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耀州县特产 耀州区美丽家乡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耀州县特产 耀州区美丽家乡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8 03:28:41

一.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熊胆

有“东胆”之称,取自长白山林区的黑熊和棕熊。具清热解毒、镇静、明目、杀虫之功效。

二. 陕西省 铜川 耀州 耀州雪花糖

耀州雪花糖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耀州雪花糖,俗称“渣子糖”,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誉满关中,是关中四糖之首,香甜酥脆,风味独特,兼有健胃润肠、止咳化痰之食疗功效。

耀州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耀州久负盛名的传统,驰名四海,自明清以来,为历年进贡宫廷贡品,具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

雪花糖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誉满关中,是关中四糖(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富平琼锅糖、耀州雪花糖)之首,香甜酥脆,风味独特,兼有健胃润肠、止咳化痰之食疗功效。民国时期,就有民谣传:“耀州城,四四方,雪花糖,味道香。能健胃,能润肠,止咳化痰功效强,有钱啥不买,先买雪花糖”。如今,上了年龄的耀州人,一提起雪花糖,不时还能朗朗上口的诵出来。

雪花糖是季节性时令食品,一入冬季,满街销售,是耀州人春节前后走亲访友、拜年馈赠亲戚、朋友的美味佳品。在外地工作的耀州人,每到春节,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乡的雪花糖,即使春节不能回家团聚,但只要能吃上一块亲朋好友寄来的雪花糖也能慰藉拳拳的思乡之情。

雪花糖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至少在明代(1368年明朝开始)雪花糖就已经出了名。我们知道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这个习俗现在还在延续着。雪花糖最早就是灶糖,祭灶的习俗从史料上看,秦朝(公元前221年开始,距今大约2231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当然祭品很多,而灶糖是耀州人祭灶神不可或缺的主要祭品,灶糖的特点是即甜又黏,意思是用灶糖黏住灶神的嘴巴,以便“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当然这是历史形成的,不管怎么说这个灶糖便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寓意吉祥、幸福和美好,承载者人们的希望和憧憬。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人们对灶糖非常重视,倾力加工和改进,耀州的雪花糖就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产生的,大致经历了灶糖——麻糖——雪花糖三个阶段,有人在灶糖中加入芝麻制成“麻糖”、空桶状的“滚子”等变形品种,方便人们零食销售。在麻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改进,形成如今这样吃起来味道香甜、口感酥脆的雪花糖。

清代(1644年开始)耀州城内外有数十家作坊,由于原料和工艺的原因,都是与醋坊合为一体。解放前后先后有恒茂升、忠盛益、福盛和、鼎益宫等十多个糖坊,规模相当可观。 耀州雪花糖之所以有名,不在于原料,也不在于水土,而在于制作工艺,是勤劳聪明的耀州人粗粮细作的智慧结晶。

雪花糖的主要原料是:小米、芝麻和大麦芽。近年来,还增添了核桃仁、桂花、青红丝、果子露、香精等佐料,味道更加香甜可口,色泽更加绚丽美观。做雪花糖是个苦力活,炒糖、扯糖,要求快速而且费力,精壮小伙子干上一阵子即汗流浃背,糖色是否白亮,一在掌握熬制火候,二在扯盘功夫;是否酥脆,全在切糖刀工上分高下。还要起早摸黑、熬夜加工,灶火不断。雪花糖制作工序是先将小米用水泡透,上笼蒸熟,再拌上碾面的大麦芽使其发酵,再装进有隙孔的大瓮里,倒进开水把米汁淋出来,倒入锅里,用碳火去熬。等熬稠后取出扯成糖胚,再将糖胚放入锅里用木炭火熏,然后掺入炒熟去皮的芝麻搅拌均匀,擀成片,切成条。最后将糖条按一定的宽度切成若断若连、薄如纸页的糖条块,吃起来味道香甜、口感酥脆。它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无一丝一毫添加剂,天然原料,纯手工加工。

目前,耀州城内仍有十几家糖坊,基本上还延续着传统的作业方式,一家糖坊,八九个工人,天不明开始工作,到日落以后结束,“两头不见明”,尽管如此,每天仅能加工百十斤成品。十几家作坊忙活一冬天,仍然满足不了耀州市场的需要。

