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湛江哪里特产最好吃 湛江最好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湛江哪里特产最好吃 湛江最好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8 20:18:02

一.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芒果

广东省雷州市覃斗镇地处雷州半岛西南端,距离雷州60公里,总人口2.7万多人。由于受北部湾海洋季风的影响,小气候高温干旱少雾,日照时间长,种植芒果得天独厚,这是1992年全国芒果专家云集覃斗考察验证所得的结论。该镇1988年开始开发种植芒果,现已发展芒果2万多亩。1996年该镇被评定为“全国芒果之乡”,中央领导人陈慕华、任仲夷、谢非等同志视察覃斗芒果时,都给予高度评价。

二. 广东省 湛江 廉江 石角猪

石角猪

三.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桉树

桉树是绿化雷州半岛的先锋树种,重建雷州生态系统的“骨骼”。现全市有桉林170万亩,为全国最大的桉树生产基地。主产于雷州林业局下属各林场。近年来已加工大批木片出口,现正筹建全国最大的木桨厂。桉油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 雷州)

四. 广东省 湛江 雷州 雷州山羊

雷州山羊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岛。雷州山羊是一个以产肉和板皮为主的地方良种,也是能适应在高温多湿条件下饲养的山羊品种之一。是热带丘陵补饲型肉用山羊。

外貌特征:雷州山羊毛色多为黑色,角蹄则为褐黑色,也有少数为麻色及褐色。麻色山羊除被毛黄色外,背浅、尾及四肢前端多为黑色或黑黄色,也有在面部有黑白纵条纹相间,或腹部及四肢后部呈白色的。雷州山羊全身被毛短而密,富有光泽,无绒毛,股部、背部、尾部的毛较长,公羊尤其显著。雷州山羊面直,额稍凸,公、母养均有角,公羊角粗大,角尖向后方弯曲,并向两侧开张,耳中等大,向两边竖立开张,颌下有髯。公羊颈粗,母羊颈细长,颈前与头部相连处角狭,颈后与胸部相连处逐渐增大。背腰平直,乳房发育良好,多呈球形。

品种性能:雷州山羊性成熟早,一般4月龄开始即可达性成熟。雷州山羊常年发情,母羊初配年龄为11—12月龄,体重在28公斤以上;公羊初配年龄为18月龄左右,体重在35公斤以上。雷州山羊怀孕期140—161天。雷州山羊繁殖力强,一般产羔率为150—200%,年产二胎或二年产三胎,每胎多产双羔,产单羔的比较少。雷州山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重为54.1公斤,母羊平均体重为47.7公斤,阉羊平均体重为50.8公斤。雷州山羊屠宰率为50%~60%,肉味鲜美,纤维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雷州山羊板皮,具有皮质致密、轻便、弹性好、皮张大的特点,熟制后可染成各种颜色。根据体型将雷州山羊分为高脚种和矮脚种两个类型。矮脚种多产双羔;高脚种多产单羔。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耐粗饲,耐湿热等特点。据群众经验,雷州山羊以4—6岁利用较好。母羊可利用到7—8岁;10岁以后的公母羊繁殖力均显著降低。

雷州山羊原产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省,现有羊约 100万只。

该羊体质结实,公、母羊均有角,颈细长,鬃甲稍隆起,背腰平直,十字部高,胸稍窄,腹大而下垂。按体型可分为高脚和矮脚两个类型:高脚型体高,腹部紧缩,乳房不发达,多产单羔,好走动;矮脚型体较矮,骨细,腹大,乳房发育良好,生长快,产双羔较多。雷州山羊毛色多为黑色,少数为麻色及褐色;麻色羊除毛被黄色外,背线、尾及四肢前端多为黑色或黑黄色。

该羊体重,周岁公羊平均31.7千克,周岁母羊为28.6 千克;2岁公羊平均50.0千克,2岁母羊43.0千克;3岁公羊平均54.0千克,3岁母羊为47.7千克。

该羊性成熟早,一般3--6月龄达性成熟,母羊5-8月龄就已配种,1岁时即可产羔;公羊配种年龄一般在10-11月龄。多数1年产2胎,少数2年产3胎,每胎产1-2羔,多者产5羔,产羔率为150%-200%。

五.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梅菉麻通

梅菉麻通是吴川糖果生产中的独特名优产品,该产品系用大糯米、水芋头、白糖、芝麻等原料,经过特殊 的处理方法和制作技术做成半成品,晒干后随时备用。再加工制作时,将此半成品先后投进分别用文武火煮成不同温度的两个油锅中去炸,炸至膨胀适度,取出淋上白糖胶,洒上芝麻即成。成品粗如甘蔗,长7~8公分,中空充满泡沫,入口松脆香甜,是糖果中佳品。麻通的制作,在吴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其制作技术长期秘传,直至60年代才公开。

吴川独有的风味小食麻通形似香蕉,色泽金黄,入口酥脆,咀嚼无渣,香甜可口,是吴川传统的名牌小食,在清朝已有制作。麻通是梅录头老人陈华堂的祖传绝艺,只有陈氏一家懂得制作。制作麻通要精选香胶糯米,用人工捣成粉,再经炊、晒、火局、炸等工序,前后历时十五日才能制成。由于选料难、工序多、制作复杂、利润薄,陈家停止制作麻通已有几十年。后来有关部门的热心动员下,陈家决定重操旧业,让麻通这一吴川风味小食重出江湖,并在吴川市第三届美食节上呈献出来,让广大市民品尝到风味独特的吴川传统小食。在美食节上麻通的美味受到广泛的好评。吴川市土专卖店有麻通出售。

