩之间。

隆回辣椒传统品种为朝天椒,该品种种植株较高,耐旱性强,叶长卵形,果梗向上,较长,果实表皮光滑,鲜红,细长形,种籽较多,单果重5-8克,晚熟,产量较低,一般制干品,每667平方米产干椒150―200公斤。辛辣味浓,是加工罐头,制酱的上等原料。该品种是80年代初出品和90年代本县罐头厂收购的主要品种。隆回辣椒产品,除鲜食销售外,其余主要加工销售。八十年代末期本县开始兴办隆回县食品罐头厂,生产的辣酱罐头为主要的产品,九十年代全部生产各种型号、档次的辣酱罐头,产品销售以广东沿海城市,以及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全国20余省市,最高出产量3500吨。从90年起,93、94、95年全县先后共举办大小辣椒罐头厂十余家,总产量最高在5500吨左右。98年以后,保存有隆回县食品罐头厂为主的两家辣椒罐头仍然维持在1000吨―2000吨之部,因此隆回本地产的制罐、制酱有的辣椒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本县需求。

隆回辣椒的品种,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主要的生产品种为湘研系列中的湘九、十九等鲜食品种,其次是隆回本地的朝天椒和线椒、海椒等辛辣型优质高产的加工型品种,栽培区域除小沙江等高寒山区外,几乎遍及全县。

三. 云南省 怒江 兰坪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武冈 绵羊尾

绵羊尾是武冈流传久远的一道菜品,以适量肥肉、面粉、生粉等食材为主,制作工艺精细,成品形如绵羊尾巴,故称“绵羊尾”。

五.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红皮大蒜

隆回大蒜以红皮蒜为主,株高60-70厘米,叶条带披针形,皮株攻能叶6-12片,色深绿,蒜苔长50—70厘米,鳞茎扁球形,外皮紫皮红色,茎瓣(蒜瓣)肥大,一股6-9瓣,纵径3.5-3.8厘米,横径4.5-5厘米,单个蒜球头重30- 41.5克,辛辣味浓,具有香气,品质上等,八十年代港商曾在香港大公报上的版面刑栽四个小字,三个大字:宝庆大蒜香、辣、鲜、隆回红皮大蒜生长期210天左右,九月中、下旬播种,株距2-3市寸,行距6-7市,每667m2,产蒜苔300-4000市斤。
隆回红皮大蒜栽培历史悠久,据隆回县志记载解放初期播放面积87亩—100亩,产量12至13吨,主要分布在隆回山界回族乡与北山乡,北山村回族人集居住地区,具体从什么时间引种栽培,无以考究,据隆回桃花坪清真寺阿言马祥回忆在大革命失败(1927)年前他在桃花坪清真寺就吃过牛肉炒蒜苔。并记得当时常有广西客来贩运(当时称宝庆红皮大蒜)。从五十年代来到六十年代来,隆回大生产一直处于300—500亩的水平。七十年代至八十年初,由于外贸组织出口,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亩。八十年种植面积为1607亩,总产290吨,87年5200亩,总产940吨,以后一直维持在4000—7000亩之间,2002年播种面积6600亩,总产1792吨。 隆回大蒜一直以当地销售为主,常有客商到隆回收购贩运往外省销。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期曾由外贸组织过出口,85年曾由港商组织过加工蒜片出口,九十年代本县食品罐头厂组织加工生产的“三辣”罐头,每年用大蒜30—50吨。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浆盐菜

城步苗族有一种独特的传统美食菜——浆盐菜。

浆盐菜一般是用青菜制作,也可以用白菜和萝卜菜制作,但是用青菜做的味道最好,又脆又香,微微有点酸味。

浆盐菜属发酵型干菜系列,轻巧、耐存储,便于携带,在古代是行旅途中最方便的菜肴。古时城步苗民去广西挑盐,来回要一两个月,就喜欢带浆盐菜,途中做饭的时候,开一锅汤,散上两把浆盐菜,一锅美味的盐菜汤就做好了,如果有条件,加几条姜丝、几颗葱花,微微有点酸酸的、香喷喷的,既开胃,又送饭,还有解乏、御寒、预防感冒的作用。平时在家做菜,浆盐菜米豆腐汤、浆盐菜豆腐汤、浆盐菜猪血汤、浆盐菜蒸扣肉、浆盐菜蒸米粉肉等都是最受欢迎的传统美味。