关于雪花糖的得名来历,见诸文字的说法不一,街头巷尾更是莫衷一是。有人说:雪花糖制作上市时逢隆冬雪花飘飞之际;有人说:因其糖块颜色白亮,吃雪花糖时用手掰开,或者用牙咬糖块时,糖渣纷纷落下,宛如雪花飞舞;还有人说,制作精到的雪花糖,洁白如雪因之得名。 要讲清这个命名的恰当、准确、精彩,还得回到炒糖这道工序之中。炒糖时不断加温,水分不断蒸发,糖饴越来越稠,为防止焦糊需要不断搅拌,到了糖快要成胚出锅之前的三五分钟,糖汁在锅内不断形成拳大,碗大,甚至更大的气泡,又不断被撞破,其碎片薄如蝉翼,形似雪花,在锅台上空不断充盈,逐渐扩散,纷纷扬扬飞舞飘落。大概由此得名更准确些。

冬日,户外瑞雪纷纷扬扬,室内家人围炉环坐,炉上一壶酽茶滋滋作响。这时候,满脸慈祥的白发老奶奶将块块雪花糖分给儿孙们,大家边吃边聊,融融亲情,祥和快乐氛围,开心愉悦极了。

雪花糖已经以它独特的风味、食疗功效及精湛的制作工艺享誉一方,融入了耀州的文化符号,成为耀州人的一种骄傲。不过,雪花糖在天气严寒的春节前后制作,天热发粘不便食用,这真是一大憾事。

2009年6月耀州雪花糖这一传统制作工艺被确定为铜川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期盼雪花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拯救和发掘后,能进一步改善、创新工艺,增添新的原料,以使其由时令食品变成长年生产销售的食品,长年上市,以满足人们不断的需求,更好的繁荣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

三.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长北香糯

环江“长北香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共4乡镇52个行政村,东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南到本县大安乡环界村、洛阳镇永安村和永权村,西到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北到贵州省从江县秀唐乡、宰便乡等九万大山边缘一带区域。主要产区:驯乐苗族乡的长北村、山岗村;明伦镇、东兴镇、龙岩乡的高寒山区。长北香糯是珍贵和稀少的谷类作物,因种植保持原种和种植所用肥料唯有猪、牛粪和草灰绿肥,不施其他化学肥料,加上气候寒冷,故产量极低,亩产在200到300公斤之间。

历史渊源

据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清朝初期种植长北香糯,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长北香糯”曾与“环江香粳”、“环江香猪”同为贡品,进贡朝廷。据民国时期的《宜北县志》产业篇农产记载:“长北香糯米归谷类,在谷雨节下秧本或亦有立夏时下种,中部气候寒冷,36天拔秧分种,到九月收谷进仓储藏,本县气候寒冷并昼夜温差大,每年种农作物只能一造”。因该品种米质特好,群众一直保持原种种植至今。

产品口感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北香糯主要产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乡长北村。由于当地气候、水质条件限制,肥料以农家肥为主,故长北香糯,米粒硕大,用水浸泡膨胀后蒸熟,晶莹透亮,香气扑鼻,甜软可口,留二、三天,新鲜如初,色香味不变,香糯飘香万里,闻名全区。用此米煮出的米饭香软可口,香而不腻。

营养价值

长北香糯谷粒金黄色,颗粒硕大,脱壳后米粒饱满洁白透明,米饭松软、糯性强、气味芳香浓郁,含有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厚;煮熟的米饭甜软,糯性强,香气扑鼻,口感特好,老少皆宜,具有“一家煮饭全寨香”之誉。长北香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特点。是居家美食和送礼佳品。

四.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珠芽蓼

珠芽蓼

别名:猴娃七、山高梁、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肠炎,痢疾,白带,崩漏,便血;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2~5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五.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其功能为补血和血, 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是治疗血虚头痛腰痛、虚痨寒热、大便枯结、屡痹、金疮瘀血、痛疽肿痛及妇女血症的要药。归头用以炖鸡、炖肉等,为温性强壮药,有补虚养血之效。

当归主产于丽江地区的高寒山区,现多为工人栽培。其品质以身干,根头肥大,结实,有油气,味芳香,肉白者为佳。畅销国内,远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六.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庆阳香瓜

