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襄阳特产名吃 襄阳十大特产名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襄阳特产名吃 襄阳十大特产名菜更新时间:2022-06-24 08:55:31

一. 湖北省 襄阳市 保康 襄阳杜仲

襄阳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杜仲又叫胶木,是名贵的滋补药材,全身都是宝。杜仲在襄阳的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仅目前南、保、谷等地种植的面积,就达到62万亩。

襄阳杜仲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南漳县、谷城县共3个县现辖行政区域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襄阳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襄阳政函〔2012〕76号

湖北老龙洞杜仲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NLCH.J0001A-2012《襄阳杜仲》

二. 湖北省 襄阳市 保康 保康神豆腐

保康神豆腐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神豆腐”含有大量的果胶、蛋白质、纤维素、叶绿素和维生素C。其色泽嫩绿,口感滑爽,营养丰富,为无污染绿色食品。

保康深山中有种平凡而神奇的树,叫豆腐柴、观音树,也有叫做“凉粉树”的。“神树”叶子可制作豆腐,根、茎、叶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功效。“神豆腐”含有大量的果胶、蛋白质、纤维素、叶绿素和维生素C。历史上当地山民就会将这种树叶搓揉制成食品。这种可以做成豆腐的树,当地老百姓称为“神树”,这种绿颜豆腐就叫做“神豆腐”。

“神树”的树叶从每年的5月份一直到10月份都能够采摘,每棵树能采摘三次,每斤树叶能加工三斤豆腐。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襄城区 襄阳糊辣汤

襄阳糊辣汤为襄阳市独有的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

糊辣汤用料讲究,佐料齐全。主要用料有粉条、面筋、山药、黄花、木耳、带丝、牛肉丁等,佐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草果、西茴、豆蔻等,混合碾碎,经过箩筛。其做法是:先将主料煮熟,再用糖浆加色,并用洗面筋的水打黄。做好后的汤呈粉红透明的糊状。热呼呼的,微辣而味长。

四. 湖北省 襄阳市 南漳 南漳板栗

南漳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漳板栗

襄阳果蔬行业发展协会

据科学实验证实,栗子的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和淀粉高达70.1%,蛋白质7%。此外,还含脂肪、钙、磷、铁、多种维他命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维他命C、B1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一般干果都高栗子营养丰富,除富含淀粉外,含有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健体、益胃平肝等功效。被称为“肾之果”。据《食疗本草》载,“研,和蜜涂面,展皱”。瞧,还有美容作用呢!栗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抗动脉硬化等病的功效。但多食可滞气,致胸腹胀满,故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六. 湖北省 襄阳市 襄州区 襄阳大耳黑猪

襄阳大耳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襄阳大耳黑猪

肉类产品

湖北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镇襄阳黑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

襄阳市所辖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老河口市、枣阳市、保康县共8个县(市、区)的10个乡镇(卧龙镇、牛首镇、龙王镇、石桥镇、薛坪镇、石花镇、庙滩镇、仙人渡镇、七方镇、马桥镇)12个村(红庙村、关山村、王坡村、汪营村、龚湾村、宏道村、薛家坪村、将军村、喻家湾村、高庄村、杜坡村、周湾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0′~112°13′,北纬31°50′~32°03′

七. 湖北省 襄阳市 襄州区 襄阳甲鱼

襄阳甲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襄阳甲鱼

襄阳市襄州区水产养殖协会

甲鱼,又称为团鱼或者鳖。它的肉具有鸡、鹿、牛、羊、猪5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称。在它的身上,找不到丝毫的致癌因素。甲鱼也因此而身价大增。

甲鱼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素,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补佳品。

