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州特产红薯粉 地瓜粉是哪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州特产红薯粉 地瓜粉是哪里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3 04:02:42

一. 新疆 塔城 沙湾县 乌兰乌苏红薯

乌兰乌苏红薯是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的。乌兰乌苏镇的冬海子红薯深受客户欢迎。

沙湾县乌兰乌苏镇东海子村80%以上的耕地都种植红薯。近年来,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充分依托地缘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基地”为载体,加强与周边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探索种植冬储红薯等特色农产品。2012年,该镇共种植冬储红薯4000亩,亩产量达2.3吨,按每公斤2.3元计算,亩均收入5290元,纯收入达到4000元。如今,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的农民给自己种的地产红薯注册了“冬海子”牌商标,不但提高了地产红薯知名度,而且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二.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红薯片

熟红薯片色泽浅黄,有韧性,耐咀嚼,自然风味浓厚,甘甜清,香,耐储存,加工简单。



(一)加工设备



案板、不锈钢切刀、缸或大盆、锅(铁锅、铝锅均可),晾晒物(秫秸箔、苇箔或竹帘)、苫盖物(麻袋、被褥、草帘)。



(二)工艺流程 :选料→漂洗→煮制→浸泡去皮→切片晾晒→捂霜→验质→包装



(三)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白皮白瓤、块头大,块形端正,尤虫蛀、硬伤和黑斑,含糖量较高,含淀粉少的红薯。小块红瓤品种不宜使用。



2.漂洗。将选好的薯块倒入大缸或大盆里,用清水洗2~3遍,把泥土洗干净,去掉须根。



3。煮制。将干净红薯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到八九成熟时,火势放小,直至煮熟而不煮烂。如煮制过软或煮烂则不易加工。



4.浸泡去皮。将煮好的红薯放在冷水缸或盆里浸泡降温,用手将薯皮全部揭掉,勿损伤红薯肉。

5.切片晾晒。先在案板上将煮熟去皮的红薯切成1厘米厚的片。(厚度要均匀,不能薄厚不均)。将切好的熟薯片摆放在秫秸箔、苇箔或竹帘上晾晒,每天翻动2~3次,不能被雨水浇淋,以防发霉变质,也要注意防风沙。直至晾晒到水分适宜(含水分16%~18%),手感有韧性则可。



6.捂霜。将晾晒好的薯片放在清洁房间或暖窖里,用洁净被褥或草帘等苫盖住捂霜,待熟红薯片表层出现白色糖粉面,则为成品。



7.验质。①质量标准:外型端正,表面平整,去皮干净,肉色浅黄,无白心,软硬适度,有韧性,清洁卫生,无霉斑,无异味,无杂质。②规格标准:外型均匀,无破片、碎片,片长不小于7厘米,宽不小于4厘米,厚度0.6~0.7厘米,水分适中(手感有韧性)。



8.包装。根据销售需要,装入不同大小的无毒塑料袋中,再装入纸箱封牢,储存时要防潮和风干。

三. 浙江省 湖州 德清 茶糕

茶糕

新市茶糕采用糯米粉蒸制,中间嵌一团绞碎的猪肉。刚出锅的茶糕香气四溢。咬一口,油润香糯,滋味悠长。远胜过火腿肉粽。

四. 浙江省 湖州 南浔 绫绢

绫绢:绫绢的特点是轻如蝉翼,薄若晨雾,质地柔软,色泽光亮。绢可代纸作画泼墨,绫则用作装裱书画,还可制作戏剧服装、台灯、屏风、风筝、绢花等工艺美术品。由于绫绢装裱书画具有平挺、不皱不翘、古朴文雅的特点,所以自唐代起就被列为贡品,有“吴绫蜀锦”之称,并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风行于海外,瞩目于人间
( 湖州)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老河口 张集红薯

张集红薯病虫害少,且为地下块茎作物,因此红薯产品自然成为当今无农药、化肥残留,纯天然绿色产品,日益成为都市消费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由红薯淀粉加工制成的粉丝、粉条、粉皮产品是一种大众化的消费食品,其不仅晶莹透明、耐煮,入口润滑,质地细腻,食用方便,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无素,具有清热解毒,增加食欲,降血脂及降血压之功效,在各种食品中含防癌物质最高,是中西菜肴以及馈赠访友的佳品。

目前,全镇有200亩的中华红薯园,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示范种植鄂薯2号、豫薯13等33个品种,共分为淀粉型、水果型、食用型、药用型等四大类型的红薯优良新品种。

张集地处丘陵岗地,降雨量偏少,土壤成分富含磷、钙、钾、铁、锌、镁等适宜薯类作用生长的微量元素,种植红薯产量高、质量好,并能避开夏秋干旱少雨的不利气候条件。张集镇近年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红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红薯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将结合这一地方特色拳头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绿色食品生态园区,形成产业优势,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 广东省 湛江 麻章区 薯粉索

走在湛江的大街小巷,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在市场内或是马路边,只要你想,薯粉索总是在你身边出现。

湛江的薯粉索跟外地的薯粉条是同一样的食品,之所以称“索”,是因为湛江人特别会制作,将薯粉条制作得滑溜溜的,“索”一声就吃下去,所以,人们形象地称薯粉条为薯粉索。

湛江盛产番薯。以前,在收获季节,农家常以此来制作粉条。当时以干吃为主,加入糖水拌着吃,清凉消暑,开胃也健胃。后来,随着湛江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吃薯粉索的时候,想出很多方法。可煮、可炒。湛江家庭一般买薯粉索回来,都是煮一锅糖水,然后拌着吃。夏天的时候,放进冰箱里冰镇过,味道更是特别棒。

