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四球茶价格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四球古茶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四球茶价格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四球古茶价格更新时间:2022-05-19 00:18:29

一.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松阳茶

松阳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阳茶叶,史载三国时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产茶名声愈盛。松阳所有的名优茶具有共同特点:采摘细嫩,加工精细,外形内质各具特色,具有高山名茶的品质风格,不愧为茶中之珍品。那嫩绿清沏的汤色,鲜醇爽口的滋味,和浓郁鲜爽的香味,无一不令品茶人叹服

( 丽水)

据当今《松阳县志》记载,1929年松阳茶叶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奖,从此,松阳茶叶在国际上名声远扬。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战乱,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曾迁松阳,并在松阳建立过横山试验茶场和横山制茶厂,以作改良茶叶品种、提高茶叶品质之示范,提高松阳茶农的栽培、采摘、制作等技术水平,推动松阳茶叶品质的改良。20世纪60年代,赤寿公社红连大队开垦出百余亩“红连示范茶园”,在其带动下,几年间全县规范茶园面积达到近万亩。在松阳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松阳县农业局于20世纪80年代初组织研制生产出了“松阳银猴”新品。近年来,“松阳银猴”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2003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松阳人对松阳茶的不断研究开发,传承了传统松阳茶的制作工艺,弘扬了松阳的茶道精神,促进了松阳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松阳茶叶在中国古代茶林中独树一帜。早在三国时期,松阳就开始出产茶叶,到了唐代已很兴盛。唐朝大诗人戴叔伦任东阳县令期间,曾访松阳横山寺,老僧人奉上一碗当地产的横山茶。戴叔伦沉醉于茶香,不觉日落西山,不胜感慨,乃赋诗《横山》:“偶入横山寺,溪深路更幽。露涵松翠滴,风涌浪花浮。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至宋代,松阳饮茶之风日甚,茶道盛行,僧侣、文人乐于“斗茶”(即表演茶道)而不疲。松阳人祖谦禅师曾居西屏山白鹤殿修行,他是当时有名的“斗茶”高手,其与大诗人苏轼友善。一日,与苏东坡相会叙话,并为苏东坡“斗茶”。东坡先生钦佩祖谦茶道精深,乃赠诗《西屏山》:“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何有?东坡有意续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据说,后人在整理西屏山白鹤殿地基时,发现一石碑上刻有苏轼的这首诗。邑人明代贡生詹嘉卿在《万寿山》一诗中云:“空厨竹畔无烟火,细和茶声有竹鸡。”描写了煮茶声和鸡鸣声相和的悠闲田园生活,可见当时饮用茶在松阳寻常百姓家已是普遍现象。清代乡贤周圣教在《西屏山怀古》诗中写到:“汲水煮茶气味清,一饮人疑有仙骨”。品饮松阳茶,能令人神清气爽,足见松阳茶的极佳品质。松阳茶文化源远流长,用茶民俗别具一格,历代相沿成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茶叶影响了松阳人民1800多年的社会生活,也影响了松阳1800多年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茶叶与人们的关系更为紧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叶。松阳茶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尤为深刻。目前,全县已有茶叶面积近10万亩,逾8万多农民从事茶产业,产值近2亿元,发展茶业已成为松阳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松阳茶之所以在今日能广为人知,行销全国,不仅源于现实社会对茶叶的大量需求,更源于松阳传统茶文化的厚积薄发。

二. 广西 百色 西林 京桂古道茶

京桂古道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广西西林京桂古道茶业有限公司

三.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桃林茶

桃林茶

1968年诸城引进安徽茶树,在桃林乡试种,经过驯化和选育,使茶树在诸城安家、繁衍下来,并保持特有的品质和风味。以后,又扩种到皇华、郝戈庄、桃园、石门等乡镇,曾一度发展很快,达1000多亩,以后受干旱和寒冷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因当初试种这种茶地点在桃林,故称“桃林茶”。

