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高州龙眼特产有哪些 高州龙眼为啥更出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高州龙眼特产有哪些 高州龙眼为啥更出名更新时间:2022-05-24 09:33:51

一.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地胆头胡鸭汤

地胆头胡鸭汤

高州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当地人喜欢用作食疗之用。如地胆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配合上番鸭,炮制出的地胆头胡鸭汤,有清热解毒祛火的功效,最适合现时天气饮用。

二. 广西 崇左 大新县 大新龙眼

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大新龙眼以果大、肉厚、味道甘甜、数量多、产量高而驰名区内外,畅销内地、港澳、东南亚,多年来均供不就求。荣获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大新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龙眼生产列为本地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紧紧围绕“以品种改良为前提,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优化果品质量,提高水果的竞争力和效益”为思路,大力实施龙眼的优果工程。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

龙眼在大新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百年树龄以上的龙眼树随处可见。据有关资料记载,栽培史近千年以上,且品质上乘,素有“龙眼之乡”之美称,1986年大新县被定为第一批全国“六大龙眼基地县”之一,2001年大新龙眼参加北京农业国际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大新龙眼因果大核小,肉厚香甜,清脆爽口而驰名区内外,所产龙眼及加工产品远销区内外甚至销往美国等国家。近几年来,大新县致力于实施龙眼“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采用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龙眼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大新县龙眼生产基地经自治区农业厅批准,取得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资格。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主要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广眼、福眼、本地实生龙眼等,果肉白色透明,香浓味甜、核细,可以鲜食或加工成桂圆干、桂圆肉。目前,大新龙眼主要的加工成品有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大新龙眼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从2004年起,大新县每年都在龙眼收获季节举办龙眼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举办龙眼节进一步提高了大新龙眼知名度,树立了品牌意识,龙眼产、供、销达到了更高层次。

三. 福建省 福州 长乐 长乐青山龙眼

长乐青山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乐青山龙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是“贡品”。然而,20多年前,这一“千年贡果”因让其“自生自灭”,品质大不如前而乏人问津。

2008年,青山村成立了龙眼协会。他们做了3件事:技术把关、打造品牌、统一销售。此后,青山龙眼身价一路飙升,如今1公斤卖到了30元。

黄发钳是青山村一位普通农民,种植了20亩、600多棵龙眼树。17日上午,他带着记者来到他的龙眼林,正值青山龙眼成熟的季节,一棵棵龙眼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他刚接到村里的龙眼协会的通知,又来了个500公斤的订单,他得赶紧招呼工人采摘。

“核小、质脆、单果大、味香。”黄发钳带着记者在果园里一边转悠,一边介绍说,青山龙眼自宋代起就赫赫有名,具有“放在纸上不沾湿,掸落地下不沾沙”的特点,堪称果中珍品。当年,朱熹女婿黄勉斋曾将它敬献给宋光宗,宋光宗尝后赞不绝口,钦定为贡品,并特赐“黄龙”匾额。

地域范围

青山龙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长乐市古槐镇、鹤上镇、潭头镇、江田镇等18个镇乡。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南接福清市、西界闽侯县,与台湾一衣带水,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4′-119°59′,北纬25°40′-26°04′,陆地总面积658平方公里。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长乐市地貌属福建省东部沿海花岗岩低山丘陵及冲积海积平原区,北部临江、东部和南部濒海,西面靠山,地势由南部与中部向北部及东部渐次下降。长乐主要有6种地貌类型:丘陵山地、平原、砂丘、河谷盆地、岛屿与滩涂、河心洲。土壤的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2.5%之间,富含硼等多种微量元素。

(2)水文情况:长乐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年降雨量均在1200-15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58.7毫米,多年平均年降水9.052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深647毫米,径流分布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沿海地区和海岛比较缺水,在北部的大埔尾年平均降雨量近1800毫米,沿海岛屿平均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境内地区降雨量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地域降雨量变化悬殊等特点。

(3)气候情况:长乐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降水量1358.7毫米,日照时数1665.1小时。主要自然灾害为风灾(台风)、水灾、旱灾。

