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黔翠园贵州特产毛尖茶 贵州茶都匀毛尖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黔翠园贵州特产毛尖茶 贵州茶都匀毛尖图片更新时间:2022-05-16 11:31:07

一. 广西 贵港 覃塘区 覃塘毛尖茶

覃塘毛尖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覃塘毛尖茶,产于海拨1000多米堪称“人间仙境”的松柏山以及六芦山。山上常年云雾缭绕,雨露滋润,为造化之天然茶园。茶叶选料精细,工艺先进,经高级茶师十道工序精制而成。茶叶白毫显露,汤色碧绿清澈,气味清醇甘美,余香悠长,具有提神醒脑,解暑降温,生津止渴,消食解腻,健身减肥,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覃塘毛尖在茶系列中别具一格,是中国绿茶之上乘,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获全国名茶评比第二名,及后又多次获绿茶类全国名优茶的各种称号。

覃塘毛尖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的平天山上,这里海拔高达1100米,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漫射光多、昼夜温差明显,溪水潺潺,空气湿润,紫页岩风化土深厚、肥沃、疏松,适宜茶树生长。

覃塘毛尖选取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嫩梢,春分茶鲜叶在3月上旬开采,到4月下旬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鲜叶经过精心挑选,选择长短、色泽均匀一致的芽叶,剔除紫芽叶、病虫叶等夹杂物。保持芽叶完整和新鲜。

覃塘毛尖炒制技术精湛,全凭掌握高超炒制技艺师傅的双手,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炒制而成。炒制工艺主要有鲜叶摊放、杀青、清风、揉捻、理条、烘干、筛选、复香等八道工序。其中高温杀青是保证毛尖茶色泽翠绿的技术关键。理条、复香是毛尖茶成形和增香的重要工序。

覃塘毛尖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内质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匀嫩明亮。

覃塘毛尖创制于1971年,1973年被列为广西省级名茶,1978~1982年连续三次在全区名茶评比中夺魁。1982年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89年在农牧渔业部的名、优产品评比会上,以优异的品质再次跻身于全国名茶之林。

地域范围

覃塘毛尖茶保护范围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覃塘区,属南亚热带地区。区内地形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山脉集中在西北部、其中西部为镇龙山脉、北部为平天山脉、东南部多为石山丘陵地貌、中部及南部是开阔平原地带。东与港北区接壤,西与宾阳县、横县毗邻,南与港南区隔郁江相望,北与来宾市的武宣县、兴宾区交界。覃塘毛尖茶保护范围包括: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五里镇、山北乡、樟木乡、蒙公乡、大岭乡等十个乡镇及所辖的138个行政村7个街道居委会。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8°58′~109°18′,北纬22°48′~23°25′之间,区域生长面积4500公顷,产量17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覃塘毛尖茶绿茶外形条索紧秀,色泽绿润,白毫显露;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带嫩板栗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绿明亮,匀整。覃塘毛尖茶绿茶在我区已有五十年的生产历史,品质稳定,在市场享有较高信誉。 (2)内在品质指标:覃塘毛尖茶(绿茶)主要含量指标值有:茶多酚≥18.4%,游离氨基酸≥3.16%,水浸出物≥50.6%,水分≤4.4%、总灰分≤6.6%、粗纤维≤8.0%。 (3)安全要求:覃塘毛尖茶产地选择和种植过程执行《覃塘毛尖茶无公害生产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安全指标须符合按照(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卫生安全指标要求。

