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毕节特产臭豆腐 毕节大方臭豆腐制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毕节特产臭豆腐 毕节大方臭豆腐制作更新时间:2022-05-21 06:44:07

一.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臭豆腐烧红肉

臭豆腐烧红肉

“臭豆腐烧红肉”所用主料之一“臭豆腐”,为本地区特色小吃,深受广大市民及各方来宾喜爱。经辅以五花肉精制加工后推出,肉鲜爽口,味美汁浓,宾客消费情况看好,普遍给予良好的评价,时下为宾客必点之菜。

配料:主料—五花肉250克,臭豆腐干300克。辅料—泡椒20克,姜、蒜各10克,葱3克,味精0.2克,盐0.3克,糖0.2克,豆瓣10克,色拉油100克。

制作工艺:将五花肉、臭豆腐洗净改成丁;净锅上火,加入色拉油,待油温至七成热时,将臭豆腐、五花肉过油起锅;将糖、豆瓣炒制变色,下入高汤烧开后,将五花肉、臭豆腐倒入锅中,改用小火烧40分钟左右,收汁装盘即可。

二.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豆腐干

毕节豆腐干素有“臭里香”之美称,豆腐干用炭火烘烤,佐以五香辣椒面食用,皮脆心绵,香味四溢,开胃提神。( 毕节)

三.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大蒜

赫章县大蒜以个大、色白、耐贮藏广受欢迎。

赫章全县均种植大蒜、品质好、个大、瓣白、色白、耐储藏。“十一五”期间准备发展至2万亩优质大蒜基地。

四.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烙洋芋

烙洋芋

据传,明朝时威宁就开始种洋芋。由于特殊的土壤等自然条件,威宁洋芋产量大质量好远近闻名,种植面积40多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年产量4亿多公斤,产值约1000多万元,有“洋芋之乡”的美称。近年来,威宁的烧洋芋,油烙洋芋,麻辣洋芋小有名气,令人垂诞。且看县城的街道:三三两两的外地客人下车伊始,首先蹲到烧洋芋的火炉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他们吃着刮得黄锃锃的洋芋,边说边笑边拍照,“OK”声此起彼伏。夜市,温馨的红灯下,烙洋芋的油锅发出“吱吱”的声响,女摊主殷勤地招呼着客人……她用短柄小刀竖着切出厚薄均匀的洋芋片,放到平底铁锅上,加上油盐翻烙——这时,洋芋特有的芳香已溢满四座。客人再蘸上辣椒粉、花椒粉、味精等佐料,吃起来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卖麻辣洋芋的大锅边上确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他们好不容易等到三两块,穿在竹签上,边走边吃,悠悠然品尝着麻辣滋味,表现出只有这时才会有的独特愉悦感。

五.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老猪脚火锅

老猪脚火锅

以老猪脚和清菜为主,加上别的配菜,吃起来爽口爽心,难以忘记那诱人的滋味。

六.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猪米肠

彝家猪米肠做法特殊,鲜为人知,解放后更是罕见。
原料:猪细肠、猪槽血、糯米、肥瘦肉末、香料面 ( 花椒、茴香 ) 、食盐、豆沙。
做法:入冬取猪细肠若干洗净漂白,糯米用生水淘净滤干装入簸箕或盆内,放肉沫、糟血、食盐、香料面与之拌匀,然后装入肠内,捏紧用线每隔五、六寸扎成小节,同时用针在上面穿小孔使蒸时透气不致破裂,用甑或蒸笼直至蒸熟为止。
吃的时候,用蜂糖煮甜酒开水作饮料,可作夜宵或早点,味道别致喷香。若用甜酒酿子与麦酱、辣椒酱混合浇上烤透,更是皮脆米香,春节期间用来招待客人,实为小吃中的珍品。
猪米肠以咸味为主。若加小豆做的豆沙,就成了豆沙米肠,味道更不一样。之所以在入冬加工是因为冬天寒冷不易腐烂。
若将猪米肠改造加工进入市场,无疑是一种浓郁的民族食品,也有别于其它的风味小吃,定会赢得顾客的青睐。