(4)人文历史情况:长乐栽培龙眼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应始于唐宋时期。《福建通志》载:“长乐青山下村为宋大儒黄勉(朱熹的学生)的故居,旧传黄勉斋有手植一株龙眼品质绝佳。”宋朝时,青山龙眼就开始作为贡品进贡朝延,宋光宗皇帝曾赐匾青山龙眼为“黄龙”(因青山黄勉斋进贡的龙眼)。明弘治《刘志》物产篇有龙眼的记载,赋贡篇也记述长乐生产的龙眼和宝圆(龙眼干)曾定额进贡朝延,可见当时龙眼栽培之盛,据清同治用彭老藻、杨希润所修的《长乐县志》记载:“龙眼大寸许者为宝圆,树径三接者为顶圆,树未接者曰野老,核初种经十年始实,实甚小者俗呼“椒眼”。可见在明、清时期,长乐龙眼栽培已盛行高空压条方法,推广繁殖大量的优质良种。90年以后,我市大面积发展龙眼种植,现在龙眼已经成为我市最主要的果类,长乐市龙眼栽培面积3000公顷,其中采摘面积2900公顷,年产量28300吨,年收入16980万元。占全市果树栽培总面积的55%以上。成熟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10月中旬。产品主要销往长乐当地及福州市场。

四.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高州蜂蜜

*龙眼蜜

南方特有蜜种,具有养血安神、开胃益脾、养颜清热、润燥、补中之功效。对心脾血虚引起的心悸不安、失眠和记忆力减弱也有一定辅助疗效。特别适宜妇女食用。

*荔枝蜜

荔枝盛产南方,被誉为“果中之王”。荔枝蜜采自荔枝花蕊之花蜜,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带荔枝果酸味,既有蜂蜜之清润,却因为蜜蜂酿蜜时添加了各种蜜蜂自己特有的成分,故无荔枝之燥热,但其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气之功效,是岭南特有的蜜种。

1、每天早晚冲饮一杯温蜂蜜水是最平常的吃法,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可以清除体内毒素。为保证营养素及其成分不被破坏,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饮用。盛夏季节,用冷开水冲蜂蜜饮用,能消暑解热,是很好的清凉保健饮料。

2、放在口里含服,可治疗咽喉炎,对工作劳累,熬夜之后的的火气上升有奇效。

3、饮酒之后,含服蜂蜜能加速酒精分解,清除酒后疼痛,减少酒精对肝的损伤。

4、用蜂蜜涂唇,可防止烂嘴角,用蜂蜜作面膜,能使皮肤光洁、细腻、富有弹性。

5、用蜂蜜代替白糖,来 烧烤菜点,风味、色泽和营养俱佳。尤其烤鸡、烤鸭时颜色金黄,风味独特。

6、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7、体弱多病,体质较差的儿童可多食蜂蜜。患佝偻病的学龄前儿童,每天可分三次服30-50克蜂蜜,可改善佝偻病症状。患感冒儿童,每天两次,每次饮一杯蜂蜜水,可促进感冒痊愈。睡眠不好的儿童,在睡前30分钟喝一杯温蜂蜜水,上床不久便可安然入睡。周岁以内的婴儿不适宜服用蜂蜜。

五.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沙田鸡嘴荔枝

沙田鸡嘴荔枝-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鸡嘴荔枝,因果实的果核退化成小鸡嘴状而得名。

唐代诗人杜牧传唱千古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时,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采摘于高州,从此高州荔枝古今闻名。

六.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龙眼

八月中旬,侨乡台山县广海的龙眼果,已大量上市了。龙眼果是居民夏秋爱吃的佳果。广海龙眼果上市,是小笠小筐的,卖一点摘一点,不是一下摘光卖出。旅游者在广海吃龙眼,又平又靓,可说是一件美事。

广海龙眼树很多,据旱年华南农学院调查表明,单在广海小城里,就有二千多棵。因此,广海被人们誉为“龙眼城”。广海的龙眼树,多是野生果种,大多是原地生长的,少数是野生几年後,再行移植的。龙眼树大多种在屋前屋後,既乘凉,又收果,一举两得。

