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辽宁抚顺的土特产 抚顺什么特产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辽宁抚顺的土特产 抚顺什么特产最好更新时间:2022-05-25 18:44:53

一.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哈什蚂

抚顺哈什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哈什蚂是中国林蛙在抚顺地区特定的地狱条件下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享有绿色“软黄金”之美誉,是集药用、滋补和食用于一身的名贵经济蛙种。抚顺哈什蚂半人工养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获得成功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市0全力推广人工养殖技术,在全地区大规模地展开了人工养殖哈什蚂,并起草制定了《抚顺哈什蚂半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由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使抚顺哈什蚂养殖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市近1万户农民进山样哈什蚂,年产哈什蚂1亿只,年均产值达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哈什蚂(蟆),又叫 “田鸡”, 即中国林蛙,源于满语,东北民间称它为“油哈蟆”。主要指雌性。

哈什蚂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雌性哈什蚂,二年后性成熟,开始长油。大约每200只左右能取出一斤油。这种油在中医学上被认为是养阴药。它的成份主要含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酶类和各种胡萝卜素等物质。味甘、咸,性平,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作用。

主要功能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产后失调,精神不足,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等。哈什蚂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可以用来食补。

体型较大的哈什蚂,后肢展开,长度可以达到20厘米,一般为15厘米左右。哈什蚂为两栖动物,在每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中,5个多月生活在高山树丛中,其余6个多月的时间从产卵、孵化、繁殖直至冬眠,完全在水中度过。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但哈什蚂则不同,它偏爱清水河。哈什蚂的食物主要是蚊子等昆虫,一般在夜间觅食。

抚顺哈什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抚顺市 《关于界定抚顺哈什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抚政[2006]8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及抚顺县汤图满族乡、上马乡、后安镇、马圈子乡、救兵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品

根雕艺术在新宾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跟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后来一些有心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新宾的根雕自然天成,豪放大气,颇有满族人遗风,与南方根艺精细织巧的风格截然不同。

由于多年来新宾的根艺成果显著,影响深广,“辽宁根艺学会”便设在了新宾上夹河镇根艺市场建于2000年。在上夹河村北,东南公路东侧。长约500米,占地面积20660平方米,共有20余所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以经营根雕艺术产品为主,兼营盆景、奇石、书画、花卉、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

三. 辽宁省 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新宾辽细辛

新宾辽细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宾辽细辛

辽细辛为著名的东北道地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需求刚性强,原为野生,目前以家种为主。由于生长周期比较长,历史上又出现过百元的超高价位,所以关注的药商比较多,关注力较强。按照以前的统计,华细辛和辽细辛在八十年代的总用量在700吨,其中华细辛占60%,目前市场以辽细辛销售为主,新药典要求以根入药,当前,辽细辛根的年需要量大约在500吨左右。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肾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研末撒、吹鼻或煎水含漱。宜忌: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功用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药材

地域范围

地理位置:新宾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宾县),地处辽宁省东部长白山支脉龙岗山余脉。新宾辽细辛人工栽培的核心区域位于新宾县中东部。所辖村镇:北四平乡、红庙子乡、旺清门镇、响水河子乡、红升乡、新宾镇、永陵镇、木奇镇、榆树乡9个乡镇,120个行政村。地理经纬度:东经124°15′56〞至124°25′3〞,北纬41°14′10〞至41°28′50〞之间。海拔高度:平均海拔498m,最低海拔123.8m,最高海拔1346.7m。区域边界:东至响水河子乡大秃顶子岗,与吉林省通化县搭界;西至木奇镇大房子村,与抚顺县相接;南至榆树乡嘎叭寨双顶子山,与桓仁县接壤;北至北四平乡老龙岗山,与清原县毗邻。

四. 辽宁省 抚顺 望花区 抚顺煤精

煤精,是中国抚顺天然,产于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雕刻工艺品特种原料之一。其特点:质地坚硬,结构细腻。煤精雕刻是我国传统工艺品,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从装饰品到实用品,品种繁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文房四宝、烟具、配饰等,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赏和欢迎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的“麻布衣”