桃林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好于南方茶。在没有特大冻害的年份,亩产在65公斤左右,并出现了单产超100公斤的高产地块。经过20多年的选育,形成了茶色棣、香气高、耐冲泡的地方特点,以浓郁的板栗香和持久的色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四.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石崖茶

平乐石崖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乐石崖茶是广西桂林平乐的。

石崖茶,又名:石岩茶、石山茶。学名亮叶黄瑞木,扬桐属,乔木。因生长在悬崖上而得名,其芽叶肥厚,所制茶叶汤色亮丽。味纯回甘好,耐冲泡,经有关部门检测,由于石崖茶不含咖啡碱,饮后不影响睡眠,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地

"石崖茶"主要生长在广西境内,平南县、平乐县、蒙山县、桂平市、昭平县、金秀县、环江县等县市的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品质最为优的是老树茶。古时驯猴采摘,民间又称为"猴摘茶"。广东中山大学植物专家鉴定:野生石崖茶为亮叶杨桐属黄瑞木茶科。

品质特点

主要成分为:黄酮类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以及野生物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是目前发现在自然植物中黄酮类含量最高的植物,属国内珍稀的原生态纯天然绿色植物的茶中珍品。该茶以全国最优质的原生态野生石崖茶被入选0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共和国之最》一书。

功效

"野生石崖茶"茶色碧绿如翡翠,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健胃消食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野生石崖茶则是大瑶山的山中珍品.生长于广西的各县市内,南部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又因该茶长于悬崖绝壁,可谓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风格独特的纯天然饮品,旧时则须驯猴采摘,民间又称为“仙茶”、“猴摘茶”。

生长点

"石崖茶"主要生长在桂林市平乐县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野生石崖茶则是大瑶山的山中珍品,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又因该茶长于悬崖绝壁,可谓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风格独特的纯天然饮品。

发展历史

过去,民间虽普遍了解此茶属凉性、并习惯于骄阳酷暑或操劳重活饮服用,但对其实用价值及其科学哲理尚缺乏全面了解,加上制作方法原始粗糙,茶的质量不佳,其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远未得到发挥。至1974年始为平乐县土公司茶叶干部吕增文率先挖掘整理,通过他广泛收集民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潜心实验验证,并采用桂青茶的制作方法进行加工,获得理想的优质茶。1985年经系统整理撰写出《野生石崖茶》专论,分别在《广西科技报》及全国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科技情报中心站刊物《野生植物研究》上刊登,其本人被邀参加1987年在遵义召开的“全国野生植物开发研究会”。从此,石崖茶逐于80年代后期即得到社会公认并投放市场。成为平乐周边茶类中最受青睐的新崛起一名牌品种。

平乐石崖茶

所在地域:广西

申请人:平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2014年

地域范围

平乐石崖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行政区域内的东部、南部一带和中部(莲花山周边)的山区和半山区,即源头镇、阳安乡、青龙乡、桥亭乡、大发瑶族乡、平乐镇、二塘镇等7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和1个国有林场(广运林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0°34′—111°02′,北纬24°16′—24°38′之间,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42公里。保护面积800公顷,产量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条状或颗粒状。条形茶条索肥壮,色泽沙绿、光润有霜斑;颗粒茶紧结、重实、光滑,色墨绿。香气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甘甜,回甘明显,叶底芽叶完整明亮。 (2)内在品质:成品茶(干品)含总黄酮≥6.0%,可溶性糖≥1.5%。 (3)安全要求:平乐石崖茶生产者要严格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并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安全卫生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最新版本的规定。

五. 山西省 晋城 阳城 冬凌茶

冬凌茶是一种纯天然四季饮品,选用阳城地方——冬凌草、山楂等,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每年霜降后,因冬凌草全株自上而下结满薄如蝉翼的冰片,阳光下晶莹剔透,故又名“冰凌草”,且味苦而寒,具有明显的清咽润喉功效和一定的抑制咽部细菌作用,对慢性咽炎患者咽痛、咽痒、灼热、多言加重、咽异物感、咽干涩、咳痰不爽以及咽部充血、水肿等病症,均有改善作用。