六十年代初,林场在城南至南湾,城北至西界尾两个路段两旁,都植上了龙眼树,目前,已大量收果。

种龙眼树,需要十年八年以後才有收获。所以广海人说种龙眼树是前人种果後人吃,一年种果代代收。龙眼树有“摇钱树”之称。广海龙眼品种多,有牛眼、鸡眼仔、焦核(细核)等。最靓的还是石硖龙眼,它壳薄、肉厚、饱水清甜。旅美华侨张官良先生祖居的园里,有一棵石硖龙眼,是最好吃的。真怪,在南湾“海永无波”公园内,有两块大石,夹著一棵龙眼树,产果很多。人们说这才是正式石“夹”龙眼。

广海的龙眼树,结果很奇特:上年结果大红,产量特别高,下年结果不多,产量很低,这叫隔年红;有的龙眼树今年东边产果多,明年就西边产果多,这叫隔边红;少数龙眼树结果特别怪,那就是东南西北,轮换著结果的。

七. 广东省 茂名 高州 青皮龙眼

该品种树势生长强壮,树冠半圆形,开展,枝长节疏。叶绿色,长椭圆形。果穗中等大,重300-600g,果粒均匀,果实中等大,阔卵形,单果重7.5-8g,果皮灰褐色,中等厚。果肉中 等厚0.41cm,肉色乳白,肉质脆稍韧,果汁较少,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21-25%,可食率62%,品质中上。种子中等大而扁圆形,黑棕色。丰产稳产性好,是鲜食和加工良种。八月中下旬成熟,为中迟熟株系。( 高州)

八. 广东省 梅州 兴宁 兴宁龙田龙眼

兴宁龙田龙眼

九.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凤梨穗龙眼

凤梨穗:为同安县祥桥乡特有的鲜食品种。其树形类似水涨,果穗长达半米,果粒中大,均匀美观,果皮薄,果肉厚而脆,味甜适口,鲜食最好。该种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实为众龙眼品种中一枝独秀,今后可作为鲜食龙眼进一步推广。

同安凤梨穗龙眼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的。同安“凤梨穗”龙眼以其肉厚透明、柔软核小、色泽透红、味甜渣少,即可用药,又可作为茶点的特点,更是深得广大消费者得厚爱。同安凤梨穗龙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厦门市同安区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有记载近50个品种品系,现有面积9万亩,年产鲜果2.5万吨。龙眼生产在厦门市同安区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列为全国六大龙眼基地之一。目前同安区主要推广的主要品种是“凤梨穗”,该品种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集美区后溪镇以及同安莲花、洪塘、五显、汀溪等镇,栽培面积3万亩,常年鲜果产量1万吨。“凤梨穗”龙眼果穗长可达50厘米,果粒中大,均匀美观,果皮薄,果肉厚而脆,味甜适口,鲜食最好。

同安“凤梨穗”龙眼是厦门市同安区的名果,原产地厦门市同安区新民镇西塘村马垵自然村,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由厦门市同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80年全区龙眼品种资源普查中发现,发展壮大。“凤梨穗”龙眼具备抗“冲梢”、 高产稳产、果实品质优、成熟果实退糖慢的优良品种特性,结合同安区高接换种技术,“凤梨穗”龙眼得到广泛推广种植,2012年推广面积达3.6万亩,已成为同安区区龙眼的主栽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2010年通过厦门市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项目荣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 四川省 德阳 罗江区 龙眼玉杯

龙眼玉杯,蒸点,特点:造型别致,色泽美观,软糯凉爽。烹制法:蒸。此点心又名龙眼水晶杯,宜于夏季食用。

乙琼脂去杂质,用水浸泡后入笼蒸化,加白糖。用一部分加少许食用绿调匀,摊成0.5厘米厚的圆皮。另一部分逐个倒入装有蜜樱桃的酒杯内成龙眼冻待用。uJt

锅内烧白糖开水,用鸡蛋清扫尽杂质,晾冷。大米吊浆粉子煮或蒸熟后擂压成团,做成每个重25克的剂子,将米团制作成高脚杯形,上、下锁上花边,将龙眼冻轻轻翻人杯内,灌上糖水。绿色冻压成圆片垫底即成。uJt

操作要领:冻不能太老;冻和杯的大小要适宜。uJt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