薯粉由于具有通肠、消署的功效,而且薯粉的价钱低、所制作出来的薯粉索也不贵,所以,湛江人一年四季都喜欢吃。秋天、冬天的时候,外面的部分大排档,或者一些酒楼也推出明火炒薯粉索,配料主要有蒜茸熟油、生抽、豆芽菜、花生碎、牛肉干、沙虫干、海螺肉、小虾等,或者加入点辣椒来起味,清甜滑爽。

传统的薯粉索制作方法不容易掌握:将番薯洗净,擦成薯泥,装入布袋挤出薯浆,过1~2日薯浆沉淀后,倒出清水,取出板块薯浆,将其晒干、搓成粉末,便成薯粉。制作粉条时,先用生粉加熟粉和水搅拌成粉浆,稀稠适当,再将粉浆装入下端有3个小孔的椰子瓢,抖动椰瓢,粉条徐徐落入沸水锅内,煮熟后捞出整齐放入竹筐。

科技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繁琐劳动。现代的薯粉索制作很简单,一台机器什么都解决了。有过,如果现在还有人用最传统的方法制作,相信这种保留了原始风味的薯粉索更受大家的欢迎。

七. 湖北省 十堰市 十堰红薯

红薯俗称十堰“三大宝”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总产4亿斤左右(折净粮),占湖北省第一位,是十堰的优势资源,在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居第四位。我市种植的鄂薯6号红薯,最高单产达到14962斤,淀粉含量高达28%。

红薯是重要的医药、食品、化工等工业原料作物,也是新型能源作物和天然饲料作物。红薯开发利用价值,除人食用少量外,形成了晒薯干,配饲料,漏粉条,做果脯,熬薯糖、炸薯泡和加工淀粉生产粉丝,及以红薯为原料生产乳酸、柠檬酸、柠檬酸盐等化工产品。目前,加工红薯粉丝,生产乳酸、柠檬酸、降解塑料为红薯的精深加工方向。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情况下,甘薯因其能减肥瘦身、减轻餐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被誉为“宇宙食品”、“高级保健食品”,活跃在餐桌上。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红薯“性平温无毒,健脾胃、益阴精、壮筋骨、补血和中、延年益寿”。现代研究表明,红薯不仅具有防癌、止血功能,它的一些成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道系统和泌尿系统各器官组织的黏膜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红薯叶也具有抑制病菌增殖、调节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降血糖、防止夜盲症等康复功能。

我国的红薯年需求量在400万吨以上,仅方便面市场就需近30万吨,可全国产量仅10万余吨。因此,在红薯淀粉加工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十堰山区山场面积辽阔,气候环境十分适宜红薯生长。计划到2015年,全市红薯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总产达6亿斤(折净粮),红薯产值达6亿元,大力发展红薯食品深加工,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到2020年,十堰市将实现红薯产业发展“四个一”目标,即100万亩种植基地、100亿元综合产值、100万农民增收、10亿斤折粮产量。

八. 广东省 清远 清城区 清远红薯干

红薯干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红薯粉面粉芡淀粉

红薯粉面粉芡淀粉

位于豫东平原大地的沈丘县裕祥专业经济合作社旗下的沈丘县百食特粉制品加工示范基地注册成立于2008年8月份,座落于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沈丘县,是周口市的东大门,也是豫东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门户和物资集散地。濒临207省道西侧,102国道北侧,与安徽临泉交界,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位置优越。该基地的是以淀粉及淀粉制品为主导产品的加工产地,因盛产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而闻名豫东平原大地,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不少外地前来订购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的车辆,社员足不出户,所生产的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就会销售一空。该地的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加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社员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粉片,粉皮,粉条,粉丝,粉面加工成了一项主要家庭副业。该基地致力于营造“健康、

美味、方便、营养”的食品概念,从研发、生产、包装、品质管理到销售,力求精益求精,提供消费者最佳产品和服务。我们本着“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的经营宗旨,遵照“科学发展,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努力做到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超越客户期望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回报社会是我们的最终理想。我们现在为了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诚邀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盟代理沈邱县农家特许经销商,真诚期待您的加入。甘薯粉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共有17种甘薯粉做法)粉面另类别名:番薯粉,红薯粉,地瓜粉,淀粉,粉面粉面使用提示:每餐约50克甘薯粉知识介绍:甘薯淀粉是由甘薯加工而成,质量较差。色灰暗,质粗糙,粘性差,但涨发性较强。红薯,又叫甘薯、白薯、地瓜、红苕、山芋。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是可治疗多种疾病的药膳。甘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用途广泛,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但是鲜甘薯含水量较高,长时间贮藏保鲜困难较大,且贮藏过程中养分消耗较大,病害损失严重。因此为了延长甘薯供应时间,必须将其干制。实验中着力于开发一种甘薯全粉,使其贮藏方便,并延长贮藏时间,这种甘薯全粉可用来做馒头、花卷、面包、糕点、馅料等的配料。甘薯粉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现诚征全国有识之士加盟沈邱县农家特许经营特约经销商,真诚期待您的加入,同样的产品,我们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我们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我们比服务;货比三家不吃亏,走过三家来这里,我们的产品理念是:做产品就是做良心。。

十. 陕西省 咸阳 秦都区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