本品组方合理,原料纯正,消毒严密,加工独特,不含任何色素和防腐剂,经有关部门监测,符合标准规定。实为居家、旅行、四季必备之良茶。

适宜人群:高温、粉尘、化工污染、煤矿工等行业职工;教师、播音员、演员等噪音工作者;高原、风沙、干燥地区居民;抽烟、饮酒人士、中老年人咽喉炎患者。

六. 贵州省 铜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梵净山翠峰茶

梵净山翠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梵净山翠峰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产品原料采自梵净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茶园,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的特点,赢得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和消费者喜爱。2005年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梵净山翠峰茶产自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区.。梵净山方圆百平方公里,是地球同纬度上生物资源最丰富和保存得最完好的绿色宝库,被联合国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江县位于梵净山西麓,全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暖湿同季,雨热同期,县境内降雨丰沛,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日照率在35%以下,常出现多云间晴或阴天天气,云雾多,光照柔和,多漫射光,既无高温热害,也无冻害严寒,这使得喜荫的茶树更能有效地利用蓝紫光和紫外线,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茶叶新稍积累氨基酸、咖啡碱和芳香物质等有效成分,提高成品茶香气、滋味,增进茶叶内在质量。县境主要土壤种类为黄壤,黄棕壤,红壤和紫色土壤等,呈酸性,PH值均在4.5—6之间,具有熟化性快,肥力适中,保水、保肥、透气等特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独特的自然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翠峰茶特有的品质。

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历来盛产名茶。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代的印江县永义乡团龙村系朗西蛮夷长官司所辖,隶思州。深居梵净山间的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生的团龙茶最早可追溯到11世纪,在1411年(明永乐九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21世纪初,永义乡团龙村仍有15世纪种植的老茶树30多棵,其中最大的一棵据专家考证是中国最大的、生长较好的茶树,被誉为“中国茶树王”。

印江县茶叶大面积规范种植发展开始于1987年,该县将茶产业列入“支柱产业”大力发展,2003年,利用退耕还林掀起发展0,使全县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全县再次掀起新一轮茶产业建设0,根据生态、气候、区域、茶叶品质和魅力、茶文化等优势因素决定实施名茶战略,全县茶产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建成了印江梵净山优质绿茶基地,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市场、品牌、茶文化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到2010年,已经成为贵州省的茶叶主产县,有绿茶基地2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8.5万余亩,获有机认证茶园2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44800亩。全县种茶农户3.8万余户,生产加工企业3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级龙头企业4家,获食品安全生产许可QS认证4家,具有出口经营权2家,获ISO9000体系认证1家,GAP认证1家;建有茶叶交易市场1个,茶青交易市场17个;5万吨茶叶精制加工厂建设全面启动;2011年全县茶叶总产量2500余吨,产值达到3.3余亿元。并开发有“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翠芽”、“梵净山贡茶”、“梵净山雪峰”、“梵净山佛光茶”等系列名优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审查合格,批准自即日起对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75号。.

保护范围

梵净山翠峰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0《关于申请给予“梵净山翠峰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印府函[2004]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洋溪镇、杨柳乡、缠溪镇、罗场乡、朗溪镇、合水镇、永义乡、木黄镇、新业乡、天堂镇、刀坝乡、杉树乡、板溪镇、沙子波镇、中坝乡、新寨乡、峨岭镇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七.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蜜饯茶

蜜饯茶源于湖南省通道县侗族自治区。蜜饯茶在通道有"艺术茶"之称,通道侗乡的汉族妇女有制作蜜饯的传统习俗.蜜饯的原料有两种,即柚子和冬瓜.心灵手巧的妇女会用特制的蜜饯刀把原料雕刻成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然后需要与铜.明矾一道煮熟加糖.晒干,不可在客人们来访时,放上三 四片到杯子里,加糖冲开水就行了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万康乐苦荞茶

万康乐苦荞茶是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万康乐苦荞茶汤1人、清澈透明,耐冲泡,麦香浓郁,口味纯正。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

