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荆门美食特产 湖北荆门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荆门美食特产 湖北荆门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6-05 01:32:36

一.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京山板栗

京山板栗是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的。京山板栗以果实匀称、色泽油亮、口感香糯甜润、成熟早等特点驰名中外,深得消费者青眯。

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主要产自三阳、绿林等镇,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一般于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上市,且品种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京山县现有优质板栗1万公顷,年产量已达到6000吨以上,并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并远销国内外。京山板栗以其优良的品质,生产季节早受到消费者青睐,并得到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专家高度评价。

京山县板栗主产地三阳镇还被誉为“神州板栗第一镇”,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有优质板栗11万多亩,年产板栗2000吨以上,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是鄂中著名的优质板栗集散地之一。

二.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太阳山板栗

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一般于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上市,且品种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年产板栗干果6000吨,并远销国内外。

目前,全国板栗经济林中优良品种率达75%以上。板栗生产的综合效益良好,每年全县板栗产业创造的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山区户均板栗产量1000公斤,收入达6000元以上。板栗收入占栗农收入的85%以上。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如下特点:一是政治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看了切实加强对全县板栗经济林生产工作的领导,我县早于1986年成立了县板栗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并从林业、农业、财政、税收、外贸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专抓全县板栗经济林的和平。同时,县政府还配套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板栗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二是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济效益可观。为了充分发挥板栗经济林生产的特色效益。我县在搞好板栗产前、前中服务的同时,还着力狠抓了产后板栗商品的销售工作。全县组建了10多家经济产品销售公司从业人员500多人。另外,还建有干果保鲜贮藏冷库4座,保鲜能力500吨。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板栗生产的科技含量。我县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板栗早熟品种红毛早、青毛早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板栗品种资源圃营建及品种选育研究”等系列科研课题。并获省政府星火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最近完成了“板栗剪材小蠹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的课题,并通过荆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同时,我县还十分重视板栗经济林生产中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全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进行1—2次的板栗生产技术培训。从板栗的育苗、造林、修剪、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各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办好示范基地,为全县板栗生产进行科技示范。科技在板栗生产中的贡献率达85%以上。

三.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京山对节白蜡

对节白蜡是当今世界仅存的木犀白蜡名贵树种,是世界景点、盆景、根雕家族的极品,被誉为“活化石”或“盆景之干”。对节白蜡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到2000年左右。树形优美,盘根错节,苍老挺秀,观赏价值极高。

叶型细小秀丽,叶色苍翠,树节稠密且垂直对称,耐摘叶,耐修剪,极好造型。树质细腻、结实,色泽乳白、光亮,是根雕的最佳材料之一。树枝茂密,绿荫盖地,庄重典雅,净化空气,是公园、风景区、城区街道、行政机关、企业、院校和住宅小区最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树种。

适应性强。各种土壤、肥料、气候均适应生长;低温零下21℃,高温43℃均无不良反映。生命力强,萌发力旺,可分根、扦插、播种繁殖。管理简单。抗烟尘、无污染,耐旱涝,无病虫害;无论是提根露爪,还是大水大肥,都适应生长。

对节白蜡古桩春花早,夏秋枝繁叶茂,冬季曲杆虬枝、苍劲古朴,面对它仿佛置身大自然。对节白蜡不仅有广阔的市场,因数量有限而更有极大的种养、收藏价值。

四.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包面

【包面】

外地有的称作馄饨、清汤、云吞、抄手等,在沙洋早点、夜食中,都习惯称作包面,以极薄面皮加入肉制成,有专营的包面馆,也有肩挑串巷敲着竹筒沿街叫卖的包面担,十分方便百姓。包面因馅心不同,名称各异,如鲜肉包面、牛肉包面、蹄花包面等。沙洋传统包面皮薄馅大,煮熟后盛在碗中,香气四溢,诱人食欲,老幼妇孺皆喜。

五. 湖北省 荆门 东宝区 万寿羹

又名龟鹤延年汤,是以龟肉和鸡肉合烹的汤菜,营养价值极高。菜名吉祥,喜庆寿筵均宜。选用荆门出产的断板龟与母鸡经过加工处理,剁成3厘米见方块,用猪油爆炒后,倒入沙锅或瓦罐,在旺火上煨至汤汁乳白,肉质八成熟时,端锅离火,待凉后置于中火上煨至酥烂,调好味品即成。此菜特点为汤面黄亮,汤汁乳白,汤味甘鲜,食后口留余香。

龟与鹤都是寿命较长的动物。《抱朴子·对俗》记载:“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在《游仙诗》中也有“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句。用龟、鸡合烹制菜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楚国大宴上就有以鸡代鹤,龟鸡合烹的佳肴。《楚辞·大招》有“鲜大龟甘鸡和楚酪只”记载。由于该菜营养丰富,又象征吉祥长寿,故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万寿羹 - 历史文化

万寿羹以荆门断板龟和0鸡烹制的“姊妹菜”——“万寿羹”和“长生菜”,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宴上就有龟鸡合烹的佳肴。这两种菜不仅有吉祥的含意,而且营养价值极高,鲜美异常,是祝寿席上的二汤和头菜。