八. 湖北省 襄阳市 襄城区 襄阳白菜

襄阳白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襄阳白菜是湖北襄阳市襄城区的。

襄阳白菜

襄阳市襄城区卧龙大白菜专业技术协会

13889575

白菜

九. 湖北省 襄阳市 宜城 宜城盘鳝

说到吃,不能不说宜城盘鳝,这原是楚王宴席上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

宜城盘鳝肉嫩味鲜,食之香酥可口,难以忘怀,营养价值远胜于剖开后爆炒清炖,是以前专为楚王做的一道“宫廷菜”。其作法亦颇为讲究,先选规格适宜的活鳝鱼,一般半两左右为宜,置于一盛满清水的盆中,放入少许植物油,让共退出身内污物,两小时后捞起,然后放入烧开的沸水中杀死,去其外表粘液,再配上八角、葱等佐料干炒,直至鳝鱼盘曲、味香色浓为止,一道正宗的“宜城盘鳝”便宣告完成。

想吃宜城盘鳝,那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看那一条条盘鳝,微翘尖嘴,曲盘盘中,还真不好下口呢。有很多敢吃但不知其吃法的,往往从头到尾,生吞送去,让人发笑。会吃者动作气势磅礴,像挥戈千军万马,极富情趣。其吃法是先用筷子夹牢盘鳝头,轻轻咬断脊骨不放,用筷子用力撕开后吃掉,再咬破喉撕掉下层吃掉,抛去头和肠子,一条盘鳝便被“消灭”了,其吃法有一个口诀:牢牢夹住头,咬断脊梁骨,用力往下撕,抛去肠和头。

如今,外地人一踏上宜城这片热土,或到宾馆餐馆,或入寻常百姓家,都可以享受到“君王待遇”,吃到宜城盘鳝。许多外地人不仅在宜城尝到了盘鳝,还学会了炒盘鳝的技术。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在宜城品尝了盘鳝后,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学会炒盘鳝,回去后炒上一盘,让家人也饱饱口福,当当‘皇上’”。

宜城美食众多,盘鳝称得上最为悠久,关于盘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宜城盘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楚国故都宜城近郊,一天,楚成王心血来潮,下巡进入一个名叫甄三的村民家,甄三夫妇既高兴又紧张,临近中午拿什么招待大王呢?昨天在沟堰逮的黄鳝大的吃了,只剩下半桶小鳝条,情急之下,甄三的老婆误将未杀的豇豆小鳝倒入油锅,甄三见状。索性加入大把辣椒、八角、姜葱爆炒,不料歪打正着,条条小鳝曲卷叠盘,油黄鲜酥,味香色浓,甄三惴惴不安地将鳝鱼端上来请楚成王品尝,楚成王品后大喜,问这是什么菜?甄三正斟酌,随行的大夫却惊呼到:“蟠虺纹,这菜形如蟠虺纹!”(楚人将蛇、鳝、蚯蚓视为无足小龙,爱将它们作为青铜器上的饰样,并称蟠虺纹),甄三灵机一动,随口答道:“大王驾到,恩泽篷门,小民特试烹这蟠虺纹状之菜,尚无名,请大王赐名。”楚王夹菜举杯,赐为“盘龙鳝”,并将甄三带入宫中专做“盘龙鳝”,后来人们讳“龙”,改名为盘鳝。

另一说盘鳝起源于宜城驻军,宜城明、清时为屯兵重地,清代有武昌卫和襄阳卫两级驻军,宜城县志记载当时宜城人口为“军七民三”。官兵练武时,为增加体力、强筋壮骨,常将鳝鱼不加破杀整条放在锅中煎烩,整条吃下,称为吃血筒鳝。传入民间,百姓就将豇豆小鳝做成了盘鳝。再后来,人们为了吃起来方便,总结出几句口诀:“筷子夹住喉,咬断脊梁骨,慢慢往下撕。抛去肠和头。”

随着盘鳝的盛行,名气也越来越大,湖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慕名而来,先后将它拍成专题片和外宣片播发,宜城盘鳝随之走出宜城,走向了全国。

十. 湖北省 襄阳市 南漳 香椿饼

主料:面粉,配料腌香椿芽、五花猪肉、熟猪油和葱花、味精、胡椒粉、姜粉、精盐等。制法:香椿芽先用冷水浸泡,洗净切碎,五花猪肉切成黄豆大的丁,与葱花、味精等各种调料一起放入盆中,加入化猪油制成馅,包入冷水面团制成的坯饼内。入平锅炕成两面金黄色即成。成品外皮酥脆,馅心清香,味道鲜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