庆阳香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庆阳香瓜栽培历史悠久,地方志、农业志均有记载,久负盛名,因外形呈梨形俗称梨瓜。果面有不规则条纹、条带,成熟后光滑无绒毛,果皮、果肉颜色以浅绿色、绿色为主,果肉肥厚多汁、内腔小。产品肉质细腻,脆甜爽口,香味浓郁,风味突出,品质极佳,老少皆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目前,庆阳香瓜主要分布于全市62个乡镇的川道台地及部分塬区,种植面积达到0.92万公顷。栽培方式有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项、绿色产品认证1项、发布地方技术标准1个。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分别与陕西、宁夏和我省平凉市接壤,介于东经106°21′16″~108°42′48″与北纬35°14′28″~37°9′13″之间,南北长2O7公里,东西跨2O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辖西峰、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华池和环县等7县1区,共116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境内丘陵起伏,川道纵横,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北有羊圈山,东有子午岭,西有六盘山,中部马莲河、蒲河贯穿南北。三山携两河形成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东西隆起,中部下伏,状如簸萁,故有“陇东盆地”之称。 庆阳香瓜主要分布区域介于东经107°10′38″~108°19′,北纬35°14′28″~36°57′,海拔840~1700米,包括西峰区的肖金、董志、什社、显胜、后官寨、温泉、彭原,合水县的吉岘、固城、板桥、老城、西华池、店子,庆城县的玄马、卅铺、庆城镇、蔡家庙、赤城、马岭、高楼、白马、驿马,宁县的新宁、南义、春荣、湘乐、中村、长庆桥、和盛、焦村、太昌、新庄、早胜、瓦斜,正宁县的宫河、周家、榆林子、永正、山河,华池县的悦乐、柔远、城壕、元城、王咀子、上里塬、五蛟、乔河、紫坊、怀安,镇原县的城关、南川、屯字、上肖、太平、临泾、开边、郭原,环县的曲子、木钵、樊家川、环城、洪德等62个乡镇的川道台地及部分塬区,种植面积达到0.92万公顷, 实现总产20.07万吨,总产值达到83152.5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征。外在感官:庆阳香瓜,果形呈梨形,俗称“梨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面有不规则纵向条纹,成熟后光滑无绒毛,香气浓郁持久,芳香诱人。果皮颜色以绿色为主,果肉有浅绿色、绿色;肉厚2~3厘米,腔小,肉质细腻,脆甜多汁,风味纯正,老少皆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内在品质:庆阳香瓜总糖每100克香瓜果肉内含4.4~6.73克,粗纤维0.5~0.6克,钙23.8~26毫克,磷11.3~12毫克,维生素C 11.4~12.3毫克,碳水化合物6.7~10.9克。 (2)安全要求。庆阳香瓜产地环境按照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执行;产品质量达到了NY5074-2005(绿色食品 西甜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DB62/T2374-2013(绿色食品 庆阳市甜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七. 江西省 上饶 鄱阳县 溪豆

横溪为鄱阳县拓港乡所属,这一带所产大豆以颗粒大、色泽好、出浆多、味鲜美而闻名远近,称之为“溪豆”。据传,溪豆始于东晋后期南北朝时,一千多年经久不衰。自清代起开始销往上海、祁门等地。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扩大。

八. 广西 玉林 兴业县 肉蛋

肉丸,玉林人称肉蛋。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民国时期,玉林的酒楼、饭店多有肉丸出售。肉丸汤、炒肉丸是筵席的佳肴,30年代至40年代,城区专卖肉丸的摊档有十多个。那些制作肉丸高手,以其产品的独特风味广招顾客,生意兴隆。但是每日仅销售4公斤至5公斤。

     解放后,传统肉丸的制作工艺,得到继承和推广。70年代至80年代,除几家大酒楼有肉丸制作高手外,许多熟食摊和企业单位的厨师也能制作。有少数肉丸名家,靠此发家致富,80年代后期,城区各大菜市,每天都有专卖肉丸的摊档二三十个。

九. 广西 河池 环江县 川山凉席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的“川山凉席”,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民族工艺品之一,10多年前已享誉区内外。凉席表面光滑平整,组织致密,雅致大方,轻薄耐用,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凉席可叠卷存放,展开后平整无皱,携带、使用方便。

产品保养

环江凉席不宜曝晒,以免变脆;垫竹席时要保持床板的平整,以免搁破。最好每天睡前睡后都用温开水 擦拭一遍,这样能使凉席提前泛红,从而更加凉爽。醒目提点:开空调过夜,以26℃为宜。睡凉席,一定要以薄毯遮盖腹部、肩部等部位,不要受凉,防止引发腹泻、感冒病甚至脊椎病及肩周炎。