龟与鹤都是寿命较长的动物。《抱朴子·对俗》记载:“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在《游仙诗》中也有“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句。用龟、鸡合烹制菜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楚国大宴上就有以鸡代鹤,龟鸡合烹的佳肴。《楚辞·大招》有“鲜大龟甘鸡和楚酪只”记载。由于该菜营养丰富,又象征吉祥长寿,故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万寿羹 - 食谱营养

母鸡: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肓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鸡的品种很多,但作为美容食品,以乌鸡为佳。其性味甘温,含有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维生素C、胆甾醇、钙、磷、铁等多种成分。乌鸡入肾经,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填精、养血乌发、滋润肌肤的作用。凡虚劳赢瘦、面瘦、面色无华、水肿消渴、产后血虚乳少者,可将之作食疗滋补之品。

断板龟肉:滋补力量较大,是滋阴强壮的保健佳品。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的作用。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或肾虚而致腰腿萎弱、筋骨不健,小儿囟门不合等症。此外,龟版胶味甘、咸,性平,滋补的作用比龟版好,并有补血止血之效。主治阴虚潮热,腰膝酸软,贫血,崩漏者。龟肉味甘咸,性平,长于滋阴补血、补肾益精、养血。凡久病精血亏虚,消瘦乏力,虚劳咳嗽吐血者,皆可将龟肉作为滋补食疗品。

六.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三月花油

三月花油由洪森实业有限生产,公司位于沙洋县官当镇高桥集镇,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08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800万元,是一家以粮油生产为主、饲料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粮食30万吨,油料30万吨。公司下设三月花油脂公司、高桥米业公司、九洲运输公司和特优香稻种植开发中心。公司推出的富锌营养米、洪森精品米系列、三月花一级压榨油等粮油系列产品,是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名牌产品、2005年湖北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著名品牌,被中国粮食协会评为“放心米”。产品销往全国26个省市区,年产值2.9亿元。

地址:沙洋县官当镇高桥村

总经理:-林

电话:13329791588

七.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猪油饼子

【猪油饼子】

用发酵的面揉成团,以猪肠油和葱花拌匀揉入面团,制成圆饼,用鏊锅或烤箱烤黄烤熟。味香软,传统鏊锅鏊制味道更佳。

八.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豆饼

【豆饼】

又名豆丝,用绿豆和大米各半磨成浆,制成饼皮,切成细条状。以籽酱(小麦酱)过滤出的水加盐烧制成汤,用葱花、稀辣椒、猪油置于每碗豆饼之中。其味辣、香,豆丝不折断,不成糊状。沙洋豆饼以五十年前刘祖香号制作最佳,孺妇皆知人人喜爱。如今,高阳、拾回桥一带家家制豆饼。

九. 湖北省 荆门 掇刀区 双井西瓜

双井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双井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在我市享有盛誉。从最初的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大中棚栽培,双井西瓜现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前年7月组建了荆门掇刀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后,去年11月,该合作社申请注册了“荆双井”西瓜商标。

据介绍,经过品牌包装后的“双井西瓜”销路更好,价格比一般西瓜明显要高:如这两天市面上一般本地西瓜的售价为1元/公斤,而“双井西瓜”售价为1.6元/公斤左右。双井村四组农民赵清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家现在种有5亩大棚西瓜,3亩小拱棚西瓜,以前亩平收入9000元,今年亩平收入达到了12000元,亩平增收3000元。

双井西瓜基地位于我市掇刀区掇刀街办,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双井村为主,并带动周围凤凰、袁集、谭店等村约5000余亩的西瓜基地,其中设施西瓜600亩。该基地于2008年成立了“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据理事长刘伟介绍,合作社共有社员300多人,实行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品牌销售的运作模式,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规程生产,既保证了西瓜质量安全,又保证了社员较好的收益。双井西瓜2009年11月申报注册了“荆双井”西瓜商标,2010年7月申报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我市的名牌西瓜,在荆门城区有较高的知名度。

双井西瓜

地域范围

双井西瓜适宜种植区位于漳河总干渠与新垱河交汇处,东抵谭店岗,南抵凤袁公路,西抵新垱河,北抵漳河总干渠,海拔90.3-95m。地域范围:东经111°59′—112°02′,北纬30°53′—30°56′,荆门市掇刀区掇刀石街办所辖双井村1至11组、谭店村8、9、10、11组、车桥村3、4、5组。西瓜生产总面积333.3公顷,总产量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的感官特征:果实圆球型,花皮,覆宽带条纹,外形美观;瓤红色,瓤色一致。 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约3-5㎏,沙瓤、脆、甜,皮薄,可食率高。 2、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果形指数1.02,整瓜可溶性糖含量≥5﹪,种子200-300粒;果皮厚0.9-1.0㎝,可食率60-70﹪。 3、安全指标:产地环境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十.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金针菇

产于沙洋县马良、高阳镇,是世界上著名食用菌之一, 因其菇体色泽金黄、菇柄细长似金针菜而得名。金针菇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金针菇中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核酸,日本称之为“增智菇”,并对高血压、肠胃道、肝脏等疾病均有疗效。国际市场上被称为“超级食品”,在我国被称为“中国超级名菜”。沙洋县高阳镇垢塜村是全省有名的“金针菇之乡”。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IKI MUSHROOM",植物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

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在作为食材时,金针菇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