居住在大理地区的傈僳族,新中国成立前,大都是居住在高寒山区,穿着都用自己栽种的1籽剥下的丝皮加工制作的衣服,傈僳族群众叫它“麻布衣”。

傈僳族男子服饰,上身穿一件用10多个麻布丝纽子对排相扣的麻布对襟短农;个别地区男子着长衫,下穿一条大裆麻布裤子,有的头戴瓜皮小帽或以青布包头,或不戴帽而喜蓄一咎发辫缠于脑后。头人及个别富庶人家的男子,则爱在左耳上戴一串大红珊,以表示自家富有,在人们心目中和社会上享有的荣誉、尊严和地位。大多数男子脚穿自家编织的草鞋或用麻线编织的麻草鞋。特别不可缺少的是,成年男子都要左腰配腰地右腰挂一个用熊等兽皮制成的箭包,用来盛箭,身背导弓,犹如一名武士,给人有一种粗护、洒脱、刚毅、威武的感觉。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又与男子截然不同,它给人的感觉又是美观、大方。妇女习惯在前额打一种人字形状的叠式包头,头缠丈二长的黑布绕子。而年轻妇女的头饰打扮要分三层底为黄色或蓝色,二层用花毛巾,三层为青包布。傈僳族妇女不论老少,都喜爱戴银耳环,手戴镯子,年轻妇女则显示自己年青漂亮,再配戴一些贝壳、银币等装饰品,有的还成串挂于胸前,妇女下身着用火草或白布、青布加工制作的百格裙,裙长及地,走起路来人如在云中,蹲下裙散开,又如人在花中。妇女多数腰系自制的白麻布腰带,带上绣有花、叶图案。脚穿布鞋或胶鞋。这种装束使傈僳妇女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购娜多姿,有一种独特的风韵,使人见之不忘。

1949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变,傈僳族人民的服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古朴风雅的服饰添进了现代风采,让傈僳族服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就象那开放的马樱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六. 辽宁省 丹东 东港 东港草莓

东港草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草莓第一县”——辽宁东港 。

从最早引入到如今的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东港进行草莓生产已有百年历史。沿江沿海的湿润气候、地处北纬40度草莓最佳生产带等客观条件为东港草莓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目前该市草莓栽培面积已达15万亩,总产量达到30万吨,实现产值10.5亿元。

东港市向国家申请注册了“东港草莓”地理标志商标,向农业部申请并被验收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草莓)生产基地。“东港草莓”品牌被农业部信息中心评为全国地域品牌百强,品牌价值已逾14亿元,还被省社科院与辽宁农民报等多部门评选为辽宁农业十佳品牌。

七.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大枣

凌源市大枣面积3万亩,年产鲜枣600万公斤。凌源大枣栽培历史悠久,自然分布广,仅乌兰白镇百年以上的大枣树1000余株,最大的树龄380年以上。

凌源大枣主要分布在乌兰白、四官营子、牛营子、四合当等乡镇。主要栽培品种大平顶为中国著名的干鲜兼用品种。大枣果实营养丰富,含有6种糖类、多种有机酸、蛋白质和14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36种无机元素。凌源大枣可以直接鲜、干食补,也可以进行深加工,生产枣脯、罐头等产品。

八.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九. 辽宁省 抚顺市 抚顺县 抚顺琥珀工艺品

抚顺琥珀工艺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抚顺琥珀工艺品是利用抚顺露天煤矿的副产品---琥珀,磨制而成的是有浓郁地方风格的工艺品。琥珀工艺品透明如水晶,光洁赛玉石,抚顺琥珀雕刻历史悠久,艺人们根据琥珀原料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天然特征,精心设计,巧手雕刻成各种琥珀工艺品,备受中外的人欢迎。

抚顺琥珀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共3个区现辖行政区域。

十.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花卉

凌源花卉生产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已有二十多年发展历史。目前,全市花卉生产总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设施花卉生产面积5万亩,裸地鲜切花及亚洲百合、唐菖蒲种球繁育面积2万亩,品种由过去唐菖蒲、亚洲百合逐渐发展为东方百合、郁金香、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等十几个系列100余个品种,年产鲜切花5.1亿枝,年产亚洲百合、唐菖蒲种球2.4亿粒,产值8亿元,花卉生产形成了温室、冷棚与裸地,鲜切花与种球,贮藏与运输配套发展新格局,长年生产、四季上市。全市从事花卉生产和经营的农户达到2万户,近3万人,仅此一项,促进种植户平均增收2.4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全市花卉经纪人已达500多人,在全国建立了150余个销售网点。通过与北京国航国旅公司签订花卉运输协议,使鲜切花通过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当天运到全国各地,产品销往除西藏、青海、甘肃以外的全国各大城市,部分出口到俄罗斯、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凌源市的花卉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球根类花卉唐菖蒲、亚洲百合种球繁育基地、北方地区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在我国花卉界享有“南有云南,北有凌源”和“北方花都”的盛誉,2012年5月被中国园艺学会球根花卉分会授予“中国百合第一县(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