每年春天,春分节前后,青菜已经长得很高了,快要抽薹了,这时就要做浆盐菜了。如果不做,菜就老了,不能吃了。而且每年春夏之交是缺菜的季节,青黄不接,做好浆盐菜可以解决缺菜的困难。

浆盐菜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晒菜。把青菜(白菜、萝卜菜叶)砍倒,放在太阳下晒,晒到焉了,利用太阳光杀青、消毒。所以,砍菜一般都选择晴天进行。

2、洗菜。把晒焉了的青菜去掉野草、灰尘和泥土,清洗干净,然后放到竹竿上晾干,注意不要淋雨,不要霉烂,生了霉的菜叶有毒,坚决不能要的。

3、切菜。把晾干了的青菜清理好,菜叶和菜杆一起切碎成大小适宜的小菜颗粒,不能太细,太细晒干后就成粉末了,也不能太粗,太粗了一则不易晒干,二则也不好吃。

4、熬米浆。在切菜以前,按十斤青菜大概用三两米的比例,把大米浸泡好,以前是用石磨磨成米粉,然后熬成米浆,现在则直接用高压锅熬成米浆。

5、加盐。按十斤青菜大概用50克食盐的比例加入食盐,混合均匀。

6、浆菜。米浆熬好后,稍微凉一下,然后均匀地散在菜上,用手揉和均匀。

7、装坛。将揉和均匀的青菜放凉,装进清洗干净、晾干的空坛里,盖上坛盖,坛口檐里放一些清水,隔断空气。装坛环节要注意不能装得太满,要留有20%左右的空间,因为青菜发酵会发生膨胀,装满了就会溢出坛盖,导致空气进入而使菜变质变坏。

8、腌制发酵。大概要腌制20天左右,经过发酵,青菜慢慢地就变黄了,变得微微有点酸味了。

9、晒干。把变酸变黄的青菜晒干,就做成了浆盐菜。平时要放在密封的坛里或玻璃器皿中保存最好,也可以用保鲜袋密封保存,一般可以经年不变质。

————————————————————————

*作者:陈芳城步苗族自治县文化馆非遗专干

七.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破酥粑粑

破酥粑粑的制法是将精面粉入盆,注入清水,加入发粉,合成面团。稍饧,在面板上揉透擀成片,撒上精盐(或白糖),抹一层熟猪油,回卷成一长条状,然后分成剂子,擀成圆饼。用平底锅刷上菜油置于栗炭火上,待油冒烟时,把圆饼放入锅底,上面盖上烧有栗炭火的平底锅盖,上下两面均有栗炭火烘烤,使饼受热均匀,烤至六成熟时,取下平底锅盖,将饼倒翻一次,再盖上平底锅盖,烤至熟时即可食用。成品特点是色泽金黄,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腻,冷热均宜,携带方便。

八. 云南省 临沧 凤庆县 粑粑和粑粑锤

粑粑和粑粑锤

米做的小块圆形的,烤了吃,新鲜的热的粑粑可以直接吃,香甜而柔软。粑粑锤则是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切开蒸、煮、炒或烤都可以。冬至节有做粑粑、吃粑粑的习俗。

九.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小粑粑

小粑粑

苦荞面加上面粉做成皮,火腿、豆腐切成小碎丁,加葱等其他作料炒香后作馅。将馅包入皮中,掐起花边,成半月型,然后在大锅中加水煮塾,吃起来喷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小吃。姐妹饭馆的小粑粑比较不错。

十.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苗家甜酒

苗家甜酒

城步苗乡峒寨有一种待客佳品—甜酒。这种甜酒是用苗乡的优质糯米蒸熟,冷却拌入适量的甜酒曲,放入缸内密封两三天即成。其具有色白、醇香、津甜可口等特点,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小孩吃了能治营养不良,产妇吃了增添乳汁。

其吃法也多种多样,夏季用泉水或冰水冲吃,名之清泉甜酒,吃后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冬季加姜片、红糖煮沸食用可驱风除湿、散风祛寒。过大年时将甜酒与切碎的糍粑同煮,可延年益寿,故有“吃过年粑甜酒,活过九十九”之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