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乌海十大特产美食 乌海的美食简短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乌海十大特产美食 乌海的美食简短介绍更新时间:2022-05-18 18:20:51

一.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金饺驼掌

驼掌煮熟切片,整齐装碗,添鸡汤下调料蒸软,将驼掌翻扣在盘中浇汁;用鸡蛋吊皮包虾肉馅成饺子型,挂面包渣糊炸成金黄色,围摆驼掌周围,浇汁即好。驼掌质地软嫩,口味咸鲜香,蛋饺酥香鲜嫩,口味酸、甜、咸适中

二.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马头琴

内蒙古—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独具一格的当地。马头琴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文化: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流传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目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价值: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它不仅音色纯朴、浑厚、深受牧民和音乐艺术家的喜爱,其琴体又是一件造型欧特的艺术品。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马头琴常常供不应求。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三. 内蒙古 乌海 海南区 以色列144西红柿

以色列144西红柿源于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的多汁浆果品种,富含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等,可以生食,主食或整果储藏。其状如樱桃、李形、梨行、是菜中佳肴,果中珍品,可菜果兼用。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五. 山西省 临汾 洪洞 临汾美食霸王别姬

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既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的良药,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

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和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

六.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乌海奇石

乌海奇石

内蒙古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中段,西接贺兰山和乌兰布和沙漠,东依桌子山脉,黄河穿市而过,在乌海境内流程达70多公里。特殊的地形结构给乌海提供了丰富的奇石资源。

内蒙古乌海市观赏石协会现有会员50余名,奇石爱好者逾千人,而且队伍正在不断扩大。乌海的奇石大体可分为黄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石等,本次参加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8携手奥运北京精品展的主要是戈壁石,精美的小品组合和巨大海龟留给参观者和各方藏家深刻的印象。

七. 内蒙古 乌海 海勃湾区 乌海葡萄

乌海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乌海市种植葡萄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引进了无核白、龙眼等若干品种进行试验,引种成功后陆续建立了一批生产园并在庭院中同步发展。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2100多公顷,引入优良品种100多个。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有机葡萄生产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针对温室建设、育苗、生产种植、酿酒葡萄收购价格、贷款贴息等制定了一系列资金补贴政策。确立了2020年建成葡萄种植基地10万亩,建成酒庄(堡)、家庭酒庄、葡萄庄园100家。同时葡萄加工业大力发展,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葡萄酒的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汉森干红葡萄酒,享誉国内外。汉森葡萄酒多次荣获国内外博览会金奖,汉森上榜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

地域范围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黄河流域。东接鄂尔多斯高原,与鄂托克旗毗邻;西靠贺兰山的余脉—五虎山,与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接壤;北起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边缘,与巴彦淖尔市的磴口、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旗交界;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平原,与石咀山市隔河相望。辖区共3个建制镇,3个办事处。北纬39°15′-39°52′,东经106°36′-107°06′。以卓资山为最高,主峰海拔2149.4米,一般山地海拔1400-1800米。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量18636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黄河自宁夏石咀山市入境,纵穿乌海市,于鄂托克旗碱柜乡出境,把全市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其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南高北低,形成南北向槽形地势。乌海地区土壤大部分为灰漠土、棕钙土,其中灰漠土含有机质0.8497%,全氮0.0729%,全磷0.0655%,全钾1.90%,碱解氮49ppm磷10ppm钾93ppm土含有机质0.9532%,全氮为0.0438%,全磷0.072%,全钾1.92%,碱解氮49ppm磷8ppm钾149ppm

(2)水文情况:乌海市河流均属于黄河水系。黄河是全市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资源。黄河在灌水期的水温在14—22℃之间,矿化度1克/升。

(3)气候情况:乌海市地处大陆深处,是显著的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风沙大,年平均气温9.0—9.2℃,年平均降雨量162.4—168.5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到八月。年平均风速3.1—4.7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只有43%;年平均日照为3047.3—3227.4小时,全年无霜期156—165天,适合北方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对葡萄的种植极为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乌海市种植葡萄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主要引进了无核白、龙眼、元白等若干品种进行试验,引种成功后陆续建立了一批生产园并在庭院中同步发展。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2000公顷,庭院葡萄万余株,引入优良品种100多个,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市政府已将葡萄种植业列入了乌海市“十五”国民经济计划,制定了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葡萄。近几年葡萄生产的步伐也大大加快,种植面积由最初的13.3公顷发展到现在的2000公顷,主栽品种发展到无核白、森田尼、巨峰、马奶、龙眼等10多个品种,种植葡萄的同时给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葡萄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在中国葡萄栽培区中,乌海地区属于第Ш区---中温区一个独立的栽培区.被国内葡萄学专家誉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葡萄栽培区”。所产葡萄含糖量高,酸度适中,色泽鲜艳,香气浓郁,病虫害少,无农药污染,品质极佳,曾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土壤含盐量不高于0.3%,以沙壤土、壤土为宜,pH值不大于8.5,地下水位高于1.0m;对渗漏较重,持水率差的砺质土要进行改良。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适宜品种:无核白、红地球、龙眼、玫瑰香、巨峰、森田尼等。

红葡萄酒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美乐)、西拉等。

白葡萄酒品种:霞多丽、雷司令、琼瑶浆、长相思等。

红葡萄酒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美乐)、西拉等。

白葡萄酒品种:霞多丽、雷司令、琼瑶浆、长相思等。

(3)生产过程管理:按照各品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修剪、施肥、灌溉和采收,严格按照“无公害葡萄生产化学农药限定使用的时间和用量”对症下药,不得随意增减浓度和施用次数,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4)产品收获规定:酿酒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9%(手持式折光仪测量)以上。选睛天采收,果实采后及时装车,在12小时内运至酒厂压榨,以保持果实新鲜及酿造要求。

(5)生产记录要求:葡萄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建立生产记录,记载使用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采收日期等,生产记录保存二年。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无核白葡萄:果皮颜色绿黄色;红地球葡萄:蜡质厚,果粉匀,肉硬脆,种子深褐色,颗粒内向一侧及各果粒果蒂周围也着色鲜红;森田尼葡萄:淡黄绿色,果粉完整。

(2)内在品质指标:无核白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9%以上,含酸量在0.5%左右。红地球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糖度测定糖度达18%以上。森田尼葡萄采收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7%以上。

(3)安全要求:乌海葡萄应严格按照“乌海市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销售的葡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乌海葡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运输、贮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八.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金刀拷羊背

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庆的场合才会制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师傅的话来说,一头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一道庞然大菜。

九.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稍美

又名:烧美、捎卖、烧麦。

主料:面粉、羊肉

辅料:葱、姜

制作:用新鲜羊肉作馅捏成石榴状,在笼中蒸熟即可。

来源:稍美是呼和浩特一种传统的风味佳肴,始于元朝,历史悠久,明代称“纱帽”,清朝称为“鬼蓬头”。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