福泉市风味食品有限公司为贵州双龙集团全资子公司,它利用贵州山林茂盛、物产丰富、气候适宜、环境优美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开发出“万康乐”牌苦荞七福系列原生态食品。目前已在西南、华中、华南、华东、华北区域建立起销售网络,产品覆盖面较宽,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公司一直秉承“做亲人吃的食品”宗旨,做良心食品、放心食品,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苦荞冲调类和苦荞茶类两大类,其中苦荞冲调类具有显著的降 “三高”功效,特别适合“三高”及肠胃不适人士饮用。而苦荞茶类的苦荞红茶、苦荞黑茶、苦荞黄茶、苦荞绿茶、苦荞白茶、苦荞超微茶,适用于非糖尿病人士,也有无糖种类,不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汤1人、清澈透明,耐冲泡,麦香浓郁,口味纯正。按照五行、五色养生原理,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不同体质群体可选择相应产品。每天饮用两至三杯(早、中、晚各一杯),健康常在。

九. 湖南省 怀化 通道 “楚云仙”茶

“楚云仙”系列茶叶是东江库区果茶研究所生产的名优绿茶。该茶品质优良,香浓味足,鲜爽干凉,回味无穷。L992年被评为郴州名茶;1995年获“湘茶杯”金奖;1997年获湖南省名茶称号,产品远销我国深圳、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主要品种有“东方神箭”“东江湖毛尖”“银针”等。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5.4hm2,年产茶叶100担左右。

十. 广西 梧州 苍梧县 六堡茶

六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随着传统侨销黑茶——云南普洱茶需求量和影响力的扩大,同属传统侨销黑茶的梧州六堡茶也为众多爱茶之人所推崇,其独有的风味品质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六堡茶在梧州市的销量逐年上升,喝六堡茶、谈论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梧州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新时尚。

六堡茶是广西所特有的名茶,属黑茶类。 产于浔江、贺江、 桂江、郁江、柳江以及红水河两岸的山区,而以梧州苍梧县六堡乡所产的最为著名,故称六堡茶,年产量约为三万余担,除部分内销外,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六堡茶素以“红、浓、 陈、 醇”四绝著称。其外型色泽黑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香气陈醇、有槟榔香。品质优异,风味独特。 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效。在海内外,尤其是在海外侨胞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被视为养生保健的珍品。民间流传有耐于久藏、越陈越香的说法。苍梧县志(同治版本)则有“——六堡味厚,隔宿不变”的评价。而茶中有“发金花”的,即生长有金色菌孢子的最受欢迎。因金花菌能够分泌除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物质朝特定的化学反应方向转化,形成具有良好滋味和气味的物质,其保健功效也特好。

六堡茶是广西梧州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名茶,其产制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很古老的茶制品。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所载:“南方有瓜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笔香辈。”说明远在五、六世纪时,两广地区的人们已有普遍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朝期间,茶叶已经开始制饼烘干,并有紧压茶出现。正如陆羽《茶经》中所云:采之、蒸之、 捣之、 拍之、 穿之、封之、培之、茶之干矣。鲜叶采摘后经过蒸饼捣揉出汁。用手拍紧成形,烘干后成为饼茶、团茶备用。而六堡茶的制法正是源自于这种方法。经过不断的演变,才形成了六堡茶今天的制作方法和品质。

六堡茶的制造采用当地的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采摘标准是成熟新稍的一芽四、五叶,制作方法可分为原料加工(初、精制加工)、 蒸压陈化两隔过程。鲜叶捎经晒凉,即采用绿茶制法。经过特殊的渥堆工序并经干燥后成为毛茶。再经精制,按成品级别进行拼配成为原料,用蒸汽蒸软了投入特别的容器中压紧。成形、包装好的茶放置再通风、阴凉、干湿度适宜、干净卫生无不良气味的地方自然风干一年以上即可上市销售。

六堡茶之五大功效:

1、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2、保健、减肥、延年益寿。

3、去湿热、防癌、防病。

4、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5、去油腻、助消化、醒酒。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