二. 福建省 泉州 安溪 安溪茶

茶乡文化蕴茶香 你想了解茶吗?到安溪去,那里的歌里飘着茶香,茶水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那里的茶文化博大精深。 安溪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产茶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末期。数百年来,随着安溪茶叶的诞生和发展,安溪逐步形成古老独特、绚丽多姿的茶文化。集历史、经济、宗教、民俗、礼仪、饮食、园艺为一堂,融诗词、歌舞、戏剧等文学艺术为一体,安溪茶文化已成为安溪文明的象征。 12月17日至19日,安溪将举办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和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届时,安溪茶文化的魅力必将带给你无限美的享受。 茶叶大观园 为不断丰富安溪茶文化,茶乡人将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茶文化融入安溪茶文化之中,从而形成安溪中国茶叶大观园。大观园荟萃各种各样的茶文化,可谓一部茶的百科全书。 “茶叶品种园”种植着国内外50多种名茶良种。步入品种园,你将一眼览尽茶树之精华,铁观音、大红袍、龙井、碧螺春……“对歌台”上,你可欣赏到“阿牛哥”与“阿诗玛”清脆的男女茶歌对唱,体味古朴淳厚的原始茶歌的神韵。“茶作坊”里,你可目睹世界名茶铁观音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亦可自己动手制作一泡芳香的铁观音。“民俗馆”里,陈列着安溪人民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品。在“国际茶艺表演厅”,你可以边品茗、边欣赏独具一格的安溪茶艺,也可欣赏唐朝、清朝、日本、韩国、台湾、杭州、苏州、广东等古今中外、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和茶歌茶舞。“茶餐厅”里,有以安溪乌龙茶为佐料配制的50多道茶肴。“茶叶博物馆”展示的是中华五千年的茶文化史,身置其中,你将了解到国内各种茶叶、茶具及其产地、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茶艺、茶文化。 茶艺与茶道 到安溪,你可别忘了欣赏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的安溪茶艺,体味“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茶艺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现代人喜爱的生活艺术。 安溪茶艺以名茶铁观音沏泡技巧为典范,表达铁观音令人回味无穷的特殊“神韵”。叮咚作响的古乐声中,身着典雅华丽服装的安溪茶艺小姐款款有序出场,她们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向你展示沏泡乌龙茶的全过程,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行云流水、点水流香…… 谈到安溪茶道精神,不能不提到安溪茶艺导师李波韵。他从安溪茶文化中提炼出了他的茶道精神理念:纯、雅、礼、和。纯为茶艺之本,意为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化茶友之净纯;雅为茶艺之韵,意为沏茶之细致,动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艺之神韵;礼为茶艺之德,意为感恩于自然,敬重于茶农,诚待于茶客,联茶友之情谊;和为茶艺之道,意为人与人之和睦,人与茶、人与自然之和谐,系心灵之挚爱。 李波韵认为,茶艺应了解茶性,尊重当地民俗,掌握最佳泡饮方法,茶艺流程讲究礼貌待人、款款有序,动作细腻优美、富有茶的神韵,使人们在品尝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茶作为人类灵魂的饮品,蕴含着人的精神文化现象,使人与自然的对话变为现实。现在,安溪茶艺已不再停留在表演的层面上,而是涉及到茶学、美学、礼仪学等方面,包括茶艺环境、茶艺音乐、茶艺人才选拔等。 在李波韵的指导下,传达“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理念的安溪茶艺受到高度赞扬,上海人称它是安溪“茶乡一绝”,《解放日报》主编丁锡满以“嫩柳池塘初拂水”之句赞美安溪茶艺,首都文艺届称之为“中国文化之精品”,茶业界将其与日本茶道、韩国茶道并称国际三大茶道。 安溪是茶的故乡,也是歌的故乡,勤劳纯朴的安溪人世代传唱着多情善感的茶歌。早在1988年,安溪就成功地举办了安溪乌龙茶“铁观音杯”全国征歌大奖赛,然后将征集到的歌汇编成《飘香的歌》。茶舞《乌龙茶的传说》流传于安溪民间,既充满神奇色彩又具有现实意义。历代文人墨客也“志寄茶韵、笔唤乡情”,留下许多赞美安溪乌龙茶的诗篇。民间则流传着大量茶叶生产和茶农生活的传说、歌谣和谚语。 茶文化景观 走进安溪,茶文化景观遍布。铁观音发源地西坪的茶园层层叠叠,满目青翠,到处是茶的海洋、绿的世界,茶叶的芳香沁人心脾。大坪生态观光茶园是全国最美最好的生态风光茶园,茶山形态秀丽,绿色无边,还有最原始的茶歌对唱。 近年来,安溪人正努力把浓厚的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介绍给世人。他们已规划推出休闲度假、古迹览寻和生态探幽等四条以茶文化为特色的黄金旅游线路,并新建茶叶公园、茶博览馆和生态茶园等一大批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整体。 在今年的全国旅游商品交易会上,安溪茶文化之旅被确定为全国三条茶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之一。目前,安溪正设想通过漳泉肖铁路和省道205线、306线把厦门、泉州(安溪)、武夷山三地连成一个融海交文化、茶乡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一体的福建旅游文化金三角,构建福建21世纪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路,推动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欲知天下茶,请到安溪游。茶文化之旅定能让你忘情山水间,陶醉在浓浓茶香和醇厚的茶文化之中。( 泉州)