历史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叫姚焕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记了带绳子,正在发愁无法捆柴的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一片绵竹林,于是他去砍了一根绵竹,破成若干细蔑丝,扭成绳用以捆柴,这时他发现细篾丝柔软如麻,坚韧不断。从此,姚焕奎经常用绵竹捆柴或捆绑别的东西。后来,当地不少人知道了绵竹的这种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绳使用。经过逐渐发展,人们又用它编织草鞋,竹篮等。

当地刘家世代祖传是竹匠,工艺远近文明,整个桃花江竹海都有刘家竹席的踪影。刘家的竹席,品质优良源于一次偶然的经历。原来,当时的制席工艺师傅都采用两到三年的竹子制席取其嫩、成本低易于成型的特点。一次京城客商来桃江采购,见当地的凉席质量好,一次就将当地几乎所有的凉席都买走了,制席师傅们销量好,当年都做的特别的多,以至竹林中两年的嫩竹子都采空了。刘家的祖先就将林中以前制作成本高、难成型的老竹取下制席。结果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批老竹制出来的席比以前的席更加清凉、耐用,而且具有更好的光泽,简直“妙不可言”。于是刘家这种只采用竹林里这种成年老竹制席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到如今刘春秋又将祖传的炮制竹片秘法加以改进,将竹片的湿度加以控制好,并且引进当前一流的凉席生产加工设备和技术,使其加工出来的凉席不发霉、不生虫、更耐用。

十.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林蛙

中国林蛙肉质细嫩,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特别食体弱多病者及老人食用,具有很高的食补价值。经烹调能释放出大量的肌溶蛋白及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因而味道香浓。中国林蛙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被列为宫廷“八珍”(参、翅、骨、肚、蒿、掌、蟆、筋),“四大山珍”(熊掌、哈什蟆、飞龙、猴头)和“东北新三宝”(哈什蟆、红景天、不老草)之列。中国林蛙是长白山脉野生人参的活人参。

林蛙油的食用方法 林蛙油是指摘取雌性林蛙的输卵管,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进行加工而成的。林蛙油因其形状似脂肪而得名,其主要成分为游离氨基酸和微量的动物激素。

《中国药典》记载:哈蟆油为中国林蛙成熟雌性的胎盘干燥后可入药。呈脂肪样光泽,棕褐色不规则块状体,略腥。

林蛙油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占总量的56.3%,纯蛋白质含量为40.7%,另外,还含有蛙醇、多糖类、磷脂、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及多种激素等。

林蛙油还含有17雌二醇、17-羟甾醇脱氢酶、胆固醇、维生素A及少量胡萝卜素等,其所含有的微量元素有铁、钾、钠、镁、锌锰、硒等。它体内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生长30年野山参的3倍,经济价值是东北红参的13倍。

林蛙干油必须经凉开水或温水浸泡膨胀松软之后才能食用。浸泡时间需8-12小时,上等的林蛙油浸泡后体积为干油的10-15倍,颜色雪白,膨大,松软而有弹性。传统林蛙油的食用方法有生服法和熟服法。

生服法:林蛙油泡好之后不经蒸煮而生食。其优点,林蛙油的某些成分,如激素、维生素等,不会因高温而破坏,可较好地保存林蛙油的完整营养价值。熟服法:将浸泡好的林蛙油经过蒸煮,熟化后再食用,多采用此种方法服用。将泡开的林蛙油装在碗里,可加几枚枣或几滴酒除去腥味。一般还加入冰糖调剂,也可以不加糖单独服用。

林蛙油食疗方法有:

(1)治疗肺痨咳血:林蛙油5克,白木耳2克,白糖适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2)治疗神经衰弱:林蛙油5克,白糖适量,加水浸泡蒸服,日服2次。

(3)治疗病后体虚或消耗性疾病:林蛙油6克,白糖适量,加水蒸服,每天早晨空腹服用。

(4)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林蛙油10克,加水蒸服,日服一次,10-15天一个疗程。

(5)林蛙大补素片:处方为林蛙油、红参等,将林蛙油加工后粉碎,与红参粉混合,加入辅料,按常规制片,片重0.5克。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益血生精、大补元气、安神等作用。

(6)虫草林蛙胶囊:处方为林蛙油、冬虫夏草等,将林蛙油和冬虫夏草粉碎后制成胶囊。具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功能,经常吸烟者长期服用效果极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