七.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鸡场豆腐

鸡场豆腐之所以质称上乘,一好在水。据说,因此地属煤山地带,水中含硫,而豆中含碱,则碱硫化合,腐脑皮多。二好在做工精细。主要是取浆、点脑、包榨、薰烤。滤帕过滤取浆去渣,用传统酸汤点法,包榨、压力适度,结实不流为准。用柴火薰烤,以灌木为主,尤以青桐最佳,蔸又甚于枝干。烤时,以不猛明火,红炭火为好,勤翻动;次以文火,微以烟薰;后以稍弱明火,使外皮黑红色浑为一体而呈褐红,块干润适宜。能鼻嗅薰香。
鸡场豆腐的美誉,渊源于何时,现难考证。仅就现存资料断定,亦有一百三四十年的历史,至今已沿传五代。
清咸丰五年 ( 公元 1855 年 ) 或同治四年 ( 公元 1865 年 ) 左右,织金人杨永臣来鸡场街上落户,操豆腐业。生意最讲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只他一家,豆腐质量好,一时声誉大起。因此,有十多户竞相争做,如高亮芝、颜玉清、艾大爷、王大爷等。其间,还兴起了臭豆腐干热。继而发展至二十来家,其中数肖南清、岳兴顺“鬼精灵”等,其工艺炉火纯青,更倍受青睐。传至第四代,增至约三十家,做得好者有李德春、李光前、李正能、颜国亮等,佼佼者则是肖南清之子肖登华。其豆腐销售之快有“落地红”之喻。在县城和居仁一带,众口称道肖家豆腐,“肖家豆腐”几乎成了“鸡场豆腐”的代名词。第五代时发展到三四十户,如毗邻村赵家寨和老王大田,因质量好,人们也视其为鸡场豆腐。邻村的王瑞海和李德军弟兄的也很有名。五代操豆腐业者,前三代人是专业从事,后两代人是副业为之。
鸡场豆腐享誉悠久,闻名遐迩。晚清至民国年间,鸡场街是居仁第一大集,繁荣兴旺与兔场不相上下。赶集者有远至织金属大、小六塘;大方牛场坡。最远者一百五六十里,其原因,就是鸡场豆腐的声誉所致。

八.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蜻蜓蛹

蜻蜓蛹

在蜻蜓蛹只有手指尾长,还长得不大的时候,翅膀也还未完全生长出来,此时正是它蛋白质最丰富的时候,经过加工就变成干品。干品的蜻蜓蛹过油炸一下,以椒盐炮制,加入腰果、青红椒,就成就这一碟有近百只蜻蜓蛹的菜式。蜻蜓蛹香酥不油,就像炸鱼炸薯条般酥脆甘香。

九.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苹果

威宁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苹果是贵州毕节威宁的。威宁坚持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依托独具优势的地形和气候,按照“品种优良化、布局合理化、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果品安全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系列化”的发展思路,坚持高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了解,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资金,专门用于苹果良种选育、引进、扩繁、高产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按比例逐年增加。实行分类投入,对新建果园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补贴范畴,其中矮化每亩按4800元的投入标准补助,苗木实行全额补助,不足部分给予3年期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补助,乔化苗木每亩补助300元。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坚持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范栽植的原则,全力推进苹果产业规模扩张。

目前,全县优质苹果面积已达到33万亩,其中今年新植13万亩,初步形成了南部以黑石头镇、北部以雪山镇、西北部以牛棚和迤那及中水镇为中心的3个万亩以上苹果生产优势区域带,在迤那、黑石头、中水、牛棚、雪山等地建成示范园1万余亩,海升集团在迤那建成了35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标准示范园,计划明年在中水、雪山、黑石头3个乡镇建立3000亩矮化密植肥水一体化标准示范园。大力引进企业和发展合作社,全县有苹果企业、专业合作社54家,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不断扩大销售半径,从原来的以果园内销售为主,扩大到销售到县外、省外市场,随着淘宝、微商等电子销售手段,正逐渐打开全国各地的其他市场。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炭上红”和“黔山红”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并且“炭上红”荣获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十.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半夏

赫章半夏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又名麻芋子、三叶半夏,是一种常用重要中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近年来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均有大规模栽植,其中毕节地区赫章县是贵州省半夏药材的主产区,有着二十多年的人工栽培半夏历史,其中赫章县河镇乡80%的农户都在种植半夏,栽植规模已达到135公顷以上。

贵州省赫章县城关镇、白果镇、妈姑镇、财神镇、刘曲河镇、野马川镇、达依乡、水塘堡乡、兴发乡、松林坡乡、雉街乡、珠市乡、罗州乡、双坪乡、铁匠乡、辅处乡、可乐乡、河镇乡、德卓乡、安乐溪乡、朱明乡、结构乡、古基乡、哲庄乡、平山乡、古达乡、威奢乡2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赫章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赫章半夏”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赫府呈〔2012〕67号赫章县地方标准:DB522428/T011-2011《赫章半夏栽培技术规范》

推荐特产