三.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老鹰茶

一、品质特点

正安老鹰茶在我县茶叶中有着其它红茶、绿茶、青茶等不可取代的优势。正安老鹰茶经浸泡,清纯可口,颜色呈红褐色,主要有生津、消署,止渴之功效。

二、历史渊源及地理人文关系

正安老鹰茶属乔木,在我县种植老鹰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高5—7米,春季开粉红色茶花,香气怡人。具有四季常青的特点,分春、夏两次发梢。广泛分部在海拔600米—2000米之间的地带,遍及我县各乡镇。人们往往在春末就搭梯采叶,进行老鹰茶加工。在医药保健方面用于给婴儿擦洗面部、全身等,都有一定疗效。所以,在我县特别是在夏季,家家户户都喜欢用老鹰茶来消署解渴。

三、当地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在我县境内由于老鹰茶的历史悠久,农民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自发性采摘,就地加工。夏季进入市场交易的数量达5万兛左右,远销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市。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贵定县 贵定云雾茶

贵定云雾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贵定云雾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屹立贵阳南面八十公里的云雾山,居住着勤劳智慧的苗族同胞,群众有种茶的历史习惯。这就是远近驰名的贵定云雾茶产地贵定县仰望乡和云雾乡。云雾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1500米。产区的两乡各寨土壤疏松。呈酸性、山峰重叠,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既有云雾笼罩,又有阳光照射,昼夜温差大,山间溪涧纵横,是古老茶区之一,所产茶叶品质极为优异。民国《贵定通志》记述:“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最有名,惜产量大少,得之极不易……昔皆为贡品。”

贵定云雾茶作为茶中佳品,是由当地品味高、素质优良、理化指标好的仰望种决定的。茶青通过三炒三揉,搓团提毫,文火慢烘的加工,成茶外观形如鱼钩,匀称美观,色泽嫩绿,背附一层细软白毛,气味芳香醇厚,连冲四碗其味仍佳,所以销路甚广。

地域范围

贵定云雾贡茶分布于贵定县所辖行政区内的二十个乡镇,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地理坐标为地处东经106°59′-107°22′,北纬26°05′-26°47′,包括:云雾镇、铁厂乡、抱管乡、昌明镇、猴场堡乡、岩下乡、巩固乡、都六乡、定南乡、旧治镇、沿山镇、盘江镇、城关镇、定东乡、德新镇、新铺乡、新巴镇、落北河乡、马场河乡,云雾贡茶生产面积共3000公顷,年总产量1800吨。

五.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 大庸毛尖

大庸毛尖:又称茅坪毛尖,中国著名绿茶之一,属不发酵茶,产于湖南大庸市,茶品外形茁壮圆浑。

相传茅坪毛尖茶,始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一六二0年),武昌王五王子朱如烩避魏忠贤擅权煽乱之变,隐居湖南南岳拜南岳飞华寺天岳和尚为师,埋名削发为僧。后因时局动荡频繁,辗转来到市茅坪上首,建庵居住今大悲庵,取法名为“恒性”,并于大悲庵两侧种植茶叶树,精心培育成一片枝茂叶青的茶叶林,最后细摘精制,生产出清香扑鼻,味醇色美,饮后醒脑爽性,润肺提神的上等茶叶,人称茅坪毛尖。

大庸毛尖 - 特点

成品外形茁壮圆浑,银毫显露翠绿叶色,有高山区天然的清得,滋味浓郁甘爽。早在西晋以前即已生产优质茶,明曾作为贡品。清代仍为贡茶,成“茅坪贡尖”。一九八二年五月,在名茶评审会上,湖南农学院著名的茶叶专家陆松侯教授在观看品尝了大庸茅坪毛尖之后评价说:“茅坪毛尖属毛峰型特优绿茶,条索苗秀,满披白毫,色泽翠绿润亮”。不久,茅坪毛尖打进了国际市场,远销新加坡、德国等国家。-

