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舟山特产最新消息 舟山土特产在哪买实惠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舟山特产最新消息 舟山土特产在哪买实惠更新时间:2022-05-22 19:48:09

一.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墨鱼

墨鱼,是舟山市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齐名,是舟山渔场的代表性鱼类。墨鱼可分鲜食、腌制或晒鲞,舟山渔场主场地嵊泗县的墨鱼鲞称之“螟晡鲞”,历来十分有名,为嵊泗墨鱼制品一大名优。

在浩瀚的东海,生长着这样一种生物,它象鱼类一样遨游,但并不属于鱼类,人们习惯称它为“墨鱼”,也叫它为“乌贼”或“墨斗鱼”。它是我国著名的海产品之一,在浙江,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统称为“四大经济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其实,墨鱼是海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属头足纲,乌贼科。其骨称为海螵鮹,体色苍白,皮下有色素细胞,因而出现色泽不同的各种斑点。体内墨囊发达,如遇敌害,即放射墨汁而掩身潜逃。墨鱼冬季栖身于较深海区,春夏季游向近海岸礁区进行产卵繁殖。产卵时靠近岛屿和岩礁,将卵产于海藻等附着物上。其生命周期短,生长快,一年生。

墨鱼性喜光、群体大,故渔民常利用火光诱捕进行晚上作业。嵊山渔场形成的夏季墨鱼汛,属浙江墨鱼群。4月下旬~5月上旬,先后由浪岗、海礁一带进入马鞍列岛诸产卵场,形成嵊山、枸杞、花鸟、绿华、壁下及泗礁黄龙的墨鱼汛。墨鱼具有很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全身是宝。墨鱼肉、蛋、脊骨(中药名为海螵蛸)均可入药。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药”,是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佳珍。

二. 浙江省 舟山 嵊泗县 嵊泗鳗鱼

鳗鱼体细长,口裂大,体无鳞,全身灰色,下体稍淡,是嵊泗渔场,它是东南沿海一带人民所喜爱的海味,其中以鳗鲞最为著名,制作鳗鲞,以冬汛中后期为佳。此时鱼体大小适中而肥嫩,且气候变较冷,易于风干保存,质量较为上乘。鳗鱼鲜食除刨食、清蒸和红烧等一般做法外,近来还出现了鳗片汤的烹饪馔食方法。鳗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有补虚活血、祛风明目的疗效。

三.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三矾海蜇

产品名称:三矾海蜇

产品产地:浙江舟山

产品别名: “ 凉拌海蜇”

产品季节:8月前后

产品特性:肉坚实为佳,蜇皮以平展无血衣、色白或浅黄为优。

产品成分:蛋白质、钙、碘、磷、铁等营养极其丰富。

产品功效:清热化痰、消积润肠、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产品简介:海蜇,别名水母,白皮子,属于海洋腔肠动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碘、磷、铁等,营养极其丰富。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毒素由多种多肽物质组成,捕捞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海蜇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在海外享有盛誉,被视为水产珍品。日本人民很早就食用海蜇,具有从我国进口海蜇成品的悠久历史。至今日本仍然保持着强劲的海蜇消费势头。

产品历史:海蜇又称水母,盛产于我国沿海,经济价值很高。在中国食用海蜇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700多年前的晋代已有腌渍海蜇为食的记录。在我国南自福建沿海,北到山东、辽宁沿海,产区相当广阔。海蜇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生长快、恢复力强的水产品,其资源容量遭到破坏后也容易得到恢复,但是,由于迄今尚不完全了解的原因,其资源量年变动极大,有时多得来不及加工处理,任其躺在海滩上,而有时却又无影无踪无觅处。但近年来,在山东、辽宁、浙江一带海蜇养殖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相对稳定了每年海蜇的产量。

四.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岱西葡萄

岱西葡萄是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岱西镇的。岱西牌葡萄是省级无公害基地农产品。其中红富士葡萄具有汁多,味甜,有浓厚的香味,果肉较软等特点。

“岱西葡萄”主产岱山县岱西镇,盛产红富士葡萄,这几年引进巨玫瑰、里扎马特等新品种试种成功,并加大设施栽培和冷藏加工技术研究,以专业社+基地+农户模式销售,葡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岱西葡萄的品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富士,果色白里透红、晶莹剔透;而另一种叫“白香蕉”,果色透明,粒头略小,吃起来很清口,也有叫“奶油葡萄”的。

五.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金塘李

金塘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塘李因产于金塘岛而得名,已有130余年的栽培历史。    

金塘李果实圆形,果大核小,皮薄呈青,果肉鲜红,肉厚质脆,汁多味甜,酸度适口,早在清光绪《定海县志》中就有“花红李,樱桃属,皮青肉赤与常李异,食用,金塘最盛,每户种之成林”的记载,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     