六.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湛江炭烧生蚝

炭烧生蚝是湛江地区的特色美吃,常常很多店都以“湛江炭烧生蚝”为招版做推销,炭烧生蚝也是吴川的一大特色美吃,生蚝新鲜、肥美,经过炭火烧烤,非常野味~~

七.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吴川海鲜粥

海鲜粥与白鸽粥是吴川的“拳头产品”,基本上每桌食客一来就先点上一锅粥,再考虑其他小菜。一般来说,这粥都是下单的时候马上熬制的,起码要等上25分钟,所以先点粥准没错。其它特色美食也不少,梅菉烂镬炒粉、蒜心炒风肉干、炒薯粉、焖香芋等等,都是吴川当地出名的菜式。

八.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簸箕仔

簸箕仔

用小簸箕装着米粉浆蒸吹而成,大富广场对门大叔的那档是最好味的,因为秘制酱汁的美味哪里都吃不到~~

九.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炸虾饼

炸虾饼,绝对是吴川的一大特色。在外地是很少可以吃上这么正宗的传统小食。由于吴川盛产大虾,海产品特别丰富,据说当年发明者的灵感、构思就是来自吴川丰富的海产品上。吴川的炸虾饼制作很简单:米粉加葱花调糊,用小铁器盛装,再加几条鲜虾,然后放进油锅炸至金黄色即捞起,配以少量椒盐、一片生菜,香味诱人。吴川炸虾饼最大的特色是饼香、脆口、好味,并夹带着海虾的清香,味道让人一尝试难忘。

为了保留虾饼的新鲜,吴川的炸虾饼在制作上有意保留无味的形式,目的是保留虾的清香,吃的时候,沾点椒盐即可。最好包上生菜吃,这种食法的最大好处是既不失虾饼的原味,也可以通过可以生食的生菜,清淡虾饼的热气。

十. 广东省 湛江 徐闻县 湛江蚝

蚝学名牡蛎,贝类软体生物,其肉营养丰富,鲜味可口,是宴席上乘菜肴,制成干货蚝豉,是送礼佳品,提制成蚝油,是调味极料。壳、肉、油皆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牡蛎肉甘温,多食能细洁皮肤,治虚弱,解丹毒”。民间有蚝肉煲汤治风火牙痛,虚火上升,消暑清热饮食疗法。


湛江濒临大海,岸线漫长。1300多公里的绵延海岸,海湾众多,滩涂辽阔。沿海礁岩遍布,乱石重叠,浮游生物聚生,有机物质丰盛,是蚝生长和繁殖的良好场所。有海皆有蚝,湛江蚝以广阔的产区而闻名远近;湛江蚝又以味美鲜口,肥大肉滑,细嫩软脆的独特品质而驰名食家。过去,湛江人都喜欢用肥蚝煮汤招待客人,蚝汤鲜美甜口,呈奶白色,有“海中牛奶”之称;汤中余蚝,清淡爽滑,滋阴养颜,又有“海上人参”之誉。客人都以能品尝到湛江肥蚝为快事,故流传有“兴会不可无诗酒,盛筵当须有肥蚝”之说。湛江的蚝,以官渡石门、太平库竹产地最出名。

湛江产蚝历史悠久,相传西汉元鼎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兵征讨南越作乱,扎营在武乐水(今太平库竹渡)北岸,北人南到,不习水性,不服水土,头晕呕吐,难于应战。士兵采摘岸边附在礁石上的蚝煮吃后,适应环境,不再晕浪,一举平定南疆。以此计算,湛江采蚝已有2000多年。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大文豪苏东坡由惠州贬谪海南,途经雷州半岛,曾尝过鲜蚝美味,留下难忘记忆,去信给胞弟苏辙说:“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其味。”足见湛江产蚝,历史漫长,品质优良。过去,蚝的生产,靠天然采集。每年的春末夏初,是蚝的生产旺季,海水退潮,妇孺村姑,三五成群,手拿鎯头、铁棍,到海中翻石打壳取蚝,俗称“打蚝”;深水的蚝,则是水性好的壮男,驾着竹筏,腰扎网袋,潜到海底礁岩深处采捕,俗称“潜蚝”。随着社会发展,天然海蚝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便向人工养殖进军,经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蚝技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海蚝养殖应运而生。湛江沿海,养殖场星罗棋布,全市养蚝面积达3.5万亩,出现一批养殖、加工、运输、销售专业户,构成了庞大的集团式生产体系。“三高农业”迅猛发展,给养蚝技术带来新的飞跃,由开始的抛石养殖,发展到水泥柱插养,直到今天先进的棚架吊养。蚝的养期不断缩短,产量持续增长,品质日益提高。蚝成了湛江的主要海产品之一,畅销港澳及全国各地,广受欢迎,并形成专业市场。

湛江的宾馆、酒楼、食肆都有湛江蚝的菜谱,传统的鲜蚝煮汤、铁板烧蚝,酥皮炸蚝、白灼生蚝、蛋煎蚝脯、蒜茸蒸蚝外,各自都有以蚝为料的特色招牌菜,以满足食客口福。在海产品中,唯有蚝可以随意烹饪,炒、煎、蒸、煮、扣、扒、炸、焖、焗、煨、炖、烩、灼、泡、烧、卤、腌、烤等十八种烹调手法,都可以把蚝制成精美佳肴,蚝有别于其它海产品而独具食肆潜力,前景无限。近年来,湛江的炭烧生蚝,新品种问世,便迅速推介,大、街小巷,比比皆是,成了湛江小食一绝,最近又有商家推出新花样,串烧生蚝,相信蚝的食法,势必更加多姿多彩。湛江蚝,有着千年历史的底蕴,这古老的食品,赋上时代的内容和新的用场,必定大有作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