大庸毛尖 - 历史

大庸毛尖,始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一六二0年),武昌王五王子朱如烩, 避魏忠贤擅权煽乱之变,隐居湖南南岳拜南岳飞华寺天岳和尚为师,埋名削发为僧。后因时局动荡频繁, 辗转来到市茅坪上首,建庵居住今大悲庵,取法名为“恒性”,并于大悲庵两侧种植茶叶树,精心培育成 一片枝茂叶青的茶叶林,最后细摘精制,生产出清香扑鼻,味醇色美,饮后醒脑爽性,润肺提神的上等茶叶,人称茅坪毛尖。

六.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肉桂茶

是武夷岩茶的后起之秀,产于慧苑岩,它加工精巧,滋味鲜滑甘润,有“岩骨花香”之胜,已连续五次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名列前茅。

七. 重庆市 酉阳 酉阳苦荞茶

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苦荞茶具有清热降火、消食化滞、凉血消肿等保健作用。苦荞茶其所含芦丁可软化血管,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减肥败毒、清理人体垃圾、激活胰岛素分泌等功效。富含蛋白质矿物元素和人体必须的9种脂肪酸、亚油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健脾开胃、通便润肠、美容养颜、醒脑提神、防失眠、抗衰老、抗氧化、平衡人体机能,具有神奇的养肝、护肝和解酒功能,是便秘患者和现代“富贵病”的克星。长期饮用有益身体健康。

苦荞茶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主要成分为芦丁。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90%,芦丁又名芸香甙、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八. 贵州省 贵阳 南明区 杜仲茶

杜仲:又名“思仙”,苗语:“都顿”生长于贵州高原海拔2500英尺以上的山脉丛林之中,汲取着阳光雨露之精华,是一种非常名贵的山野珍品。

山里妹杜仲茶采用贵州少数民族之独特配方,精选多种产于贵州高原的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心制作而成,在保持原有杜仲钟精华前提下,口感温和,品质非凡,浸泡方便,实为居家旅行,四季必备之佳品。

九.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榕树茶

榕树茶

榕树茶又名琉璃茶,因产于古官道榕树圩附近而得名。有说榕树茶条细嫩,叶色绿翠,形态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树茶产地琉璃茶(明崇祯年间州守赵仕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见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树茶,其味特别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树茶入口甘润,饮之不仅生津止渴、且能驱风化痰,消滞开胃。此茶始种于明末,至今有

3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末,清初有一清官司因避权0追辑,出逃到此,削发为僧,化名善果,隐居于琉璃庵内,他于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泡琉璃茶,款待过往人。由于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书能文,因而四方官绅名士以到琉璃庵饮茶赋诗为时尚,题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观察使叶申万吟有“茗饮一盏赛新罗”之佳句。名士谢桂垣茶罢乘兴作诗云:“峰回路转得茶庵,来试名泉一勺甘;绝似惠山风味好,岭南真不减江南。”名人饮名茶,相得益彰,榕树茶由蜚声。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

鹿苑毛尖,外形条索环状,白毫显露,色泽金黄,香郁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净明亮,叶底嫩黄匀整。在清代乾隆年间,就选为贡茶。清代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高僧金田来到鹿苑巡寺-,品茶题诗,称颂鹿苑茶为绝品。

鹿苑毛尖品质优异,与其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有关。鹿苑茶因产于鹿苑寺而得名,该寺位于县城西北群山之中的云门山麓。鹿苑寺两岸傍山,茶园分布在山脚山腰一带,满山峡谷中的兰草、山花和四季常青的百年楠树,伴随茶树生长。这里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红砂岩风化的土壤,肥沃疏松,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

鹿苑毛尖的鲜叶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1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茶果。采回的鲜叶,先进行“短茶”,即将大的芽叶折短,选取一芽一叶初展芽尖,折下的单片、茶梗,另行炒制。习惯是上午采摘,下午短茶,晚间炒制。鹿苑毛尖的制造分杀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五道工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