金塘李不仅是夏食的鲜果珍品,畅销沪、甬、杭一带,而且是加工蜜饯的最佳原料。

金塘李是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金塘李皮绿肉红、肉质松脆鲜甜、果大核小多汁、营养丰富。1999年被浙江省农博会评为“优质农产品”。金塘李加工成蜜饯、加应子、化核加应子、话梅等系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

( 舟山)

六.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裹烧茭白

菜系:浙菜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特色:色乳白,虾肉鲜嫩,食之味美,富于变化。

原料:

茭白200克,虾仁150克,豌豆20克,肥膘肉50克,火腿25克,鸡蛋清25克,淀粉(蚕豆)2克,盐2克,黄酒15克,味精2克,猪油(炼制)40克。

制作方法:

1.将茭白切成3.5厘米长的小条。将熟火腿切成小丁。将虾仁、生猪肥膘分别斩茸,放碗内。

2.虾仁茸、肥膘肉茸内加黄酒10克、精盐少许搅和上劲,加干淀粉搅和。

3.再将茭白、火腿丁、豌豆放入和拌均匀。

4.炒锅上火,放入熟猪油,烧至五成热,将裹上虾茸的茭白用手丢入锅内,汆炸至虾茸呈白色,倒入漏勺沥油。

5.炒锅再上火,舀入鸡清汤200毫升,将裹茸茭白放入,加精盐少许、黄酒5克、味精少许烧沸略焖。

6.再用湿淀粉勾芡,淋入熟猪油15克,推动手勺,起锅装盘即成。

七.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螟蜅

为墨鱼的干制品。以舟山螟蜅最著。体呈棕红色透明状,外生白霜,干燥而有清香。墨鱼骨在医药中称“海螵蛸”,有收敛止血之功效。

八.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牛

【主产区与分布】 中心产区在浙江省定海县小沙、大沙、烟灯、岑港、洋岙、盐仓、白泉、老矸、紫微、马岙、洞岙、皋泄等26个公社。普陀县的芦花、展茅以及镇海县的北沙地区等均有舟山牛的分布。

【形成历史】

舟山牛,最早是从原江苏省北沙县(现在的上海川沙、南汇一带)购入;又据清光绪年间县志记载是从天台山引入,别无其他资料考证。

定海县位于舟山岛的西南部,系海滨地带,是多年来,由于近海潮汐涨落,海涂上升而逐渐沉积构成的。历代王朝统治时期,兵荒马乱,劳动人民渡海至舟山群岛,在海盗滩涂开拓耕耘,饲养牛羊,牛在当时已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除担负耕田耙地外,还要车水灌溉、碾米、榨油。清代光绪册物产卷(县志)曾对舟山牛作如下描述:黄牛虎文谓之犊,黑唇谓之 。可见舟山牛在当时已具一定的外貌特征。

产区土质粘性很大,土层深厚,耕作时常水深过膝,需要体型高大、身强力壮的耕牛才能胜任深耕细作。因此,农民对耕牛的选择很严格。远在几百年前,已从外地引进良种黄牛改良当地黄牛。例如据清代光绪册物产县志记载:‘明洲贡舶船,太平寰宁记,榭辅绅蚊川物产五十咏”。公元一千年时宁波称明洲,可见当时宁波已能造船,农民驾船渡海,从今上海川沙、南汇等地引进大型黄牛,改良当地品种,通过长期的选种选配,耕牛个体逐渐增大。舟山牛由于产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故极少感染寄生虫病;加之上述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促进了牛的生长发育,从而形成了耕作能力强、体躯高大的黄牛。

九.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带鱼

舟山带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舟山带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惯,白天群栖息于中、下水层,晚间上升到表层活动,我国沿海的带鱼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带鱼个体较南方带鱼大,它们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故东海带鱼有春汛和冬汛之分。

特定品质

舟山带鱼头尖口大,到尾部逐 渐变细,好像一根细鞭,头长为身高的2倍,全长1米左右,1996年3月中旬浙江有一渔民曾捕到一条长2.1米、重7.8公斤的特大个体,这条“带鱼王”后来被温岭市石塘镇小学的生物博物馆收藏。带鱼分布比较广,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其中又以东海产量最高。

文化典故

带鱼是舟山市四大经济鱼类之一。舟山市四大经济鱼类是指大小黄鱼、带鱼和墨鱼 ,其产地在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在历史上,四大鱼类是舟山渔场的代表性鱼类。2002年,舟山市带鱼产量约17万吨。

十.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素斋

普陀山的素斋也一向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好评,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在寺内吃一顿素斋。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的斋堂都有方便香客赶斋的时间。一般早餐为5:30~6:00,中饭为10:00~11:00,晚饭16:30-17:00左右。到时候不妨到客堂打听一下,花十几块钱吃一顿斋饭,别有一种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